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那些愛情是很偉大的.就是類似項羽與虞姬,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的愛情還有什麼
(一)維納斯和阿都奈斯
在所有的愛情中,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這個來自於古希臘的愛情故事就是這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個美少年阿都奈斯對自己所產生的愛情,一點也不比維納斯對他的愛情更淺。唯一不同的是,維納斯對他的愛,是任何社會都可以寬容接受的,雖然兩者在身份和地位上有一點差別。可是阿都奈斯對於自己狂熱的愛,卻是難以被人理解。以至於後來人把他的這種行為叫做「自戀」(narcissism),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則被歸為病態的一類。這對於這個美少年的本身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所有的愛,只要是愛,都不應該受到人們的冷落甚至不屑。
當然維納斯對於這位美少年的愛,也是令人稱道的,其追求的程度,迫不及待的心情,讓現在很多高傲,自負的嬌小姐們都無法理解。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叫「做神仙做到她這個份上,還是不要做了」。
忘情的維納斯遇見了無動於衷,鐵石心腸的阿都奈斯,從她的角度上來說,是她愛錯了人,可是她有什麼辦法呢?愛情這個東西是不分什麼對錯的,她就是愛他,這沒有辦法。維納斯把一切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故事裡對於情慾的描述,讓我們今天的男女看了都有點覺得火辣辣,可是不要誤會,這是維納斯愛他的表現,與色情無關這個故事還給我們後來的愛情文學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都奈斯愛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一個第三者,從更廣一點的意義上來說,從那以後所有關於三角戀愛乃至四角,五角戀愛的文學作品都是來自於一個叫做「維納斯和阿都奈斯」的故事。
結論,一廂情願的愛情,總是伴隨著一個人的快速毀滅和另一個人的慢慢毀滅。
(二)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這是近代以來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愛情故事,直到如今還被廣為流傳。在不列顛帝國將近千年的歷史中,還沒有一位國王會主動遜位。而他下台的原因卻是為了兩個字——愛情。這位使得他拋棄自己應有政治地位的女人,竟然是一位離過兩次婚的美國女人。
這件事在歐洲的上流社會眼裡,無異於大逆不道。在當時的歐洲主流社會,人們還無法給這件事情以充分的寬容和認同。成千上萬國王的支持者聽到了收音機里傳來的國王退位的聲明,淚流滿面地癱倒在地。也許他們的舉動裡面還包含有對這份愛情極大的敬意,他們是懷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看著自己愛戴的國王走下王座的。但任何事情就是這樣,有一得必有一失。國王失去了他的王位和他的王國,得到了他最珍視的——愛情。
辛普森夫人後來以溫莎公爵夫人的身份把自己丈夫的遺體送回英國,參加國葬。整個英倫三島舉國上下一片悲聲。在那個時候,認同他們愛情的人,已經比幾十年前要多許多了。人們把他們看作是為愛情獻身的經典。現在想起來,沒有他們的愛情,整個歷史也許會被改變,現任的女王也許永遠不會出現。為了愛情而拋棄王位的君主,從國家民族的角度來看,是不負責任,從人的角度來看,是把愛情當作自己畢生的信仰,是「人」這個概念的最完美的詮釋。
結論,有代價的愛情,愛情的代價在蔑視愛情的人的面前是泰山,在珍視愛情的人的面前什麼也不是。
(三)羅伊和馬拉
在倫敦的一座名叫華鐵盧的橋上,一段美麗,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在炮火的轟鳴中悄悄地開始,同樣,這份愛情最終也是在這個橋上走到了終點。其實這段愛情沒有結束,永遠也不會結束。
這段愛情從頭到尾都是那麼的完美,在這個故事裡面,沒有一個壞人,我們看到的都是好人。羅伊和馬拉在橋頭相遇的一瞬,偉大的愛情就開始了。羅伊在雨中望著上面的窗戶,在他們的故事裡,是點睛之筆。就在兩個人在前往教堂結婚的路上,才互相問了對方的名字。一切看似那麼的荒誕不經,但卻是那麼的合情合理。就是這一段閃電般成熟起來的愛情,卻讓一個人因為愛對方而獻出了所有,讓另一個人把這份愛情永遠的放在自己的心裡。
這個故事中的所有人,是寬容的,羅伊的叔叔,媽媽。不寬容的是一種無形的氛圍,一種可以把人窒息的氛圍。這種氛圍牢牢地控制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在無可奈何的看著殘酷的現實一步一步走來。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拉的死,恰恰就是這個故事中最動人的部分。正是她的死,才構成了這個故事的不朽,反之,馬拉會成為又一個簡愛,只不過馬拉麵對的羅伊,比簡愛面對的羅切斯特更加浪漫一點,脾氣更加好一點而已。而簡愛的故事,實在不能算得上一個偉大,經典的愛情故事。我們把它叫做個人奮斗的經典之作還差不多,或者叫對於維多利亞時代教育制度以及門第觀念的批判也行。
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認為,婚姻應該是門當戶對的。可羅伊和馬拉的故事已經超出了門當戶對的范圍。如果我們把這位大作家從墳墓中喚醒,讓他對魂斷藍橋的愛情故事進行一番評價,我想她也會感到很為難的,真的很為難。
結論,永遠的愛情,無法長相廝守的愛情,才會是永遠的愛情。
(四)愛斯梅哈爾達和撞鍾人
在陰森森的巴黎聖母院里的那個撞鍾人,被人們稱之為野獸,那個為避禍逃到了裡面的波希米亞女人,被人們稱為美女。美女和野獸的愛情,本來就是一種不對稱的愛情,並且反差如此之大,給人的直觀感覺,並非像這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一樣,那麼令人動情,令人回味。但是在幾百年以後的鍾樓里,當人們看到了兩具抱在一起的屍體時,一份感動,對愛情的感動,不禁油然而生。美女和野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抱在了一起,並且永遠沒有分開。
撞鍾人對愛斯梅哈爾達的愛,已經超出了肯為之獻身的范圍。也許在撞種人看見她的第一眼,就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了她的手裡,隨時准備為他在心中所愛的女人獻出一切。雖然他知道也許這不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也許自己的死,只不過是像飛入大海的一片羽毛,只會無聲無息,不會有人注意到。但幸運的是,他得到了對方的愛,並且是永遠的。
也許這愛情不像其他的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一樣,那麼讓人易於接受,那麼完美。但這也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而且這個愛情故事還是那麼的震撼人心,那麼的超凡脫俗。大革命時代的人文精神,在這里一覽無遺。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即便是畜生一樣的人,也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即使距離再遠的兩個人,也會有機會注視同一目標,也會被愛情的綵帶,連在一起。
結論,最真實的荒誕的愛,也許愛這個字,本無所謂什麼荒誕和真實,只要是愛
(五)幸子和光夫
八十年帶上半葉,風靡了整個華夏大地的故事,從拖沓窘長的劇情中可以看出,這部電視劇主要所講的還不是關於愛情,而是更加註目於親情。劇中兩人相愛,只是為了今後的親情悲劇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盡管這個鋪墊很巧妙,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很殘酷。好像是要逼著人們在愛情和親情之間作出一個選擇,這樣的選擇,對人類來說,是勉為其難的。所幸的是編劇在關鍵時刻,讓幸子悄悄地死去,解除了我們的為難。我們的思想,在跨越人類道德最終底線的那一刻,被編劇生生的拉了回來。
光夫和性子的愛,在當時人們的眼裡總是會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在兩人得知他們是兄妹的時候,他們的愛情一下子轉變成了兄妹之愛。還有一種就是,他們的愛是真正的愛,只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處理,所以只好讓其中的一個人死去。幸子最後在飄滿櫻花的湖中小船上,在光夫的懷里靜靜的死去,也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他死在自己哥哥的懷里,一是他死在自己愛人的懷里。可嘆的是,當時抱前一種觀點的人,佔到了絕大多數。
其實,愛就是愛,不會轉化為其它的什麼。這一對男女,沒有人會懷疑是天生的一對,即便在真實生活中,這兩位演員也是一對夫妻。這就是編劇的可惡之處,他把任何條件都設定為對愛情的發展有利,唯獨把一個條件定死了,這是先天的,後天努力所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們是兄妹。
可憐一對相愛的人,他們為了愛情付出了很多,但沒有多少人會理解他們,只有把那一份真摯的愛情藏在心底,一個辭世而去,一個面對一汪秀麗的湖水,回味著逝去的愛情。
結論,不可能的愛情,我們的這個社會還需要進化,我們要思考一下,道德和愛情,誰能超越誰。
(六)梁山伯與祝英台
這是個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愛情故事。某種程度上,還是被今天的一般人在愛情心理上所認同。不過今天的按男女們不會像那時候的梁祝那麼的傻,竟然會坐以待斃,雙雙化蝶。在一個互聯網和行動電話盛行的現代社會,男女之間的交往不會再像古代社會那麼困難,那麼的低效率。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會象過去那麼脆弱。我們直到今天還是能夠感覺到當時的那一對男女在相思時候的痛苦。其實這種痛苦在你回味的時候是很甜蜜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代價所獲得的收益,也是任何東西所無法代替的。現代男女的愛情故事之所以沒有辦法成為偉大的愛情,就是他們付出的太少,絕對不肯為之獻身。畢竟,生命,是現代人可以付出代價的底線,不是可以輕易超越的。
這個故事中的求愛手段,也是讓我們感到興奮的地方。女主人公女扮男裝,用一些景物和實物來進行比喻,向男主人公求愛。這一段故事的描寫,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因為這不管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超越了故事發生的那個時代所能包含的一切特徵,有一絲淡淡的現代主義的味道。淺薄的研究者,會從中得出一個裡面有同性戀傾向的描寫。更深一步來想,這就是愛情的偉大力量,可以超越一切時代和觀念的束縛,讓人們作出不被當時社會理解但能被後代津津樂道的事情。
畫龍點睛之筆,就是裡面的化蝶。卑微的生命往往代表著自由。嚮往愛情和自由的人們,往往會這樣去做,因為這兩點,就是他們的生命。
結論,無奈的愛情,只能在另外一個世界中尋找他們愛情的延續。
(七)莫瑞爾和保羅
沒有人會否認母愛的偉大,但母愛是單方面的。如果母愛可以得到回報,那也只能是來自兒女的兒女之愛。但勞倫斯在「兒子與情人」中,對這一觀念進行了強有力的挑戰。沒有人會否認勞倫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家,也沒有人會否認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但能夠對這部作品所講述的故事公開表示認同的,恐怕遠遠不如對這部作品進行研究的人多。
莫瑞爾太太把自己身上涌動的激情,傾注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自己也從兒子的身上,獲取從自己丈夫身上得不到的愛情感覺。對於這位莫瑞爾太太來說,在她心底里,早已把自己的兒子當作自己理想中的愛人,她照顧他,撫養他,所做的一切,都超出了一位母親所能做的一切。她是真正把自己的兒子當作了自己愛的對象,這種愛,不是單純的親情之愛,更大程度上來說是一種愛情的體現。而保羅,也在心目中把自己的母親當作了自己的愛人,以至於他覺得,只要他母親在,他在次生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愛人。因為這個愛人就在他身邊,那就是他的母親。
在這部爭議很大的作品裡,人們探討的更多的是心理層次和社會層次方面的東西。很多的時候把融在裡面的愛情,解釋為一種情節(Odipus Complex),這個源於古希臘的英語詞彙,雖然歷史很悠久,但卻讓人們研究了幾千年,直到今天,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結果。也許人類不敢正視自己身上存在著的和現實社會不協調的東西,也許這個社會已經形成了一個定勢,沒有人能夠去打破。我們只有沿著自己為自己設定的道路,走下去,永不回頭。
結論,最有人倫的不倫之愛,這是一種愛情,最起碼也要算是愛情之樹上的一個分叉。
(八)劉欣和董賢
斷袖之癖,是我們在大一點的時候所學到的一個成語。從字面上來看,十分的隱晦,不去做一番考證還真是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劉欣,這個西漢王朝的昏君,竟然是一個至真至愛之人,在兩人同榻而眠的時候,當他有要事要離開時,董賢的身體壓住了他寬大的袖子,他不忍吵醒自己的愛人,斷袖以離去,這一分細致,對愛人的那一份真愛,足以使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感到汗顏。當然他的另一半,董賢,也是一樣,他在哀帝劉欣死去的第二天,就在家中自殺,死的時候,他還保留著哀帝留給他的玉璽。不幸的是,這一對戀人是兩個男人,也就是被我們今天很多所謂的正人君子所不齒的同性戀。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一看到斷袖之癖這個成語,都會理解成為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其中對愛情的詮釋。沒有什麼人規定了愛情是屬於異性之間的專利,同性之間的愛情也許會更加真摯,更加盪氣回腸。劉欣和董賢,就是屬於這種愛情的代表。
愛之真,情之切,試想我們今天,即便是在異性之間,能對對方如此體貼,如此忠誠的愛侶,也並不多見。這就是源於愛的舉動,這舉動背後的動力,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愛情。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同性之愛已經不是一份年青的愛情,從古希臘人對與同性之愛的寬容態度,到中國大唐盛世時人們口無遮攔地對此進行談論並親身實踐,直到現代西方國家從社會觀念方面,法律方面,對此所作出的寬容調整,我們可以看出,這不是一種屬於畸形的愛情,只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 結論,同性之愛,也會是動人的,偉大的,催人淚下的。
(九)三毛與荷西
初識荷西時,三毛正馬德里上大學三年級,而荷西只不過她學校附近就讀的一名高中生,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也就是聖誕節晚上,頭上一頂法國帽的荷西卻在她所居住的公寓樓下等她送她節日禮物與祝福!那時三毛根本就未將比自已小幾歲的荷西懷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卻有一絲虛榮: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帥氣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該是一種榮耀才對呢!隨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訓他:不要逃課!再逃課就不理你了!而荷西卻照樣逃課來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臉認真地說,ECHO(指三毛),你等我結婚好嗎?六年!四年大學,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覺察他的異常,便故意氣他,對他下最後通牒:再也不要來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氣,只是揮揮他的法國帽,倒退著跟三毛說:ECHO,再見!
後來荷西便真的再也不來找三毛,偶爾在路上遇見,他只是禮貌性地擁抱一下三毛親親她的臉頰。而三毛身邊的男友似乎總在換來換去,有意或無意。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後,荷西托一個朋在捎來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帥小伙正在河裡捉魚,留一臉的大鬍子在陽光下燦爛地笑。三毛也沒太在意,只是感覺:荷西長大了!
返台後的三毛遭遇到了她的第一次情感不幸,也就是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痛苦之餘她重返西班牙,於是,冥冥之中的異國姻緣開始走近他們。
那一天她接到一個好朋友的電話,說有要事囑她趕過去她家。她根本不記得這一天是荷西來看她的日子,而三毛與女友外出的下午,荷西打了十多個長途電話給她卻找不到人。臨近晚上時三毛便又匆匆趕去好朋友家,見面時,好朋友只是叫她閉上眼,等候。而此時,三毛被人突然攔腰抱起,旋轉,三毛睜眼一看,是荷西!她開心得說不出話來,就任由這樣的快樂變成旋渦將她圍繞在裡面。
七個月後,三毛與荷西舉行公證結婚,開始他們幸福而疼痛的愛情之旅。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作一名潛水員,最初的時間里荷西上班的地方離他們家比較遠,而三毛每天都會在下午兩點半開三個小時的車冒著沙漠里走沙與龍卷風的危險去接五點半下班的荷西回家!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定而執著的愛!後來,荷西去了另一個島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於是,三毛就決定將車與行李托運過去,自已放棄精心收拾的家,去陪心愛的荷西。
每天騎腳踏車去荷西工作的碼頭,她都要帶上好吃的東西,而那裡的工作人員也都感受到他們彼此深沉真摯的愛,每每到了碼頭時,第一個見到三毛的人便會指引她去荷西工作的具體地方,然後,遠遠地,那個岸上的潛水員便提前拉拉信號,水下的荷西便一頭冒出水面來,跑上來抱住三毛就笑了。三毛便不管那一身的水滴,緊緊地靠著愛人,為他喂水果,或丟果核玩兒,逗得旁邊的人羨慕至極。
三毛婚後七年,那一次,陳爸爸和陳媽媽遠道飛來歐洲探望外子,因為地域的文化差異,荷西不懂得如何稱呼中國的岳父母,依西方人習慣,他便要稱呼其為陳先生陳太太,而對三毛來說,這可是不行的。一定要叫爸爸媽媽才可以,荷西緊張得不得了,言行拘謹,從始至終都還是未能將爸爸媽媽叫出口。而就在吃晚飯時,正在收拾碗筷的三毛忽聽聊天中的荷西對她爸爸說:爹爹,你叫ECHO准許我買摩托車好不好?三毛趕緊躲進廚房,淚流滿面!荷西肯這樣叫她的爸爸,是緣於他對她多麼深情的愛才可以做到的!!
可惜就在送別三毛父母的那一個夏天,三毛陪同雙親飛離島上,而荷西也送他們到了機場,囑三毛早點回來!可是,這便成了永決!!三毛終生的最愛就這樣在幾天後長眠……荷西潛水時出了意外。
時年荷西僅三十歲!多幺年輕旺盛的年齡啊!!
三毛幾天沒吃沒喝接連地暈倒過去……當時陳母端來一碗湯哀求女兒喝下去,而心痛至極的三毛看也不看一眼,她,執意陪荷西一起走……後來,平鑫濤的夫人也陪在三毛的身邊,一直一直不停地勸慰,直到三毛肯答應她:絕不自殺。
沒有荷西便沒有了可愛的三毛,那些日子,三毛忙著替荷西訂做墓碑,又每天都買大把的鮮花去墓地看她的愛人,陪他說話,直至天黑仍不肯離開……
或許上天賦予三毛太多的愛,除了她的荷西,對其它的人也都親近隨和,不管他是乞丐或是流浪漢,都是她的朋友。世間每一件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善良美麗的化身,一株野草,一枚落葉,一朵浮雲,一滴水珠……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有語言的,都是可以與她進行心靈交流的。
幾年後她返鄉祭祖,卻忘不了看看她幼時的家人而當時早已古稀的竹青叔叔,祭拜祖父曾經居住的破敗小屋,冒雨跪拜祖墳回來後路過兒時鄰居阿姨家便執意陪陪老人再走,不顧一身的勞頓之苦親手打一桶井水,灌上一瓶然後和著祖墳上取來的故鄉土一飲而盡……如此重情重義之女子,又怎不能令人為之肅然起敬呢?
在地攤上,她看中了一串銀鎖片,又看中了一雙紅石頭耳環,而擁有者卻是那個身背嬰兒的貧苦婦人。純朴卑微的模樣令三毛不忍取捨,但最終還是用多倍的錢買回了令她心儀的東西,而一種歉疚卻始終讓善良的三毛困擾不已。其實對方卻因手中多了意料之外的錢而一直歡喜著呢!
在撒哈沙漠中,有錢的人總是可以享受到尊貴的身份和奢華的生活,而三毛在做客時,卻會厭憎那些所謂的大財主,卻對服侍他們生活的小奴僕心生同情與疼惜,絲毫不曾顧及自已的身份,而與他們親近,和藹地聊天,贈送錢財與生活用品以舒緩他們當前的困境。每當看到她與啞奴那一段故事時,我總是感動得忍不住淚濕雙頰。在她看來,一點錢財的饋贈對他們是一種小小的侮辱,而事實上卻真正地幫到了他們解決生活之需呀!可愛清純善良的三毛,總是這般為他人設想!
正因為荷西與三毛的愛情感天泣地,也因為他們的人生愛及天下,所以,我們愛三毛我們愛荷西!為他們的愛情感動,為他們的幸福祝福,為他們在天堂相愛相守而祈禱……
② 意外愛上,若即若離,黯然退出,不再傻傻周旋的星座有哪些
緣分從來不受控制,愛情在不經意之間來到身邊,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開始了一段美好的戀愛,但是感情沒有永恆,時間沉澱,曾經深深相愛的人,最終剩下互相怨恨,落得兩敗俱傷。甚至有些人在分手之後還想著回頭,但也有人被愛徹底傷透,徹底退出彼此的世界。
他們在相處的時候喜歡關注對方的感受,發生矛盾也會為戀人著想,和金牛座接觸,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一種滿滿的安全感,可是愛情永遠不受控制,意外愛上,若即若離,金牛座選擇黯然退出,不再傻傻周旋。
③ 為什麼有的人被愛的人深思熟慮選擇後又寧願不要了呢
一種是失望了,對感情太容易失望的人本身對愛就是有所企圖的,她們愛,是為了讓愛的人感受到,這種人在不懂愛的路程上尋找愛,還有一種他就是喜歡追逐愛,他並不期待你的回應,他只享受由他操控的節奏的愛的游戲,
④ 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寧願放棄愛情,選擇做好朋友,這人是什麼心態呢
俗話說的好 夫妻本是同林鳥 大難臨頭各自飛 現在你們還沒有結婚呢 遇到困難他就退縮了 那以後呢 是不是每次遇到困難他都會退縮呢 這樣男人沒有負起承擔的責任 可能不能和你一起風風雨雨 只能和你一起享福 對自己好一點 也許他已經不值得你愛了 也許你應該找一個更可靠 可以和你一起吃苦的人
⑤ 霍建華寧願退出娛樂圈也要跟林心如在一起,愛一個人,為何很勇敢
因為愛一個人就願意為對方付出。愛一個人的時候,會把對方看得非常重,會為對方付出一切。
⑥ 在愛情里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被傷害也不願意放手呢
在愛情裡面,很多人寧願被傷害也不願意放手,因為愛情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的重要。尤其是女人陷入一段愛情裡面之後就很難自拔,即便知道對方不愛自己,她們也捨不得離開,這就是因為愛,在愛情裡面沒有對跟錯。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會擁有自己的愛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愛情能夠永遠的幸福快樂。但是很多人明明知道這段愛情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但是他們寧願被傷害也不願意放手。
覺得分手之後這一段感情就會成為過去的事,自己心裏面就會空落落的。但是在堅守這一段感情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會非常的難受,而且也會非常的痛苦。因為兩個人並不是相愛的,所以在經營的過程當中會有著很多煩惱。
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也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不會留下遺憾。
⑦ 人與人之間什麼愛最無私,最偉大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愛,比如說和愛人之間的愛情,和好朋友之間的朋友的愛,和兄弟姐妹之間親情的愛,還有和老師之間的師生的愛等等,但是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最無私最偉大那要屬於父親的愛還有母親的愛,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賦予了我們的生命,照顧著我們的生活,教育我們成長,讓我們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
父親還有母親他們對我們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
是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剛出生時是那麼的弱小,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無私的照顧我們成長,交給我們如何做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快樂,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幫我們處理好,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非常的淘氣,每一天都上躥下跳的,怎麼也閑不下來。一個小男孩特別的淘而且什麼也不知道,記得小的時候他們經常帶我出去溜達,有一天我看都有一個人牽了一條狗在遛彎,我就偷偷摸摸的去逗狗玩,不知道怎麼的我把那條狗給逗急眼了,沖上來就要咬我,我怕呀我就哭就跑,這個時候父親聽到了,一把把我抱在了懷里,用腳踢那隻狗,結果腿被咬傷了,當時我也不知道,父親也沒管自己在那裡和媽媽一起鬨我。但是他的腿還在流血,長大了回想起這個事情。我感覺到父母對我的愛是多麼的偉大。他們把我當成了他們的全部。
⑧ 關於名人平淡卻很偉大的愛情
冰心與林徽因之間確有過節,但這不是問題的核心。五四之後,冰心一類的革命文學青年崇尚激進主義,而林徽因、胡適、徐志摩等則推崇個性解放、民主自由,這種政治上的分野,才是《我們的太太客廳》這篇小說出爐的真正原因。不過,小說的政治影響似乎不大,反而使林徽因的「太太客廳」聞名遐邇。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吹拂下,北京的一批知識精英如胡適、梁實秋、徐志摩、聞一多、梁思成、林徽因等利用聚餐、茶會組織沙龍,在自由自在的品茗或餐飲中縱論古今、談天說地,彰顯學問之美,追尋人生之樂。其中,林徽因的「太太客廳」最具代表性。
「太太客廳」得名自冰心
說來蹊蹺,「太太客廳」的得名,竟然源於林徽因與冰心的一點過節。
林徽因是一位才貌雙全、個性鮮明的奇女子。早年曾留學歐洲、美國,於文學、建築學、藝術等皆有精深的造詣。1930年,她和丈夫梁思成由東北大學到北京工作,安家東城區的北總布胡同3號。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幽靜典雅,每逢周六下午,一些學術大家、社會名流,總會自覺地來到這塊極其舒適雅緻的地方,品茶閑聊,切磋學問。胡適、徐志摩、金岳霖、沈從文、朱光潛、蕭乾等是這里的常客,還有來北京訪學的美國歷史學家費正卿和費慰梅夫婦等外國朋友。每當聚首,林徽因是當然的中心,其廣博的知識、靈敏的思維、嚴密的推理、流利的口才,以及得理不讓人的氣勢,在場者皆為之折服。聚會中,他們的話題總是沒完,大半天過去了,仍戀戀不舍,只能期盼下一次聚會早日到來。久而久之,林徽因的茶會就聲名鵲起,為學界和文化界所側目。
冰心對此則有另一種特殊的感受。冰心較林徽因大四歲,兩人是福建同鄉,祖輩之間就有一定的交往。冰心的丈夫吳文藻和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又是清華1923屆的同班同學,且住同一宿舍,無話不談。在美國留學時,他們也常一起旅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冰心和林徽因一樣,才華橫溢,早早就在文學界顯露頭角。所不同的是,林徽因基本按照自由文人的路徑前行;冰心在經受了五四新潮的洗禮後,則逐步傾向革命,尤對問題文學情有獨鍾,時不時利用文學書寫革命激情。在她看來,聚集在林徽因茶會的這些碩學鴻儒意志頹廢,人生空虛,缺少革命激情和民族精神。於是她以此為素材,寫了一篇小說叫《我們的太太客廳》。1933年10月17日晚寫就,從27日開始在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連載。其中的一個片段如下:
「我們的太太是當時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歲時候尤其嫩艷,……我們的太太自己雖是個女性,卻並不喜歡女人。她覺得中國的女人特別的守舊,特別的瑣碎,特別的小方。……在我們太太那『軟艷』的客廳里,除了玉樹臨風的太太,還有一個被改為英文名字的中國傭人和女兒彬彬,另外則雲集著科學家陶先生、哲學教授、文學教授,一個所謂藝術家名叫柯露西德的美國女人,還有一位『白袷臨風、天然瘦削』的詩人。此詩人頭發光溜溜地兩邊平分,白凈的臉,高高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態度瀟灑,顧盼含情,是天生地一個『女人的男子』。……詩人微俯著身,捧著我們太太的指尖,輕輕地親了一下,說:『太太,無論哪時看到你,都如同看到一片光明的彩雲。』我們的太太微微地一笑,抽出手來,又和後面一位文學教授把握……」
如此細微逼真、栩栩如生的描寫,把太太客廳各色人等的齷齪舉動和百無聊賴刻畫得淋漓盡致。一批不食人間煙火、自命清高、精神空虛的所謂專家教授,在太太客廳過著一種與冰心這樣的激進的文學青年完全不同的異樣生活。至於那位自命不凡的太太,是無法逃脫的罪魁禍首,應該無情鞭打。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明眼人一看,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聯想到林徽因的太太客廳。對於冰心的弦外之音,太太客廳的精英們更是明鏡兒似的。哲學家金岳霖就曾一針見血地言道:這篇小說「也有別的意思,這個別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國少奶奶似乎有一種『不知亡國恨』的毛病」。說白了,就是冰心對太太客廳那批人的譏諷和調侃,其深層意思是在鞭笞他們在「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卻毫無民族大義和愛國情懷。林徽因讀到冰心的這篇小說時,正和梁思成等人在山西大同等地考察古建築和歷史文物,她究竟反應如何,至今還沒見到文字記述。不過,她回到北京後,派人給冰心送了一壇子山西陳年老醋。其心中的不滿和激憤,於此皆明,而且手段巧妙:既顯示了她的豁然大度,也讓冰心酸味盡嘗,頗難還手。
毫無疑問,冰心的這篇小說政治性多於個人恩怨。誠然,冰、林之間確有過節,但這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之根本在於,五四之後,冰心一類的革命文學青年崇尚激進主義,而林徽因、胡適、徐志摩等則追推崇個性解放、民主自由,這種政治上的分野,才是這篇小說出爐的真正原因。不過,小說的政治影響似乎不大,反而倒使林徽因的「太太客廳」聞名遐邇,成為知識界、文化界渴望自由的文人們所嚮往的伊甸園。種豆反而得瓜,冰心的小說意外地為林徽因的「太太客廳」做了一個大廣告,愈益名聲遠揚。
「太太客廳」談笑有鴻儒
「太太客廳」這樣的文化沙龍,崇尚清談,僅是閑聊,無目的、無功利、無利害沖突,更無個人慾求。
1933年秋天,燕京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蕭乾寫了一篇散文《蠶》,在《大公報·副刊》編輯沈從文的幫助下刊出了,卻意外地得到林徽因的賞識。為激勵後進,廣交朋友,林徽因特意邀請這位初出茅廬的小青年來參加他們的聚會。蕭乾聞訊後,激動異常。時隔半個多世紀,他仍然清晰地記得趕往林家出席茶會的情景。
這次茶會,對於蕭乾的成長具有里程碑意義。由此,蕭乾親眼目睹了這些碩學鴻儒,領略了他們的風采,聆聽了他們的高見,增加了自信,並漸漸與林徽因、金岳霖等一批學界大腕兒結成了良師益友。蕭乾畢業後,驚喜地被《大公報》聘用,他和「太太客廳」的聯系也更為密切。林徽因等人的許多新思想、新理念,大大啟發了他的編輯意圖和編稿方向,同時還比較容易地約到許多名家的稿件,抬高了他的身價,使他在報界和文學界名氣大增。而且,他還和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等大家變成了知心好友,堪稱忘年交。
除了凝聚學界朋友、獎掖後進,「太太客廳」還結交海外名人。研究中國社會文化的美國專家費正清夫婦,就是客廳的座上賓。1932年,酷愛中國文化的費正清和費慰梅特意造訪中國,在北京舉行婚禮。婚後,他們騎自行車遍游北京,突然在北總布胡同附近的一個小巷裡遇到了正在散步的林徽因夫婦,一見如故,且驚訝地發現:他們的住處離得很近。於是,費正清夫婦很快便成了太太客廳的常客,並通過梁思成夫婦結識了金岳霖、張奚若、沈從文等許多出類拔萃的知識精英。此外,費慰梅還喜歡在黃昏的時候,一個人獨自來找林徽因喝茶聊天。
應該說,「太太客廳」給費正清夫婦的享受是全方位的,包括學術、歷史、社會、文化、生活習慣等,而且很多東西在書本上是根本找不到的。費正清夫婦還和梁思成夫婦結伴往山西調查古建築,實地考察那裡的山山水水、市鎮鄉村、風土人情,深刻領略中國基層的社會生活和族群風貌,切身體驗中國的鄉村文化,這為費正清夫婦後來在研究中國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學術成果,奠定了根基。費正清夫婦返美後,非常感激,一直與林徽因夫婦保持聯系。抗日戰爭時期,林徽因夫婦流落雲南、重慶等地,顛沛流離。費正清夫婦聞訊後,經常匯款予以接濟。由於生活實在困苦不堪,更由於他們心心相印的真摯友誼,一向高傲、從不接受饋贈的林徽因還是接受了他們的捐贈。
費正清夫婦還幫助梁思成在美國出版他的名著《中國建築史》,推薦他的論文在美國頂級刊物上發表,甚至為他們查找外文資料,邀請林徽因夫婦出席重要國際會議,幫助他們與海外建築學界建立廣泛的聯系等。這種誠摯的友誼,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建築文化向世界的廣泛傳播。
「太太客廳」愛情故事
至於「太太客廳」所演繹的金岳霖和林徽因柏拉圖式的愛情故事,更動人心弦。金岳霖早年畢業於清華,後留學美國、英國和德國,1925年歸國,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他人也帥,高個兒、清瘦,眉宇間凝聚著哲人的智慧和氣質。一位美麗的英國小姐深愛著他,飛往北京與他同居。但是,當他在「太太客廳」遇到林徽因後,一下子為她的學識、口才、美貌以及華麗與質朴兼容的貴族氣質所吸引,愛情之火迅猛燃燒。他婉言拒絕了那位英國小姐,毅然決然搬到北總布胡同3號的後院,依「林」而居。金岳霖還曾經講過:「一離開梁家,就像丟了魂似的」。從遷居北總布胡同開始,此後的幾十年,不管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只要有梁家的地方,就會有老金的身影。抗戰期間,梁思成夫婦遷居昆明郊區一所小院,在西南聯大任教的老金便如影隨形地在院子的一旁添蓋了一間住所,幾乎和在北總布胡同居住時的格局一樣。為來往方便,老金的住房與林徽因的起居室開門相連,進出梁家,足不出戶。盡管生活十分艱苦,但只要和梁家毗鄰而居,老金就快樂無比,優哉游哉!平日里除了上課,金岳霖大部分時間都會在這個新家,著述、養雞、聊天,像一位老大哥一樣小心翼翼地呵護林徽因和梁家。
其實,林徽因也深愛著金岳霖,她曾毫不隱諱地向梁思成作過真情表白。梁思成回憶說:
「在1932年,我從寶坻調查回來,徽因見到我時哭喪著臉說,她苦惱極了,因為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才好。她和我談話時一點不像妻子和丈夫,卻像個小妹妹在請哥哥拿主意。聽到這事,我半天說不出話,一種無法形容的痛楚緊緊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連呼吸都困難。但是我也感謝徽因對我的信任和坦白。她沒有把我當一個傻丈夫,怎麼辦?我想了一夜,我問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還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個人反復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覺得盡管自己在文學藝術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養,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學家的頭腦,我認為自己不如老金。於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結論告訴徽因,我說,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他們永遠幸福。我們都哭了。過幾天徽因告訴我說:她把我的話告訴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當退出。』從那次談話以後,我再沒有和徽因談過這件事,因為我相信老金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徽因也是個誠實的人。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三個人始終是好朋友。」
梁思成的話真實地道出了林徽因和金岳霖刻骨銘心的愛。而且他們的愛綿延持久,終身不渝。1955年4月1日,紅顏薄命的林徽因與世長辭。驚聞噩耗,老金悲痛欲絕。悲痛之餘,撰獻了一幅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輓聯借用林徽因30年代的一首詩歌改寫而成,既准確概述了林徽因充滿詩意的奇女子的才情,也暗含了他們的愛如春天般美麗,史無前例。數年後的一個6月10日,老金鄭重地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吃飯。大家十分茫然,搞不清楚老金為何請客。等朋友們到齊後,老金站起身來,非常莊重地向大家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聞聽此言,在場者無不為老金的一片痴情所感動。老金去世的前一年(1983),《林徽因文集》的編者去拜訪他,請求老金為《文集》寫篇東西,老金沉默良久,一字一頓、斷斷續續地說:「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稍停片刻,又莊重地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寥寥數語,道出了與林徽因的心靈默契和無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