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魚的身體特徵有什麼功能
金魚跟其他魚一樣,主要特徵:
魚的身體分為頭、腹、尾三個部分,用鰭游泳,當它們運動的時候,身體各部分也跟著一起協調運動。
金魚的外體特點:
金魚身體分為頭、軀干、尾。
金魚的頭部由眼,鰓等構成。通過觀察,魚的眼睛一直處於睜眼狀態,即使睡覺也不會閉上。查閱資料了解到,金魚沒有眼瞼(眼皮),所以無法閉上眼睛。金魚的鰓是鮮紅色的,鰓中有許多洗洗的鰓絲,鰓絲呈鮮紅色,所以鰓是鮮紅色的。通過觀察,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流出,通過此方法進行呼吸。
金魚的軀干體表附著魚鱗,魚鰭。魚鱗如同金魚的一件衣服,不僅僅為了美觀更多的是保護軀干。魚鰭通過擺動配合胃部的擺動來在水中運動,提高協調能力。
金魚的尾部呈扇子狀,上面有白色的骨架。為了研究尾巴的作用,我做了一組實驗:取兩只金魚,一隻不做任何處理,另一隻剪掉其尾巴。同時放入適宜生活的水中。發現沒有尾巴的金魚不能在水中運動,而有尾巴的金魚可以自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金魚的尾巴是在水中運動的動力源,尾巴的搖擺,推動金魚在水中運動。沒有尾巴的平衡金魚不可能前進。
魚的身體表面有鱗(有些無鱗),體型多呈流水狀,都用鰓呼吸,靠鰭運動。雄雌異體,用瀉殖孔來排便和產卵,用卵繁殖後代,終生生活在水裡(有些可上樹)。
『貳』 怎麼看金魚是否健康
所謂健康的金魚,應該行動敏捷、反應迅速、食慾旺盛、體色鮮艷、合群性好。如果看到有的魚體色晦暗,不與其它魚合群,游動緩慢,輕敲魚盆後反應遲鈍甚至沒有反應,這樣的魚是不可以要的。特別要注意觀察金魚體表是否有傷,是否有大片的掉鱗,是否覆蓋有較厚的黏液,是否覆蓋有白色粉狀物、白色的小圓點或者其它小蟲之類的。如果看到一個魚盆里個別金魚脫離魚群在水面用嘴吸空氣,說明魚腮可能有問題,也應特別注意
『叄』 金魚的身體特點生活環境呼吸方式運動方式有哪些
金魚應該是生活中很多人都經常能夠看到的一種魚類,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飼養,不過這種魚好像在水裡面生活的特別開心,但是我們人如果在水裡面好像沒法呼吸,於是很多人就會比較好奇,像是這種小動物它們在水裡究竟是怎麼呼吸的呢?
其實金魚之所以能夠在水裡面生活的很愜意,它們的呼吸跟我們人類當然是不一樣的了,因為它們的呼吸是通過一個特殊的身體構造叫做鰓,這個構造也可以稱之為是它們的呼吸氣管,它們在水裡跟在陸地上肯定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密度要更大一些,而基於它們在水中生活的時候,身體會長四個這樣的鰓,正是通過這個身體構造就能夠讓它們在水裡面自由的呼吸。
金魚在在水裡面使用這個特殊構造呼吸的方法,當它們張開嘴的時候,會直接將水全部吸到嘴裡面去,但這個時候它們的鰓其實是閉上的,等到金魚將自己的嘴給閉上的時候,而它的腮又會重新的張開,這樣水就能夠循環從身體流出去,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這些進入嘴裡面的水中的氧氣給過濾出來,從而就能夠吸入到身體裡面,當然也就能夠完成身體的循環,而且能夠將身體的肺氣給排出體外。
所以金魚其實在水裡面是能夠自由呼吸的,只不過它們的呼吸方式跟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看起來讓人感覺有點神奇,也讓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但這是可以理解的,每一種動物在自然界的生存都是根據生存環境而不斷的調整,正所謂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肆』 如何判斷金魚是否健康
看他游的時候是否端正。不離群。大便不要乳白色,要褐色。不浮頭。身體沒有受傷。身上有沒有生其他雜東西。
一般不吃食,不能代表魚就不健康。魚的吃食是受溫度,水的清澈度,飽不飽,決定的。溫度不高不低,適合他生長,水很清澈,有肌餓感,他可定很樂吃。一般喂到7成飽就好,保持他的幾餓度,讓他幫忙啄掉池中的青苔或者綠澡。
『伍』 金魚的健康狀況如何判斷
大便發黑而粗大的為健康魚.
『陸』 簡述金魚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為鯽魚的變種,種類多,形態差異大。頭較大,有平頭、獅頭、鵝頭、絨球頭等,頭部多有瘤。眼凸出,眼球膨大。鱗片多種,有透明鱗、珠鱗等。鰭多大而披散。體色多種,有灰、紅、黑、白、藍、雜斑、五花等,體型有長有短。
生活環境
金魚比較適應群養和密集養殖。但家養不可密度過大,比較理想的水魚比重要達到1000:1,金魚體長和魚缸長度要達到1:10以上,這樣能保證水質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則養殖密度過大會導致水質腐敗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魚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魚是變溫動物,對水溫適應性比較強,體溫隨著水溫而變化,在0-39攝氏度的水溫下都能存活。但金魚不能適應水溫劇變,溫度急劇升高或下降超過5攝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魚的生命。金魚的生長最適溫度在20-28攝氏度,這個水溫下,金魚生長發育最旺盛,食量、排泄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這時金魚最鮮艷活潑。
在養金魚的實踐中,水溫處在最適溫度,細菌很容易滋生,水質很快變壞,需要頻繁換水,否則金魚會生病死亡,給管理帶來麻煩。而金魚在15-20攝氏度的水溫下,生命活動也很正常,只是沒有最適溫度下那麼旺盛,但在這個溫度下水質能保持比較長時間。因而,可以把水溫控制在15-20攝氏度。
(6)金魚健康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養殖技術
飼養地點選擇
飼養金魚不管是園林、魚場或個體專業戶對其建立金魚飼養場地、水源、電源都必須有規劃,即使金魚愛好者在庭園內建造幾只小魚池,也要因地制宜的設計。因為飼養金魚的場地和水源的選擇規劃可直接影響到金魚的生長發育和今後的科學技術管理,事先務必全面考察和規劃。
1.養魚場地最好選擇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特別要選擇上午6時到中午12時之間均能曬到太陽,而且通風條件好的郊外、庭園和加固的房頂及陽台上。
2.魚場必須靠近水源、電源之處 如果河、湖、江的水質沒有污染情況的,為了降低養魚成本,也可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水源,吸入過濾池處理後即可使用。如果江、河、湖的水質因污染而要用地下水(深井水)或自來水的,則魚場要選擇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或附近可接通自來水管道的地方。
3.魚場要選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如能靠近飛機場、車站、輪船碼頭的地方最為理想。這樣可發揮中轉或運輸優勢。既可降低出口運輸成本,對提高金魚運輸中的成活率,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4.魚場靠近飼料產地 充足的飼料才能養好金魚,如果食物短缺,金魚會因體質問題而生病。
『柒』 金魚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外貌:很漂亮,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黑色的,還有白色的,專門的魚食或者麵包屑。金魚是變溫動物,它的一切活動於水溫的變化息息相關。金魚活動的大部分內容是在水中尋餌覓食,它們和平相處,沒有佔領地盤的習慣。在金魚養殖場,黎明時,常見金魚沿池邊緣覓食。當飼養人員走近,它們會齊刷刷的向前游來,俗稱討食,這時投放魚餌,它們立刻蜂擁而至,搶奪魚餌。
『捌』 金魚有什麼特點
金魚的頭型:平頭型、高頭型、獅頭型、虎頭型。
平頭型:指頭頂部皮膚薄而平滑,無肉瘤,有窄平頭和寬平頭之分。
高頭型:指頭部肉瘤局限在頭頂,俗稱:鵝頭、帽子、皇冠(一般用於珍珠鱗金魚)。
獅頭型:指文種金魚(即有背鰭金魚),頭頂部的肉瘤很發達,並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至鰓蓋處。
虎頭型:指蛋種金魚(即無背紹金魚),頭頂部的肉瘤很發達,並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至鰓蓋處。
2、金魚的眼睛:正常眼、龍 睛、望天眼、水泡眼。
正常眼:指眼睛和鯽魚眼相似,不凸出,有些品種兩邊眼睛的顏色不相同。
龍睛:指眼球較大,向兩側凸出眼眶之外,似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的眼睛。
望天眼:指眼球凸出眼眶之外並向上翻轉約90度,兩眼朝向天空,亦稱朝天眼。
水泡眼:指兩側眼球下方,各長出一大水泡,內藏半透明液體,呈水泡狀。(水泡細小而不能顫動者稱為蛙頭。有些品種兩邊眼睛的顏色不相同,兩水泡的顏色亦不相同。
3、金魚的鼻:何為絨球?
絨球:鼻孔中間有一皮膚褶,稱鼻間隔,它把鼻孔分成前後兩部分。鼻間隔特別發達的品種,在鼻部長出2個或4個肉質褶皺,稱為絨球。
4、金魚的鰓蓋:金魚的鰓蓋可分為3種……
硬骨魚類的鰓,外面有骨質的鰓蓋保護著,鰓蓋是由前鰓蓋骨、主鰓蓋骨、下鰓蓋骨、間鰓蓋骨組成的。在鰓蓋的後緣有一游離的膜,稱為鰓蓋膜。
金魚的鰓蓋可分為3種:
正常鰓蓋:鰓蓋骨沒有大的變異,大多數金魚的鰓蓋屬正常鰓蓋。
翻鰓:主鰓蓋骨和下鰓蓋骨的後緣由內向外捲曲,使部分鰓絲裸露在外,習慣稱為翻鰓(實際上鰓並不捲曲,而鰓蓋骨是捲曲的。
透明鰓蓋:金魚的某些種類鰓蓋骨的骨片較薄,鰓蓋內外表皮是半透明的,能從外面觀察到部分鰓絲,使鰓蓋顯出鰓絲的血紅色,稱透明鰓。
5、金魚的鱗片:金魚的鱗片變異有以下四種類型……
金魚的鱗片變異有以下四種類型:
正常鱗:鱗片正常。基本無變異,大多數金魚的鱗片屬正常鱗。
珍珠鱗:鱗片的中央部分向外凸起,且顏色較淺,似粒粒珍珠鑲在鱗片上。
透明鱗:鱗片中沒有色素細胞和反光體,看起來猶如一片玻璃。
半透明鱗:鱗片以透明鱗為主,夾雜少量具反光體的正常鱗片。
6、金魚的鰭:鰭是魚類的主要運動器官和平衡身體器官……
鰭是魚類的主要運動器官和平衡身體器官。一般魚類的背鰭、臀鰭和尾鰭位於身體兩側的正中,不成對為單葉,它們合稱為奇鰭(單個的意思);胸鰭和腹鰭位於身體的兩側,每側各一個,是成對的,它們合稱為偶鰭(成對的意思)。金魚除色澤變化最大外,就是鰭的變化,它們的鰭大多變為寬、長或退化或短小,或分裂成雙葉、四葉等,臀鰭則有單、雙之分,也有無臀鰭的。鰭的變化是區別金魚品種的主要特徵之一:
(1)背鰭:魚類背鰭的作用是維持身體直立的平衡器官,使魚身不易左右傾斜。金魚分為有背鰭的種類和無背鰭的種類:
有背鰭種類——一般文種金魚、草金魚、部分龍睛、高頭、獅頭等均有背鰭,且背鰭較寬大。
無背鰭種類——這樣的品種稱蛋種金魚。蛋種金魚的背部圓滑,雖無背鱗,但其身短,略呈蛋形,尾鰭分成左右相等的兩葉,同樣能維持身體的平衡。
有殘缺背鰭的種類——即背鰭沒有完全退化掉,還存在幾根鰭條,這種金魚,一般在幼魚時就被淘汰了。
(2)胸鰭:靠近鰓蓋處長有一對胸鰭,主要的作用是轉換方向及劃水,在繁殖季節也可做為辨別雌雄的標志,雄魚鰭條上會出現追星,而雌魚則不出現。
(3)腹鰭:在胸鰭與臀鰭之間長有一對腹鰭,雖然起不到游泳的作用,卻可以用來做出准確的機動動作,魚健康時,腹鰭向外伸展,當腹鰭收縮靠近腹部時,說明此魚的健康狀況出現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4)臀鰭:臀鰭的作用和背鰭大致相同。金魚的臀鰭位於肛門之後,有的種類具有單臀鰭(例如草金魚),在其它各品種中,不同的個體有雙臀鰭的,也有單臀鰭或無臀鰭的,一般人認為、有雙臀鰭的為優良性狀,但具單臀鰭的個體並不受到淘汰,沒有臀鰭的個體一般在幼魚時就被淘汰了。
(5)尾鰭:魚類的尾鰭有推進和轉向的作用。
金魚的尾鰭變化多端,尾鰭是否對稱、優美與否,基本能決定這尾金魚的優劣位置。金魚的尾鰭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單尾鰭——有長尾和短尾之分,例如草金魚的尾鰭是短尾單尾,燕尾金魚的尾鰭是長尾單尾。
雙層鰭——又稱開放尾。在胚胎期,肛門後的皮膚分叉,發育成開放尾,根據分叉的多少,開放尾又分為兩種:
三葉尾——上面兩片尾葉相連,下面兩葉分開,形成三葉尾。
四葉尾———上、下兩片尾葉都分開,形成四葉尾。
金魚的尾鰭形狀可分為以下8種:
長尾一一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2/3。
短尾——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1/3。
燕尾——層鰭單葉,尾鰭開叉較深,外觀似燕子尾。
蝶尾——尾鰭左右兩葉,呈「大」字形張開,外觀似蝴蝶的翅膀。
寬尾——尾鰭展幅寬大,呈扇形,又稱扇尾。
鳳尾——尾鰭既長又大,外觀似傳說中的鳳凰尾,特指文種中文魚、龍睛金魚。
孔雀尾一一尾鰭向左右伸展,與魚體略呈「T」字型,似開屏的孔雀尾羽,特指日本產地金類。
翻轉尾——尾鰭三葉,下面兩片尾葉兩端向前翻轉,特指日本產土佐金類。
7、金魚的顏色:魚類的體色為什麼那麼豐富多彩呢?
魚類的體色為什麼那麼豐富多彩呢?那是由於魚類體內具有多種色素細胞所致,魚類的色素細胞主要分布在真皮層中。
魚類的基本色素細胞有三種:即黑色素細胞(Melanophore),紅色素細胞(Erythrophore)和黃色素細胞(Xanthophore)。
黑色素細胞呈星狀,並有很多突起,細胞本身內,亦含有棕色的、黑色的或灰黑色的色素顆粒,魚類色彩的濃淡是與這些色素顆粒的移動,集中與擴散有關。
黃色素細胞其結構和黑色素細胞大同小異,但有二核,色素顆粒小,在光線透射下呈橙黃色或深橙色。
紅色素細胞在一般魚類中比較罕見,但在熱帶魚中較常見,其分布也是局部的,細胞結構類似黑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中的色素顆粒在瞬息之間即能集中與擴散。另外還有一種光彩細胞(1ridocyte)或稱反光體,它是一種有強烈反光作用的白色結晶體。
魚類的顏色均系由基本色素細胞相互配合而成,但還需有反光體的配合。家養金魚鮮艷多變的體色,只不過是以上幾種細胞重新組合分布及強度、密度的變化,或消失了其中一種或兩種成分而形成的。例如紅色金魚缺少黑色素細胞,黑色金魚黑色素細胞很濃密,白色金魚黑色素細胞和黃色素細胞全部消失,紫色金魚黃色素細胞濃密而黑色素細胞稀疏,藍色金魚缺少黃色素細胞。
魚類的色素細胞和反光體的種類與含量的多寡,不僅每種魚不同,即使在同一魚體中的各部分亦不盡相同,色素細胞多集中在魚體—上部,而光彩細胞多集中在魚體的下部。魚體色素細胞的多或少,與分布的區域,色素的配合情況及反光體的反光能力強弱等,決定了整個魚體的顏色和斑紋,例如:普通鯽魚,背部為灰黑色,兩側為上黑下白,腹部為銀白色,該現象可解釋為色素細胞集中在背部及兩側的上半部,愈往下愈少,至腹部已灰白、純白,是色素甚少所致。
魚類的色澤並非固定不變的,可因環境、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和情感沖動而有變動,有時變化於瞬息之間。
金魚的顏色可有以下幾大類:
青-白-紅-黑-藍-紫-紅白-紅黑-黑白-藍白-紫白-紫紅-紫藍-紅黑白-紫紅白-紅藍白-紫藍白,五花依次排列。
『玖』 金魚健康有哪些特徵
1.首先要看金魚在金魚缸中搶食正常否,糞便正常否?一天兩次餵食,看金魚搶食積極.主要要看金魚在金魚缸底尋食自如.
2.其次要看金魚在金魚缸中上下活動自如.
3.金魚的背鰭豎立沒有,如果豎立,則說明金魚正常,反之,則不正常.(有病)
『拾』 金魚的特點是什麼
請問你具體想問什麼金魚的特點呢!?以下我粗略的介紹下金魚!
家庭如何養金魚
家庭養金魚,要將玻璃缸放置在近窗戶通風又有陽光的地方。要注意放養密度,根據容器的大小,合理安排,寧可少養,不可多養。因為室內空氣不大流通,養多了水易渾濁,容易造成金魚缺氧而死亡。如有空氣泵則可多養一些,發現金魚有浮頭現象則需開空氣泵充氧,尤其是在夜間,更需要充氧。
家庭養魚所用的餌料以活魚蟲最為理想,水質不容易壞,喂干魚蟲、人工合成顆粒飼料也可以。現在市場上有活魚蟲出售,不過要天天購買也很麻煩。對市場上賣的干魚蟲,要選比較新鮮的顆粒鬆散的喂魚,不要買陳舊發霉的干魚蟲來喂養。人工顆粒飼料以用營養成分齊全的全價飼料為好,市場上有賣。
為了保持水質清純,投餌量要嚴格定時定量,通常每日投餌1次至2次為宜,每次投餌量以在半小時內吃完為宜,餌料不要喂得太多。喂多了其害處有二:一是魚吃飽了,代謝水平提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金魚缺氧窒息而死亡;二是餌料剩下,容易腐敗發酵,使水質變壞,也會造成缺氧。其實金魚是比較耐餓的,一兩周不喂,也不會發生問題。
養金魚保持水質清純至關重要,要經常用乳膠管吸除積渣,把玻璃缸底部的糞便、殘餌連同混濁水吸干凈,然後徐徐地補進已放置一天的新水。倘若操作過程中出現水草浮起或假山被碰倒等情況,要及時恢復原狀。
養魚越久,沉渣積累越多。雖然每天清除,也不能全部清除干凈。如果沉渣增多,影響玻璃缸的清晰度,就要徹底換水洗刷玻璃缸,才能保持水質清純,便於觀賞,也為金魚保持優良的生活環境。
一般家庭所用的長方形玻璃缸因體積較小,不可多養,宜少不宜多。如在長40厘米、寬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內,可飼養5厘米至7厘米長的金魚6尾至8尾。魚體身長超過8厘米的成魚,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飼養,而需在豪華型的大玻璃缸或陶瓷缸中飼養,並配以小型充氧機備用,以防缺氧。以上放養密度只是參考,還要看水溫的高低、魚體的大小和水質的好壞來決定,不能機械行事。一般說來,魚體大,要少養;冬季可多養,夏季要少養;水溫低時可多養,水溫高時要少養。
選養金魚
選體形健壯、顏色鮮艷的魚
選任何品種的金魚,都要選魚體闊壯,胸、腹、尾鰭齊全,尾巴開暢大者。無背鰭的魚,背脊要選光滑、無殘缺背鰭或結節的。而魚的色彩要選紅者嬌紅,白者純白,藍者湛藍,黑者墨黑,花者色彩調和,花紋細致,一定要有藍色者才可稱為五花。有的魚體是半紅半黑或是身紅而鰭的邊緣黑者,眼下很美,其實不久就會變成全紅的,要有預見。
在選魚中,對其在特徵、體形或顏色方面都別具一格的佼佼者,應予以破格錄選,加以觀察培養。
選健康無病的魚
一般說,在池(盆)中游動活躍、合群、體形豐腴,胸、腹鰭暢開常劃動,身上無白點、無白絨毛樣黏液,尾、鱗無血絲、潰爛、不常浮於水面,也不側卧、倒立、沉底的,大便發黑而粗大的為健康魚,有覓食的魚兒,以上情況均可以大膽選購。
選特徵明顯的魚
各種魚兒均有本品種的特徵:如選壽星頭、獅子頭、鶴頂紅、鵝頭紅等品種,它們都以頭部長有肉瘤而揚名,所以,我們要選頭部鰓蓋上的肉瘤最發達、寬大的。此外,鶴頂紅、鵝頭紅等有紅色肉瘤的魚以紅頂方正(幼魚時頭頂色較深)者為上品,選珍珠鱗魚要注意有大、小尾兩種,大尾為佳。但不管大尾或小尾,都要選頭部尖小,珠鱗粗大無缺,排列整齊直至背脊,但鱗不可豎立,否則多數為鱗立病。腹膨粗圓,尾暢,這種特徵才是純種。水泡或龍睛,都是以眼部的特徵命名的,所以,要選水泡圓大而勻稱,泡質軟而透明者。選龍睛時,要選眼盤大而突出狀如棋子者。 東傑
家養金魚-養水篇
養魚先養水,已經成為不爭的經驗。如何在家庭中「養」好一缸清澈、無毒害的水顯得至關重要。家庭養魚不同於魚場養魚。水體空間狹小,而且要求水質清澈透明,便於觀賞金魚。魚場養魚則是為了使金魚快速生長,有專業魚工時時監看水質,水體寬大,適於金魚長大。家庭養金魚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水溫,由於家庭養魚普遍在室內,因此不受刮風下雨等影響。再有在家庭養魚由於水量較小,便於水質觀察和葯物控制。家養金魚養水主要與以下五個因素有關。
1過濾系統:由於家庭養魚的密度普遍較大,單純依靠水體自身分解很難去除水中雜質、廢物。建立一個良好的過濾系統可以有效的保持水質。好的過濾系統可以綜合化學、生物、物理等過濾方式。化學過濾是依靠專用葯品將水中微小懸浮雜質凝聚在一起,使其沉澱或者被物理過濾掉。生物過濾是由水中有益生物菌群將水中的廢物分解,將有害物質分解為無害。物理過濾是通過過濾物質的微小孔隙吸附、濾除雜質顆粒。針對金魚特點和家庭養魚條件,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建立過濾系統。根據水族箱大小,配置外置過濾器,可以是頂置或者是過濾桶。水的流量可以在水泵的說明中查到。一般而言每小時可以將水體循環7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