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傷逝》中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傷逝》中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的原因是:
1、社會的壓迫
子君與涓生自由戀愛和建立小家庭,而封建勢力則視他們自由戀愛、結婚為傷風敗俗。由於「小東西」告密,局長下達了免職令,涓生因此而失業。於是,子君和涓生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以至在嚴寒的冬天,家裡生不起火爐。最後,他們因困窘不堪的生活而離異。
2、涓生和子君的個性解放思想
涓生和子君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易卜生及其劇本《娜拉》、《海的女人》,但這一切都是從個性解放的思想出發的,因而,只追求戀愛婚姻自由。因此,在奮斗目標實現之後,他們便把狹窄的小天地當作整個世界,把小家庭生活當作整個人生的意義。
3、涓生和子君他們本身的性格弱點
他們兩個人同居之後,性格也隨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生活的壓迫接踵而來,生計斷絕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沒有了,隨即自私、虛偽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脹起來。這樣,他們的愛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脹的心理中慢慢地變質,慢慢地變淡,最後走向了破裂。
角色介紹:
子君是一個接受了「五四」時期個性解放思想的新女性。她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反對封建勢力對她戀愛、婚姻的干涉、束縛。和涓生自由戀愛並建立起小家庭。可當她得到涓生的愛情之後,就以為找到了幸福,達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於是,不再讀書,不再思想,而安於小家庭主婦的角色,昔日的勇敢無畏更是盪然無存,從而,變得平庸起來了。
涓生是「五四」新思潮影響下具有某種民主主義思想的知識青年。他大膽地向子君求愛,而且愛得熱烈純真。為了愛情,當街上的行人投以譏笑、輕蔑的眼光,他即刻提起「驕傲和反抗」來支持,不過在實際行動上,他不如子君那樣「大無畏」。
同居以後的生活,涓生不滿於子君的碌碌無為,待到失業的襲來,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很快就認識到「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隨著他們愛情裂痕的逐漸擴大,涓生決然地對子君說出「我已經不愛你了」的話,以致造成二人的愛情破裂和分離。
2. 試說說魯迅<傷逝>一文,涓生與子君的婚姻失敗的真正原因(至少二百字)
涓生和子君狂熱地追求個性解放,憧憬婚姻自由,在完成了自由結合後在經濟面前卻表現得如此軟弱和無計可施。其原因是:子君只從表面意義上接受個性解放,將奮斗目標局限於婚姻自主,局限於反對封建勢力對自己婚姻的干涉和束縛,在婚姻自主的目標實現以後,她就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家庭主婦,把操持家務作為人生意義的全部內容破裂。生活流於平庸,思想流於空虛,以喂油雞和養狗阿隨來遮蓋平庸,為油雞和房東太太明爭暗鬥以填補空虛。平庸和空虛使愛情漸漸褪色,導致涓生對子君逐漸冷漠,子君對涓生也失去了先前的體貼,甚至子君因為怕官太太取笑而把難得吃的羊肉喂狗,使得涓生感到自己在家庭里的位置是在叭兒狗和油雞之間。子君為失去油雞和狗阿隨而頹唐、凄苦和無聊,並因此和涓生的感情走向破裂。
子君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但狹隘的個性解放的愛情小舟是經不起社會風浪沖擊的,涓生雖然略為清醒一點,知道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失業以後能檢討自己,但由於經濟上的窘迫,他對子君的感情減退得非常迅速,他以超過她的冷漠對待她,把子君看作自己的累贅。魯迅正是通過主人公經濟困頓方面的原因,充分展示了狹隘個性解放思想使子君和涓生結合,狹隘個性解放思想又使他們在經濟壓迫下離異而釀成了悲劇的原因。個性解放和婚姻自主是五四以後青年所關注的一個問題,影片從正面著力表現的不是黑暗勢力的破壞和迫害,而是涓生和子君沖破阻力獲得了自主婚姻後的社會迫害的繼續存在,和由此產生的經濟物質矛盾導致自主婚姻破滅的整個過程,深刻地指出了婚姻自由不只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只有經濟的解放才是婚姻自由解放的根本。完成了婚姻之後愛情如何發展,這是一個誰也迴避不了的課題。對於愛情的雙方來說,愛是心心相印,愛是兩情相悅,愛是男歡女愛,愛需要無畏,愛需要無私和付出,但愛更需要理性。涓生和子君受西方自由平等、個性解放思想的影響,共同奮起追求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在同居之前他們以全身心的愛去擁抱,去理解人生,完成了愛的自我覺醒。同居以後涓生的失業,生活的物質基礎喪失,生活變得越來越具體,瑣碎的生活首先把子君徹底地改造,她和涓生開始沒有太多的精神上的交流,不再與涓生如婚前一樣熱烈地討論人生,討論文學,她感興趣的是如何打理好這個家,她把自己推向了非此即彼的非理性的生命歸宿,在同居之前所有思考所未完成的這個時候毫不留情地擺在了面前,在擁抱了愛情之後生活開始逼迫著們必須作出反思,向理性回歸。子君在現實面前敗了下來,在涓生看來子君變得越來越俗,愛情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幸福和甜蜜的生活開始了裂痕;在涓生則決意從這個圍城裡逃離。在沒有完成自己的事業之前,涓生是否有能力為愛情准備一切?沒有!子君為愛情犧牲事業,當生活的物質基礎喪失以後,愛情也失去了依存之所。涓生的態度不僅僅是道德層面的不負責任,更多的是對愛情理性思考的不足,在戀愛轉入婚姻後由於不能整合生活的現實,不能對自己心靈進行擴容,失去了愛情,失去了更新、生長、創造的心理能力。面臨生存危機如何處理基本的求生的難題時,涓生雖標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與他共同奮進,卻仍擺脫不了男權意識,最後還是改變不了以女性為犧牲品拋棄了子君,導致子君死去。涓生雖然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責,但還是抱著悔恨的心情遷回原住的會館,最後導致由愛情浪漫轉入婚姻現實的男女由此而收場。其實,愛情和生活一樣,平平淡淡才是它的真實內核,當我們把愛情看得不再平淡,給愛情賦予了太多的內容的時候,否則一旦愛情演變成婚姻,危險便會隨之而來。所以天地之間這個愛字,並非如我們年輕時想像的那樣只要兩情相悅就行了,也不是如前衛主義者那樣,愛情是一種游戲。愛情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需要我們用畢生去思考和演繹,當我們忘乎所以地我行我素時,生命就會給你開一個要你用一生去承受的玩笑。
3. 《傷逝》中造成涓生子君愛情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涓生子君是魯迅《傷逝》中的男女主人公,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主人公多數是悲劇性的人物。在他們身上,魯迅一方面看到了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現代意識,肯定他們的歷史進步作用;一方面也著重揭示他們自身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危機。
《傷逝》中涓生和子君的愛情也是以悲劇收尾,造成他們愛情悲劇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即社會原因和他們自身的原因。
除了社會的客觀原因外,小說主人公的主觀原因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在愛情中涓生和子君都把爭取戀愛自由當成人生奮斗的終極目標,因而不顧所有人的反對,走到了一起。當戀愛自由實現以後的生活,他們沒有計劃,因而當他們無力抵禦社會經濟的壓力之時,他們的愛也就失去了附麗。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人愛情觀念的差異也是導致愛情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子君愛得真摯、熱烈、像飛蛾撲火一般不顧一切,她喜歡涓生的全部。而涓生愛的是子君前期的那種精神和光鮮亮麗的子君,當子君的另一面展現出來之時,涓生的愛意就逐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