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哪一條河被形容為愛情的象徵
比目魚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翼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我們見到最多的是用鳥來表現的愛情,因為鳥所表現的愛大都是體現了堅貞、牢固、恩愛、相思的.其中用的鳥是鴛鴦、燕子,而喜鵲、雎鳩也有出現. 剛才提及的《孔雀東南飛》中出現的詩句「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而《一叢花》中的「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中鴛鴦都是象徵夫妻的恩愛及矢志不渝.而大家所熟悉的《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州」中「雎鳩」則是一種貞鳥,表示堅貞的愛.而燕子出現的詩句,則大都是用做對比反襯,寫出了相思的痛苦與寂寞,而作者晏殊則是一個代表人物,在《蝶戀花》與《清平樂》中都出現了這類型的詩句. 不單是鳥才能表現愛情,其他動物也是可以的:如《詩經?衛風?有狐》的詩句「有狐綏綏,在彼其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就寫到狐狸獨行求偶,象徵丈夫在外流離,也寫出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不過西方也有用天鵝代表愛情的.還有小狗,因為puppy's love 初戀 ,puppy=小狗(剛出生那種).
B. 代表愛情的河或江
萬泉河
C. 古代什麼島什麼海什麼河象徵愛情
愛琴海代表愛情
紅豆,比翼鳥,比目魚,同心結,連理枝,鴛鴦也代表愛情
藍色多瑙河
淇水,黃河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馬爾地夫,斐濟的愛心島,海南島
D. 中國象徵愛情的事物
一、同心結 1、《有所思》-- 蕭衍 誰言生離久, 適意與君別。 衣上芳猶在, 握里書未滅。 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 常恐所思露, 瑤華未忍者。 2、百年恩愛雙心結,千里姻緣一線牽。 3、《卜運算元·秋色到空閨》——夏完淳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 十二玉闌干,風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二、紅豆 1、《紅豆》——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浣溪沙》——納蘭性德 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魚濕輕綃,那將紅豆寄無聊? 3、《楊柳枝》——溫庭筠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三、比翼鳥 1、《長恨歌》白居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送應氏二首》——曹植 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四、連理枝 1、《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納蘭容若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五、並蒂蓮 1、《鷓鴣天》 藕花深處田田葉,葉上初生並蒂蓮。 2、並蒂蓮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偎 六、鴛鴦 1、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 2、得成比目何辭死 願作鴛鴦不羨仙 3、文彩雙鴛鴦 裁為合歡被 中國象徵愛情的事物2 連理枝現在也用來比喻至死不渝的愛情,而最初在這個故事裡,是表達對於夫妻情義的贊美。並蒂花所象徵的,也是同樣的意象。也許婚姻是古代人對於愛情的理解,以及基於這個基礎之上,所能做出的最真摯的承諾。於是從這個角度來說,像連理枝、並蒂花這樣虛化的物象,並不特指某種具體的植物,只要符合枝幹綢繆、花開並蒂的形態,便是愛情的象徵了。而並蒂花中,以並蒂蓮、同心蓮、並蒂芙蓉最為著名,乃是因為「蓮」諧音「憐」,「芙蓉」諧音「夫容」的緣故,在六朝詩歌中,用這樣的諧音來代指夫妻之間的並影同心,是尤為常見的。 並蒂蓮 雙頭蓮 定陵出土的明代織金妝花喜字串枝並蒂蓮花緞紋飾 芍葯 除開連理枝、並蒂花這些並不特指某一種植物的意象,芍葯在詩文里的出現,有時也會被視作用來隱喻愛情。究其淵源,則是本於《詩經?鄭風》里的《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葯。」溱水和洧水是鄭國的兩條河,當此《詩經》中的時代,鄭國的士女有著三月上巳節在溱水、洧水邊上祓褉的習俗。所謂祓褉是指除拂不祥,而在三月的好天氣里,自然也帶有踏青的情懷在里頭。 詩里的情景,就發生在一年中這最為明朗的一天里,有著輕快的流水聲,花草也開得最為繁盛。那句「且往觀乎」,若寫成白話文,一定得是「去看看嘛」才行,分明是女孩子撒嬌的`口吻,於是才有了下句中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葯」。男子到底不忍拂了佳人的興致,雖然嘴上說著已經去過了,終究還是一同前往。《詩經》里收錄的情詩並不少,然而對話如此輕松嬌俏,《溱洧》是絕無僅有的。 贈送芍葯的情節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出現了,彷彿好風物的時節里,如同水流花開一樣自然而然。《韓詩外傳》里說:「芍葯,離草也。言將離別,贈此草也。」於是芍葯便有了離草的別名。可是韓嬰的解釋並不確切,詩的結尾並沒有離別的氣氛,而只見興之所至,折花持贈的雅意。到了清代的馬瑞辰,則在《毛詩傳箋通釋》里認為古代「芍」與「約」同音,在詩里便用來指代愛人之間的約定。 若是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里出現贈以芍葯的場景很有不合理之處。芍葯的花期很晚,五六月份才開放,《詩經》時代的上巳節則在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於時令來看,花期是合不上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乃是因為秦漢之前沒有牡丹之名,所以牡丹和芍葯同被稱為芍葯。後來為了加以區別,又把牡丹稱為木芍葯。要到南朝謝靈運的時代,牡丹作為花名才開始在詩文中出現。所以從花期來判斷,《溱洧》里提到的芍葯,應是如今的牡丹。 同為芍葯屬的植物,牡丹和芍葯外觀相近,很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大致來說有三點,一為牡丹是木本植物,莖桿為木質,芍葯是草木植物;二為葉片的區別,牡丹葉前端是分裂的,而芍葯葉前端較窄,不再分裂;三為花期的先後,牡丹農歷三月開花,有著「穀雨三朝看牡丹」的說法,上巳節正是牡丹最為繁盛之時。而芍葯的花期,則要遲至立夏了。「立夏三照看芍葯」,便是芍葯花期的註解。 牡丹 紅豆 紅豆所負的盛名,乃是源自王維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在清代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中,此詩題作《相思》,而在題解中又提到吳興凌氏刻本中題作《江上贈李龜年》,可知這首詩原是安史之亂時,眼見舊交零落,不免撫今追昔,借詠紅豆而懷念故人之作。 李龜年本是玄宗朝最著名的樂工,曩時於宮中奏《霓裳羽衣》,曾得玄宗的贊賞,又兼出入名公巨卿的府邸,當此名花傾國兩相歡的韶華之世,被視作繁盛已極的時代樂音。待到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民間,再次奏起當年的樂曲,而人事皆非,聽者不免頓起今昔之嘆。《西溪叢語》中有一則筆記,說李龜年於湘中采訪使筵席上唱起王維的這首《相思》詩,舉座之人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面色慘然。李龜年唱罷此詩後,頓時氣絕倒地,四天後才蘇醒過來。筆記小說之言雖不可盡信,而這番蘊藉於詩中的思舊感懷之情,讀來卻是再令人惆悵不過的。 因著《相思》詩意溫厚,於「相思」二字著力尤多之故,後世往往用來比喻綢繆繾綣的戀情,與詩的本意漸行漸遠,而紅豆也陰差陽錯地成為中國文學史中,用來指代戀情最為著名的植物。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枝辭》里寫道:「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從唐代起,骰子的幺點與四點用紅色來標示,與塗黑色的其他幾個數字迥異,於是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里提到這首詩,便議論道:「相思子即今紅豆,並四枚嵌一面,則唐時骰子將近方寸矣。」然而這樣解詩,未免過於執著物象,古代的骰子多為骨制,飛卿此詩用「玲瓏骰子安紅豆」極言相思刻骨,妙在出語新奇,是否真的嵌上四顆紅豆則無關緊要,詩詞到底不是這樣用來實指的啊。 到了明代,李時珍更在《本草綱目》里的「相思子」綱目下,記載了一個悲傷的故事,說是《古今詩話》里提到從前有人死在了遙遠的邊塞,他的妻子得知後,在這植物旁邊慟哭而亡,於是就用「相思子」來命名。只是李時珍也不能確定「相思子」到底是哪種植物,於是便有了「或雲即海紅豆之類,未審的否」這樣語焉不詳的一筆。 如今被稱為「紅豆」的植物果實,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整顆皆為珊瑚紅色,一種一端紅色,另一端黑色。這兩種都能被串成飾物,各地旅遊景點的小攤上常常可以見到,用來表示紀念或定情之意。如此說來,究竟哪一種才是真正的紅豆呢? 唐代李匡乂《資暇集》的「相思子」條內,稱「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可為彈博局及琵琶槽。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花與皂莢花無殊,其子若扁豆,處於甲中,通身皆紅。」可見在李匡乂的眼中,這種「豆圓而紅,其首烏者」的相思子才是王維詩中的紅豆。 據《中國植物志》,相思子又稱相思豆、紅豆,別名雞母珠,拉丁文名曰Abrus prectorius,乃是相思子屬的藤本植物,其種子上部三分之二為紅色,下部三分之一為黑色,春夏間開花,花朵為紅色或紫色的蝶形花冠,到九十月份結果,正合「秋來發幾枝」的特點。然則相思子雖然常常用作飾物,卻是一種有劇毒的植物種子,非但誤食容易中毒,甚至還有將相思子鑽孔時,不慎刺傷手指而喪命的例子。 相思子 而海紅豆雖然也有著紅豆的別名,與相思子屬的相思子不同,是海紅豆屬的落葉喬木,拉丁文名Adennther pvonin,樹高五至二十餘米,開白色或黃色的小花,樹心暗褐色,質地堅硬而耐腐蝕,常常用來製作支柱或是箱板。種子鮮紅光亮,並沒有相思子半紅半黑的特點。 岩崎常正《本草圖譜》中的「海紅豆」 將相思子和海紅豆加以比對,可知除了這兩種豆顏色不同,植株本身的外觀也迥異:一為藤本植物,一為落葉喬木。且《資暇集》中關於所謂的「相思子」株干用途和外觀的描述,以及「處於甲中,通身皆紅」的記載,分明是海紅豆的特性。李匡乂無疑是把相思子的種子和海紅豆的植株弄混了,而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注》中沿用了這個說法,於是關於相思子外觀的舛誤流傳愈來愈廣,比如日本學者岩崎常正《本草圖譜》中的「海紅豆」,不僅把海紅豆的種子也畫上了類似於相思子的黑色邊緣,甚至還將本應是落葉喬木的海紅豆繪上了蔓性植物的卷須。李時珍在「相思子」中所寫的那句「或雲即海紅豆之類,未審的否」,倒也成了這幅圖下筆猶豫、多有謬誤的最好註解。由此可見,錯將海紅豆當作相思子,也算是淵源有自。要根據植物的拉丁文名、特性和圖譜加以比對,才能漸漸釐清植物之間的異同。
E. 代表愛情的河有哪些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最富盛名的圓舞曲作品。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這首樂曲的全稱是「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曲名取自詩人卡爾·貝克一首詩的各段最後一行的重復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蘇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的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另外,還有其它美麗的河,參考一下吧!
http://travel.21cn.com/lieqi/2010/03/26/7428603_2.shtml
F. 銀河又被我國稱為什麼河
天河或愛情河
G. 牛郎織女中間隔得一條河啥意思
牛郎織女之間隔著的一條河,名字叫天河。
牛郎織女,為中讓帆察國古代著名轎攜的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主要講述了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嫂子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牛郎跟小仙女織女製造了邂逅,後來他們很談得來明白了各自的難處,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
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
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天帝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喜鵲也會在身邊。
星官體系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國古代星官體系中,牛坦茄宿星官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
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
H. 山海經中的弱水三千到底指的是什麼,為何能用它來表示愛情
漢語是世界上最難掌握的語言,沒有之一,所以很多人學習中文的時候,往往會因為漢語的意思很多而被搞得蒙圈。現在大家表示自己對於愛情的忠誠,習慣性的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任憑弱水3000,我只取一瓢飲,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不仁,很多人只是這樣的說,並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意思,天下那麼大,為什麼單單用弱水兩個字呢。其實就是山海經裡面的一句話。
最柔軟的東西反而是最堅硬的東西。最堅硬的東西反而是最弱的東西。形容愛情就是說這么多人,我只追你一個人,只是專心的一心一意的對待你,一個人忠心的堅持。用來比喻對於愛情的忠貞和專一。
I. 秦淮河竟是愛情聖地,名妓究竟打了誰的臉
人們的印象中妓女總是身不由己、強顏歡笑,過著忍辱負重地生活。
可是明朝末年的秦淮河畔,卻是愛情的聖地,這里楊柳依依,樓台隱隱,濕潤的空氣中飄盪著酒香和歡笑!
柳如是年僅十歲就被賣入了妓院,學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
十四歲被賣給一個老翁做妾,誰曾想她剛過門就與一個僕人私通,給老頭戴上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結果當然是一頓羞辱之後被逐回娼門。
在柳如是的眼中,從良做妾並不比青樓生涯更為體面,生活在豪宅之中也不過是別人的玩具而已。
從此之後,柳如是大大方方地以賣身為生,她性情剛烈,為人豪爽,敢做敢當,頗有男子風范。
明朝最重禮法,男女婚姻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下吟詩作對被認為有傷風化。
女子無才便是德,良家婦女最忌讀書寫字、吟風弄月,在當時女子吐辭流盼、言語動人,都是不安分的徵兆!
其次良家女子最好打扮得遠離性感,不要給社會秩序造成危險。舉案齊眉的孟光,之所以被樹為千古楷模,重要條件之一即是她本身沒有女性魅力。
據史書記載,她「肥丑而黑,力舉石臼」,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讓男人百分之百放心。
整個主流社會將女性的美貌、性感、聰慧遮蓋得嚴嚴實實,哪裡還會有愛情的土壤呢?
而在這秦淮河畔,柳如是卻經常和士子們舉行集會,或飲酒賦詩,或尋幽探勝,或品茗賞花,他們的話題是古琴譜的真偽,歷史人物人品的高低,各書家作品的妙處,以及國運興衰,朝政得失。
青樓女子往往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上各有擅勝,甚至連風流才子也自愧不如,他們相互間稱兄道弟,禮尚往來。
相比起那些被束縛在高牆之內的良家女子,這些原本不幸的風塵中人,倒活得更完整,更豐富,更深刻。
她們站在正常社會之外,反而能有一個獨前賣謹特的觀察視角,去看清禮教綱常的真面目,看清人性和人生的真面目。
柳如是時常穿儒服戴儒巾,招搖過市,見到相識則抱拳施禮,稱兄道弟。她天生聰穎,憑自學積累了很深的文學底蘊,「分題步韻,頃刻立就;使事諧對,老宿不如」。
她酒量頗豐,和男人們比詩斗酒,經常讓男人們醉吐狼藉,她卻若無其事。正是她這種別具一格的美,讓文人墨客,流連忘返,詩酒往還。
諷刺的是,在兩千年男尊女卑的古代歷史中,竟然有秦淮河這么一個男女平等的角落。也只有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下,才有愛情的誕生。
愛情——今天的一個普世價值觀,在古代,只能到配凱骯臟的妓院中尋覓,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正因為主流社會愛情的貧瘠,才造成了秦淮河供不應求的愛情市場。
秦淮八艷吸引了無數放盪不羈的文人前來尋覓愛情,所以老鴇對這些頭牌名妓自然寵愛有加,任憑她們自己的喜好接客,碰見粗俗的客人完全可以閉門不見:
如名妓李湘真,性情高傲,常常稱病不接賓客,只與兩三個知慧基己飲酒歡唱,老鴇不敢有絲毫執拗:
23歲的柳如是主動追求年過花甲的錢謙益。她輕舟簡裝突然出現在錢謙益的半野堂,使後者大吃一驚。只見眼前這位女子「儒巾弓鞋,著男子服,神情灑落,有林下風」,明媚清秀的臉龐在男裝的映襯下更顯得姿媚橫生。
錢謙益從青年時代便是脂粉隊中的英雄,風流陣中的魁首。如今雖然廉頗老矣,為人卻更是通達曠放,閱事既多,頗識得真正的人生三昧。
他曾詩酒集會上和柳如是有過往還,當時頗為青目。此刻,對柳如是的突然出現他並不以為魯莽,反而對柳如是的大膽簡潔非常欣賞,而且花甲之年能有這樣出色的女子主動追求,亦是喜出望外。
幾天之後,柳如是便成了半野堂的女主人。半野堂松濤滿耳,雜花滿目。更有山泉激湍,挾花片而過。一老一小一對戀人,在堂內「湘簾檀幾,煮沉水,斗旗槍,寫青山。」
錢謙益以致仕大員、社會名流得身份和柳如成親,居然按迎娶良家女子的方式鄭重其事:「行結酈禮於芙蓉舫中,簫鼓遏雲,蘭麝襲岸,齊牢合陛,九十其儀。」
這種蔑視禮法的行為引起社會公憤,認為他「褻朝廷之名器,傷士大夫之傳統」。看熱鬧的老百姓紛紛揀磚取瓦,擲打綵船。然而錢謙益卻毫不在意,在船艙中「吮毫濡墨,笑對鏡台,賦催妝詩自若」。
柳如是雖然嫁了人,卻並沒有因此改弦易轍,收拾個性,做起中國家庭中的賢婦角色。她依舊狂放不羈,和錢謙益的一班朋友比酒作樂,往往酩酊大醉,頗有太白遺風,實無閨閣風范。
更為詫異的是,這位老儒有時厭倦應酬,竟會讓柳如是著男裝,代他拜訪客人,大家都稱贊她「佳人那得兼才子,藝苑蓬山第一流」。
說起來完全是一種錯倒的因果:
人們剝奪了女子愛美的權利,偏她們能恣情縱意地張揚自己的天生麗質。
人們期望女子蒙昧,偏她們可以和男人一樣吟風弄月,盡情書寫心中的意氣。
人們期望女子遠離愛情,偏她們中的一些人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人們期望女子沒有自我,偏她們體驗到了生命本質上的力量和尊嚴。
正是社會的放逐使她們獲得了一塊自由呼吸的空間,正是命運的打擊使她們的生命煥發出奇光異彩。
成百上千條的規矩是為那些良家女子制定的,她們不配去遵守,這反而使她們的生命得以保留本來面目。
明末的秦淮河畔,是道貌岸然的中國歷史沒有遮好的一處隱私。
我們真的應當感謝歷史的疏忽,正是在這塊讓它不屑一顧的墮落糜爛之地,生命的斑斕光彩才得以展示!
J. 有哪條江,或者河流湖泊,是象徵著愛情的,國內的江或國外的都行,求指教
愛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