⑴ 如何評價瓊瑤的愛情觀
在瓊瑤的理解中,愛是一種激情式的浪漫愛,其中充滿了戲劇化的情節。瓊瑤通過自己書中或戲中人物反復強調愛是極富激情的,其多部小說或戲所表現得就是兩情相悅的男女如何由一見鍾情而好夢成真的故事。陸塌在這種瓊瑤式的愛情觀理解下,愛是一種令人陶醉情感。兩人從相遇到結合間如醉如痴的迷狂狀態被當做雙方強烈的愛的明證。為愛死去活來,為愛而痛苦,都象徵著愛的強烈程度。在這種關於愛的理解中,愛是佔有,擁有對方的一切。反過來,愛又是放棄,可以放棄自己的一切,包括放棄自己。先放棄後結合在一起的兩人,一同陷入到一種共生性的沉迷狀態。這種愛情游戲,從深層的分析來看,完全可歸為施虐狂與受虐狂的共舞。此外,在瓊瑤的愛情觀中還堅信,愛意味著你終生只愛一個。「從此以後,我的心中只有三個字『何慕天』」。這正是典型的瓊瑤式愛情語言。於是,愛的問題就是尋找愛的對象的問題。愛是等待,等待著你的唯一與你相遇;愛是尋找,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己的唯一,然後你們一同「墮入愛河」的過程。這種觀念相信,只要找到了、得到了自己的「唯一」,愛的問題就會自然解決,「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就會從此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
大概正是由於瓊瑤對這種醉人的激情愛的描寫打動個每個人心底深處或多或少存在的對強烈情感的渴望與迷戀這根弦,迎合了眾多讀者或觀眾的某些心理需求,使得她贏得了那麼多的讀者與觀眾。但奇怪的是,在瓊瑤本人作品中,卻又存在著一些自我拆台的情節設置,對上述的愛情觀做出了否定。試舉兩例。
其一,瓊瑤相信愛的對象是唯一的。但細心人會注意到瓊瑤戲中一種矛盾場景。女人公愛上甲,並認為自己心中只有甲,絕不會愛上別人,大量的戲圍繞兩者展開,卻最後峰迴路轉,出於各種可以原諒的意外,女主人公嫁給了乙,並且後來發現自己真的又愛上了乙。如在《幾度夕陽紅》女主角相信只愛一個人「何慕天」,讀者或觀眾為此而感動不已。但最後書中女主角卻又發現自己愛上了那個本來不愛,只因一起生活了多年的丈夫。
於是,我想明白:在瓊瑤的觀念中,一個人愛上了另一個人,愛得死去活來,那麼他是否可能再愛上另外的人呢?或者說:愛的對象究竟是不是唯一的呢?
本來,瓊瑤是想通過唯一的愛來打動人,但她自己卻否認了這一假設。
其二,在瓊瑤的觀念中愛情是崇高無比的。但我們卻又會在其作品見到這樣的游岩情節:甲愛上了丙,並發現丙正是她一生中尋找的那個唯一,但她又發現與其關系非同一般的乙也愛上了丙。出於對乙的同情心或別的原因,甲放棄了丙,而將丙讓給了乙。當甲如此做時,往往還被渲染成崇高的犧牲精神。於是導出一個令人困惑的疑問:在這種所謂偉大的愛情中,人難道能被當作物一樣被轉讓嗎?在瓊瑤眼中那樣崇高無比的愛情難道也是可以轉讓的?
這種分析只是揭示了隱藏在瓊瑤作品內部的矛盾處。事實上,隱含在瓊瑤式愛情觀背後還有更為深刻的、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
問題在於:如果把愛僅僅看作是一種強烈的情感,那麼由於情感這東西可以產生,可以消逝,可以強烈,也可以變弱的。我們如何能期望著一個人的情感始終處於強烈狀態呢?
其實,作為編織浪漫愛故事的高手,瓊瑤是深諳此理的。她當然明白,為了使主人公的情感能更長時間地維持,就必得在兩人的結合過程中設置障礙。如果說,以前這種障礙多還是由於父母反對之類的社會問題的話,那麼在現在這種客觀障礙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就只有設置人為的障礙,即誤會的情節了。這恐怕正是此類劇中三角、多角戲不得不引入的原因吧――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可增添誤會的呢。至於婚後,人的一生中更長的時間中,這種浪漫愛是否還能一直維持得下去,可不是瓊瑤式浪漫劇深究的問題了。而這也神悉御正是此類電視劇總要在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的結合之時拉上大幕的原因了。
簡單說,激情式的愛,其本性決定了只能是短暫的,不可能是長久的。因此,曲折的情節就是必要的,並且是必須的。因為只有這些障礙的存在,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出人的激情。正是曲折情節的一次又一次的出現,才一次又一次地引發出人的激情。愛情路上的曲折是為了最終的圓滿結局做鋪墊。所謂大悲後有大喜。當主人公贏得了「真正的愛情」後,大幕拉上了。「以後我會永遠愛你,再也不傷害你。」天真的讀者會聽信了這樣的承諾,當戲在這種歡快的氛圍中落下帷幕時,會滿足地認為戲中的人物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但作如此想的讀者或觀眾卻沒有意識到在瓊瑤式的愛情觀中上述的說法是自相矛盾,不可共容的。因為在激情愛中,很大成分要靠傷害(當然了,一切傷害在瓊瑤作品中差不多都是由所謂的誤會造成的)對方而激發。如果再也不傷害對方,那麼一切都將歸於平淡,浪漫愛也會壽終就寢了。事實上,瓊瑤式的愛情必得在
誤會-受傷害-大痛苦-誤會解除-大喜悅-又一次誤會……
這一循環中得以實現。這一循環反映在作品中就是戲中的一幕接一幕的高潮情節。大苦與大喜成為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只要取消掉其中的一環,浪漫愛也就消失了。這樣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傷害是愛的前提。只有存在傷害時,愛才存在。當傷害沒有時,愛也就沒有了。對那些相信大幕拉上,公主與王子永遠過上幸福生活的人們來說,這真是一個莫大嘲諷。
也許真正令人感到奇怪的並非瓊瑤作品中如此相互矛盾的觀念能交織、融合在一起,而是這一切竟能讓眾多讀者或觀眾不覺察其中的漏洞並陶醉於其中!當審視這一點時,我不知要感嘆瓊瑤的高明還是觀眾的幼稚了。
⑵ 瓊瑤被稱為「一代言情教母」,作品碩果累累的她愛情觀究竟是怎樣的
瓊瑤的愛情觀是互相理解,心靈互通,直達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一片凈土。她的愛情觀非常的唯美,唯美到她從來不想考慮外界的一切因素,她是一個情愛管飽的人。她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寄託在文字上,她所有的作品都基於自己的生活又高於自己的生活。
瓊瑤的作品讓很多人心動,那些美好的,善良的,為難的女主總是能夠讓高富帥男主心動,最終灰姑娘和白馬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她的愛情觀影響了很多人,但是在現在卻有人驀然發現原來這樣的愛情觀已經不符合現實了,所以那些追瓊瑤劇的女生也都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