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愛情問答 > 佛觀如何看透放下愛情

佛觀如何看透放下愛情

發布時間:2023-07-07 09:48:55

㈠ 弟子學佛,但情執很重,重得自己都覺得可怕,我不想這樣,有什麼辦法能看破放下

應該這樣,放不下先不放。學佛是自己解脫的方式,是因為自己不貪戀紅塵,要放下所以要修佛。不是因為要修佛,才放下。如果,顛倒了順序,只會增加負擔,讓自己內心矛盾,得不嘗失。不妨先在紅塵走走,一邊體悟一邊結鏈神合佛法,走一走看一看,多思維。最關健是問問自己,道底學佛是為了什麼,如果有了答案。再來學佛,事半功倍也。
結合我本人實際情況,說一下,我也是曾為情所困,痛苦的恐怕不亞於你,後來,學習佛法但心中老放不下,真的很難。有天路上坐共交車,看見一女孩從後邊看衣著特別像她,我突然感覺棚卜虧自己心中的愛意又重,我象愛她一樣又愛上了這個只看見背影的女孩,這愛和從前的沒有兩樣。我是一個很專情的人,怎麼會這樣。等她轉過身來,我發弊清現她的臉和她完全不一樣,愛意陡然消失,腦子里突然想起,佛法中說的人執於像,所以不能見如來。我為啥愛上這個人呢?我只是愛上「像」,愛上了那件似曾相識的衣服!由是大悟!阿彌陀佛.

㈡ 佛教如何放棄愛情

頂禮本師釋迦摩尼佛。頂禮文殊菩薩。頂禮一切僧寶。阿彌陀佛!1、佛教徒不需要放下愛情。2、正信的佛教徒是看明白時間的恩恩怨怨、情情愛愛,萬法皆空世間一切都是流變無常。即所謂看萬事無常、對這個色身的執著心不要太過,也不是就放下愛情放下。不是教你放下世間的真愛去獨自行走。3、愛情也好,親情也好,都是世間八法中情感結構,你要看明白,不是讓你去放棄。4、愛情來了,好。愛情去了,好。你的內心十分清楚,這個緣分,因緣合成就是。5、沒有放下愛情的佛經。6、普陀山刻的詩也不是教你放下,是讓你心明白,當下覺悟。7、出家人,在中國不可以結婚。這是戒律,出家人是僧寶,是具足四大威儀的釋迦牟尼佛弟子是佛法的代表,是要受比丘戒的。他們是專業修道者,嚴守戒律,開悟的比丘要做到成為世出世間法的天人師。8、吃肉的問題,漢地佛教徒從梁武帝開始,不能吃肉,是因為慈悲一切眾生,不與眾生結下來世的宿怨,不要再欠債。因為過去原始佛教徒是放下萬緣,不蓄資財,都是一日七次乞食,在行乞過程中,給什麼吃什麼。另外,中國藏地苦寒,沒有蔬菜,被迫吃肉維持法體,也是正常,如果藏地僧侶有蔬菜果實而吃肉就是犯戒了。9、關於出家問題,真能夠放下萬緣,出家為僧,也是至高至大的福報,不是說放下愛情就可以。必須有大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世間眾生而放棄俗世生活,出家專業修行,以報三重恩德,下拯三途苦惱眾生,沒有此願,出家何益??出家不能了道,只是欠債,還要下地獄。

㈢ 佛家如何看待愛情

愛情,從佛法立場來看,勢必從生命現象的角度分析;因為愛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譬如中國人講的「五倫」,就是講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感情,而這正是實際的生命現象。這種生命現象,佛教把它分析為三個元素,就是惑、業、果報。但在這里我們把業跟果報看成同一個主體合起來講,所以惑和業(果報)就是今天所要探討的兩個要點。
談到惑,首先我們要了解「感情」的內涵其實是非常復雜的,它是我們整個心性綜合的表現。佛法把我們一般所講的心緒、情緒、個性、感情通通列入「心所」這一個觀念,對於不同的心理現象、情緒變化,歸納分析成五十一個心所,這就是人性的內涵。人生有兩種特質,一是善(善心所);一是惡(煩惱心所),在善、惡的特質中,各有很多的成份(心所),而這些成分彼此錯綜復雜的交合,就形成了種種不同型態的感情表象。所以,愛情,如果我們只是從感情的表象去了解,就會受困於感情的多樣化而掌握不到問題的核心。比方說夫妻之間的關系,有的像兄妹,有的像父女,有的像朋友,有的像情人,甚至有的像仇人;同樣的,爸爸對女兒,媽媽對兒子,也都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所以,只有當我們理解到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最後關鍵點是人性深處的綜合表現,是人性的本質,我們才能對愛情做一個最忠實的評鑒。

㈣ 怎麼用佛法、佛經淡泊愛情呢

其實『加內沙』兄所回復的內容已經說明了執著於愛所得的結果,也說明了愛與「我」、「我所」的關系。情感的產生是自我無明意識上對外界客觀環境的反饋和妄想,是變異法的表現,都是有做才有受,從行為表現上是一種無常、空,控制這個妄想的根本是自己的理智。
不過,佛法並不是讓我們忘記感情,而是讓我們知道怎樣理解感情。
並不是說愛是什麼錯誤。愛是正常的生理、情感的反映活動,關鍵是自己如何把握。在佛法里,愛,並不僅僅是指情感,而是表示貪戀、執取。是緣於自我的和慾望的貪和佔有,由於得到或者得不到,從而產生痴迷、嗔恨等心理狀態。
「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出自北傳《法句經》好喜品第二十四。
我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講的是不要執著,中道而行。不要貪戀自己喜歡的事物,但是也不要執著於逃避各種事物。因為喜好一件事物,就會忘記事物發展的規律(無常、無我),但是你刻意去逃避它、忽略它,也避免不了事物的客觀規律(無常、無我)。所以離開愛或不愛的區別、才是客觀去發現和看待事物的本質。出離喜好愛樂的情緒,就會沒有憂慮、沒有畏懼,一切本來如是。佛法的意義是讓我們明白自己在做什麼,該做什麼,不是什麼都不做。

真正的愛源於自己對「愛」這種行為的真正理解和認識,而不是僅僅想著去愛某一個對象。如果知道自己愛的是什麼、知道自己在怎麼愛,你得到的就一定是真愛。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所愛的是什麼、自己的愛是否方式正確,那麼自然得不到真愛。佛法並沒有說愛情是虛情假意,而是說情感的基礎實際是我們自身無明思維所造成,所以才有種種煩惱,錯誤的執著和貪愛是苦惱的基礎,所以愛才不能執著和妄想。
同時,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變遷的,都會遇到各種世間的因緣,會有生、住、壞、滅,所以愛才不會保持永恆固定狀態,而是需要隨時維護。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思維、理解對方,不懂得如何維護彼此間的和諧關系,總是以一種「我」的見解、「我」的慾望去判斷這個世界、判斷身邊的人,又怎麼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呢?不去思維自我的「無明」而去求淡泊,又怎麼可能真正的解脫呢?
愛情是前世更是今世的因、緣、果的表現,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過於貪愛而沉迷則會產生煩惱,需要有一定的度,在種種無明煩惱的驅動下我們會因為執著的愛而喪失自我的本性,結果會做很多錯事;這也是佛法的一種解答。

㈤ 佛法是怎麼勸人放下愛情的

首先,有一點,樓主要明白,佛是叫人放下,而不是放棄,對於有家庭的人,佛陀並不會說你們最好離婚這種話,種種電視劇的誤導其實很嚴重。

以下內容選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

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亦即愛情、親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沒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應有個人的配偶。佛把眾生稱為『有情』,也就是說脫離以上三種情,就不是眾生。而且,學佛是由眾生來學的,是由凡夫開始的,任何人之間的接觸交往,都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講離欲,則無法使一般人進入佛門;如果佛的教化沒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難教化眾生。

佛法所稱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人稱之為『愛』。愛除了分為有條件和無條件之外,也有『有我』和『無我』之別。佛菩薩的慈悲是無我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我的;親子之愛是無條件的,男女之愛和朋友之愛則可能是有條件,也可能是無條件的。佛法是要從基礎的愛來引導至無我的慈悲。

由於佛菩薩可以無我,眾生不可能無我,因此要教導眾生從有我的愛而漸漸進入無我的慈悲;也需要先從有條件的愛,而加以凈化成無條件的愛。因此,佛教不能一開始就叫人離開感情生活。

至於佛教徒應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呢?家庭是感情關系的基礎。家庭的基礎從倫理上說是親子之情,它的構成始於男女的夫婦關系,繼而從家庭成員擴展到家庭以外的親戚朋友。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會的活動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國有句俗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又說『夫唱婦隨,白首偕老』。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為基點。如果沒有情,就像機器沒有潤滑的油,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損傷。佛法目的不外為教化世間凡夫,誘導凡夫將矛盾化為和諧。因此,佛法有兩個不變的法門——智慧和慈悲。智慧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來指導慈悲、運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從混亂變為條理,從矛盾成為和諧。情感如果離開理性的智慧,就會泛濫成災,自害害人。

有一部佛經,叫《六方禮經》,其中提到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印度,有一種宗教信仰,教人專門拜方位。如有一次佛看到一位叫屍迦羅越的青年,正非常虔誠地禮拜六個方位,便問他拜的是什麼。那位青年說不出所以然,只回答這是父親的意思,父親在世時拜方位,他去世之後兒子也應照著拜。佛陀告訴他,佛教也拜六方,如其以孝順父母為東方,恭敬師長為南方,夫婦互相體諒為西方,愛護親友為北方,體恤仆從部屬為下方,尊敬出家修行人為上方;同時並說明了父母對兒女、師長對弟子、部屬傭人對主人以及修道的沙門對俗人,各別所應具有的態度和責任。像這些都屬於感情的范圍,是人間的倫理關系。能夠善於處理感情問題而過正當的感情生活,就是修行佛法的開始。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維摩詰的一段問話。

菩薩問維摩詰說:『你有父母妻子,也有親戚等眷屬,還有部屬和朋友,這不是很累贅嗎?』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薩,卻又拖家帶眷,怎會自在呢?維摩詰答道:『我的母親是智慧,父親是度眾生的方法,妻子是從修行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和誠實;我有家,但它代表畢竟空;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就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就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

這一品涵蓋了在家人生活環境中的種種人事物,維摩詰不但不因有這些累贅而不自在,反以大智慧來運用大慈悲。他雖然過著與一般人相同的感情生活,但是自有其解脫自在的內心世界。

可見,佛教徒並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能夠以理性的智慧來指導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豐富、順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所謂佛法的指導和智慧的原則,是教我們如何處理感情問題,而不是要我們放棄、排斥或厭惡感情。如果用情不當,會帶來困擾;用情沒有節制,也會造成災難。例如:父母對子女固然要愛護,但是溺愛,反而害了子女;男女之間應該相愛,可是婚外情或婚前復雜的感情生活,不僅會惹來家變的麻煩,也會給社會製造糾紛。另外,對親戚朋友以及師生之間、主僕之間等等關系,也都要基於理性而付出感情,否則徒生困擾。佛法,並非反對感情生活,而是要指導我們如何過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閱讀全文

與佛觀如何看透放下愛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慕尼黑經濟科技輻射力靠什麼 瀏覽:630
事業編同省如何調動 瀏覽:869
什麼樣的愛情能讓女孩變成白骨 瀏覽:641
微信天府健康通行程碼在哪裡 瀏覽:748
新婚姻法中為什麼規定不能要彩禮 瀏覽:883
美女在一起會說男人什麼事 瀏覽:252
南川區哪些醫院是事業單位 瀏覽:594
如何看待愛情里的控制欲 瀏覽:587
祝你和愛人幸福是什麼意思 瀏覽:524
愛情片尾曲叫什麼 瀏覽:486
幸福里如何賺錢 瀏覽:501
牛皮癬和健康密碼哪個嚴重 瀏覽:66
冠山歷史故事有哪些 瀏覽:697
健康的面部有什麼特點 瀏覽:4
有個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651
美女在沙發上怎麼解鞋帶 瀏覽:965
經濟林引種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02
幸福草牙刷有什麼功效 瀏覽:916
關於婚姻的問題有哪些 瀏覽:540
哪裡報考高級經濟師好考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