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三姐、鹿回頭、阿詩瑪,這三大少數民族神話愛情故事具體是什麼
劉三姐是唐朝時候的人,她是壯族傑出的民歌手,被譽為「歌仙」、「歌聖」。
關於劉三姐的傳說很多,有民間口頭流傳的,也有古籍和地方誌所記述的,流傳於廣西宜山、柳州一帶。 傳說劉三姐家裡貧窮,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種田養母。三姐聰明美麗,能歌善唱,財主莫懷仁想娶她為妻,遭三姐拒絕,莫懷仁便請來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圖唱敗三姐。三位秀才撐船來劉三姐的家鄉——廣西宜州,先遇著在河邊洗衣的三姐之「妹」,聽她唱歌已夠歷害,後來,三秀才與劉三姐對歌,大敗而返。莫懷仁於是在民間強行禁歌,但始終禁不住,惱羞成怒的莫懷仁陰謀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婦來告訴莫仁懷,說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並領著他去看。當莫懷仁走進洞口時,三姐用拐杖在洞口邊一敲,洞口立即關閉起來,把他夾死了。後來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魚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最後兩人化作一對黃鶯飛上了天。這個故事優美生動,是建國以後對劉三姐傳說最先整理出來的一篇。
劉三姐的傳說又一說是劉三姐聰明美麗、勤勞、善歌而遠近聞名。她與同村賣柴的歌手李小牛相愛。財主莫懷仁以觸犯禮教之名,把他倆捆綁丟下河裡。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漁人救起,並收為義女。後來,劉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懷仁請來三個歌手與三姐賽歌,大敗而歸。莫惱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綁裝進豬籠,沉入河底。三姐死後,人們在其墳前供祭兩條大鯉魚,祭間墳墓裂開,三姐跳出來騎著一條鯉魚上了天,另一條鯉魚變成了「魚峰山」。
劉三姐生在壯鄉,長於歌海,故能出口成歌。劉三姐歌唱的內容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思想和願望。據傳, 劉三姐留下不少歌篇於民間,大體有以下三類:一是同秀才對唱的歌,二是情歌,如《相思曲》、《妹相思》等,三是勞動歌。 劉三姐及其山歌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壯族人民稱她為「歌圩」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有關她的故事傳說,或加工成詩集,或編成劇本搬上舞台,還拍攝了聞名中外的電影《劉三姐》,深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鹿回頭: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殘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貴的鹿茸,強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獵時,看見了一隻美麗的花鹿,正被一隻斑豹緊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後對花鹿窮追不舍,一直跑了九天九夜,翻過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亞灣南邊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對煙波浩瀚的南海,前無去路。此時,青年獵手正欲搭箭射獵,花鹿突然回頭含情凝望,變成一位美麗的少女向他走來,於是他們結為夫妻。鹿姑娘請來了一幫鹿兄弟,打敗了峒主,他們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織,經過子孫繁衍,把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麗的庄園。"鹿回頭"也因此名揚於世。現在,鹿回頭山頂已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山頂公園,並根據美麗的傳說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長9米,寬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亞市也因此被稱為"鹿城"。這里山岬角與海浪花輝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瀚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景色極為壯觀。 鹿回頭公園曲徑通幽,順著山勢建有哈雷慧星觀測站、白色的聽潮亭、情人島,此外還有猴山、鹿舍、黎家寮房、龜鱉天堂、游魚仙池等景點供賞,使遊人樂而忘歸。鹿回頭山上鮮花四季盛開,奼紫嫣紅,異彩紛呈,更可喜的是,還可以品嘗到海南椰子中的珍品--紅椰子。鹿回頭山腳下,在這里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鸚鵡魚群、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狀寄蟹、其貌不揚的海參、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亞魚,此外還有海鐵樹、海柳、珊瑚樹、海葵、雞毛草、軟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觀賞物,絢麗多姿,令人神往。
阿詩瑪:小石林有一個「阿詩瑪」石,風風雨雨,她都在那裡翹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來。
相傳土司熱布巴拉家向阿詩瑪家提親,沒有結果,便把阿詩瑪搶走。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從遠方牧場匆匆回去救阿詩瑪。回到家後,阿詩瑪已被搶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騎上神馬跨過九九八十一條河趕到熱布巴拉家。經過幾番周折,終於救出了阿詩瑪。
阿詩瑪和阿黑哥歡天喜地,騎馬踏上歸途。他們不知走了多少路、跨過幾條溝、翻了幾座山。天黑下來了,風大起來了,為了早日到家,他們顧不上這些,還是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一陣亂風過後,天上烏雲滾滾,四野雷聲隆隆,眼看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他們只好雙雙下馬,但在黑夜裡什麼也看不見,結果兩人迷了路。這時風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見,喊是喊不應。山洪下來,水越來越深,他倆走散了,誰也找不到誰。洪水漸漸退去後,阿詩瑪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兩人都已迷失方向。他們正犯愁時,一隻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們飛來。蜜蜂圍繞他們轉了三圈後,開始講話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來家歇,我家就在岩洞中。」於是阿詩瑪同阿黑哥朝著小蜜蜂飛的方向走去。
蜜蜂領著阿黑和阿詩瑪進了石林,這里又濕又滑,阿詩瑪伸手想找個癩石頭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來了。她只好傷心地對阿黑哥說:「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去找白豬、白公雞,拿來祭獻神爺。」
阿黑哥聽後,又傷心又著急,他擦乾眼淚,又翻過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條河,最後找來白公雞,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豬。沒辦法,他只好找來一頭黑豬,又到山上挖來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漿,塗在黑豬身上充白豬,這樣白豬和白雞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興興准備回石林時,由於連日奔波太疲倦了,爬過最後一座山後,一坐下來便睡著了。這時,沒斯帕瑪(老天爺)又下起一場大雨,雨水把他從夢中澆醒,過去看豬時,黑豬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沖得乾乾凈凈。崖神祭不成了,阿詩瑪也救不下來,阿黑後悔莫及,他呼天喚地大哭一場,但崖神不鬆手,阿詩瑪就永遠粘在那塊大石頭上。天長日久,在雨水的不斷沖刷下,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阿詩瑪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當時把白豬沖成黑豬的那場雨水積下的。
❷ 鹿回頭的美麗的愛情傳說故事
鹿回頭公園坐落在三亞西南端鹿回頭半島內,鹿回頭有一個海南黎族美麗的愛情 傳說 ,你們知道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鹿回頭的傳說 故事 ,歡迎大家閱讀。
鹿回頭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在氣勢磅礴、風景秀麗、山峰直聳雲霄的五指山下,住著一戶黎族人家,家中只有兩口人,母親和兒子。母親年老體弱,靠兒子打獵為生。兒子名叫阿榔。
阿榔二十歲了,威武英俊,善良孝順,是個好青年。母親張羅著給他找妻子,他說不忙。五指山中的猛獸太多,危害鄉親們的生命及莊稼,他要多獵點獸,然後成親。
一天,母親牙痛,阿榔焦急萬分,四處采葯為母親治療,可總是治不好。望著母親痛苦的模樣,阿榔手足無措,心如刀絞,天天伴隨在母親身邊。
為了照顧牙痛的母親,阿榔已十多天沒上山打獵了,家中的存食已不多了,阿榔含淚告別母親,拿著弓箭上山了。
這天天氣格外晴朗,可阿榔在五指山轉了一天,一隻野獸也沒有發現。他惦記著牙痛的母親,正欲回家。突然,他發現半山腰有一隻美麗的花鹿。平日,他從不打花鹿、山羊、野兔這些美麗的善良的動物。有一天,他在山中發現一隻因受傷而倒在地上的小花鹿,他便用草葯敷在花鹿的傷口處,然後幫助它回歸山中。可今日,家中快斷炊,母親牙痛又需要他伺候,他想,破一次例吧。於是,他舉起了弓箭。可是善良的他看著美麗的花鹿就是不忍心開弓,然而又非常想獵獲這只花鹿,心情極端矛盾。他舉弓追鹿,窮追不舍,追了九天九夜,翻過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亞灣南邊的珊瑚崖上,一直不忍心開弓。這時,花鹿被美麗的三亞灣湛藍色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富繞的土地吸引住了,而阿榔又被美麗的花鹿吸引住了,花鹿望著美麗的自然景觀發呆,阿榔望著美麗的花鹿發呆。突然,花鹿轉回頭向阿榔投去深情的一瞥,四目相對,迸發出千古絕唱的愛情火花:花鹿在瞬間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姑娘,投入阿榔懷中,兩人互吐愛慕之情。那撼山震海的愛情誓言,那如痴如醉的綿綿情意,感動了土地爺。頓時,這山嶺的地形變成了酷似一個回頭凝望高處的鹿,雄偉峻峭,栩栩如生,以永遠紀念他們這美妙的時刻。
鹿姑娘告訴阿榔:她叫阿檳,是他曾經救過的那隻小鹿。說話間,她從口裡吐出一粒種子,和阿榔雙雙種下。她說這是定情樹,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為檳榔樹。
阿榔從五指山下接來老母親替他們完婚。這時,他們種下的檳榔樹已長大結果。阿檳採下一顆放在老母親口中,老母親立即感到牙不痛了,肚子不餓了,渾身輕松舒服,身體也好起來了。
從此,阿檳和阿榔伴隨老母親在這里定居,過著幸福美麗的生活。檳榔果也就成了美滿姻緣的象徵。打這以後,黎族男孩子若相中了姑娘,便挑選二三百個上好的檳榔送到姑娘家中,作為訂婚禮物。
鹿回頭的愛情傳說鹿回頭有一個海南黎族美麗的愛情傳說: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獵手,頭束紅巾,手持弓箭,從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過九十九條河,緊緊追趕著一隻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山崖之下便是無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隻坡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處回過頭來,鹿的目光清澈而美麗,凄艷而動情,青年獵手正准備張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回過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兩人遂相愛結為夫妻並定居下來,此山因而被稱為“鹿回頭”。根據這個美麗愛情傳說而建造的海南全島最高雕塑“鹿回頭”已成為三亞的城雕,三亞市也因此得名“鹿城”。
鹿回頭的美麗傳說鹿回頭公園位於三亞市區東南鹿回頭半島上,三面環海,以“情愛 文化 ”為主題定位,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譽。這里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位黎族青年從五指山追趕一隻美麗的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懸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無路可走。青年正要張弓搭箭,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驀然回首,在九色光暈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剎那間感動了黎族青年,於是兩人傾心相愛並結為恩愛夫妻定居下來,此山因而被稱為“鹿回頭”。這就是與雲南“阿詩瑪”、廣西“劉三姐”並稱為中國少數民族三大愛情傳說的“鹿回頭”的故事。
鹿回頭公園內情愛文化景點錯落有致,主景點“鹿回頭”雕塑就是根據海南黎族這個美麗的愛情傳說而建造,高15米,是海南全島最高雕塑,並成為三亞市的城雕,三亞因此被稱為“鹿城”。其他情愛文化景點還有“愛”字摩崖石刻、“永結同心”台、“連心鎖”、“夫妻樹”、“仙鹿樹”、“海枯不爛石”、“月老”雕像、“愛心永恆”石刻等。每年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期間,情侶們必定會來到這裏海誓山盟,情定終生。
鹿回頭還是著名的“黎族聖山”和“生態之山”。公園開辟有黎族 民俗文化 長廊、黎族村寨風格的“玫瑰抱”和黎族歌舞表演場,以及“豐收圖”等黎族圖騰石刻,展示著黎族人民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公園同時也是三亞市區熱帶植被和生態保護最好地點之一,有數十種珍稀保護動物和500多 種植 物,包括100多種國家及省級保護植物,生活生長其間。
作為海南唯一的山頂公園,鹿回頭還是登高望海和觀賞南國海濱城市景色的唯一佳處,山上藝術夜景燈光系統的開放,又使其倍添迷人風采。白天,放眼望去,山、河、城、海渾然一體,大海長空一色;入夜,山下萬家燈火,山上玉樹瓊花,夜空五彩斑斕,水面波光粼粼,夢幻如詩般醉人。
“鹿回頭山崖的前方有‘天涯海角’,再前方就是茫茫的大海。人們知道,盡管南方海域中還有一些零星的島嶼,就整塊大陸地而言那兒恰恰是中華大地的南端,於是那兒也便成了民族真正的天涯海角。既然如此,那頭鹿的回頭也就非同小可了。中國的帝王面南而坐,中國的民居朝南而築,中國發明的指南針永遠神奇地指向南方,中國大地上無數石獅、鐵牛、銅馬、陶俑也都面對南方站立著或匍匐著,這種目光穿越群山、越過江湖,全都迷迷茫茫地探詢著碧天南海,探詢著一種宏大的社會心理走向的終點,一種綿延千年的爭斗和嚮往的極限,而那頭美麗的鹿一回頭,就把這所有的目光都兜住了……”。余秋雨先生在《天涯故事》中的這一段精彩描述,道出了鹿回頭的文化和精神境界。
鹿回頭的特色景觀一見鍾情
立於鹿回頭公園的半山回車場邊,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石刻正面面對鹿雕和公路,背面可觀賞三亞全景。尤其,可近觀三亞兩河河口與入海處的壯麗景色,還可以欣賞到鹿回頭廣場的景觀。此處的“一見鍾情”即能表達對愛人的鍾情,也可表現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三亞秀麗山水的鍾情。南海情山鹿回頭流傳著一個海南黎族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相傳遠古時候有一位黎族青年獵手,他頭束紅巾,手持弓箭,從海南島腹地五指山追一隻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山巔懸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無路可走,青年獵手正張弓搭箭,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回過頭來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兩人遂相愛並結為恩愛夫妻。此山因被稱為“鹿回頭”,也成為青年男女海誓山盟的情山。經過10多年的文化底蘊的挖掘及積淀,鹿回頭文化得到全新的詮釋,什麼是鹿回頭?她是中國的三大少數民族愛情傳說之一,可與雲南的阿詩瑪,廣西的劉三姐媲美;她是仙鹿回頭的地方,仙鹿的這一回頭,回出了人性,回出了對生命的渴望與留念,她是中國一個經典的情愛文化載體,同時也是黎簇的族源文化,海南黎族文化發袢的根源。根據美麗的愛情傳說,公園建成了:“愛”字摩崖石刻,“永結同心”的海誓山盟台、“連心鎖”、“夫妻樹”、“仙鹿樹”、“海枯不爛石”、“紅娘”、“月老”等景點,著力塑造一花一木無不含情、一草一石處處有愛的氛圍,以展現滿山都是情、滿眼都是愛、滿心都是感動的情愛文化主題。每年的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這里是來自國內外的情侶們必到的海誓山盟、永結同心、祈求百年好合之地。紅繩樹在許多黎族村寨高大的榕樹下,人們會看到由幾塊大石頭壘成的房屋,那就是黎族人經常朝拜的土地廟。廟里既沒有神位,也沒有香爐,只有一塊形狀象男性生殖器似的石頭,黎家人稱為“石且”(石祖)。黎族人認為榕樹是有靈性的,她是人類善良的朋友。大葉榕是雨仙,種得越多,這一地區的水量越豐富,也能風調雨順;小葉榕則被認為是村寨的陰護神仙,她能保護全村的人丁興旺、豐產豐收和大吉大利。若村寨死了小葉榕樹,黎人們相信那是村中將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即將去世的徵兆,所以對生長在村寨的榕樹是嚴禁砍伐的。可以相信黎族人對石且和榕樹的頂禮膜拜是屬於原始文化的范疇,來源於對祖先的崇拜,與生育的圖騰有著密切的聯系,能給人們帶來平安幸福,並能滿足人們消災去難的宿願,這就是民間平安吉祥樹的由來,鹿回頭山頂的吉祥平安樹因黎族傳說則更具神秘色彩。
永生相伴
在鹿回頭山頂的西麓,有一塊巨石,一截兩半。一半傲立在山頂端,一半平躺在腳下,伸向海里,當地人稱為相伴石。相傳是位女子為了等待打獵的戀人相守在山頂,遙望遠方,長久化做了一塊立石。戀人歸來後,聽到村中人們的訴說,奔向山巔,長跪在少女石旁,誓死相依,便化作了一塊平躺的石頭,希望在戀人累的時候,能夠在他的身上休息做伴。
相關詩詞
當代詩人張舉(紫雲仙客)有詩《鹿回頭》:
天涯芳草綠茵茵,
絕代佳人何處尋。
至今鹿女回眸處,
白雲碧海繞香魂。
美人無意留蹤跡,
多情自有後來人。
千般功業成糞土,
一段風流萬古存。
天涯海角中秋歡樂節
每年的中秋之夜,都要在鹿回頭公園和天涯海角風景區兩個活動場地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及游園活動,有傳統的燈謎會、民間舞獅大會、月餅展銷大會、品茗會等,而最富有特色的莫過於鹿回頭的“鹿山賞月大會”,處鹿山之巔,迎習習夜風,觀海月初露,賞月滿鹿山,加上山下燈火掩映,如臨人間仙境。在鹿雕南平台還有“福”、“祿”、“壽”塔燈三座,中秋夜,親友相聚,共同點亮塔燈蠟燭,可祈得 “福壽雙全”、“幸福團圓”、“吉祥平安”。鹿回頭的中秋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海誓山盟由孫凱題寫“海誓山盟”摩崖石刻,山盟亭和中央工藝美院教授團團長何寶森精心設計的“山盟碑”組成的一組景點。
猜你喜歡:
1. 萬聖節的故事
2. 紫水晶的傳說故事
3. 赤兔馬的傳說故事
4. 羊的民間傳說故事
5. 七夕節的傳說作文500字
❸ 關於黎族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婚禮,無論在古今中外,都被認為是人生儀禮中的大禮。由於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現出很大的不同嫌御,眾多絢麗多姿的婚俗習慣中,黎族婚俗禮儀構成了一道獨特亮麗風景線。
瓊中黎族自治縣的黎族同胞,能歌善舞,婚禮上必不可少的當屬身著民族服裝的八音隊。在整個婚禮的過程當中,黎族傳統樂器演奏的八音隊,全程走在隊伍最前面,新郎和伴郎跟隨其後,最後是拿著彩禮的隊伍。
黎族的彩禮一般是檳榔、煙草、山蘭米、山蘭酒以及豬肉等,隨著新郎家庭條件而有所差別,到了女方家要把檳榔破開分給眾人吃。過去黎族的接親過程哪怕是翻山越嶺、涉水過河,也是要靠步行的。而現如今雖然很多習俗都變了,接源橡親的過程也由乘車代替了步行,但是出村和進村的這段路,還是要下車走的,以示接親的誠意。
圖片
而此時新娘一家已經備好碗筷,在家裡等待著。新娘出嫁前三天要潔身,請人妝飾打扮,拔臉汗毛,修眉等。新娘身穿傳統服飾,頸脖戴銀項圈、玉珠圈芹裂岩,胸前掛銀牌、銀鈴、珠鏈,腰系銀鏈,銀鈴,手戴鐲子、戒指,腳戴銀圈。
隨著新郎的隊伍音樂的聲音越來越大,新娘父親點燃了鞭炮迎接。到達新娘家,由新娘的父母查看彩禮,合格了新郎才能進屋見到新娘。而這個過程中新郎要和伴郎等在屋外,等到時辰到了,才進去接新娘,一番等待之後,新郎終於見到了身著正裝的新娘。
圖片
新郎接走新娘之前,要先在女方家裡吃一頓飯,酒桌中,迎親隊伍與女方家眷飲酒對歌,氣氛十分熱鬧。一位長輩會用箭桿與骨頭穿釘起來,向眾人展示,代表新娘就此許給新郎,不能再許給別家,也不允許其他人搶親,這便是黎族穿骨折箭定親。
吃完飯後,送新娘隊伍要及時趕往男家的村口,舉行迎親儀式。八音隊又重新吹奏起來,新郎新娘打著紅傘走了出來,又沒下雨為什麼要打著傘呢?原來這是黎族的風俗習慣,為的就是圖個吉利。象徵著今日日子紅紅火火。
這時我們看到一位黎族老人,遠遠就攔在了入村的道路中間,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根據風俗,要由黎族村寨的一位長者,手持一把弓箭或鐮刀,在進村路口中央鋪一片芭蕉葉,放上一個雞蛋,面向送新娘隊伍,念祈平安詞,大意是「今日兩位成婚,希望未來吉祥如意,早生貴子」。祝福過新郎新娘之後,長者將雞蛋打破,代表開吉、吉利的意思,認為這樣會使一家得到平安。過去的新娘和送親隊伍,回到新郎家基本是晚上了,所以新郎村寨的人,會在村寨前點亮火把,為到來的新娘,照亮回家的路。
❹ 黎族的愛情節是每年農歷的哪一天
黎族三月三節(農歷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稿或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洞洞孚」,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納敬枯。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
❺ 求民族愛情傳說~~~
鹿回頭有一個海南黎族美麗的愛情傳說: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獵手,頭束紅巾,手持弓箭,從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過九十九條河,緊緊追趕著一隻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山崖之下便是無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隻坡悶此巧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處回過頭來,鹿的目光清澈而美麗,凄艷而動情,青年獵手正准備張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回過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兩人遂相愛結為夫妻並定居下來,此山因而被稱為「鹿回頭」。
阿著底地方有個彝族撒尼人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青年阿黑相愛。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戀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
一次青年人集會時阿支欲戲弄阿詩瑪,遭到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著厚禮前去逼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 阿黑及時趕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眾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阿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死。在阿黑悲憤地呼喚聲中,阿詩瑪化為一座石峰。
傳說古代宜州下澗河邊的壯族山村,有一個聰明伶俐、年輕美麗的農家姑娘,因排行第三,人稱三姐。她自由失去父母,與二哥相依為命,打柴種田過日子。劉三姐從小愛唱山歌,心靈手巧,勤勞藝精,以至方圓百里的後生慕名而來,對歌求婚。可是三姐愛上了同村的歌手李小牛。螞鍵財主莫海仁以三姐和小牛傷風敗俗為罪名,而對他們進行謀害。李小牛被淹死於河中,劉三姐則順水漂流到柳州,為一個老漁翁所
與情人共度浪漫春宵 走進神秘的非洲部落 06十大徒步人物評選 歲末旅遊貓膩大揭秘 救。劉三姐到柳州後,能歌善唱的名聲又很快傳開。莫海仁聞訊後,氣急敗壞,用重金請來了陶、李、羅三位秀才,裝了滿滿的一船歌書,專程到柳州來找劉三姐賽歌,妄想唱倒劉三姐。沒想到三位秀才大敗而歸。於是莫海仁便派打手乘夜深人靜,將劉三姐捆綁起來,放入豬籠,淹死在扒宏江中。鄉親們知道後,把劉三姐葬在柳江邊,並供祭了兩條大鯉魚。正當大家含悲唱悼念歌時,墳墓裂開,只見復活了的劉三姐閃跳出來,騎在一條鯉魚背上,躍然而起,飛升上天,成了歌仙。而另一條魚來不急起飛,便成了屹立在柳江邊的魚峰山。
❻ 黎族的愛情節是每年農歷的哪一天
三月三愛情節
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會日子。會場一般設在開闊的橡膠林里,頭上綠葉蔽天,腳下「葉毯」鋪地,幽邃、涼爽、安謐。難怪「三月三」就成了當地人自由選擇配偶而被稱為「愛情殲擾節」。傳說遠古時代,聚居於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災。只有一對戀人坐在大葫蘆瓢里幸戚租免於難,被漂流到燕窩嶺邊。三月初三,洪水退去,倆人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兒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勞作,又漸漸使黎族繁衍發展起來。後人奉他們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紀念。節日里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帶著糕點、粽子,小夥子們捕魚,姑娘們做飯烤魚,然後把祭品供於有天妃和觀音化石的岩洞口。拜祭畢,青年們來到活動會場,進行射箭、爬竿、摔跤、拔河、盪鞦韆等。夜幕降臨,岸邊燃起堆堆篝火,小夥子撐開花傘,姑娘們的銀飾及貝殼飾物在火光下閃閃爍爍。情歌婉轉,舞蹈漸起,由平緩抒情而進入歡樂奔放。有時一對對情人悄悄離開篝火旁, 小夥子把耳鈴掛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發釵插在姑娘的發髻上,姑娘把自己親手精心編織的七彩腰帶系於情郎腰間,雙方信誓旦旦,相約明年三月三不見不散。因三月三從其來歷和主要高改兆活動內容來說,都與婚戀有關,故而也稱為愛情節
❼ 黎族的愛情習俗是怎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氣勢磅礴、風景秀麗、山峰直聳雲霄的五指山下,住著一戶黎族人家,家中只有兩口人,母親舉如碧和兒子。母親年老體弱,靠兒子打獵為生。兒子名叫阿榔。
阿榔二十歲了,威武英俊,善良孝順,是個好青年。母親張羅著給他找妻子,他說不忙。五指山中的猛獸太多,危害鄉親們的生命及莊稼,他要多獵點獸,然後成親。
一天,母親牙痛,阿榔焦急萬分,四處采葯為正舉母親治療,可總是治不好。望著母親痛苦的模樣,阿榔手足無措,心如刀絞,天天伴隨在母親身邊。
為了照顧牙痛的母親,阿榔已十多天沒上山打獵了,家中的存食已不多了,阿榔含淚告別母親,拿著弓箭上山了。
這天天氣格外晴朗,可阿榔在五指山轉了一天,一隻野獸也沒有發現。他惦記著牙痛的母親,正欲回家。突然,他發現半山腰有一隻美麗的花鹿。平日,他從不打花鹿、山羊、野兔這些美麗橡轎的善良的動物。有一天,他在山中發現一隻因受傷而倒在地上的小花鹿,他便用草葯敷在花鹿的傷口處,然後幫助它回歸山中。可家中快斷炊,母親牙痛又需要他伺候,他想,破一次例吧。於是,他舉起了弓箭。可是善良的他看著美麗的花鹿就是不忍心開弓,然而又非常想獵獲這只花鹿,心情極端矛盾。他舉弓追鹿,窮追不舍,追了九天九夜,翻過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亞灣南邊的珊瑚崖上,一直不忍心開弓。這時,花鹿被美麗的三亞灣湛藍色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富繞的土地吸引住了,而阿榔又被美麗的花鹿吸引住了,花鹿望著美麗的自然景觀發呆,阿榔望著美麗的花鹿發呆。突然,花鹿轉回頭向阿榔投去深情的一瞥,四目相對,迸發出千古絕唱的愛情火花:花鹿在瞬間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姑娘,投入阿榔懷中,兩人互吐愛慕之情。那撼山震海的愛情誓言,那如痴如醉的綿綿情意,感動了土地爺。頓時,這山嶺的地形變成了酷似一個回頭凝望高處的鹿,雄偉峻峭,栩栩如生,以永遠紀念他們這美妙的時刻。
鹿姑娘告訴阿榔:她叫阿檳,是他曾經救過的那隻小鹿。說話間,她從口裡吐出一粒種子,和阿榔雙雙種下。她說這是定情樹,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為檳榔樹。
阿榔從五指山下接來老母親替他們完婚。這時,他們種下的檳榔樹已長大結果。阿檳採下一顆放在老母親口中,老母親立即感到牙不痛了,肚子不餓了,渾身輕松舒服,身體也好起來了。
從此,阿檳和阿榔伴隨老母親在這里定居,過著幸福美麗的生活。檳榔果也就成了美滿姻緣的象徵。打這以後,黎族男孩子若相中了姑娘,便挑選二三百個上好的檳榔送到姑娘家中,作為訂婚禮物。
❽ 在中國少數民族中有哪些民族擁有它的美麗愛情傳說
據說中國有三太少數民族愛情傳說,一是阿詩瑪,一是劉三姐,再一就是鹿回頭
1.雲南阿著底地方有個白族姑娘名叫阿詩瑪,她聰穎美麗,與青年阿黑相愛 。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阿支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著厚禮前去逼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將阿詩瑪劫走。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趕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 ,縱馬馳騁,快速前進。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眾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 。阿支懾服,只得將阿詩瑪釋放。阿 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他 倆來到溪邊,下馬小憩。阿支帶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死。阿黑悲憤地呼喚著她的名字,但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萬載,長留人間。
2.據傳劉三姐為唐代壯族農家女,年幼聰穎過人,被視為「神女」。十二歲能通經傳,指物索歌,開口立就。自編自唱,歌如泉涌,優美動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譽。十五歲時聘於林氏,唐開元十年(722年),為抗拒林氏逼婚,與情人張偉望出奔,不知所終。民間多以為雙雙成仙而去。廣西宜山壯族傳說,劉三姐生於唐中宗神龍元年(703年),從小聰慧過人,能歌善唱。12歲即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以歌代言,名揚壯鄉。後曾到附近各地傳歌。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但短則一日,長則三五天,個個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華卻遭到流氓惡咐弊霸的嫉恨,後被害死於柳州。傳說她死後騎鯉魚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說她在貴縣的西山與白鶴少年對歌七日化而為石。還有的說財主莫懷仁欲娶她為妾,三姐堅決反抗,莫買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飄然而去,等等。
3.鹿回頭流傳著一個海南黎族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相傳遠古時候,有一位黎族青年獵手,他頭束紅巾,手持弓箭,從海南島腹腔地五指山追趕一隻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是山巔懸崖下是茫茫大海,坡鹿無路可走,青年獵手正張弓搭箭,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回過頭來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兩人遂相愛並結為恩愛夫妻。此山因而被稱為「鹿回頭」,也成為青年男女海誓山盟的情山。
我還知道有一個俄並跟桑洛的故事,但是找不到內容了啦啊啊啊。。。唉,對不起啊LZ。。。。
此外我過民間還有四大愛情輪閉傳說哦:《牛郎織女》《孟姜女》《臘簡裂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相信這些LZ肯定知道的吧?內容就不用我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