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愛情心理學的依戀風格
此類的研究取向也不脫將愛情分類,但多了將愛情關系與依戀關系做了一個連結,這些研究者(Hazan&Shever,1987;Bartholomew&Horowitz,1991)認為個體嬰兒時期與人建立的依戀關系,會使個體形成一個持久且穩定的人格特質,這項特質對個體在與異性建立親密關系時自然流露出來。他們認為小時的人際親密關系的型態對後來的愛情互動型態可能有因果的關系存在。以下介紹兩種愛情依戀風格理論。 Hazan和Shaver(1987)將成人的愛情關系視為一種依戀的過程,即伴侶間建立愛情連結的過程,就如嬰幼兒在幼年時期與雙親建立依戀性情感連結的過程一般,他們根據Bowlby(1969,引自Hazan&Shaver,1987)的依戀理論和Ainsworth等人(1978,引自Hazan&Shaver,1987)的三種嬰幼兒傾向,提出愛情關系的三種「依戀風格」:
「安全依戀(secure style)」:與伴侶的關系良好、穩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逃避依戀(avoidant style)」:會害怕且逃避與伴侶的親密。
「焦慮矛盾依戀(anxious ambivalentstyle)」:時常具有情緒不穩、極端反應的現象,善於忌妒且希望跟伴侶的關系是互惠的。
在Hazan和Shaver(1987)的研究中發現,三種不同愛情依戀風格在成人中所佔比例(安全依戀約佔56%,逃避依戀約佔25%,而焦慮矛盾依戀約佔19%),與嬰兒依戀類型的調查比例相當接近,而且成人受試者的愛情依戀風格,可以從他們對其與父母關系的主觀知覺來加以預測;因此他們認為成人的愛情依戀風格,可能是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的一種人際關系取向。 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以上述愛情依戀風格理論的概念為基礎,發展出一種四類型的愛情依戀風格理論,他們以「正向或負向的自我意象」和「正向或負向的他人意象」兩個不同的向度來分析,得到四種類型的愛情依戀風格:
安全依戀:由正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焦慮依戀:由負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排除依戀:由正向自我意象和負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逃避依戀:由負向自我意象和負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混亂型:沒有存活的計策,會拒絕,但是決不讓你走。
了解自己的依戀形態,盡量走向安全,懂得處理沖突和差異;刻意去經營愛情和友情;健全的人格不要逃避沖突,受到愛多的人對生氣是會原諒的。
Ⅱ 愛情理論有哪些
愛情的理論有很多,但是,不一定有什麼用。
只要記住一點,選擇配偶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道德,沒有道德必須放棄,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出問題。要一生幸福,就認真考察選擇的對象。真的是百靈百驗!
Ⅲ 愛情四分類理論誰提出的
司湯達運用了科學研究的方法來探討愛情,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愛情理論。如同給植物分類那樣,他把愛情分為四種類型:激情之愛、虛榮之愛、肉體之愛、趣味之愛。
他用結晶這個詞來比喻愛情。他是這樣表述的:「將一根冬日脫葉的樹枝插進鹽礦荒涼的底層,二三個月之後再把它抽出來,上面就布滿了閃閃發光的結晶,還沒有山雀爪那麼厚的最細小的樹枝都被數不清的鑽石點綴得光彩奪目,熠熠發光,原來的枝子已認不出來了。」
司湯達在《紅與黑》中表現了卓越的心理描寫的天才。他繼承了莎士比亞描繪「人的心靈的激盪和熱情的最精細的變化」的事業,以出色的心理小說《紅與黑》開創了歐洲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學流派之---—批判現實主義的先河。
司湯達亦被評論家們稱之為「偉大的心理作家」。 司湯達的審美心理機制是內向型的。在哲學上,他接受的主要是孔狄亞克和愛爾維修的理論;在自然科學方面,他研究生理學,研究關於人的氣質的理論。尤其是對人的氣質的研究,引導他傾注於對人的慾望、情感產生之規律的研究,使他養成了熱衷於觀察人的心靈世界之奧秘的習慣,他曾立志做一個「人類靈魂的觀察者」。
Ⅳ 評述愛情三角理論(急)
需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暗含的維度的差異和同一要素的不同維度歸屬。
愛情三角形理論雖然非常形象的揭示了復雜的愛情關系,但現實中的愛情往往牽涉到不止一個三角形,於是他又提出了多重三角形原理,包括現實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自己的三角形和對方的三角形。自己知覺到的三角形與對方知覺到的三角形。
就中國文化背景下運用愛情三角理論也需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暗含的維度的差異和同一要素的不同維度歸屬。當然,這並不妨礙借用愛情三角理論進行生活中的一般思考。激情、親密和承諾共同構成了愛情,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稱其為愛情,正如三點確立一個平面,缺少任何一個點,這個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
(4)愛情風格理論在哪裡提出擴展閱讀:
愛情三角理論的相關內容:
1、斯騰伯格進一步把動機、情緒和認知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系,分為激情、親密、承諾。即以動機為主的兩性關系是充滿激情的,以情緒為主的兩性關系是親密的,以認知為主的兩性關系是承諾的。
2、其中,激情是指愛情關系趨於浪漫、身體吸引和性愛完美的驅力或一種狀態;親密是指在戀愛關系中親近、融合,結成親密私人關系的感覺。
3、承諾是指當事人對關系維持的一種認知,決定去愛一個人和對戀愛關系擔負責任。這三種愛情成分的不同組合構成了不同的愛情類型。斯騰伯格用三角形來表示三種成分的相互關系。
Ⅳ 愛情三角形理論由誰提出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中文名
愛情三角理論
應用學科
心理學
快速
導航
要素
類型
分類
總結
簡介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愛情三維量表
Robert J. Sternberg (羅伯特· J ·斯多伯格)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發表。
親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來自關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來自關系中的動機性捲入;承諾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來自關系中的認識性(認知性)的決定與忠守(Sternberg)。
社會心理學家有個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所構成的,激情指一種情緒上的著迷,個人外表的和內在的魅力是影響激情的重要因素。親密指的是兩個人心理上互相喜歡的感覺,包括對愛人的贊賞、照顧愛人的願望、自我的展露和內心的溝通。承諾主要指個人內心或口頭對愛的預期,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親密是「溫暖」的,激情是「熱烈」的,而承諾是「冷靜」的。
要素
親密
親密,是兩人之間感覺親近,溫馨的一種體驗。簡單說來,就是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溫暖的感覺體驗。
親密包含10個基本要素:
1.渴望促進被愛者的幸福。愛方主動照顧被愛方並入力促進他/她的幸福。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為代價去促進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對方在必要時同樣會這樣做。
2.跟被愛者在一起時感到幸福。愛方喜歡跟自己的情侶在一起。
3.當他們在一起做事情時,他們都感到十分愉快,並留下美好記憶,對這些美好時光的記憶能成為艱難時刻的慰藉和力量。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時光會涌流到互愛關系中並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對方。情人必須非常看重和尊重對方。盡管情人可能意識到對方的弱點,卻不能因此而減少自己對對方的整體尊重。 在艱難時刻能夠依靠對方。在患難時刻愛方仍感到對方跟自己站在一起。在危急時刻,愛方能夠呼喚對方並能指望對方跟自己同舟共濟。
親密(Intimacy)
5.跟被愛方互相理解。情侶應互相理解。他們知道各自的優缺點並對對方的感情和情緒心領神會,懂得以相應的方式互相作出反應。
6.與被愛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佔有物。愛方應樂意奉獻自己、自己的時間以及自己的東西給被愛方。雖然不必所有的東西都成為共有財產,但雙方在需要時應分享他們的財務,最重要的是分享他們的自我。
7.從被愛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愛方能從被愛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煥發,特別是在身處逆境時尤其應該這樣。當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對,但你意識到只有一件事不會出問題——你的配偶始終跟你站在一起。這時你就知道你們的關系具有這一因素。
8.給被愛方以感情上的支持。在逆境下,愛方應與被愛方在精神上息息相通,並給予感情上的支持。
9.跟被愛方親切溝通。愛方能夠跟被愛方進行深層次和坦誠的溝通,分享內心深處的感情。
Ⅵ 愛情三角形理論是誰提出的
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Ⅶ 愛情心理學的各理論
愛情的現象可以去理解、可以去描寫、可以去解釋、可以去研究…但愛情的美只能在感動中得以體會,那是一個充滿了想像與超脫現實的生命經驗。為什麼一個人可以那樣的去愛另一個人?在心理學的眼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愛情理論,主要有兩類范疇:社會的和人格的。以下是心理學上常見的愛情理論,在這里我們先介紹社會心理學家的愛情理論。 Rubin(1970)開始將愛情定義成對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種態度之後,使得愛情得以並入人際吸引之社會心理學主流內,並能使用一般測量方法研究愛情。
他假設愛情是可以被測量的獨立概念,可視為一個人對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態度,他從文藝著作、普通常識及人際吸引之文獻資料中,尋找擬定敘述感情的題目,經過項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驗而建立愛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歡量表(liking scale),他發現愛情與喜歡有質的差別,而其愛情量表中包含三種成分:
1.親和和依賴需求。
2.欲幫助對方的傾向。
3.排他性與獨占性。 加拿大社會學家John Alan Lee(1973)經由文獻收集及調查訪談兩階段的研究,將男女之間的愛情分成六種形態∶
情慾之愛(eros)、游戲之愛(lus)、友誼之愛(storge)、依附之愛(mania)、現實之愛(pragama)及利他之愛(agape)。
所謂的「情慾之愛」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並且是羅曼蒂克、激情的愛情;
游戲之愛:視愛情視一場讓異性青睞的游戲,並不會將真實的情感投入,常更換對象,且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友誼之愛:是指如青梅竹馬般的感情,是一種細水長流型、穩定的愛
依附之愛者對於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現實之愛者則是會考慮對方的現實條件,以期讓自己的酬賞增加且減少付出的成本的愛情;
利他之愛者則帶著一種犧牲、奉獻的態度,追求愛情且不求對方回報。
承接Rubin將愛情視為態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編制愛情態度量表來驗證Lee的愛情類型理論,研究結果發現的確有六個向度,因此驗證了Lee的理論。此量表有六個分量表,分別代表不同的愛情類型,每個分量表各有七題,總共有四十二題,采五點量表的反應方式回答對各陳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後,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為測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學者的認可。 除了上述Rubin發展的愛情量表中將愛情成分分成三類之外,Sternberg(1986)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論。他認為愛情包括三種成分: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諾(commitment)。
所謂的親密是指與伴侶間心靈相近,互相契合,互相歸屬的感覺,屬於愛情的情感成分;
激情是指強烈地渴望與伴侶結合,促使關系產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動機,也就是與「性」相關的動機驅力,屬於愛情的動機成分;
而承諾則包括短期和長期兩個部分,短期的部分是指個體「決定」去愛一個人,長期的部分是指對兩人之間親密關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諾,屬於愛情的認知成分。
隨著認識的時間增加及相處方式的改變,上述的三種成分將有所改變,愛情的三角形會因其中所組成元素的增減,其形狀與大小也會跟著改變。三角形的面積代表愛情的質與量,面積愈大,據Sternberg(1986)的說法:「三角形越大,愛情就越豐富。」
Sternberg(1986)進一步提出:在三種成分下有八種不同的愛情關系組合,其分別為:
1.喜歡:只包括親密部分;
2.迷戀:只存在激情成分;
3.空愛:只有承諾的成分;
4.浪漫之愛:結合了親密與激情;
5.友誼之愛:包括親密和承諾;
6.愚愛:激情加上承諾;
7.無愛:三種成分俱無;
8.完整的愛:三種成分齊聚於一個關系當中。 這個理論與下一個要介紹的理論一樣,主要是探討親密關系如何發展,兩者的差別是前者屬於階段論,後者則屬於社會交換論。首先先介紹Murstein(1987)所提出的SVR理論,他認為親密關系的發展,依雙方接觸的次數多寡來看,可分為「刺激(Stimulus)」、「價值(Value)」、和「角色(Role)」叄階段。
刺激階段:通常雙方第一次的接觸即屬於刺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雙方彼此間互相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條件上,例如被對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
價值階段:一般而言,雙方大約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觸,便屬於價值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價值觀和信念上的相似。
角色階段:通常雙方大約第八次以後的接觸,便開始屬於角色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彼此對對方的承諾,主要建立在個體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關系中,對方對自己所要求的角色。
雖然Murstein認為親密關系包含刺激、價值、和角色叄階段,但其實在親密關系的每個階段中,這三種因素對關系都有影響;只是在每個階段中,各有一個因素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以整個關系發展歷程來看,刺激因素依開始占較高的比重,之後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而逐漸上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後會趨於一個平穩的水準;至於價值因素雖然一開始時的比重較低,但關系發展至「價值階段」的時候,這個因素的比重會迅速提高,不過在「角色階段」時,其比重也會趨於平穩,且最後平穩的水準所佔的比重,也比穩定後刺激因素所佔的比重高;同樣的,角色因素一開始最低,到「角色階段」則會超越其他兩個因素,且隨著關系的繼續發展,其比重也會不斷地往上提升。
Rusbult的投資模式
以社會交換論的觀點來看親密關系的發展,認為親密關系中的雙方,在此關系中互相有所得失,並以一種理性且公平的評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關系中付出與收獲,再以此評估為基準,決定其對關系的應對方式;在這類理論中,Rusbult(1980,1983)的投資模式是其中較重要的一種。
Rusbult(1980,1983)認為男女親密關系中的「承諾(commitment)」,是由滿意度(satisfaction)、替代性(alternatives)、及投資量(investments)等因素所共同決定。根據投資模式的預測,當親密關系中的個體,對關系有較高的滿意度、知覺到較差的替代性品質,以及投資了較多或較重要的資源時,便會對此親密關系做出較強的承諾,也就是較不易離開此關系。簡單來看,可用一個方程式加以說明:
滿意度-替代性+投資量=承諾滿意度:
親密關系中的個體,對於他在此關系中所得到報酬及所付出的成本,會評估相互抵消後的實際結果;隨著關系的長期發展,彼此的相互依賴性會隨著提高,而開始將伴侶的結果和整個關系的結果也並入實際結果的計算,例如和伴侶一起分享他的成功或共同分擔他的痛苦。此外,個體也會依據過去曾有的親密關系及有關的經驗(例如與家人和朋友所討論、比較的結果),形成一個自己對關系所應得結果的預期水準。最後個體會將在關系中獲得的實際結果,與此預期水準相比較,而產生對此親密關系的「滿意度」:當實際結果愈好,預期水準愈低,則滿意度愈高。
替代性:
「替代性」指的是對放棄此親密關系的「可能結果」的好壞判斷,「可能結果」包括發展另一段親密關系、周旋在不同的約會對象間、或是選擇保持沒有任何親密關系的單身狀態等。個體對於此關系外可替代關系內伴侶的可能對象,其考慮的因素不只包括特定的喜歡對象,也包括不特定的對象,以及個體對自己能否離開此關系的能力的主觀知覺與客觀評估。此外,個體的內在傾向與價值觀也會影響替代性的主觀知覺:例如當個體覺得有自信、有價值、有高自尊、及有強烈的自主性需求時,通常會知覺自己有較佳的替代性品質,而較容易離開此親密關系。
投資量:
「投資」是指個體在親密關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資源。「投資」與報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兩點:第一是「投資」通常不能獨立地從關系中抽取出來,而報酬與成本可以;第二是當關系結束時,「投資」無法回收,而會隨著關系的結束一並消失。因此投資會增加結束關系的成本,使個體較不願也不易放棄此關系,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增強了個體對此關系的承諾。
個體投資在親密關系中的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投入的資源,如時間的投入、情緒能量的釋放、個人隱私的想法與幻想的揭露,以及為伴侶所做的犧牲等;另一類是間接投入的資源,如雙方彼此的朋友、兩人共同的回憶,以及此關系中所特有的活動或擁有物等。此外,在長期親密關系中所形成兩人一體的認同感,長期相處下來所建立的默契與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補的一些記憶與訊息等,也是會隨著關系結束即失去的投資。個體所投入的資源層面愈廣、重要性愈高、數量愈多,則表示其投資量愈大;當個體在此關系的投資量愈大時,對此關系的承諾也愈強。
承諾:
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諾」,是指會使個體去設法維持這份關系,以及感覺依附在此關系中的傾向。因此承諾的定義包含兩個部分:行為的意向與情感的依附。
當個體對一份親密關系做出承諾後,不僅代表他想維持這份關系並依附關系下,也會促使個體做出種種有助於維持此關系的行為:例如與他人作一些適應性的社會比較,並選擇性地加以解釋,以便得到此關系是「很好」的知覺;對於對個體具有吸引力而易破壞現有關系的替代對象,盡量拒絕與其接觸或相處的機會;採取有效的方式,處理有關忌妒與第三者介入的問題;自願為此關系作一些付出與犧牲;以及當伴侶做了某些糟糕或不合己意的事時,採取順應而非報復的方式解決。
Ⅷ 愛情依附理論誰提出的
(一) Ⅰ 愛情態度理論 Robin(1970)將愛情定義為對特定他人的一種特別的態度,成為了研究愛情的開端。他假設愛情是可以被測量的,建立了愛情量表〔love scale]與喜歡量表[liking scale],使得愛情能以心理測驗的方式加以研究。他提出了愛情的三個成分:1.親和和依賴需求2.欲幫助對方的傾向,3.排他性與獨占性。並指出愛情與喜歡有「質」的差別,而不是一般認為只是在「量」上的程度差異。 Ⅱ 愛情觀類型理論 由社會學家John Lee[1977]提出,將愛分為六種類型: [1]浪漫之愛:較重視外在美的愛情,在愛情當中,戀人無條件包容對方缺點。是一種充滿浪漫激情的愛。 [2]游戲之愛:視愛情為獲得對方青睞的挑戰性游戲。當事人為避免自己過度投入感情,會不停的更換對象,以享受愛情過程的樂趣。 [3]友誼之愛:青梅竹馬的愛情就是屬於這一種。是一種共同成長的平穩的愛情,因長期相處而與對方產生親密感與歸屬感。較無變動激情。 [4]佔有之愛:這種愛情具有強制性,排他性高,通常當事人較為敏感,情緒起伏也較明顯。 [5]現實之愛:人們傾向於選擇成本低、酬賞高的愛情。以現實利益為考量來發展的愛情。 [6]利他之愛:視愛為一種奉獻、付出,不求回報。是一種充滿關愛之情的愛。 Ⅲ 愛情成分理論 R. Sternberg[1988]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含有三種成分:親密、激情、承諾。親密指彼此依附親近的感覺;激情指雙方關系令人興奮的部分,有強烈欲與對方結合的意願,促使雙方產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動機,也就是與「性」有關的動機驅力;承諾指的是願意與對方相守的意願及決定,短期來說是決定去愛一個人,長期是指對兩人之間親密關系所做的持久性承諾。在這當中,親密是愛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愛情的動機成分;而承諾是愛情的認知成分。這三種成分在愛情當中所佔的比例會不斷的變動,因而有以下八種不同的愛情關系組合: [1]喜歡:只包括親密。 [2]迷戀:只包括激情。 [3]空愛:只包括承諾。 [4]浪漫之愛:由親密與激情組合而成。 [5]友誼之愛:由親密與承諾組合而成。 [6]昏庸之愛:由激情與承諾組合而成。 [7]無愛:三個成分都不具有。 [8]完整的愛:親密、激情與承諾交互作用,是真愛的本質。 Ⅳ Murstein[1987]的SVR理論 這個理論主要是以階段論的方式探討親密關系如何發展,認為親密關系的發展,依雙方接觸的次數多寡,可分為「刺激」、「價值」、「角色」三階段。 [1]刺激階段:雙方第一次接觸的時候,被對方的外在吸引,例如:外貌、身材。 [2]價值階段:第二次到第七次接觸,應屬於價值階段。彼此的吸引力建構在價值觀和信念上的相似,並且建立感情上的依附。 [3]角色階段:指第八次以後的接觸。個體能否扮演好在此關系中對方所要求的角色,是彼此建立承諾的關鍵。 Murstein雖然提出刺激、價值、角色三階段論,但在各個階段中,並不單純只是包含一個因素,而是三個因素交互影響,只是比重多少的差異。在刺激階段,刺激所增加的幅度極大,而其它兩個因素增加的幅度很小,因此依開始時是以刺激因素為主。之後刺激因素趨於平穩,角色因素增加幅度仍小,但價值因素則大幅增加。最後,刺激與價值因素皆趨於平穩,轉而以角色因素為主體。 Ⅴ Rusbult的投資模式 Rusbult[1980;1983]的投資模式是以社會交換論的觀點,將Murstein的SVR理論中的階段論加以修改。對於親密關系的發展,Rusbult認為親密關系中的雙方,在關系中會有得失,而當事人會以一種理性且公平的方式評估,衡量自己在關系中的付出與收獲,以決定其對此關系的應對方式。 Rusbult指出,男女親密關系中的「承諾」,是由滿意度、替代性以及投資量等因素共同決定的。根據投資模式的預測,個體在親密關系中,有較高的滿意度、而可替代性較低、並隨著投資量的增加,會使個體做出較多的承諾,也使得彼此的關系更為穩固。 此理論可以化為以下的公式: 滿意度-替代性+投資量=承諾 ●滿意度:滿意度的衡量,是「預期水準」與「實際結果」的相比較。預期水準愈低,實際結果愈好,則滿意度會愈高。預期水準,是個體依據過去曾有之親密關系以及旁人的看法所發展出對於此段情感的期待。實際結果則是個體在此段關系中的付出與得到的報酬相抵銷的結果。隨著關系的長期發展,彼此的依賴性提高,個體也會將對方的結果列入考慮,與伴侶一同分擔其成功與痛苦。 ●替代性:「替代性」指的是放棄這段關系後可能結果的好壞判斷。可能的結果, 例如另外建立另一個關系,同時有許多的約會對象,或是沒有任何親密關系而呈單身的狀態。因此個體欲放棄此段關系所考慮的對象,不單只是特定的第三者,亦有可能是不特定的個體,或是無形的理想、自主性等內在的因素。也就是說個體的內在傾向與價值觀也會影響替代性的主觀知覺:例如當個體知覺到放棄這段戀情,可使其有更好的發展、更獨立的空間、較佳的自主性,則主觀知覺的替代性便會提高,而易於離開此親密關系。 ●投資量:投資量是指在此關系中所投入的資源。因為投資是無法從關系中單獨抽取出來的,因此當這段關系結束,投資是無法回收的,會隨著關系一同消失。當事人會因為捨不得這些投資而不願意放棄這段戀情,但相對的加強了整個關系的承諾,使得關系較不容易破滅。投資可分為直接的投資和間接的投資。直接的投資是只由外部投入關系內的資源,例如互相所做的犧牲、投入的時間、隱私權的放棄、個體能量的損耗等。間接的投資例如兩人共同的回憶、雙方共同的朋友、兩人共同的擁有物、共同從事的活動等。此外,因長期相處而形成於雙方關系內部的認同感、默契、思想相似性、可相互補的記憶等,也是一種投資的形式,亦會隨著關系的結束而消失。因此這些因素涉及的層面愈廣愈重要,投資量亦會增高,則承諾會愈高,關系愈不容易破碎。 ●承諾:承諾是指個體會盡力設法維持此關系與依附的傾向。因此承諾所包含的是「行為的意向」與「情感的依附」。當個體對一個親密關系做出承諾後,代表其欲維持這段關系,不僅如此,個體亦會排除其它有礙於此親密關系發展的障礙物,如替代性高的人或事物,願意為此關系與對方做一些付出與犧牲;亦會選擇性篩選周遭的意見,留下好的知覺,以支持自己維持這段關系。並且對伴侶不當或不合己意的行為,予以合理化的解釋。 Ⅵ 愛情關系的依附風格理論 此類的研究,將愛情與依附關系做了連結。研究者認為,個體嬰兒時期與人建立的依附關系,會使個體形成一個持久、穩定的人格特質,這特質在與異性建立親密關系時,便會顯現出來。因此,幼時人際親密關系的型態與後來的愛情親密關系互動,存在著因果關系。 (一)三類型的依附風格理論 此理論是由Hazan與Shaver[1987]提出。他們將成人建立愛情聯結的過程視為一種依附的過程,就如嬰幼兒在幼年時期與雙親建立依附的過程一般。因此根據Bowlby的依附理論和Ainsworth等人的三種嬰幼兒傾向,提出愛情關系的三種「依附風格」: ● 「安全依附」:與伴侶關系良好,依附為安全型,彼此互信且相互扶持。 ● 「逃避依附」:有極端的情緒反應與忌妒,但也害怕與逃避和伴侶間的親密關系。 ● 「焦慮/矛盾依附」:常有極端的情緒反應,善於忌妒並且期待雙方的付出與回饋是互惠的。 在Hazan與Shaver的研究中發現,三種不同的愛情依附風格在成人中所佔的比例為安全依附約56%,逃避依附約佔25%,焦慮/矛盾依附約佔19%,與嬰兒依附類型的調查比例相當接近,而且成人受試者的愛情依附風格可以從他們對父母關系的主觀知覺來加以預測,因此他們認為成人的愛情依附風格,可能是從嬰幼兒時期便已開始發展的一種人際關系取向。 (二)四類型的依附風格理論 Bartholomew和Horowits[1991]將上述的愛情依附風格理論加以擴展,而發展出一個四類型的依附風格理論。以「正向或負向的自我意像」、「正向或負向的他人意像」兩個向度來分析,產生以下四種愛情依附風格: ●安全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正向他人意像所造成。 ●焦慮依附:由負向自我意像和正向他人意像所造成。 ●排除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負向他人意像所造成。 ●逃避依附:由負向自我意像和負向他人意像所造成。 (三)成人依附關系的向度 Feeney和Noller[1996]將成人的依附關系,列出幾個要素,並指出開放、親近、依賴、承諾和情感是親密關系中的五個重要向度,而向度的表現程度使得親密關系呈現不同的風貌.
Ⅸ 關於愛情心理學的四種依戀分別是指哪四種
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
20世紀90年代中期,社會心理學家布倫南等人(Brennan & Shaver, 1995)根據依戀風格理論,提出一個成年人愛情依戀風格模型。依戀風格理論認為,人類普遍具有與特定個體形成親密而持久關系的強烈願望。這種慾望從童年時期開始發展,這一時期,嬰兒與一名或多名成年人形成強烈的依戀關系。依戀(attachment)指嬰兒對特定個體的積極反應,其最大功能就是能夠提供一種安全感。所有嬰兒都對最初照顧他們的人(主要是母親)懷有依戀,但依戀的性質卻並不相同。瑪麗(Mary Ainsworth,1973年)等人按照嬰兒和母親之間形成的某種特定關系,確定了三種主要的依戀風格: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安全型(secure)指父母積極回應嬰兒的需求時發展出來的依戀風格;迴避型(avoidant)指當父母不回應嬰兒的需求甚至拒絕時形成的依戀風格;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主要指照顧者十分焦慮,對嬰兒的需要反應不定,有時回應其需求,有時卻不在身邊,或者態度粗暴時形成的依戀風格。嬰兒期表現出來的情感依戀能力將伴隨人的一生。
布倫南在此基礎之上,確立了成年人的愛情依戀風格模型。他認為早期依戀體驗對成年人以何種方式維系親密關系會產生重大影響。成年人的依戀風格也可分為安全型、迴避型和矛盾·焦慮型三大類。
安全型。安全型風格的成年人自幼與母親形成一種穩定的依戀關系。母親在十分關愛孩子的同時,鼓勵他面對這個世界,學會如何適應、探索和改造外部環境。在這一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發展出愛與被愛兩種能力,不僅有能力去愛,而且能夠享受其他人對他的愛,容易和戀人形成穩定的關系。安全型的人傾向於把自己形容成一個容易和他人接近、樂觀且開朗的人。他很少擔心被拋棄,認為自己最重要的愛情關系是愉快、友好和相互信任的。
迴避型。迴避型成年人由於自幼缺乏母愛,所以未能發展出一種對他人的信任。他們長大成人後,對來自另一個人的愛很不適應,不願和其他人建立親密關系,以免受到傷害。他們通常拒絕承認自己的依戀需要,認為戀愛的失敗對生活影響不大,更專注於工作。在形容最重要的愛情關系時,他們談論最多的是情緒上的起伏、嫉妒和對親密關系的恐懼。此外,他們用來描述父母的詞語通常都是負性的,往往不等把事情弄清楚就開始發怒、產生敵意並拒絕親密關系。在與戀人相處時,很少感到親密與幸福。他對自己的伴侶並不坦誠,更容易陷入相對短暫的性關系中。布倫南認為,這種風格與不良的人際關系、嫉妒心和難以排解的社交焦慮有關。
焦慮·矛盾型。具有焦慮·矛盾性傾向的成年人自幼與撫養者之間形成一種矛盾和缺乏穩定性的關系。母親對他忽冷忽熱、變幻無常。他無法確定如何才能贏得母親的愛。此種類型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表現出一種深刻的焦慮感,既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又擔心伴侶不會回應自己的愛,不會和自己在一起。他們形容自己最重要的愛情關系為完全佔有、希望有愛的回應、情緒上的起伏和強烈的性吸引。此外,迴避型成年人還具有強烈的嫉妒心。在親密關系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種想獨占對方的嫉妒心理。但這牽涉到一個度的問題,凡事都有限度,一旦超出限度,嫉妒就會演變為侵犯行為。例如,偷看戀人手機內的短消息或者查他存儲在手機內的電話號碼等行為,顯然已經超過妒忌的范圍,構成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
三種依戀風格在成人中的比例分別為安全型56%、逃避型25%、焦慮·矛盾型19%。成年人愛情依戀風格研究表明:親密關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生早期的依戀體驗,而非當事者雙方的主觀努力。它的命運往往在關系還未確立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
有些人把焦慮型和矛盾型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