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愛情鳥這種花怎麼養。買回來一周枯了
應該是天堂鳥植物。
鶴望蘭(Strelitzia reginae.),又名天堂鳥花或極樂鳥花,旅人蕉科、鶴望蘭屬植物,原產南非。它的學名是為紀念英王喬治三世王妃夏洛特皇後而取的。花莖高於葉片,花序水平伸長,花外瓣橘黃色,內瓣亮藍色,柱頭純白色,形似仙鶴昂首遠望,故名。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因鶴望蘭花形奇特、色澤艷麗、夏季可水養20天之多,而冬季可長達50天左右,有「鮮切花之王」之稱。葉大姿美,花形奇特。盆栽鶴望蘭適用於會議室、廳堂環境布置,具清新、高雅之感。南方地栽庭院,頗增天然景趣。
土肥水管理:由於鶴望蘭是肉質根系,怕積水,所以土壤過於潮濕,通氣不良時會引起爛根。一般開花期及夏季需供應充足的水分,早春和開花後適當減少用水量。為提高空氣濕度,植株地上部分要適時噴水,使生長期空氣濕度保持在60%~70%。在生長期間應每20天左右追一次肥(用腐熟餅肥水為好),花莖形成至盛花期施2~ 3次以磷、鉀為主的復合肥。秋季適當減少氮肥用量,以防止莖葉生長過旺而影響花芽發育和抗寒能力;夏季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時應減少肥水用量;冬季停止施肥。通過除草和鋤地可疏鬆土壤增加通氣性。要及時清除殘枝枯葉,以保持栽培環境通氣良好。
溫度:鶴望蘭適宜生長溫度為18~24℃。夏季高於40℃生長受阻,冬季低於0℃以下易遭受凍害。一般,冬季晚上不低於10℃,白天處於20℃時還能開花。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每片葉葉腋均可形成花芽,抽葶見花。因而控制好溫度是提高產花量的關鍵。所以冬季要做好保溫工作,夏季做好降溫工作。
光照:鶴望蘭喜陽光充足,但夏季怕強光暴曬,所以要給予適當遮陽。生長期適宜光照強度為30000Lx,夏季暴曬過度會出現葉片內卷,生長減緩。冬季光照不足會導致葉片徒長,葉柄細弱彎曲不易開花。因此,要做到冬不陰,夏不曬。即夏天用遮光30%~ 50%的遮陽網且不能超過50%,遮陽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影響切花產量。
⑵ 牡丹鸚鵡長什麼樣
該屬的鸚鵡又稱為愛情鳥,是牡丹鸚鵡屬內所有物種的總稱。體長13-17厘米,體重40-60克,是體型最小的鸚鵡品種。身型短胖,有一條短尾,喙部相對為大,大部份牡丹鸚鵡的體羽以綠色為主,而人工配種及變種使很多的顏色出現。壽命約10-15年。
屬名的拉丁文 Agapornis取自於希臘語。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牡丹鸚鵡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它們會與伴侶形景不離,相依相偎,而且多是會廝守終生。因為牡丹鸚鵡這個天性,英文名稱為「lovebird」,德國人稱為"die Unzertrennlichen",而法國人則稱它們為"les inséparables",意思是「不可分離」。正因為如此,牡丹鸚鵡必須成對飼養。野生種群分布於非洲和馬達加斯加群島。世界各地均有養殖。
望採納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⑶ 愛情鳥和牡丹鳥的有什麼區別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有情侶鳥之稱,國內現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常見的品種有琉璃腰牡丹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黃領黑牡丹鸚鵡(黑頭牡丹鸚鵡)、金紅桃牡丹鸚鵡(桃臉黃牡丹鸚鵡)、小櫻哥牡丹鸚鵡(桃臉綠牡丹鸚鵡)及藍牡丹鸚鵡等品種。
牡丹鸚鵡由於可人工繁育,羽毛艷麗,所以深受養鳥者的喜愛。一年可以多次繁殖,一般3~5窩,每窩產蛋4~6枚,又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1. 桃面愛情鳥(桃臉牡丹、小鸚、薔薇鸚鵡)
桃面愛情鳥是國內最普遍的小型鸚鵡之一,也是最體型最大的愛情鳥(體重約50至60公克),是一般入門者最常選購的鳥種之一,屬非常流行的玩賞鳥,羽色美麗,品種繁多,有不同色系的變種,叫聲吵雜但不太刺耳,雌雄難以辨別,與主人從小有良好互動的手養鳥喜愛親近人,在野外共有2種亞種。桃臉牡丹鳥體為綠色,前額、眼睛後方的細窄條狀羽毛為紅色;頭頂、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和胸部上方為粉紅色;身體兩側、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尾部為亮藍色,尾巴上方綠色,內側藍色;翅膀內側覆羽為綠色,並帶點淺藍;鳥喙黃白色,虹膜深棕色。幼鳥的鳥喙會帶有黑色,頭部為灰粉紅色,要4個月後才能長成和成鳥一般的體色。
選購時要注意的是桃臉牡丹一定不能有嘴紅,嘴紅是雜種的特點,買回來欣賞可以,但繁殖能力欠佳。
1.1 原種綠色桃面愛情鳥 綠桃臉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1.2 變種:黃化桃面愛情鳥(黃桃臉)現在最常見的桃臉鸚鵡品種。
桃臉牡丹多年在人工飼養的培育下,現在有許多變異不同羽色的品種,但不管臉是桃紅色或是白色、金色或其他顏色,都稱之為桃面。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1.3 藍桃臉愛情鳥 (額部有橘黃色有的叫藍金頂牡丹)
1963年首次培育成功,現已在世界各地被廣泛飼養。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墨銀頂牡丹(墨銀臉)和藍銀頂牡丹(藍銀臉)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深藍銀臉牡丹和天藍色銀臉牡丹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2. 面罩情侶鸚鵡(黑頭牡丹、偽裝情侶鸚鵡)
面罩情侶鸚鵡 顏色鮮艷,體長如棕頭牡丹,頭較大,顯得體態短小。野生的面罩情侶鸚鵡 頭部為黑色,猶如戴上黑頭罩,這也是它的英文名字(masked lovebird)的由來。它的頸部和胸部為黃色,背部、翅、尾和腿是綠色。跗跖很短,腳灰色較粗大。黑頭牡丹鸚鵡的顯著特徵是白眼圈和紅色的喙。人工培育的黑頭牡丹鸚鵡身體的顏色出現變化,頭、頸和胸變為橙紅色,還或有一種藍色型的品種在1927年出現,胸、頸為白色,背、翅、尾和腿為淺藍色,喙也變為粉紅色或黃色。黑頭牡丹鸚鵡雌雄外形無差異,性別鑒別很困難。雛鳥孵出時身上被覆淺紅色絨毛,幼鳥顏色較成鳥黯淡。它們的叫聲銳利、多變。
2.1 面罩情侶鸚鵡(黑頭牡丹、黃領牡丹鸚鵡、黃領黑(頭)牡丹鸚鵡、黑偽裝情侶鸚鵡、黃襟黑牡丹鸚哥)
2.2 藍面罩情侶鸚鵡 (藍黑頭牡丹、有天藍色 墨藍色之分)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墨黑頭牡丹和普通天藍色藍黑頭牡丹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深藍色(墨水藍色)有的叫紫羅蘭色牡丹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3. 費希氏情侶鸚鵡 (現在國內大多數人稱為棕頭牡丹)
體長14厘米左右,體形胖乎乎如桃面牡丹鸚鵡。尾短圓,眼的周圍有白圈,頭部顏色棕褐色,嘴部紅色呈蠟狀,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腰部藍色,尾綠色,腳灰色。體態活潑秀麗,為常見籠鳥,分布於非洲坦尚尼亞、烏干達、衣索比亞、蘇丹等地。數量較多,價格便宜,是入門者不錯的選擇,但也有些稀少的變種價格依然不低。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黃棕頭,羽色較鮮艷的有的又有叫彩虹的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金絲頭牡丹。金絲頭牡丹與黃棕頭主要區別顯著是眼睛為紅色,頭部和嘴部紅色更深些,身體羽色純黃。另外還有烈日牡丹 日出牡丹的品種,羽色和金絲頭差不多,但是頭部紅色分別為深紅色和鮮紅色。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白紅眼牡丹,有的又叫白玉牡丹。這種牡丹和金絲頭牡丹等都是價值較高的人工培養品種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黑臉情侶鸚鵡(黑頰牡丹鸚鵡)
鳥體為綠色,額頭、前額為紅棕色;眼睛和鳥喙之間、臉頰、喉嚨為黑棕色;頭部後方和頸部為暗黃綠色;胸部上方為橘紅色,到了胸部下方漸漸變為黃綠色;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為淺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現在野外數量很稀少,約只剩1萬只左右,再加上一般籠養的牡丹鸚鵡大多互相雜交,所以人為飼養的純種黑頰牡丹鸚鵡已經相當少,但雜交種有許多顏色的變種。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5. 灰頭情侶鸚鵡(馬達加斯加牡丹、灰頭翁牡丹、加南情侶鸚鵡)
灰頭牡丹是非洲情侶鸚鵡中唯一源於非洲本土外的一種情侶鸚鵡,分布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海岸地區,是靈活且非常害羞的小型鸚鵡,大部分時間會躲在巢內,外型明顯比其它愛情鳥特殊,公鳥的頭部為灰白色,母鳥則為綠色,它們不像一些愛情鳥整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反而十分安靜,手養鳥很討人喜愛,適合居家飼養,不過目前飼養較少,共有2種亞種。
體羽以綠色為主,上體草綠色。頭部鉛灰色;後頸和頸側有一銅綠色領環;眼先及貫眼紋近藍黑色;頰下有一黑帶。鳥體為綠色,頭部、胸部和頸部為淺灰色;腹部、身體兩側和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翅膀內側覆羽為黑色;鳥喙灰白色,虹膜棕色。母鳥的頭部和翅膀覆羽均為綠色。幼鳥和成鳥的體色很類似,年幼的公鳥頸部帶有綠色,偶爾會像母鳥那樣全部皆為綠色,鳥喙則為灰黑底。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6.紅額情侶鸚鵡(有的叫黑翅情侶鸚鵡、淺綠紅冠牡丹)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眼睛周圍紅色;胸部、腹部、翅膀內側覆羽為淺綠色;翅膀內側覆羽和飛行羽為黑色;尾巴為綠色;鳥喙紅色;虹膜深棕色。母鳥頭頂沒有紅色,翅膀內側為綠色。幼鳥的顏色和母鳥很像,但是體色較暗淡,鳥喙為黑底黃棕色,要到3或4個月開始才會漸漸開始變成成鳥的顏色,完全長成成鳥般的體色需要8到18個月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7.紅臉情侶鸚鵡(紅面牡丹)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額和臉部前端為橘紅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尾部上方淺藍色,尾巴大部份綠色;翅膀內側覆羽和翅膀邊緣帶有點黑色;鳥喙橘紅色;虹膜深棕色。母鳥臉呈橘黃色,比雄鳥淺的多,臉部的橘紅色區域和翅膀內側皆為綠色;幼鳥和母鳥的外觀神似,但是身體的羽色不同,臉部局紅的羽毛區域偏黃色;鳥喙帶有黑色。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8.黑領情侶鸚鵡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頭部、胸部和腹部為淺綠;頸部帶有一條黑色的羽毛,連接頸部的區域為黃色和橄欖黃色;背部下方淺藍色;翅膀內側覆羽綠色,飛行羽為黑色並帶有綠色滾邊;尾巴為綠色;鳥喙灰黑色,虹膜黃色。幼鳥頸部的黑色羽毛不明顯,鳥喙為黑底淺灰色,虹膜棕色。
黑領愛情鳥的食物相當特殊,主要以野生無花果,輔以幾種特殊的種子為食;此外有時候會以毛蟲、幼蟲或是前往農耕區覓食穀粒或是黍類。因主要食物一種無花果,可能沒有出口成功繁殖過
愛情鳥原來就是牡丹鸚鵡,這么美麗的鳥你都見過嗎?
9.尼亞情侶鸚鵡(尼亞薩牡丹、莉蓮愛情鳥)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下體腹部與後尾羽部顏色較深,臉部為橘紅色;頭頂和胸部上方散布些淺粉紅色的羽毛;胸部下方、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尾部上方淺綠色,尾巴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紅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
尼亞薩情侶鸚鵡是另一種對飼養者比較新鮮的情侶鸚鵡,最初由莉蓮小姐所描述(Miss Lilian Sclater)也由此而得名.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開始進口歐洲.在野外狀態下,群居生活,一般為20到100隻左右結群.籠養也容易繁殖成群,屬於眼圈類珍貴品種.
⑷ 牡丹鸚鵡和愛情鳥的區別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屬Agapornis,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情侶鸚鵡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是「桃面愛情鸚鵡(桃臉情侶鸚鵡、小鸚)、牡丹鸚鵡、黃領牡丹鸚鵡、白面愛情鸚鵡」屬內的鸚鵡總稱。
情侶鸚鵡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情侶鸚鵡會與伴侶形影不離,相依相偎,而且多是會廝守終生。因為情侶鸚鵡這個天性,亦因為這樣,大部份人強烈地認為,情侶鸚鵡必須是一對一對地飼養。有些人相信,情侶鸚鵡像其他的鸚鵡一樣,只要得到足夠的關心及照顧,情侶鸚鵡可以與人建立一個友伴關系。
牡丹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喙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均為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為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為橘紅色;頭頂和頭部後方為橄欖綠色;胸部上方和頸部為橙黃色;身體兩側、腹部、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上方為藍色;翅膀內側覆羽藍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
主要棲息於灌木叢和金合歡屬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區、介於1100米到2000米之間各種棕櫚樹和其他數種分布的林區、刺叢平原區、開闊的草原地型和農耕區等。
在繁殖季會組成20到80隻左右的群體,生性非常吵雜,往往還沒看見他們的蹤跡就會先聽見那尖銳刺耳的鳴叫;他們平時會大批聚集於農耕區,覓食黍類、玉米和谷類作物等,有時候會高達數百隻;平時他們喜歡大多在地面覓食,個性十分活潑大膽,可以在很近的距離內接近他們;他們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平常是游牧性質的鳥種,活動的地點完全視食物充足與否而定。
牡丹鸚鵡有情侶鳥之稱,國內現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常見的品種有琉璃腰牡丹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黃領黑牡丹鸚鵡(黑頭牡丹鸚鵡)、金紅桃牡丹鸚鵡(桃臉黃牡丹鸚鵡)、小櫻哥牡丹鸚鵡(桃臉綠牡丹鸚鵡)及藍牡丹鸚鵡等品種。 牡丹鸚鵡由於可人工繁育,羽毛艷麗,所以深受養鳥者的喜愛。一年可以多次繁殖,一般3~5窩,每窩產蛋4~6枚,又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琉璃腰牡丹鸚鵡產於非洲的坦尚尼亞,體長14厘米左右,背翼、下腹、胸部為深綠色,額紅色,咽喉黃橙色,頸及上胸為淡黃橙色,腰為深藍色,尾羽外側有藍、綠、黑色羽,嘴紅色,腳灰色,眼周裸露有白色眼環。
牡丹鸚鵡性情兇猛,以強欺弱,發情雌鳥更為突出,叫聲大而雜,有時雜訊擾人,還可向其他鳥進攻,這時若將雌鳥與雄鳥配對繁育則鳴聲銳減,性情好轉,所以飼養牡丹鸚鵡以成對為佳。 初養者可養棕頭牡丹鸚鵡和桃臉黃牡丹鸚鵡,以少為佳。如果家中有病人或神經衰弱者,最好不養,以免因鳥的吵聲而影響病人康復。
⑸ 愛情鳥用嘴刮木頭為什麼
因為喜歡咬東西,而且咬力很大,所以喜歡用嘴刮木頭。
咬木頭只是鸚鵡正常的磨牙行為,建議喂點墨魚骨,又補鈣又磨牙。
愛情鳥一般指的是牡丹鸚鵡屬的鸚鵡,另有說法為鴛鴦、知更鳥、喜鵲、紅嘴相思鳥、杜鵑、大雁、冠鶴、牡丹鸚鵡、黑頸天鵝等。牡丹鸚鵡身長約13—17厘米,重40—60克,身型矮胖及有一條短尾,喙部相對為大,大部分情侶鸚鵡都是綠色的,而人工配種及變種使很多的顏色出現。壽命約10—15年。牡丹鸚鵡屬:該屬的鸚鵡又稱為愛情鳥,是牡丹鸚鵡屬內所有物種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