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有人說,"愛情不過是神經遞質的分泌產生的快感"
「荷爾蒙決定一見鍾情,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腎上腺決定出不出手。」
這一「多巴胺愛情理論」在網上熱傳,「當兩人相互吸引時,丘腦就開始下令分泌"愛的使者"——多巴胺。」事實上,多巴胺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這么浪漫,除了愛情和快感,成癮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也和多巴胺有關。
而在長跑運動員體能到達某一臨界點時,經常會出現平靜、愉悅、滿足感的情緒。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這一表現與內啡肽有關。內啡肽被稱為「快樂激素」或者「年輕激素」。相比多巴胺,內啡肽能夠讓人產生成就感,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在內啡肽的激發下,身心處於輕松愉悅的狀態中,可以幫助人排遣壓力和不快。而運動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消除了抑鬱或者焦慮等負面情緒。
上海知音心理咨詢中心教務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嘉儀告訴記者:「多巴胺帶來的快感和內啡肽帶來的成就感,心理學上來講相當於快樂和幸福的定義,快樂是短暫的歡欣愉悅感,而幸福是持久的滿足感。心理學上,幸福感包括了一個人潛能實現後的滿足感,可能實現潛能的過程是蠻艱辛的,體驗各種辛酸苦辣,之後得到的成就和個人價值的體現,這種滿足感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