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哲學如何看待愛情
1、愛情的定義
愛情是一對男女在特定社會條件下相互愛慕,渴望共同生活和希望白頭偕老的美好情感。愛情是性愛(生理)、情愛(心理)和關愛(倫理)的有機統一:
男女之間僅有關愛是友情,男女之間僅有性愛是色情。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提醒情竇初開的人不要「誤把友情當愛情」,也要勸導移情別戀的人不要「錯把色情當愛情」。
2、愛情的本質
愛情既不是自私的,也不是無私的,而是互利的;用公式簡略表達即:①愛情≠自私的;②愛情≠無私的;③愛情=互利的。
思政課要幫助青年學生樹立科學的愛情、婚姻和家庭觀,別相信著名演員張國立的台詞:「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久了,難免產生審美疲勞。」要傾聽革命詩人郭小川的箴言:「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
②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愛情是怎樣的
「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互相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性愛、理想和責任是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
馬克思主義認為愛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男女雙方基於共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愛慕,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一種高尚的情感。這種情感屬意識范疇,它是主觀的,是物質生活在人腦中的反映。
從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作出不同的回答。從它的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2)從哲學的角度看愛情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稱,其前身是德國古典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的基礎。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精神只是運動著的物質的最高形式。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人們能夠認識並正確運用客觀規律。
要保證社會主義革命獲得勝利並實現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工人階級必須組成與有產階級一切舊政黨對立的獨立政黨。工人政黨要有一個新的科學世界觀作為理論基礎,它比其餘無產階級群眾更善於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
始終代表著整個運動的利益,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產黨在為實現自己綱領的斗爭中要實行正確的戰略策略,要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要善於爭取各種同盟者,善於同其他政黨採取種種共同行動。
③ 愛情在哲學上的意義
愛情在哲學上的含義是:兩個人有相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一種超越了物質、超越了世俗觀念達到精神共鳴的認同感。也就是說那種能夠共患難共生死的信念
④ 從哲學上看,愛的本質是什麼
從哲學上看,愛的本質是人類對生靈的理解、對生活充滿喜悅並以接納一切為目標進行行動實施,這種從心靈到行為的完整表述,是愛。從哲學上看,愛的本質就是兩個或者多個獨立的主體通過付出情感的方式,無意識地構建出了主體間的共生紐帶。
而這種承認關系,是人的社會自由實現的必要條件。換句話說,個人的社會自由的實現將會取決於他人的承認。而正是因為這種個人的社會自由的需要,人們才會進入密切關系中,進入到看上去對人束縛很多的感情規范中。
然而實際上,這種主動的進入規范性的行為本身恰恰是人的自由的產物。只有真的為他人付出了愛的承認,而且從他人那裡得到了愛的承認的人,其自由才有可能得以完滿。
在朋友之間、在情侶之間、在父母子女之間,一切愛的關系都假設了不受個體控制的同情和吸引。由於對他者的肯定情感不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愛的關系也就不能超越基本的社會關系領域,隨意覆蓋更多的互動夥伴。
雖然愛永遠有一種道德優選主義的要素,黑格爾仍然正確地指出,一切倫理的結構內核都存在於愛當中:僅僅是通過相互渴望區分而凸顯出來的共生紐帶,才產生了獨立參與公共生活所必須的基本的個體自信。
愛,是對生活充滿的那種喜悅感和對生靈的理解。
愛是心靈的牽引,從人體說起。因為人類以神志氣為用,護體生存之用,人和人之間氣機相合決定了相互間的吸引力。輪回有點遠,不說那個,就說這一世。
如果你有認真地思考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你會發現,有些吸引無關任何物質條件、肉體也在物質的范圍之內。就是說人和人之間的緣,無關現世物質生活,但是分是兩個人的選擇。愛本身是美好的,希望對方快樂,「愛是光」這個說法也沒錯。
不過愛進入現實生活階段時是要物質基礎做保障的,不能脫離物質,而且愛本身就是氣機的交換交融,也是有性需要的――從這兩方面來說,愛是需要行動表達出來的,身體力行。完全跟物質綁架在一起的感情叫買賣,那不是愛。
這里說說大愛和小愛的區別。平等而待,是平等而愛、仁愛、「泛愛眾」,從這個角度來說愛是給予精神上的幫助:教育和引導,培養,等待著成長。但是,無論公私都有個資源配置的問題,平等資源配置才是真愛、仁愛。
綜上,愛是精神物質並進的,文體兩開花。單一的精神支持是愛,但對於人類來說的愛一定有物質支持跟上。就像人體本身,氣機與肉體是相合的,這就是愛。
⑤ 哲學定義什麼是愛情
柏拉圖式愛情,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異性間的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最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作為蘇格拉底式愛情的同義詞,用來指代蘇格拉底和他學生之間的愛慕關系。
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當人類沒有對肉慾的強烈需求時,心境是平和的,肉慾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是每個生物體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謂的高等動物,是因為人的本性中,人性強於獸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⑥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如何定義愛情的
但需要說明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對象是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它的規律適用於一切領域,當然也包括愛情的領域。
馬克思主義說:「新生事物並不是永恆存在的。新和舊總是相對而言的,相對於這種更新的因素,原來的新生事物就變成了舊事物,它最終也要被更新的事物所代替。凡是產生的,都是要滅亡的,沒有一個事物能例外。所以,把新生事物的存在看作是永恆的,實質上仍然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
愛情剛產生的時候也是新生事物,當它經歷過時間的洗禮後,它也會變成舊事物,那它會不會滅亡呢?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解釋,它必然會滅亡,可是事實也是這樣,有的人因為長時間的相處發現了對方的缺點,不能適應而分開;有的人因為長時間的相處發現了對方並不是你最愛的人,不能接受而分開等。
取代之前的愛情的也是新的事物,比如新的愛情或者親情或者友情、行為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