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佛教的愛情觀或者佛教如何看待男女愛情
愛情需要雙方對對方負責任,而佛教恰恰是個什麼責任都不願意負責的宗教。確切地講,佛教根本就不懂得愛情。他寧可將具體的男女之愛,扯到其他不相乾的人身上去大談什麼慈悲觀,也不願意去為愛情承擔一點點責任。
當然,即使把愛情剔除,佛教還是那個樣子,不會有什麼起色。
看一段吹牛的話,來自《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凈。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須發。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對別人不負責,對自己也不負責,欲和愛都要去掉,飯也不想做,寧可去當乞丐。還把自己那一套歪理學說吹噓得天花亂墜。好在有腦子的人畢竟是多數,老百姓的眼睛畢竟雪亮,這是人們的幸運。讓那一部分人在毫無根基違背人性的所謂「智慧」中自娛自樂吧。
Ⅱ 佛教的愛情觀
如今社會,離婚率不斷攀升,人們對愛情和婚姻缺乏正確的認知,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感覺出大多數人持有悲觀的態度。作為大智慧代表的佛法,如何解讀愛情呢?下面簡單說說。
無緣不聚,無緣不來。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都與過去世有著甚深的緣分。常言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一日夫妻百世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如此看來,兩人今生今世相遇相知,並決定在一起,這樣的緣分,前世修來,為何不去珍惜!
分開看待愛與情。 愛是美好的,愛的本質是付出,貢獻,舍己為人,一種慈悲利人的表現。愛一個人,就應該成就對方,拔苦與樂。情是痛苦的,情的本質是佔有,執著,自私自利,一種損人利己的表現。以愛的基礎的婚姻,才可以持久,幸福美滿。
佛化家庭的組建。 佛教認為,家是一個如同枷鎖,影響出世間法的修行。如果真要成家,也希望是組建一個佛化家庭,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夫妻雙方,菩提伴侶, 同心同德,一樣的信仰,一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佛教最終的目的是求解脫,婚姻的目的也是成就對方,讓對方得到解脫。
我目前的愛情。 我和我家師兄,是同參道友,一起在修行路上共同前行了4年。她目前在122班,共同踐行寫作帶給我們的改變。獻上她剛剛寫給我的詩歌一首。
祝福我們,早日修成正果!……
《為你寫詩》
英語那麼難,你一定要大膽說;
讀書那麼棒,你一定要好好學;
房子那麼貴,你一定要掙錢買;
天空那麼藍,你一定要飛去看;
父母那麼苦,你一定要孝順好;
手足那麼親,你一定要倍珍惜;
伴侶那麼好,你一定要坦誠待;
朋友那麼多,你一定要會辨別;
時間那麼短,你一定要分秒爭;
生活那麼美,你一定要好好過;
世界那麼大,你一定要去看看!
Ⅲ 愛情是什麼 佛教
在佛法中,愛,是緣於自我的和慾望的貪和佔有,由於得到或者得不到,從而產生痴迷、嗔恨等心理狀態。無論所愛的對象是男還是女,終究仍是這樣的規律。
情,是外部世界是通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來接觸和感受外界刺激,然後在我們內心分別以色、受、想、行、識的五種蘊集的集合而生起綜合判斷。色指的是外界的物質世界,受、想、行、識的蘊集就是人所感受的精神世界。情緒和心態,就是外界事物在內心的各種感受,這種感受是種種認知、判斷、聯想、心理和身體行為的一系列過程。
所以愛情,就是對外界的喜愛、分別、執取,影響產生心中的愛和慾望,因為慾望而引出各種行為反應,從而使心理產生變化的情緒。說白了,就是」對某種情緒和感受的貪愛「。
不能簡單說這種情緒的愛是好還是不好,是應該還是不應該,需要看具體情況下的作用。過度帶來痛苦煩惱,無情也未必就是正確。
Ⅳ 佛法中的「愛」是什麼意思,如何解釋
在佛法中,愛,是緣於自我的和慾望的貪和佔有,由於得到或者得不到,從而產生痴迷、嗔恨等心理狀態。無論所愛的對象是男還是女,終究仍是這樣的規律。
佛陀也提倡愛。佛陀提倡的是大愛,名為慈悲。對一切眾生慈悲,慈是與樂,悲是拔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怨親平等,給與真樂,人苦即我苦,全力救拔。這種對眾生的愛不以自己的需求轉移而變化,不以對象的美醜善惡而有分別。
(4)佛法里的愛情是什麼擴展閱讀
佛教不是愛的宗教,是慈悲與智慧的宗教。一些宗教被視為愛的宗,佛教中則以「慈悲」為中心,而不直言「愛」字。佛陀曾喻示有關愛者,增支部經典即謂:「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
故佛教言愛言憎,恰若手心、手背,為一體之兩面。愛之愈深,則憎怨之可能愈大。 慈悲是什麼,「慈」是給予眾生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苦難。就是說,我給你快樂叫做「慈」,幫助你解決你的苦難叫做「悲」。
到了大菩薩的境界,比如觀音菩薩,就被稱為大慈大悲。什麼叫大慈大悲呢,就是沒有條件地給予你快樂,不分彼此地解脫你的苦難,這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才是佛教對「愛」的理解。
從這個角度來說,佛稱為慈父,觀音稱為有求必應,就像慈母一樣。佛教甚至說「如一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就是佛看到眾生沒有得度啊,會終宵哭泣。佛不是為了佔有他,而是為了解救他,讓他獲得解脫。 所以「慈悲」與「愛」的區別就在這里:「愛」是需要是佔有,「慈悲」是完全地利益對方。這就不難明白什麼是「愛」,什麼是「慈悲」。
Ⅳ 佛教是如何看待愛情的
當我們在談愛的時候,伴隨它的還有一個字,叫情。但是這兩個字要想更好地理解,從詞性上首先要把它拆開。一個是愛,一個是情,絕大多數人愛情里沒有愛,只有情。
基於佛法的基本定義來說,「情」是情緒,一個豎心邊加一個青草的青。那心裡長了草是什麼?是雜念。
當放在生活裡面,情是什麼?
情是我們的感受。有感而生情,是我們的情緒、喜好。所以當愛「著於情」的時候,就成了情緒,就開始千頭萬緒,連綿糾纏。所謂剪不斷理還亂,這就是情執,由愛情進入情緒,最後產生執著,形成情執,而情執就導致了苦難的發生。
那什麼是愛?
繁體字是個「受」字頭,中間有個「心」,下面一個類似朋友的「友」,沒了「心」就是「受」,感受的「受」,接受一切、忍受一切、承受一切。但是有「心」的時候,他就是鮮活的,被稱為「愛」。
再簡單一點,什麼是愛?
用自己的心接受一切,把所有人當朋友一樣對待,可以稱為愛。在傳統文化裡面談兩個人夫妻之情、男女之間相處之道有很好的詞,叫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相敬如賓,彼此像朋友一樣,把他放在你的心裏面。真的朋友間是可以接受彼此的不好,去欣賞他的優點,而且為對方去付出,又不過度干涉。我們往往是陷於情執,最後導致的是因佔有而發生的過度干預,最後把自己拖入了苦難的地獄。而從來沒有過真正簡單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真正的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包容對方、接納對方、用心地陪伴對方。
關於愛情我們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的是付出愛、享受情,而不是佔有愛,困於情,這是本質的區別。
——摘自七非先生社群答疑解惑
Ⅵ 在佛教對愛情的說法是什麼
1 .有愛就有痛苦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舍衛城裡有一位婆羅門居士,他所鍾愛的獨子死了,使他深受打擊,因而丟下工作,茶不思飯不想,常常到他兒子的墳前思念悲泣,幾乎就要崩潰了。
這天,這位婆羅門居士漫無目標地走著,正好來到祇樹給孤獨園,就進去拜見佛陀。
佛陀見他精神萎靡,魂不守舍的樣子,便問他原因。
婆羅門居士將他失去愛子的事,悲傷地向佛陀訴說了。
佛陀聽了,回答婆羅門居士說:
「正是這樣啊,居士!如果有了愛,就跟著有憂、悲、惱、苦,愁戚、哭泣。」
「瞿曇!怎幺這樣說呢?瞿曇!你應當知道,如果有了愛,就有快樂啊!」
佛陀再三地說,婆羅門居士再三地反對,然後不滿地離開了。
婆羅門居士走出祇樹給孤獨園,看到一群人正在路旁賭博,心想:賭博人大多比較聰明,我來請他們評評理。
結果,那群賭博的人都同意婆羅門居士的看法,認為如果有了愛,就有快樂。婆羅門居士聽了很滿意,點頭離去。
這件事,在市井小民的茶餘飯後里傳開了,還傳進王宮,到了波斯匿王的耳里。
波斯匿王也質疑佛陀的教說,就去問末利皇後。
末利皇後是虔誠的佛弟子,深知佛法,所以回答大王說:
「是啊,大王!正是這樣啊,大王!如果有了愛,就跟著有憂、悲、惱、苦,愁戚、哭泣。」
「末利!當弟子的,一聽到傳言中老師怎幺說,就附和了。沙門瞿曇是你的老師,所以你就跟著附和。」
「大王!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自己去問世尊啊,派人去也可以。」
於是,波斯匿王派一位名叫「那利鴦伽」的婆羅門,去問佛陀。
佛陀告訴那利鴦伽婆羅門說:
「那利鴦伽!我問你,如果有一個人,他的母親去世了,或者父、兄、姊、妹去世了,是不是會哀傷崩潰呢?所以,可見得如果有了愛,就跟著有憂、悲、惱、苦,愁戚、哭泣。
從前,這舍衛城裡有一對恩愛的新婚夫妻,只是不久後,夫家家道中落,為娘家所嫌棄。有一次,妻子回娘家,娘家的人逼她改嫁,丈夫知道了,不願意妻子被奪,結果,丈夫殺了妻子,然後自殺殉情。那利鴦伽!從這件事也可以知道,如果有了愛,就跟著有憂、悲、惱、苦,愁戚、哭泣。」
那利鴦伽婆羅門將佛陀所說的,帶回去稟報波斯匿王,證實了末利皇後的說法。
這時,末利皇後更進一步地為國王作了解說:
「大王!你愛你的兒將毘琉璃嗎?」
「愛啊!」
「大王!如果毘琉璃有個三長兩短,那你會怎樣呢?」
「末利!如果毘琉璃有個三長兩短,我會愁戚、哭泣、憂苦、煩惱、懊悔。」
「大王!所以,有知有見、全然正覺的世尊會說:『如果有了愛,就跟著有憂、悲、惱、苦,愁戚、哭泣。』
大王,同樣的,你的愛臣屍利阿荼、愛女婆夷利、愛妃雨日蓋,或者領土迦屍與憍薩羅有了無常變化,你也會愁戚、哭泣、憂苦、煩惱、懊悔的,由此更可以證明:『如果有了愛,就跟著有憂、悲、惱、苦,愁戚、哭泣。』
大王!你愛我嗎?」
「愛啊!」
「一旦我有個三長兩短的,大王會怎樣?」
「末利!那我一定會愁戚、哭泣、憂苦、煩惱、懊悔。」
「大王!想想這些情況,就不難知道確實是『如果有了愛,就跟著有憂、悲、惱、苦,愁戚、哭泣』了。」
「太精彩了,末利!太不可思議了,末利!世尊智能的洞察與所見,是多幺地深徹啊!
來吧!末利!幫我把禮敬前凈身用的水拿來。」
於是,波斯匿王起身,漱口、洗手腳,整理衣服,露出右肩,向佛陀所在的方向合掌行禮,然後三稱「禮敬世尊」。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二一六愛生經》、《中部第八七愛生經》、《增壹阿含第一三品第三經》。
二、愛,依所愛的對象,可分為對自己的「自體愛」,以及對自身之外的「境界愛」。其中,「自體愛」是由「自我感」的我見、我執所推動,而「境界愛」則是「自我感」所延伸的「我所」類。一般所說的愛,如故事中所舉的例子,都屬於「境界愛」的「我所愛」,相對於「自體愛」的深潛難察,這是比較粗顯易覺的。
三、不論是對「自體」的「我愛」,亦或對「境界」的「我所愛」,兩者都與「自我」緊密關連著,不離「主宰」、「控制」的特性,所以,一旦所愛的對象發生變化,痛苦就跟著來了。
四、佛陀未出家前,有著宮廷優渥的生活,不會沒有愛的暫時滿足之愉悅經驗,但是,佛陀更深徹地洞察了愛的主宰本質,以及諸行無常的真理,而說有愛就有痛苦。
五、故事末後,《中阿含第二一六愛生經》說,波斯匿王歸依了佛、法、僧伽,這與《中部第八七愛生經》、《增壹阿含第一三品第三經》所說不同。若從印順法師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中的舉證,了解到波斯匿王對佛法「其實是信心微薄」的(第七○頁),因而對波斯匿王的歸依三寶之說保留,而採用了《中部第八七愛生經》的說法。
六、在佛化家庭中,夫妻間不妨可以像末利皇後一樣,互相提醒「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時」,也是一種不錯的關照與心理准備。
Ⅶ 佛經里是怎麼形容愛情的
佛經里形容愛情,也是說山盟海誓、三生有緣、日思夜想、前世姻緣等等……只不過佛經會對愛情的本質進行剖析,讓眾生知道生生死死輪回的本質就是情愛。
在《佛說玉耶女經》也講了女子應該如何對待丈夫。
在網路搜「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裡,佛祖對愛情有深刻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