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愛情問答 > 柏拉圖愛情思想體現在他哪些作品

柏拉圖愛情思想體現在他哪些作品

發布時間:2023-05-08 14:09:03

A. 柏拉圖式愛情,出自哪個故事

柏拉圖式戀愛,也稱為柏拉圖式愛情,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最雀雹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作為蘇格拉底愛情的同義詞,陸好用來指代蘇頃悉帆格拉底和他學生之間的愛慕關系。
那是哲學家玩的
我們好像還沒的那種境界!

B. 柏拉圖式愛情的故事概括起來是什麼

有一天柏拉圖問自己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並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把他帶到了一個麥地旁,讓他在這片麥地里摘一個最大最黃的麥穗回來給他。但有一個要求,只准往前走,不準後退。

但結果柏拉圖兩手空空的走出了麥地,蘇格拉底問其原由,柏拉圖老實的說:「因為不能回頭,所以我一直不確定自己身邊的是不是最好的,總認為最好的還在前面,但後來發現,後來的還不如之前的好,所以自己什麼也沒有摘到。」蘇格拉底笑著說:「這就是所謂的愛情。」

後來,柏拉圖又問老師什麼是婚姻,蘇格拉底同樣的讓他在一片樹林里走一遍,同樣的讓他找到一個最大最粗的樹回來。同樣只准向前,不準回頭。這次,柏拉圖帶著一個很普通的樹回來了。蘇格拉底問他為什麼帶回來這么平凡的樹,柏拉圖答道:「我一路上是錯過了很多又大又粗的樹,但我怕自己前面的樹比現在的還小還差,所以就選了支較為平凡的。」蘇格拉底說笑著:這就是婚姻。

(2)柏拉圖愛情思想體現在他哪些作品擴展閱讀

柏拉圖式愛情,也稱為精神戀愛,只愛靈魂不愛肉體的一種方式。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愛情,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作為蘇格拉底式愛情的同義詞。

哲學界對愛情的定義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責任、義務等等這些充滿人類理性光芒的社會化的衍生物。

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當人類沒有對肉慾的強烈需求時殲枝戚,心境是平和的,肉慾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是每個生物體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謂的高等動物,是因為人的本性中,人性強於獸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人,而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柏拉圖對於後代所起的影響尤其來得大。

柏拉圖著書以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之口表述說,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

在歐洲,很早就有被我們中國人稱之為「精神戀愛」的柏拉圖式的愛,這種愛認為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是骯臟的,認為愛情和情慾是互相對立的兩種狀態,因此,當一個人確實在愛著的時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體上同他所愛的對象結合。

柏拉圖搭友堅信「真正」的愛情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情感,而惟有時間才是愛情的試金石,惟有超凡脫俗的愛,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柏拉圖在對話錄《會飲篇》中提到最崇高的愛情是精神之氏陵愛,是愛的雙方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而美國的社會學者對「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只有神交的「純愛情」,還是雖有形交卻偏重神交的高雅愛情,也眾說紛紜。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圖認為愛情能夠讓人得到升華。對一個活得高尚的人來說,指導他行為的不是血緣,不是榮譽,不是財富,而是愛情。世上再也沒有一種情感像愛情那樣深植人心。一個處在熱戀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為,被他的父親、朋友或別的什麼人看見,都不會像被自己的戀人看見那樣,使他頓時蒼白失色。

C. 柏拉圖代表作是什麼

柏拉圖是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柏拉圖是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圖、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

「柏拉圖」這個詞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平坦、寬闊」,就像柏拉圖的思想一樣,柏拉圖主張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客觀的精神比客觀的物質世界更早存在,也就是說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精神,再有物質,柏拉圖所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意識和物質是相互獨立存在的。

《理想國》是以對話的形式展開的,這本書涉及了多個文化領域:教育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等等,毫不誇張地說,《理想國》代表了當時整個希臘國家的所有文化。

在那個民智未開的年代,柏拉圖的《理想國》就像是黑暗裡的一束光照了出來,柏拉圖在書中論述了他自己心中的理想國,關於國家的管理,國家的構建和治理,人民的正義和善良

這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值得一看,不過最好看解析版的,不然會覺得無聊或看不懂。

D. 柏拉圖有啥子著作是關於愛情的

他本人的著作貌似沒有哎...
你不拿森游會是受"柏拉圖式的愛情"這句話的影響吧?
柏拉圖式的愛情有以下幾種意義:
1.男女平等的愛情觀.
2.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
3.理想式的愛情觀,即比喻極為浪漫或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觀.
4.在這世上有,且僅有一個個人,對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僅對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都有其完美的對象,而且只有一個.
其實我個人的觀點是:3.理想式的愛情,即比喻極為浪漫或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
因為柏拉圖有著作《理想國》,終其一生都在為實現《理想國》的內容奮斗,所以春碰,「柏拉圖式」消銷幾乎等同「理想」。

E. 柏拉圖式的愛情

柏拉圖的精神戀愛論

柏拉圖對於愛的最為著名的闡述見於他的對話錄《會飲篇》。(見泰勒著,謝隨之譯:《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335頁。) 《會飲篇》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古希臘的七位思想家在一起聚會飲酒,其中一位賓客提出要在座的每一位談談自己對愛神埃羅斯的看,這一倡議立即得到了大家的響應。

裴德羅說:「埃羅斯是眾神之中最古老、最受尊敬最有威力的一位,他最能賦予人勇敢,給人們在世時或死後帶來幸福。」

帕森尼亞說,有兩個愛神,一個是凡俗的或世俗的埃羅斯,他追求享樂,而不是追求優美。另一個則是「擺脫了情慾」的天國的埃羅斯。帕森尼亞認為,高尚的愛情不受肉體美和誘惑力的支配,高尚的愛情能夠激發人的活力、賦予人非凡的勇氣。

阿里斯托芬的講話是整篇對話錄中最著名的部分,他引用神話中的故事:人最初是「圓球狀」的生物,有四臂四腿和兩個面孔,看著不同的方向,但在頂部連結起來,形成一個頭顱。人的膽大妄為使奧匹斯山上的眾神忐忑不安,於是宙斯把他們沿體中部向下劈開。從那時以來,「每一半都奔走東西,急切渴望找到他的另一半」,「他們糾結在一起,擁抱在一起,強烈地希望融為一體」,這種與失去的另一半重聚的渴望,就是塵世的愛情。

接著是蘇格拉底的講話,蘇格拉底講述了愛神誕生的故事。愛神是富裕之神洛斯和貧窮之神佩妮亞的兒子,他繼承了雙親的稟賦。他象母親一樣,貧窮、醜陋、邋遢、無家可歸。但是他身上又有父親的氣質,他強烈渴望一切美和善的東西,他勇敢、堅毅、一往無前,並且學識淵博、追求智慧。愛神與生俱來的矛盾性向人們揭示了愛的本質,即愛體現了意識追求優美的那種難以抑制的強烈望。

宙斯的斧把我們劈開柏拉圖的精神戀愛論

柏拉圖對於愛的最為著名的闡述見於他的汪鄭對話錄《會飲篇》。(見泰勒著,謝隨之譯:《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335頁。) 《會飲篇》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古希臘的七位思想家在一起聚會飲酒,其中一位賓客提出要在座的每一位談談自己對愛神埃羅斯的看,這一倡議立即得到了大家的響應。

裴德羅說:「埃羅斯是眾神之中最古老、最受尊敬最有威困磨頌力的一位,他最能賦予人勇敢,給人們在世時或死後帶來幸福。」

帕森尼亞說,有兩個愛神,一個是凡俗的或世俗的埃羅斯,他追求享樂,而不是追求優美。另一個則是「擺脫了情慾」的天國的埃羅斯。帕森尼亞認為,高尚的愛情不受肉體美和誘惑力的支配,高尚的愛情能夠激發人的活力、賦予人非凡的勇氣。

阿里斯托芬的講話是整篇對話錄中最著名的部分,他引用神話中的故事:人最初是「圓球狀」的生物,有四臂四腿和兩個面孔,看著不同的方向,但在頂部連結起來,形成一個頭顱。人的膽大妄為使奧匹斯山上的眾神忐忑不安,於是宙斯把他們沿體中部向下劈開。從那時以來,「每一半都奔走東西,急切渴望找到他的另一半」,「他們糾結在一起,擁抱在一起,強烈地希望融為一體」,這種與失去的另一半重聚的渴望,就是塵世的愛情。

接著是蘇格拉底的講話,蘇格拉底講述了愛神誕生的故事。愛神是富裕之神洛斯和貧窮之神佩妮亞的兒子,他繼承了雙親的稟賦。他象母親一樣,貧窮、醜陋、邋遢、無家可歸。但是他身上又有父親的氣質,他強烈渴望一切美和善的東西,他勇敢、堅毅、一往無前,並且學識淵博、追求智慧。愛神與生俱來的矛盾性向人們揭示了愛的本質,即愛體現了意識追求優美的那種難以抑制的強烈望。

魚兒逗樂:

想像一下,如果人真的是有四條腿,然後四雙四隻手,然後游毀有一個圓圓的腦袋可以有兩半,前面和後面可以四轉,男人和女人和在一起。可是我想像一下那樣的狀況是相背而行的,然後各奔東西的,那麼怎麼可以面向而不是背像,是不是。所以啊,在很多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找到另一半的時候都是相背而相的,所以是人心啊,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我們老百姓有句話叫做,不是冤家不聚頭,可能就是起源於古典的那個神話裡面的人人本身是相背的,而不是面向著的。而人類的偏偏要扭轉乾坤,要面面相向,所以的話就會有違心的,違反了原來的規則,違背了初衷.違背了宙斯。所以就會帶來很多的痛苦[流淚],因為強扭的瓜不甜嘛!

F. 柏拉圖的愛情觀出自他的哪本著作

出自《會飲》篇

《斐德羅》篇也有關於愛情的論述

都慧旦衡是借蘇遲裂格拉前做底之口說的

G. 柏拉圖式愛情指的是什麼


柏拉圖式愛情指的是追求心靈溝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柏拉圖式愛情,是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愛情觀,追求心靈溝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柏拉圖式愛情最早由MarsilioFicino於15世紀提出,與蘇格拉底式愛情是同義詞。柏拉圖式愛情根植於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傳統和同性戀愛風尚。
基本概念
按照《會飲篇》的理論而言,柏拉圖式的愛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與美少年之間的愛情,而這個也和當時希臘風氣相關。希臘學者認為同性之間的愛情才是真正屬天的愛情,異性的婚姻制度不過是為了社會的建構。而現今柏拉圖式愛情已經扭曲成精神愛情,基本上是斷章取義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戀,這正是因為現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排斥。
相關資料
柏拉圖在對話錄《會飲篇》中提到最崇高的愛情是精神之愛,是愛的雙方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這種共同追求僅限於同性之間。「柏拉圖之愛」的真正意義就是同性之間的同性愛,只有這種愛才是高尚而珍貴的。
在雅典,同性愛被法律賦予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和支持,甚至被認為是對無節制生育的一種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戀是當時雅典的驕傲之一。公元前4世紀,著名演說家愛斯基尼斯曾在法庭上公開陳說:「迷戀上一位貌美如花、風姿翩翩而又舉止得體的少年,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這是任何一位感情豐富而又明智的男性必然會產生的愛情,是不可違抗的。」


H. 柏拉圖式的愛情

摘要 :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柏拉圖的愛情觀主要包含了:理想式愛情觀、純精神愛情觀、雙方平等的愛情觀、完美的愛情觀、自由的愛情觀五大類。

        純精神愛情觀的提出是因為在柏拉圖的哲學思想中: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東西都不是最真實的,這些東西都會變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實,亘古不變的。所以他極其崇尚理性。推及到他的愛情世界中,就可以解釋為:以肉體為主的愛情是不靠譜的,無法長存延續下去的。只有上升到精神層面的愛情,才會讓彼此愛著對方的靈魂,這樣的愛才會永恆。

        雙方平等的愛情觀,就要從柏拉圖對「另一半」的解釋來理解了。在柏拉圖的理論系統中是有「陰陽人」這一種自然人的存在的,個體的男女都是由這種陰陽人分裂成的。基於此,也就產生了「另一半」的概念。而我們世間由陰陽人分裂而成的男男女女,在尋找另一半時有不同的組合方式,所以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的存在是合理的,不該被大家指責。

        柏拉圖愛的精神體現了超越性、人格性、真善美的目的性三個方面。可見,愛的本質在柏拉圖看來就是生命或精神,就如同柏拉圖所說的:「如果不把真正的愛情作為一種道德功績來理解和接受,那麼在我們的物質環境中就不可能保持它。」

關鍵詞 :精神戀愛、愛性分離、同性戀、另一半、理念之愛

正文 :

一·哲學對愛情的定義

哲學界對愛情的定義是理性的,所以他包容了如:道德、責任、義務等等,這些充滿人類理性光芒社會化的衍生物,而把繁殖慾望降為了最低的需要。

二.柏拉圖的愛情思想

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摒棄肉體嚮往著理性的時候,思想才是最好的。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當人類沒有對肉體的強烈需求時,心境是平和的。肉體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是每個生物體的本性,在人的本性中,人性強於獸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三.柏拉圖五大愛情觀

1.理想式愛情觀

2.純精神愛情觀

3.雙方平等的愛情觀

4.完美的愛情觀

5.自由的愛情觀

四.五種愛情觀的具體分析

1.理想式愛情觀

  理想式愛情觀,比喻極為浪漫或是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觀。

後人之所以將柏拉圖式的愛情看作是一種理想式的愛情,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為柏拉圖的代表作《理想國》一書的原因。該書探討了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度,或許因為其過於理想化而難以實現,所以也有人以此來詮釋何謂柏拉圖式的愛情。

2.純精神愛情觀

      「柏拉圖式的愛情」常常被認為是「有愛無性」的精神戀愛,這種說法不能算錯,但是非常片面。簡單說幾個問題:

1)柏拉圖反對肉體關系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柏拉圖認為愛的最高境界是對真善美理念的追求,但那仍是柏拉圖心中的一種理想狀態。在柏拉圖看來低級的愛情中存在肉體關系也是很正常的。柏拉圖也承認,肉體關系對於人的存續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一點從他在《理想國》中,設想的那套優生制度就可以看出。

2)無性愛的愛情就是「柏拉圖式的愛情」嗎?

很顯然不是這樣的。在柏拉圖的觀點中,戀愛雙方是否進行肉體關系,根本不是戀愛的重點。重點是,兩人的結合是為了追求自己缺少的東西,最高的追求目標是美和善,並以此接近靈魂的交融和精神的不朽。這種追求往往是通過戀愛雙方進行哲學討論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個意義上,同性和異性根本沒有什麼區別。基於此,人們也通常把蘇格拉底和他學生之間的愛慕關系稱為是柏拉圖式的愛情。

      綜上兩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出來,在柏拉圖的愛情觀念中,是可以理解世俗概念里性與愛結合的思想的。畢竟人也脫離不了動物性,也是會產生性慾,需要繁衍後代的。只是,這種性與愛結合的愛情是所有的愛情種類中,最簡單最低級的一種。柏拉圖所追求的是一種能夠通過精神交流,從而達到彼此之間的靈魂交融的永恆愛情。也就是中國傳統觀念中所說的精神戀愛、神交靈交等等。在柏拉圖的觀念中,愛情和情慾是兩種對立的狀態。愛情是偉大的純潔的,而肉體的結合是骯臟的。這也是他為什麼將性與愛結合的愛情歸為最低級愛情的原因。

        那我們再思考一下,為什麼柏拉圖會崇尚這種精神戀愛呢?其實這個問題理解起來也很簡單。首先我們要知道,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是:「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東西都不是最真實的,這些東西都會變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實,亘古不變的。」所以他極其崇尚理性。推及到他的愛情世界中,就可以解釋為:以肉體為主的愛情是不靠譜的,無法長存延續下去的。只有精神上的愛情,才會使彼此愛著對方的靈魂永不改變。當然,這里的「肉體」不是單指肉慾,還有相貌,身體,以及外在的一切,因為這都是感官可以感受到的,也就是總會發生改變的。比如愛人老了,或者毀容了,家道中落等等,大多數愛情都會因此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而精神上的愛,便不會如此,它幾乎是不會受到任何東西的影響。

      總的來說,柏拉圖式的愛情就是一種達到任何東西都無法影響,肉體已經不再重要的愛情。這樣的愛情極其罕見,所以才被稱為理想的愛情模式。既然愛情雙方追求的是靈魂與靈魂的交流,自然不會局限於一具軀體,什麼年齡、性別都完全不再重要,這是真正值得被頌揚的愛情。

      既然在柏拉圖看來愛情中年齡和性別都完全不再重要了,那麼同性戀當然也是一種合乎情理的存在。所以就有一位美國學者對今人所理解的柏拉圖式愛情觀提出了新的見解。美國東西部社會學會主席、《美國家庭體制》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經研究後認為,柏拉圖推崇的精神戀愛,實際上指的是同性之間的一種愛,也就是同性戀。古希臘的人認為,同性戀的過程更多的是靈交而非性交。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臘社會,男人很難從女人中找到精神對手,這也是柏拉圖偏重男性之間愛情的原因,柏拉圖相信真正的愛情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感情,而唯有時間才是愛情的試金石,唯有超凡脫俗的愛,才經得起考驗。

3.雙方平等的愛情觀

      在柏拉圖眼中,愛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佔有關系,愛情雙方是自願的絕不勉強的。即無怨無悔地愛你所喜歡的人。

      如果要理解柏拉圖雙方平等的愛情觀,就必須要從柏拉圖提出的的「另一半」這個概念說起:

      「人被劈成圓形的兩半,終生尋找另一半」的說法早已濫觴,這在《會飲篇》中有更有詳細准確的解釋。同時,在柏拉圖的《盛宴》中, 柏拉圖借阿里斯托芬之口,表達了關於愛情起源的這樣一個隱喻:「凡欲求自己另一半的就是在戀愛」,「同所愛的人熔為一體、兩人變成一個,早就求之不得。個中原因就在於,我們先前的自然本性如此,我們本來是完整的。渴望和追求那完整,就是所謂愛欲」。而我們自己的「另一半」怎麼會失去呢?這就涉及到最初我們「人的自然」是何等狀態。我們人的自然從前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太古之初的時候,人的性別有三種,除了「男人」(原本是太陽的後裔)和「女人」(大地的後裔),還有個第三性——「既男又女的人」,也就是男女兩性的合體(月亮的後裔)。這三種人的樣子整個兒是圓的,呈球形。 這三種人都不安分。特別是既男又女的人,其體力和精力都非常強壯,因此常有非分之想——竟要與神們比高低,甚至想沖到天上去和神們打一仗。於是,宙斯和其他神在一起商討應對的辦法。既不能乾脆把人都殺光,又不能讓人們這樣無法無天。後來宙斯說,「我想出了個法子,既能讓人繼續活著,又讓他們不會再搗亂,這就是讓人虛弱。現在我就把人們個個切成兩半。」宙斯說到做到,把人切成了兩半。

這樣一來,人的原本的自然就被徹底改變了。人被這樣切成兩半之後,每一半都急切地欲求「自己的另一半」,緊緊抱住不放,相互交纏,恨不得合到一起。由於不願分離,飯也不吃,事也不做,結果就死掉了。要是這一半死了,另一半還活著,那活著的一半就再尋找另一半。而尋求的結果就是,出現了具有「愛欲」的四種類型的人:第一種是「追女人的男人」:凡是由雙性別的人——既男又女的人——切開的一半而成的男人就是這種。他們只對女人感興趣。第二種是「追男人的女人」:這是由雙性別的人切開的一半而成的女人。這種女人熱衷於追男人。第三種是「女同性戀」:這是由原來的全女人切開的一半而成的女人。她們對男人沒有多大的興趣,只眷戀女人。第四種是「男同性戀」。

所以柏拉圖會指出,指責同性戀是無恥之徒是錯誤的。因為引導他們追求這種快樂的不是縱欲而是勇敢堅強和男子氣概,他將他們稱為最具有男子氣質,是國家最有希望的少年。柏拉圖將男子依戀男子稱為「很難說他們想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好處,但這樣的結合推動著他們終生生活在一起,在他們的友誼中,那些純粹的性快樂實在是無法與他們從相互陪伴中獲得的巨大快樂相比。他們的靈魂實際上都在尋求某種別的東西,這種東西他們叫不出名字來,只能用隱晦的話語和預言式的謎語道出。」,「我們原本是完整的,而現在正在期盼和追隨這種完整性,這就是所謂的愛情。」這個結論是從對同性男子相戀分析得出的,柏拉圖沒有著力對陰陽人的解釋,興許他認為同性男子的依戀一方面代表了國家的男子氣概,另一方面在對抗世俗之下可能是更純粹的友誼所驅使,因而更接近我們靈魂所追求的東西。

        綜上,在柏拉圖看來,戀愛雙方是平等的,無論雙方是男是女,都可以成為彼此的另一半。所以無論是男性同性戀或是女性同性戀都是合理的存在。同性戀不該為千夫所指,他們只是彼此的另一半和自己性別相同而已。

4.完美的愛情觀

      談到柏拉圖完美的愛情觀,就不得不提一個柏拉圖和老師蘇格拉底之間的典故了。

      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就讓他先到到麥田裡去,摘一棵全麥田裡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柏拉圖於是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他兩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師問他為什麼摘不到?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期間即使見到最大最金黃的,因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沒有摘;走到前面時,又發決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最大最金黃的麥穗早已錯過了;於是我什麼也沒摘。老師說:這就是「愛情」。 

      所以,在柏拉圖的愛情理念中,在這世上有且僅有一個人, 對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僅對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說, 任何一個人, 都有其完美的對象, 而且只有一個。感情的事沒有誰對誰錯。正如歌里唱的那樣:「不在乎天長地久,只願曾經擁有」。在你的意念里,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個生動而又完美的他,他對你而言是毫無瑕疵、唯一永恆的。也許他不會出現在現實,但永遠存活在你的心底。

5.自由的愛情觀

      愛需要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才能茁壯的成長。愛,不是犧牲,不是佔有。擁有愛情的時候,要讓對方自由;失去愛情的時候,更要讓對方自由。愛就像風箏一樣,你要給它飛翔自由,也要懂得適時把它拉回來。沒有自由的愛情,也會慢慢趨向自然死亡。愛需要自由,正如同愛也需要呼吸是一樣的。距離和神秘感,才是維系愛情溫度的好方法。

五.對柏拉圖愛情觀的總結

      現在很多人對柏拉圖式的愛情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為柏拉圖式的愛情就是一種精神戀愛或是同性之戀,其實不然。在柏拉圖的著述中,我們可以發現愛情哲學的兩大要點,可證明柏拉圖的愛情哲學絕非「精神戀愛」和「同性之愛」所能夠概括的。

        第一點是關於肉體之愛,柏拉圖強調愛情高於性。但我們並不能由此就說柏拉圖是一個禁慾主義,因為他並沒有排斥肉體之愛,在他看來,即使肉體之愛也是有低俗和高尚之分的,只要做到節制,肉體之愛也是有意義的。

        第二點是關於理念之愛,理念之愛是最高級的愛,是對真善美的追求,他引導人們去認識美的本身,也就是理念之美。正是這種對人的愛推及對美和善的追求,才是柏拉圖愛情哲學的真諦。愛情在柏拉圖哲學中是一個神聖的話題,它反映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種由肉體之愛升華為理念之愛的上升過程和崇高境界。

        柏拉圖愛的精神體現了超越性、人格性、真善美的目的性三個方面。可見,愛的本質在柏拉圖那裡就是生命或精神,就如同柏拉圖所說的:「如果不把真正的愛情作為一種道德功績來理解和接受,那麼在我們的物質環境中就不可能保持它。」

參考文獻 :

【1】《理想國》柏拉圖著  郭斌和 、張竹明譯    商務印書館出版

【2】《盛宴》 柏拉圖著

【3】《會飲篇》柏拉圖著

【4】《美國家庭體制》 伊拉·斯瑞著

【5】《聖經》

I. 柏拉圖式愛情在他的什麼書中有介紹

記得看過村上村樹的《海邊的卡夫卡》裡面有一段宏碰羨說---柏拉圖在《夜宴》中說,很久以前人類是由三蔽拍種人組成的,男男,女女和男女。後來上吵基帝生氣了就用刀把他們分開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可查不到那本書

J. 柏拉圖在他的什麼作品裡闡述了自己的愛情觀

柏拉圖哲學:客觀唯心主義哲學

柏拉圖式的愛情:精神戀愛,拋棄肉體慾望

柏拉圖是個頭發是蛇的怪人嗎?不是,那個是美杜沙

柏拉圖式的愛情有以下幾種意義:
1.男女平等的愛情觀.
2.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
3.理想式的愛情觀,即比喻極為浪漫或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觀.
4.在這世上有,且僅有一個個人,對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僅對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都有其完美的對象,而且只有一個.

人們往往都只關注2、3,其實1、4才是真正柏拉圖式愛情的正解。柏拉圖認為人們生前和死後都在最真實的觀念世界中。在那裡,每個人都是男女合體的完整的人,到了這世界我們都分裂為二。所以人們總覺得若有所失,企圖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圖也用此解釋為什麼人們會有「戀情」。在他的理論中,沒有哪一半是比較重要的,所以,男女四平等的。而且在觀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乎鎮最完美的對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也正在尋找著她/他。

說這些,沒有其他的意義,我相信愛情,我也體會這精神上愛的力量是多麼偉大,我的愛情真的有點柏拉圖的味道,我相信我正在尋找她,可是她究竟是不是我的另一半呢?也許不久就會有答案了。浪漫的愛情誰都想要,只要找到了她,我願意融化她在浪漫的海洋~~~~

精神戀愛

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於是,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帶著他走到麥穗田。叫柏拉圖從中選一顆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能摘一顆而且不能回頭望!
柏拉圖覺得這太簡單了。當他空手而回的走到老師面前時,老師驚訝的問他為燃兆什麼會空手而回?於是柏拉圖說出了空手而回的原因:當他走到麥穗田的時侯,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曼谷鱷魚 2006-10-13 15:28 回復此發言

--------------------------------------------------------------------------------

2 柏拉圖的愛情觀
看見了一株看似不錯的麥穗,原本想摘下,但回頭想想:老師只限我摘一次,也許後面還有更好的呢!就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麥穗田的盡頭,才發現自己的手中一株麥穗也沒摘到!
於是蘇格拉底笑笑了笑對柏拉圖說:這就是愛情!!
我也覺得現實生活中的愛情和這個故事很相似,你們覺得愛情的定義是什麼??

柏拉圖式戀愛,也稱為柏拉圖式愛情,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異性間的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最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作為蘇格拉底式愛情的同義詞,用來指代蘇格拉底和他學生之間的愛慕關系。

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當人類沒有對肉慾的強烈需求時,心境是平和的,肉慾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是每個生物體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謂的高等動物,是因為人的本性中,人性強於獸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圖式的愛情有以下的意義:

1. 理想式的愛情觀 (比喻極為浪漫或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觀)

2. 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情歲段粗

閱讀全文

與柏拉圖愛情思想體現在他哪些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川渝經濟特區是哪個區 瀏覽:408
請問一下美女四號樓什麼時候開 瀏覽:995
如何製作一杯健康的飲料 瀏覽:745
健康養老如何掙富人的錢 瀏覽:533
健康碼在哪裡取得 瀏覽:733
我的世界寶可夢模組幸福蛋在哪裡 瀏覽:264
監獄美女在哪裡呀 瀏覽:77
百合婚姻怎麼樣 瀏覽:676
老梁故事匯樊於期為什麼叛秦 瀏覽:768
婚姻不順會導致哪些疾病 瀏覽:821
事業單位辭退臨時工怎麼賠償 瀏覽:207
什麼是經濟化上市公司 瀏覽:313
想幸福的人為什麼看不了 瀏覽:332
金融計量經濟學什麼意思 瀏覽:903
幸福汾酒多少錢 瀏覽:544
噴墨和激光哪個經濟 瀏覽:756
小美女真漂亮什麼動作都會做 瀏覽:893
怎麼安排睡眠時間有助於身心健康 瀏覽:963
有愛情的人為什麼容易感動 瀏覽:30
酒店辦健康證要多少錢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