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愛情三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1.親密關系。
1.促進所愛的人幸福的願望。愛的一方主動照顧被愛的一方,融入其中,促進他/她的幸福。一方面,以犧牲自己的幸福為代價來促進對方的幸福是可能的——但也期望對方在必要時也會這樣做。
2.當你和你愛的人在一起時,你會感到快樂。愛芳喜歡和愛人在一起。
3.他們在一起做事的時候,都覺得很開心,留下美好的回憶。這些美好時光的記憶可以成為困難時期的安慰和力量。而且,一起分享的美好時光,會流入到相互的戀愛關系中,讓它變得更加美好。
2.激情。
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相互結合的慾望」。通俗地說,見面的時候會有一種心痛的感覺。當你們相處的時候,你會有一個令人興奮的經歷。強烈的、爆炸性的、相當短暫的情緒體驗,如狂歡、暴怒、哭泣等。性需要是喚起激情的主導形式,其他的自尊、關心、歸屬、支配、服從也是喚起激情體驗的來源。
3.承諾。
承諾包括兩個方面:短期和長期。
1.短期方面是做出愛不愛一個人的決定。
2.長遠的方面是做出維持這段愛情關系的承諾,包括對愛情的忠誠和責任。也就是「我願意!」正如婚禮誓言中所說。是一個承諾,同甘共苦,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㈡ 男女心理學的十大愛情定律
一、相中對方,只需1/5秒
當你看中那個人時,在1/5秒的時間里體內就會釋放一種引起精神亢奮的化學物質,對大腦產生催化作用。
戀愛時期,大腦部位有12個區域參與活動。在想心愛的人時,這些區域就會在大腦中釋放一系列神經物質,包括荷爾蒙、多巴胺、加壓素和腎上腺素,大腦收到愛的沖擊時就像吸食毒品吸食了一樣興奮。
二、愛與慾望的大腦區域不一樣
一項關於愛和性慾神經活動差別的研究讓人驚訝,發現兩者區域存在重疊和較大差別。
研究表明,一些相似的大腦網路會被愛和性慾激活,這些區域與感情、動機、較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有關。但在一個大腦皮層的重要區域與眾不同,這塊區域通常被認為是協調高級功能與低級功能之間的平衡,這就是愛區別於慾望的地方。
三、接吻的次數是感情溫度計
有關接吻的最新研究發現,除了性,接吻還能幫助人們選擇伴侶並維持情感。
調查表明,女性看待接吻尤其重要,但接吻並不僅在初戀時有重要作用,它也是維持感情的關鍵。研究發現,擁有較長戀情的情侶接吻的次數與感情的質量相關聯,但此關聯沒有在性行為較多的情侶和愛情滿意度更高的情侶中得到體現。
四、25年後的伴侶更有「夫妻相」
相處25年以上的夫妻在面部上會慢慢呈現出相似性。調查發現,擁有25年以上婚姻的夫妻面部特徵會更像,這可能是由於長期在飲食、環境、性格方面的趨同相似,包括伴侶間的感情也發揮了作用。
十、善意的小事很重要
盡管我們生活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愛情被認為可以買賣,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夠改變現狀。
一項超過4000名英國成年人的調查發現,最簡單的善意之舉是被人們欣賞的。例如:為你的伴侶送杯茶到床上,倒次垃圾或贊賞他(她)的身體好看等,這些會比送一盒巧克力或一束鮮花更有作用,相信各位男士應該更喜歡這種方法了。
最親密的人之間也存在無限的距離,如果他們彼此相愛,距離能讓他們看清對方的全部。美好生活才會攜手下去。
㈢ 愛情心理學的各理論
愛情的現象可以去理解、可以去描寫、可以去解釋、可以去研究…但愛情的美只能在感動中得以體會,那是一個充滿了想像與超脫現實的生命經驗。為什麼一個人可以那樣的去愛另一個人?在心理學的眼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愛情理論,主要有兩類范疇:社會的和人格的。以下是心理學上常見的愛情理論,在這里我們先介紹社會心理學家的愛情理論。 Rubin(1970)開始將愛情定義成對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種態度之後,使得愛情得以並入人際吸引之社會心理學主流內,並能使用一般測量方法研究愛情。
他假設愛情是可以被測量的獨立概念,可視為一個人對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態度,他從文藝著作、普通常識及人際吸引之文獻資料中,尋找擬定敘述感情的題目,經過項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驗而建立愛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歡量表(liking scale),他發現愛情與喜歡有質的差別,而其愛情量表中包含三種成分:
1.親和和依賴需求。
2.欲幫助對方的傾向。
3.排他性與獨占性。 加拿大社會學家John Alan Lee(1973)經由文獻收集及調查訪談兩階段的研究,將男女之間的愛情分成六種形態∶
情慾之愛(eros)、游戲之愛(lus)、友誼之愛(storge)、依附之愛(mania)、現實之愛(pragama)及利他之愛(agape)。
所謂的「情慾之愛」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並且是羅曼蒂克、激情的愛情;
游戲之愛:視愛情視一場讓異性青睞的游戲,並不會將真實的情感投入,常更換對象,且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友誼之愛:是指如青梅竹馬般的感情,是一種細水長流型、穩定的愛
依附之愛者對於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現實之愛者則是會考慮對方的現實條件,以期讓自己的酬賞增加且減少付出的成本的愛情;
利他之愛者則帶著一種犧牲、奉獻的態度,追求愛情且不求對方回報。
承接Rubin將愛情視為態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編制愛情態度量表來驗證Lee的愛情類型理論,研究結果發現的確有六個向度,因此驗證了Lee的理論。此量表有六個分量表,分別代表不同的愛情類型,每個分量表各有七題,總共有四十二題,采五點量表的反應方式回答對各陳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後,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為測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學者的認可。 除了上述Rubin發展的愛情量表中將愛情成分分成三類之外,Sternberg(1986)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論。他認為愛情包括三種成分: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諾(commitment)。
所謂的親密是指與伴侶間心靈相近,互相契合,互相歸屬的感覺,屬於愛情的情感成分;
激情是指強烈地渴望與伴侶結合,促使關系產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動機,也就是與「性」相關的動機驅力,屬於愛情的動機成分;
而承諾則包括短期和長期兩個部分,短期的部分是指個體「決定」去愛一個人,長期的部分是指對兩人之間親密關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諾,屬於愛情的認知成分。
隨著認識的時間增加及相處方式的改變,上述的三種成分將有所改變,愛情的三角形會因其中所組成元素的增減,其形狀與大小也會跟著改變。三角形的面積代表愛情的質與量,面積愈大,據Sternberg(1986)的說法:「三角形越大,愛情就越豐富。」
Sternberg(1986)進一步提出:在三種成分下有八種不同的愛情關系組合,其分別為:
1.喜歡:只包括親密部分;
2.迷戀:只存在激情成分;
3.空愛:只有承諾的成分;
4.浪漫之愛:結合了親密與激情;
5.友誼之愛:包括親密和承諾;
6.愚愛:激情加上承諾;
7.無愛:三種成分俱無;
8.完整的愛:三種成分齊聚於一個關系當中。 這個理論與下一個要介紹的理論一樣,主要是探討親密關系如何發展,兩者的差別是前者屬於階段論,後者則屬於社會交換論。首先先介紹Murstein(1987)所提出的SVR理論,他認為親密關系的發展,依雙方接觸的次數多寡來看,可分為「刺激(Stimulus)」、「價值(Value)」、和「角色(Role)」叄階段。
刺激階段:通常雙方第一次的接觸即屬於刺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雙方彼此間互相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條件上,例如被對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
價值階段:一般而言,雙方大約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觸,便屬於價值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價值觀和信念上的相似。
角色階段:通常雙方大約第八次以後的接觸,便開始屬於角色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彼此對對方的承諾,主要建立在個體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關系中,對方對自己所要求的角色。
雖然Murstein認為親密關系包含刺激、價值、和角色叄階段,但其實在親密關系的每個階段中,這三種因素對關系都有影響;只是在每個階段中,各有一個因素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以整個關系發展歷程來看,刺激因素依開始占較高的比重,之後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而逐漸上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後會趨於一個平穩的水準;至於價值因素雖然一開始時的比重較低,但關系發展至「價值階段」的時候,這個因素的比重會迅速提高,不過在「角色階段」時,其比重也會趨於平穩,且最後平穩的水準所佔的比重,也比穩定後刺激因素所佔的比重高;同樣的,角色因素一開始最低,到「角色階段」則會超越其他兩個因素,且隨著關系的繼續發展,其比重也會不斷地往上提升。
Rusbult的投資模式
以社會交換論的觀點來看親密關系的發展,認為親密關系中的雙方,在此關系中互相有所得失,並以一種理性且公平的評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關系中付出與收獲,再以此評估為基準,決定其對關系的應對方式;在這類理論中,Rusbult(1980,1983)的投資模式是其中較重要的一種。
Rusbult(1980,1983)認為男女親密關系中的「承諾(commitment)」,是由滿意度(satisfaction)、替代性(alternatives)、及投資量(investments)等因素所共同決定。根據投資模式的預測,當親密關系中的個體,對關系有較高的滿意度、知覺到較差的替代性品質,以及投資了較多或較重要的資源時,便會對此親密關系做出較強的承諾,也就是較不易離開此關系。簡單來看,可用一個方程式加以說明:
滿意度-替代性+投資量=承諾滿意度:
親密關系中的個體,對於他在此關系中所得到報酬及所付出的成本,會評估相互抵消後的實際結果;隨著關系的長期發展,彼此的相互依賴性會隨著提高,而開始將伴侶的結果和整個關系的結果也並入實際結果的計算,例如和伴侶一起分享他的成功或共同分擔他的痛苦。此外,個體也會依據過去曾有的親密關系及有關的經驗(例如與家人和朋友所討論、比較的結果),形成一個自己對關系所應得結果的預期水準。最後個體會將在關系中獲得的實際結果,與此預期水準相比較,而產生對此親密關系的「滿意度」:當實際結果愈好,預期水準愈低,則滿意度愈高。
替代性:
「替代性」指的是對放棄此親密關系的「可能結果」的好壞判斷,「可能結果」包括發展另一段親密關系、周旋在不同的約會對象間、或是選擇保持沒有任何親密關系的單身狀態等。個體對於此關系外可替代關系內伴侶的可能對象,其考慮的因素不只包括特定的喜歡對象,也包括不特定的對象,以及個體對自己能否離開此關系的能力的主觀知覺與客觀評估。此外,個體的內在傾向與價值觀也會影響替代性的主觀知覺:例如當個體覺得有自信、有價值、有高自尊、及有強烈的自主性需求時,通常會知覺自己有較佳的替代性品質,而較容易離開此親密關系。
投資量:
「投資」是指個體在親密關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資源。「投資」與報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兩點:第一是「投資」通常不能獨立地從關系中抽取出來,而報酬與成本可以;第二是當關系結束時,「投資」無法回收,而會隨著關系的結束一並消失。因此投資會增加結束關系的成本,使個體較不願也不易放棄此關系,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增強了個體對此關系的承諾。
個體投資在親密關系中的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投入的資源,如時間的投入、情緒能量的釋放、個人隱私的想法與幻想的揭露,以及為伴侶所做的犧牲等;另一類是間接投入的資源,如雙方彼此的朋友、兩人共同的回憶,以及此關系中所特有的活動或擁有物等。此外,在長期親密關系中所形成兩人一體的認同感,長期相處下來所建立的默契與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補的一些記憶與訊息等,也是會隨著關系結束即失去的投資。個體所投入的資源層面愈廣、重要性愈高、數量愈多,則表示其投資量愈大;當個體在此關系的投資量愈大時,對此關系的承諾也愈強。
承諾:
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諾」,是指會使個體去設法維持這份關系,以及感覺依附在此關系中的傾向。因此承諾的定義包含兩個部分:行為的意向與情感的依附。
當個體對一份親密關系做出承諾後,不僅代表他想維持這份關系並依附關系下,也會促使個體做出種種有助於維持此關系的行為:例如與他人作一些適應性的社會比較,並選擇性地加以解釋,以便得到此關系是「很好」的知覺;對於對個體具有吸引力而易破壞現有關系的替代對象,盡量拒絕與其接觸或相處的機會;採取有效的方式,處理有關忌妒與第三者介入的問題;自願為此關系作一些付出與犧牲;以及當伴侶做了某些糟糕或不合己意的事時,採取順應而非報復的方式解決。
㈣ 斯滕伯格愛情三元理論
心理學家提出了不少愛情理論,其中最有影響的關於愛情的理論,便是斯騰伯格(sternberg)提出的三元理論。
在斯騰伯格的理論中,愛情由三種元素組成,分別是激情、承諾和親密。
激情,指兩個人之間的相互吸引,情緒上的著迷,伴隨有生理性喚起,是愛情中浪漫的來源,有些則與性有關。
親密,是一種心理上喜歡的感覺,希望加強與對方的情感鏈接,重視對方感受,給予對方情感上的支持,它是情緒性的。
承諾,承諾分為長期承諾和短期承諾。長期承諾指與對方走入婚姻關系,共度一生。短期承諾指與對方確立戀愛關系。
激情、親密、承諾這三種成分構成以上7種形式。
喜歡式愛情(liking):只有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例如友誼。
迷戀式愛情 (infatuated love):只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例如你的初戀。
空洞式愛情(empty love):以承諾為主,缺乏激情和親密,是沒有愛情的婚姻。
浪漫式愛情(romantic love):有激情和親密,沒有承諾。屬於海王的愛情。
伴侶式愛情(companate love):有親密和承諾,沒有激情。相伴已久,激情褪去的夫妻。
愚蠢式愛情(fatuous love):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例如一見鍾情。
完美式愛情(consummate love):激情承諾和親密都有。是理想的愛情模式。
㈤ 愛情三元論的七種類型
愛情三元論的七種類型有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提出者
羅伯特·斯騰伯格,美國心理學家,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此外,他還致力於人類的創作型、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等領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創造性的理論與概念。
羅伯特·J·斯騰伯格是耶魯大學心理學和教育學IBM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愛情和人際關系,人類智慧和創造性等。他已因自己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多項殊榮,包括成為古根海姆基金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員。
他是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美國心理學會會員,並同時擔任美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學會會員和主席。斯騰伯格最近的著述有《思維方式》和《愛情心理學》,並與他人合作編著了《親密關系中的滿足感》和《性別心理學》(與安·比爾合編)。
㈥ 有哪些愛情理論
有這樣一個關於愛情的悖論——最純美的愛情,只存在於還不懂它的童年時代。
愛情是一種精神病
愛情態度理論
Robin(1970)將愛情定義為對特定他人的一種特別的態度,成為了研究愛情的開端。他假設愛情是可以被測量的,建立了愛情量表〔love
scale]與喜歡量表[liking
scale],使得愛情能以心理測驗的方式加以研究。他提出了愛情的三個成分:1.親和和依賴需求2.欲幫助對方的傾向,3.排他性與獨占性。並指出愛情
與喜歡有「質」的差別,而不是一般認為只是在「量」上的程度差異。
Murstein[1987]的SVR理論
這個理論主要是以階段論的方式探討親密關系如何發展,認為親密關系的發展,依雙方接觸的次數多寡,可分為「刺激」、「價值」、「角色」三階段。
[1]刺激階段:雙方第一次接觸的時候,被對方的外在吸引,例如:外貌、身材。
[2]價值階段:第二次到第七次接觸,應屬於價值階段。彼此的吸引力建構在價值觀和信念上的相似,並且建立感情上的依附。
[3]角色階段:指第八次以後的接觸。個體能否扮演好在此關系中對方所要求的角色,是彼此建立承諾的關鍵。
Murstein雖然提出刺激、價值、角色三階段論,但在各個階段中,並不單純只是包含一個因素,而是三個因素交互影響,只是比重多少的差異。在刺激階
段,刺激所增加的幅度極大,而其它兩個因素增加的幅度很小,因此依開始時是以刺激因素為主。之後刺激因素趨於平穩,角色因素增加幅度仍小,但價值因素則大
幅增加。最後,刺激與價值因素皆趨於平穩,轉而以角色因素為主體。
㈦ 愛情三要素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社會心理學家有個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所構成的,激情指一種情緒上的著迷,個人外表的和內在的魅力是影響激情的重要因素。親密指的是兩個人心理上互相喜歡的感覺,包括對愛人的贊賞、照顧愛人的願望、自我的展露和內心的溝通。承諾主要指個人內心或口頭對愛的預期,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親密是「溫暖」的,激情是「熱烈」的,而承諾是「冷靜」的。
㈧ 弗洛伊德式愛情(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的4大愛情觀)
心理學簡報|品質原創
我們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愛一個人的目的是什麼?或者愛一個人需要目的嗎?
在目前所發現的所有動物里,只有一部分哺乳動物和鳥類會「談戀愛」[1]。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會談情說愛的動物,似乎並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相愛,也不明白愛情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生當復來歸, 死當長相思",為什麼會愛一個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如果愛是有目的的,那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完整的理論知識能夠解釋清楚愛的目的到底為是了什麼。但哲學家們在過去近三千年的時間里始終沒有放棄過追問「愛情」的意義,心理學家們也從六十年前開始逐漸將「愛情」作為一個嚴肅的科學課題進行解析。
因此,為了概述目前人類對於愛情的認識,我們心理學簡報團隊在查閱了一系列文獻後,基於現有的研究和理論,追根溯源總結出了四大主流愛情觀,按照理論提出的時間順序並結合心理學知識解析整理出了一份 關於「愛情觀」的綜述 ,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文共計三千餘字,閱讀時間預計約6分鍾)
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年)。圖源:網路。
「靈魂伴侶」是使我們心思、情感、意志變得完整的另一半柏拉圖(Plato)應該算得上是談論愛情的哲學鼻祖了。他在公元前385年的《會飲篇》中記錄了古希臘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酒宴中講述的故事[2]:
「人類本來長著四條腿、四隻胳膊和一個有著兩張臉的頭顱,但宇宙之神宙斯害怕人類的力量,因此把人分成了兩半,迫使人類窮盡生命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在一生中,為了使得自己達到完滿,人的其中一半總是在尋覓另一半,也就是在尋找「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是自己缺失的另一半。作品:Adam Martinakis.
這里提到的「靈魂伴侶」被後世奉為「精神戀」,被人們認為是追求「靈」和「魂」的合一,是心思、情感、意志的相融與一致。這種建立在肉慾之上的精神戀愛常常被人們津津樂道為愛情的最高境界。同樣,在當年的酒宴上,柏拉圖也被阿里斯托芬關於「靈魂伴侶」的故事所打動,並從這個故事裡提煉出了關於愛情的哲學思想。柏拉圖認為, 愛一個人是為了使自己變得完整。 更深入地說, 愛是為了自己的完整性 ,是從自己的慾望出發,換句話說, 愛為了自我實現 。
愛是為了自我實現愛一個人是為了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柏拉圖的思想與後期心理學泰斗弗洛伊德的觀點相似,弗洛伊德並沒有專門提出關於愛情的心理學理論,但他在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論時提到了 愛一個人是為了實現「自我理想」 。弗洛伊德通常都將人性歸因於無意識的慾望,所以他認為愛一個人是為了滿足對「自我理想」的需求,只有當一個人有了自己愛的人,並被愛人尊重後, 才能成為他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的形象 。
叔本華(1788-1860年)。圖源:網路。
愛是為了維系種族利益而非個人利益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關於愛情的思想是主張 家族生殖意志論 。他認為 愛的維持是基於性慾,激情的本質是本能的迷妄,是為了產生後代維持種族的利益而非個人利益。 愛情帶來的幸福感是一種幻覺,這種幻覺使人誤以為本來只對種族有價值的事情也有利於個人,讓人誤以為愛上一個人能使自己感到快樂和幸福。叔本華認為愛情的 幸福感是人的錯誤幻想 ,這種幻想在種族的目的達成後,愛情的幸福感就隨即消失[3]。
嬰兒降臨後,種族利益就得以實現。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華在《愛與生的苦惱》中曾這樣寫道:
「婚姻本來就是維持種族的特別安排,只要達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嬰兒的雙親是否「永浴愛河」,或只有一日之歡了。」
叔本華認為, 愛情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性慾,性的目的是使男女繁衍種族,婚姻的目的是為了未出世的兒女著想 。所謂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夫妻能夠在肉體、智慧、道德、精神方面相互彌補和適應;白頭偕老的婚姻需要雙方在性愛的基礎上加上 「性向一致」的友情 ,這種「友情」與「性」是由完全不同的根源所產生的感情,雙方以最貼切的心情相互慰藉,這是在性慾得到滿足且激情消失後產生的一種精神上的和諧和融合[3]。
激情轉瞬即逝是因為負向驅動激增愛情的幻覺「轉頭空」。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華提到的愛情「轉頭空」的觀點可以用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Richard Solomon在1980年提出的「 情緒相對歷程論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來解釋。Richard Solomon認為情緒(包括愛情的激情)是受兩個對立驅動過程共同產生拮抗作用而產生:激情由 正向驅動 (positive drive)與 負向驅動 (Negative drive)組成,當激情高漲時是正向驅動激增的過程;當正向驅動的加速度達到最大值時,激情到達頂峰;激情過了高峰體驗後,正向驅動趨於平穩,負向驅動將迅速陡增。所以激情過了最火熱的感覺後,人就會出現焦慮、煩躁、空虛、失落的負面情緒[4]。
Richard Solomon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會有正負的情緒驅動,但叔本華將這樣的情感反差歸結為種族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
羅素(1872-1970年)。圖源:網路。
愛是為了解除慾望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在1929年出版了專門探討愛情和婚姻的著作《婚姻與道德》並因此書於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羅素認為人之所以戀愛是為了解除自己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慾望[5]。在羅素的觀點里,他認為愛情能給人帶來狂喜,如果沒有愛情里的激情體驗哪怕滿足了性需求也不會讓人感覺到滿意[5]。
愛是為了解除慾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羅素曾在他的自傳《我為什麼而活著》的序言中這樣寫道:
「我尋求愛情,首先因為愛情給我帶來狂喜,它如此強烈,以致我經常願意為了幾小時的歡愉而犧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尋求愛情,其次是因為愛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
愛是為了解除每個人本性里的孤獨。作品:Adam Martinakis.
羅素認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外界的陌生、殘酷會讓人在心理和精神層面為自己建立「與世隔絕」的壁壘,以此來保護自己。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人渴望解除這種孤寂感,於是「愛」就應運而生。愛是一種親密且溫暖的感覺讓人能夠克服對外界的恐懼,從而解除自身的孤寂感,以此來獲得更豐富的人生體驗[5]。
波伏瓦(1908-1986年)。圖源:網路。
愛是為了變成更好的自己法國哲學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認為愛是人渴望和他人融為一體的慾望,這使得人生充滿意義。
愛是人渴望和他人融為一體的慾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波伏瓦是著名的女權運動理論家和創始人,她認為傳統的愛情太讓人沉淪以至於失去自我,依附於戀人會讓自己失去存在感。因此, 波伏瓦認為真正的愛情應該類似於偉大友誼一般 ,愛人之間應該相互支持對方以幫助彼此更好地活出自己,從而超越原本的自己,最終能攜手同行創造出豐富精彩的人生。
友伴式愛情才是最長久的愛情波伏瓦提出的新型戀愛模式與頂級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提出的「友伴式愛情」殊途同歸。在Robert Sternberg的經典愛情理論「愛情三因論」中,提到了愛情的其中一個類型是「友伴式愛情」,是指:激情強度較弱,但親密感和責任感都很強的一種愛情模式,這種愛情被認為是長久、幸福婚姻的模式[6]。
愛人如友伴一般相互用「愛」支持,超越自我,活出更好的人生。作品:Adam Martinakis.
Robert Sternberg雖然提出了影響深遠的著名愛情理論,但他並沒有研究過愛一個人的目的,為什麼會存在「友伴式愛情」。波伏瓦的觀點或許解答了這一疑問,長久幸福地愛一個人,或許是為了超越我們自己,讓雙方都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雖然還是很難明白我們為什麼會愛一個人,但因為愛情,我們還是會走在無人小路上情不自禁地露出遮不住的微笑,會在想到戀人時像觸電一樣心裡又麻又癢,也會因為「愛別離」而痛飲淚水,因為「求不得」而顧影自憐。
那時我們有夢,
關於文學,
關於愛情,
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北島 《波蘭來客》
無論愛是一杯甜膩的馬提尼還是苦澀的比特酒,每一次舉杯,我們都毫不客氣地暢飲,直到醉來不省人事,醒來後的好幾天都聞不得酒香。但關於舉杯,我們就喜歡聽杯子碰到一起發出「夢破碎的聲音」。
人的一生就是在與種種異己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有可能是喪失自己,也有可能在另一個高度將自己找回:愛可以讓人失去自己,但也能讓我們發現自己;愛讓人迷失,但也能幫我們找到回家的路;愛讓人幼稚,但也讓人成熟,那些本應在暮年才能聽懂的歌也會突然在不經意間頓悟;愛讓人傷心,但每一顆被傷過的心都在曾經被愛過。
就算破碎,再活一次也還是會有同樣的選擇。作品:Adam Martinakis.
無論「愛」是沉醉之美,還是清醒之痛,「愛」都因為太過美好而讓人重蹈覆轍。最後,就以羅素的話作為結尾吧,「我覺得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將欣然再重活—次。」
參考文獻:
[1] Fisher, H. E., Aron, A., & Brown, L. L. (2006). Romantic love: a mammalian brain system for mate choi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1(1476), 2173–2186.
[2] 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 Symposium by Plato.
[3] [德]叔本華.叔本華人生哲學[M]. 李成銘等譯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7.
[4] Solomon, R. L. (1980).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acquired motivation: The costs of pleasure and the benefits of pa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91-712.
[5] Russell, B. (1972). Marriage and moral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6]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審稿 | 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主筆團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