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致橡樹表達了什麼樣的愛情觀念
致橡樹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相互扶持、理解的愛情觀。
這首詩通過整體象徵的藝術手法,用「木棉」對「橡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可以看出,詩人在選取詩歌創作材料時有著精心的設計,橡樹是那樣適合代表男性的陽剛之美,而木棉則又是那樣貼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強自立以及與男性平等的要求。這首詩一誕生,橡樹和木棉,就成為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嶄新的意象。
在文革十年之後,人們似乎都恥於談論愛情。愛情被醜陋化、妖魔化……舒婷卻在詩歌里勇敢地說出了愛。
勇敢地表達了愛情應該是平等的、分享的、共存的,愛情應該是建立在共同的事業和命運之上的,這樣的一種愛情觀,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無疑具有令人耳目一新、振聾發聵的效果。而詩人藉助樹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也賦予了思想鮮艷的顏色。
『貳』 《致橡樹》致橡樹的愛情觀是什麼
《致橡樹》的愛情觀是:平等、尊重。
舒婷在這首詩中更多的想表達的是一種關於男女之間的平等和尊重,以及她的理想的愛情觀。當然,我們最能夠讀出來的也是一種在愛情中平等的狀態。
但是,即使到了現在,依舊有很多人沒有這種想法。依舊不能夠正視自己在愛情中的位置。我覺得有一點很可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雞湯開始在愛情領域興起。
作品賞析:
詩篇一開始用了兩個假設和六個否定性比喻,表達出了自己的愛情觀:她既不想高攀對方,借對方的顯赫來炫耀虛榮;也不想一廂情願地淹沒在對方的冷漠濃蔭下,獨唱那單戀的歌曲。
作為女性,她默認應該具有脈脈含情的體貼和溫柔,但又認為不能僅僅停留在這種狀態;她承認鋪墊和襯托能使對方的形象更加出眾和威武,但又覺得這仍不能代表愛情的全部。為了對方,自己應奉獻出「日光」般的溫暖,應傾瀉出「春雨」般的情意。
但她並不滿足於這些:「不,這些都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詩人鮮明地表示她必須和對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樹,我必須是樹且是同樣高大挺拔的樹;你站著,我也必須站著,且要平等地立於天地間。
『叄』 《致橡樹》的4種愛情觀是什麼
《致橡樹》的4種愛情觀如下:
1、獨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對方的存在意義又珍視自身生存價值的愛情觀。
2、攀附的愛情觀。
3、單戀愛情觀。
4、一味奉獻的愛情觀。
作者否定了以下三種愛情觀:一方攀附、單方痴戀、一味奉獻三種世俗的愛情觀,也表達了自己的愛情觀,作者通過木棉樹對橡樹的告白,來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愛情觀,喊出了愛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號,發出女性的獨立宣言,表達對愛情的憧憬與嚮往。
《致橡樹》
這是詩人舒婷在1977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在全詩中作者對傳統的愛情觀進行了否定。並且運用生動的比喻,來表達自己的理想愛情觀。正確的愛情觀,應該是彼此獨立的基礎上的相愛,不是一方依靠另一方。
其中作者將自己比作「木棉」,自己必須以樹的形象和愛人站在一起。直到今天,我認為這種愛情觀依舊值得很多人學習。在愛情中,只有保持獨立的自我,才能夠平等地去享受愛情的美好。
『肆』 致橡樹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
舒婷在《致橡樹》中主要表達了以下三種愛情觀:
第一、在愛情中要保持獨立自主。
第二、有同甘共苦的勇氣。
第三、愛情中的包容性。
舒婷通過《致橡樹》這篇作品,表現出她具有鮮明的女性意識。但是讀她的詩歌,又會發現她的詩歌大多是浪漫中透露著典雅,憂傷中承載著理想的光輝。特別喜歡《致橡樹》中的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可以明顯感受到詩人對相互尊重的愛情觀的強烈願望。
寫作背景:
舒婷曾經談過《致橡樹》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實際上,這首詩的產生既簡單又普通。」舒婷回憶說。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矯到鼓浪嶼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矯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過的女孩。在20世紀70年代公開談論喜歡的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
蔡其矯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卻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矯,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
「實際上,橡樹是永不可能在南國跟木棉樹生長在一起的,在這首詩中,是將它倆作為男性與女性的指代物。」她補充說。
『伍』 《致橡樹》的愛情觀是什麼
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對方的存在意義又珍視自身生存價值的愛情觀。
舒婷在《致橡樹》里發表了自己的愛情宣言,把獨立女性的愛情觀娓娓道來,它既是一首意象豐富的抒情詩,又是一曲動人心弦的情歌,更是一部充滿智慧的愛情寶典。
第一:保持個人的獨立。「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由此可見如果你是大樹的話,我必須也要做一棵不依附不攀援你的樹。確實,好的愛情里兩個人應該是勢均力敵的,一方總是依偎在另一方的懷抱里需要照顧,時間久了那個付出多的人也會累。
我們保持獨立是一件很好的事,靠山山會倒,靠人不如求己,總是指望別人的庇護,何時才能有自己的生活。特別是女性,結婚了以後更不要心安理得地伸手要錢,男人一次兩次會給你,多了久了始終會心煩。女性獨立起來了也會有安全感,不那麼患得患失,更利於婚姻關系的經營。
第二:擁有平等的權利。「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由此可見,真正的愛情是平等的。有了對等的關系,你才能去「分擔」和「共享」。好的婚姻生活本來就是要一起分擔外來的壓力,分擔家庭的重任,也要能一起共享美好的事情,共享世間的美麗。
能同甘共苦的愛情,說明了對方把你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放在了人生規劃里,他的未來如果沒有你,那麼婚姻也不會走得長久。
第三:共同進步,互相欣賞。「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這句作為最重要的結尾,告訴我們共同進步和互相欣賞是多麼的重要。只有不斷地讓自己進步提升,你才能追得上你的人生伴侶,共同進步的愛情也時時督促你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學會互相欣賞你才會懂得珍惜,懂得欣賞對方的優點,珍惜眼前的人,珍惜這個愛著不完美的你的人生伴侶。
『陸』 舒婷的《致橡樹》中,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愛情觀
在愛情中要保持獨立自主;有同甘共苦的勇氣;愛情中的包容性。
這首詩共36行,前13行詩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六個形象,對傳統的愛情觀進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寫了自己理想的愛情觀。《致橡樹》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大學語文教科書。
作品賞析
雖然舒婷說過《致橡樹》「並非一首愛情詩」,但更多的讀者還是願意把它當作愛情詩來欣賞。
這首詩通過整體象徵的藝術手法,用「木棉」對「橡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可以看出,詩人在選取詩歌創作材料時有著精心的設計:橡樹是那樣適合代表男性的陽剛之美,而木棉則又是那樣貼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強自立以及與男性平等的要求。這首詩一誕生,橡樹和木棉,就成為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嶄新的意象。
詩篇一開始用了兩個假設和六個否定性比喻,表達出了自己的愛情觀:她既不想高攀對方,借對方的顯赫來炫耀虛榮;也不想一廂情願地淹沒在對方的冷漠濃蔭下,獨唱那單戀的歌曲。
『柒』 致橡樹的愛情觀是什麼
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依互助、堅貞熱烈,既尊重對方存在,又珍視自身價值的嶄新的愛情觀。
作者在詩歌中否定了一方攀附、單方痴戀、一味奉獻三種世俗的愛情觀,從而表達了自己「應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有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的愛情觀。
作品賞析
本詩採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以新奇瑰麗的意象、恰當貼切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觀,熱情而坦誠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
塑造了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這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盡管詩歌採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詩的語言並非難懂晦澀,而是具有口語化的特徵,新奇中帶著一種清新的靈氣和微妙的暗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