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愛情的八本愛情名著,總有一本讓你淚流滿面
林語堂在《京華煙雲》著者序中提道:
作家周國平在《把心安頓好》中說:
這次我們只說愛情的故事,希望有一部總能打動你我,淚流滿面。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渡邊和直子以及木月是很多年的朋友,直子是木月的戀人,後來木月自殺。一年後,渡邊在東京遇見了直子,倆人展開了交往並發生了關系,期間直子告訴渡邊自己對親密接觸一直有障礙,並且天亮後直子不知去向。
後來,渡邊得知直子在一家精神療養院修養,他表示會一直等直子康復。而沒過多久,渡邊就認識了綠子,與直子的病態抑鬱不同,綠子很活潑,並且對自己很有好感。在渡邊糾結於直子與綠子之間的時候,傳來噩耗,直子也自殺了。最後,渡邊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關於本書在全球持續熱銷,我想是因為 作者講出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迷失感以及辛苦的自我救贖。 書中,木月迷失了,綠子迷失了,直子迷失了,連睡過一百個姑娘的把妹達人永澤也在情慾中迷失了,渡邊也在直子和綠子中迷失,最後走向救贖之路。
我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的主角是你也是我,最喜歡的台詞是永澤對渡邊說的一句話:
著名評論家白燁先生對《挪威的森林》的評價是: 「以紀實手法和詩意語言」注重表現「少男少女在復雜的現代生活中對於純真愛情和個性的雙重追求……超出了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而具有更為深刻的人生意義。」
這本書被我們所熟識,大概是因為很火的電影《北京遇到西雅圖》。作者海蓮·漢芙。記錄了紐約女作家海蓮和一家倫敦舊書店的書商弗蘭克之間的書緣情緣。雙方二十年間始終未曾謀面,相隔萬里,深厚情意卻能莫逆於心。
無論是平淡生活中的討書買書論書,還是書信中所蘊藏的難以言明的情感,都給人以強烈的溫暖和信任。 這本書既表現了海蓮對書的激情之愛,也反映了她對弗蘭克的精神之愛。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當地相識朋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透露出這個隱忍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面對困難的堅定。
作者用自己的心去適應、關懷這片大沙漠,在她的筆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變得豐富多彩。三毛以一個流浪者的口吻,輕松地講述著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細節和生活經歷。
書中無論是荷西把粉絲當做雨來吃,還是他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去海邊打魚、白手起家建立他們沙漠上最美麗的房子,都滲透著彼此間濃濃的溫馨的愛意。
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園牧歌,美得讓人神往,脆弱得令人心疼。這就是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也是一部描寫愛情的經典。它還原了愛情的純粹簡單。
儺送和翠翠的一見鍾情後,儺送痴心不改,翠翠後知後覺,但無論如何,他們在心中默默惦念著彼此,並且這一惦念,就是一生。
我最喜歡的是大佬為了表示對翠翠的愛慕,對二佬儺送說自己可以放棄一座碾坊,只為陪翠翠撐船,做一個擺渡人,但是儺送面不改色的說了一句:
這種自信,就是愛情。雖然故事的最後並不圓滿,儺送走了,翠翠日夜守在河邊等候,但正如作者所說: 他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他也許明天回來。
愛情,是流年裡的運氣。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守護著人性中的至真、至善與至美。
日本文學大師川端康成的代表作,被譽為其筆下最美的初戀。描寫了一個具有孤兒氣質的孤苦少年獨自旅行,碰到一群賣藝人的故事,少年對其中一個小舞女產生了朦朧的愛慕之情,但是隨著旅行的結束,他們也不得不分開。
這本書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的告白,只有若有若無的情愫,但最打動人的也是這個,就像所有人的初戀。
這個愛情故事的唇紋眼角都浸漬著東方民族的神韻,在欲語還休中細膩刻骨地勾畫出迷離憂郁的南國風情。在邂逅與告別中,令人忘卻現實與創作的界限而隨著川端康成神奇的筆觸緩緩沉入空靈美好的唯美境界。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十年磨一劍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
小說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以斯嘉麗、瑞德、艾希禮、梅蘭妮等人愛情糾葛為線索,成功地再現了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及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
它既是一首人類愛情的絕唱,又是一幅反映社會政治、經濟、道德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變化的宏大歷史畫卷。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是首先完成了小說的最後一章,然後陸續的完成了本文的其他部分。
我很欣賞女主斯嘉麗的美麗與勇氣,當她發現了自己對瑞德的愛時,瑞德已經決定遠走他鄉。她挽留無果,只好說: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從此,各自飄零,各自悲哀。
法國女作家的杜拉斯的代表作,我知道書是因為簡友南戈姑娘推薦的。當然,我很早就知道它被拍成了電影,男主角是梁家輝演的,故事發生在當時的法屬殖民地越南,一個舊中國的紈絝子弟和一個法國少女的跨國之戀,最後一個另娶他人,一個遠走他鄉。
半個世紀後他帶著妻子去法國,給她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他愛她,一直都愛她,他愛她直到他死去。
人們津津樂道的總是它的開頭語,我也喜歡:
作者霍達,憑藉此書獲得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此書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的沉浮為主線,穿插了三代人不同的命運,其中以第二代韓子奇和第三代韓新月的愛情悲劇為主。
在二戰期間,韓子奇和梁冰玉困守英國,梁冰玉不幸失去了戀人,轉而向自己的姐夫尋求安慰,戰爭一打就是幾年,當戰火停下來,倆人的感情已經逾越道德,並有了一個私生女韓新月。梁冰玉不能回去面對姐姐,只能遠走高飛,誰知道女兒長大後也同樣遭遇了愛情悲劇,愛上自己年輕英俊的老師,最後卻因病死去。
我覺得本書最大的看點就是 將人物的情感和時代的巨輪結合了起來,既是愛情的史詩,也是時代的鏡子,同時還講述了人性的掙扎 。
當然,關於愛情的名作還有許多。如考琳·麥卡洛的經典代表《荊棘鳥》,如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如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及我最喜歡的作家川端康成的名著《雪國》和《千隻鶴》……林林總總,由於閱歷有限,無法一一述說。
著名作家張恨水寫過一句話:
以上愛情小說,常常使我感動得落淚,不知道會不會同樣觸動你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呢?
㈡ 巴金原名什麼,字什麼,現代著名的什麼和什麼,他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他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國當代作家。
1936年,巴金與上海愛國女學校學生陳蘊珍(蕭珊)結識。1938年7月,蕭珊高中畢業後追隨巴金來到廣州。1944年,與巴金在花溪結婚。1945年,女兒李小林出生。1972年,蕭珊因患癌症去世。
(2)愛情文學大師有哪些擴展閱讀:
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
巴金文學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絕對自由追求的價值觀,這主要得益於他早期所接觸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無政府主義思想提倡個體之間的自助關系,關注個體的自由和平等。
㈢ 外國有哪些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和文學家
珀西·比西·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一般譯作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出生於英格蘭薩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漢,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議員。
生平
8歲時雪萊就開始嘗試寫作詩歌,在伊頓的幾年裡,雪萊與其表兄托馬斯合作了詩《流浪的猶太人》並出版了諷刺小說《扎斯特羅奇》。
12歲那年,雪萊進入伊頓公學,在那裡他受到學長及教師的虐待,在當時的學校里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萊並不象一般新生那樣忍氣吞聲,他公然的反抗這些,而這種反抗的個性如火燃盡了他短暫的一生。
1810年,18歲的雪萊進入牛津大學,深受英國自由思想家休謨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響,雪萊習慣性的將他關於上帝、政治和社會等問題的想法寫成小冊子散發給一些素不相識的人,並詢問他們看後的意見。
1811年3月25日,由於散發《無神論的必然》,入學不足一年的雪萊被牛津大學開除。雪萊的父親是一位墨守成規的鄉紳,他要求雪萊公開聲明自己與《無神論的必然》毫無關系,而雪萊拒絕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門。被切斷經濟支持的雪萊在兩個妹妹的幫助下過了一段獨居的生活,這一時期,他認識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學,一個小旅店店主的女兒。雪萊與這個十六歲的少女僅見了幾次面,她是可愛的,又是可憐的,當雪萊在威爾士看到她來信稱自己在家中受父親虐待後便毅然趕回倫敦,帶著這一身世可憐且戀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們在愛丁堡結婚,婚後住在約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國強行合並的愛爾蘭的雪萊攜妻子前往都柏林為了支持愛爾蘭天主教徒的解放事業,在那裡雪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並散發《告愛爾蘭人民書》以及《成立博愛主義者協會倡議書》。在政治熱情的驅使下,此後的一年裡雪萊在英國各地旅行,散發他自由思想的小冊子。同年11月完成敘事長詩《麥布女王》,這首詩富於哲理,抨擊宗教的偽善、封建階級與勞動階級當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萊的祖父逝世,按照當時的長子繼承法當時在經濟上十分貧困的雪萊獲得了一筆年金,但他拒絕獨享,而將所得財產與妹妹分享。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萊較多創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學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攜瑪麗再度同游歐洲,在日內瓦湖畔與拜倫交往密切,這兩位同代偉大詩人的友誼一直保持到雪萊逝世,雪萊後來的作品《朱利安和馬達洛》便是以拜倫與自己作為原型來創作的。同年11月,雪萊的妻子投河自盡,在法庭上,因為是《麥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將兩個孩子教養權判給其岳父,為此,雪萊受到沉重的打擊,就連他最親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於痛苦及憤怒,雪萊寫就《致大法官》和《給威廉·雪萊》。雪萊與瑪麗結婚,為了不致影響到他與瑪麗所生孩子的教養權,雪萊攜家永遠離開英國。
1818年至1819年,雪萊完成了兩部重要的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和《倩契》,以極其不朽的名作《西風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與《麥布女王》相同,無法公開出版,而雪萊最成熟、結構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則被英國的評論家稱為「當代最惡劣的作品,似出於惡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約翰·濟慈逝世,6月,雪萊寫就《阿多尼》來抒發自己對濟慈的悼念之情,並控訴造成濟慈早逝的英國文壇以及當時社會現狀。
1822年7月8日,雪萊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號從萊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風暴,舟覆,雪萊以及同船的兩人無一倖免。按托斯卡納當地法律規定,任何海上漂來的物體都必須付之一炬,雪萊的遺體由他生前的好友拜倫及特列勞尼以希臘式的儀式來安排火化,他們將乳香抹在屍體上,在火中灑鹽。次年1月,雪萊的骨灰被帶回羅馬,葬於一處他生前認為最理想的安息場所。
婚姻
雪萊的婚姻一開始就被他的敵人當作最好的武器來攻擊他,當那些富於浪漫的騎士精神經過理性的冷卻,他那場倉猝的婚姻中較為真實的一面隨著兩個人的成長開始顯現。雪萊不得不承認婚姻並沒有救助他的妻子,婚姻只是將兩個人綁在一起來承受另一種折磨。在精神上,感情上,兩個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這一時期,雪萊結識了葛德文的女兒瑪麗·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1851年),他們相愛了,出走至歐洲大陸同游,他們對於愛情和婚姻的理想純潔到連最嚴苛的批評家也無法致詞。雪萊死後,瑪麗為他的詩全集編注。
主要作品
詩歌
愛爾蘭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
戰爭(War,1810)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2)
麥布女王(Queen Mab,1813)
一個共和主義者有感於波拿巴的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6)
瑪麗安妮的夢(Marianne`s` Dream,1817)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1817)
奧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7)
逝(The Past,1818)
一朵枯萎的紫羅蘭(On A Faded Violet,1818)
召苦難(Invocation To Misery,1818)
致瑪麗(To Mary,1818)
伊斯蘭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8)
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飢餓的母親(A Starving Mother,1819)
羅薩林和海倫(Rosalind and Helen,1819)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1820)
雲(The Cloud,1820)
致雲雀(To A Skylark,1820)
自由頌(Ode To Liberty,1820)
解放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0)
阿多尼(Adonais,1821)
一盞破碎的明燈(Lines,1822)
劇本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劇)
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詩劇)
希臘(Greece,1821,抒情詩劇)
論文及散文 無神論的必然(1811)
自然神論之駁斥(1814)
關於把改革付諸全國投票的建議(1817)
詩的辯護(1821)
譯著
柏拉圖《會飲篇》
荷馬《維納斯贊》等
旦丁《地獄》篇部分
歌德《浮士德》部分
㈣ 巴金主要作品有愛情三部曲有哪些
巴金的《愛情三部曲》是《霧》,《雨》,《電》。
本書是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系列之一,
主題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