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們上幼兒健康課目的是什麼
幼兒園目前開展的健康課程,對於孩子的健康以及安全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幼兒園的兒童,很多是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所以幼兒園的主要健康課程的重點也在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安全知識上。
健康課程的好處
孩子通過對健康課程的學習,可以慢慢地培養一些生活中的基本能力,同時讓孩子具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開展的課程。
孩子的健康課程父母也要積極地參與進來,不光靠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手把手的教學,讓孩子學得更快,進步得更快。
㈡ 淺談如何上好幼兒園健康課
《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所以上好一堂健康課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內容選擇上
我選擇的是幼兒健康教育體育鍛煉方面的教育內容,通過組織《好玩的報紙》體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鍛煉幼兒跳、投擲、鑽動作的協調靈活,同時用報紙作為活動的道具,讓幼兒探索報紙的玩法,並從小培養幼兒環保意識,知道要保護環境。
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身體發育的水平不同,健康課要達到的目的也就不一樣。所以教師在選擇內容時,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健康課。幼兒健康領域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身心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健康事件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健康的經驗和視野」。
二、在活動設計上
1、首先要把握好活動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同。把握好幼兒的最佳的接受狀態,使幼兒學到更多的知識。
2、導入要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我在設計活動時採用今天帶小朋友去大山裡探險的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更好地跟著老師進入活動。
3、活動設計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在設計《好玩的報紙》活動時的開始部分為熱身活動,熱身活動能減少幼兒在運動中扭傷,有利於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基本部分設計了三個小環節,老師用跳過小河、鑽山洞和投小石頭的情景引導幼兒,並教給幼兒正確的動作要領,使幼兒學會跳、鑽和投擲的動作技能。最後是放鬆環節,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教學過程各環節的聯系緊密,要符合教學的大綱要求並合理分配時間,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
三、在活動組織時
1、教師要喜愛幼兒,教態要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不啰嗦。教師在活動前進行充分地准備,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把握教學重難點,准備要使用的教具。在活動時要把握好時間,組織要緊湊,不拖沓。在活動中注意到每一個幼兒,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用恰當的方式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
2、活動離不開幼兒的主動參與,要運用不同的方法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為他們提供適宜的環境,讓幼兒學會自主選擇。為他們提供充分的機會,給予幼兒適度的挑戰,讓幼兒學會自主探索。
組織好一節健康課,教師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琢磨出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使自己所上的每一節活動課都是好課!
㈢ 幼兒園健康課上些什麼
幼兒健康教育分類目標、內容 幼兒健康領域內容的選擇 「既適合幼兒身心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健康事件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健康的經驗和視野」。 1.生活習慣 (1)培養幼兒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等衛生習慣。 (2)幫助幼兒了解初步的衛生常識和遵守有規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義。 (3)幫助幼兒學會多種講究衛生的技能, 逐步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2.飲食與營養 (1)幫助幼兒認識常見食物名稱、種類及其特點, 知道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 (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3)幫助幼兒了解膳食均衡的簡單知識及其意義, 培養幼兒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3.人體認識與保護 (1)幫助幼兒認識身體的主要器官,並了解其主要功能。 (2)幫助幼兒獲得預防常見病的簡單知識, 初步培養幼兒不怕傷痛,樂於接受預防接種和疾病治療的態 度及行為。 (3)幫助幼兒理解心情愉快對身體有好處。 (4)幫助幼兒學習保護身體主要器官的最基本的方法。 4.保護自身安全 (1)幫助幼兒了解水、火、電、煤氣、刀具、 常用葯物的使用常識和注意事項。 (2)幫助幼兒認識遵守交通規則的意義。 (3)幫助幼兒獲得應付意外事故(尤其是火災、雷擊、地震、 台風等)的常識,懂得要及時避開危險場所。 5.運動能力 (1)在教師的幫助下,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 (2)引導幼兒樂意參加嘗試著玩各種小型運動器材並能玩出花樣, (3)冬季,引導幼兒樂意參與室內熱身活動,堅持在戶外進行短時間運動。 (4)在教師、保育員的提醒,幫助下,注意隨時增減衣服,知道用毛巾擦汗。
㈣ 幼兒園開展的健康課程,主要都講什麼
幼兒園目前開展的健康課程,對於孩子的健康以及安全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幼兒園的兒童,很多是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所以幼兒園的主要健康課程的重點也在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安全知識上。
孩子通過對健康課程的學習,可以慢慢地培養一些生活中的基本能力,同時讓孩子具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開展的課程。
孩子的健康課程父母也要積極地參與進來,不光靠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手把手的教學,讓孩子學得更快,進步得更快。
㈤ 幼兒園 健康課 怎麼上哦
1、課本上的基本常識交給孩子。 2、提醒孩子注意生活中的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問題。 3、學習幼兒廣播體操《大公雞喔喔叫》。
㈥ 幼兒園如何上好身心保健課
幼兒園身心保健課一般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多准備一些模擬的小玩偶以游戲方式給孩子們講述健康的重要性,並和孩子家長配合好,寶寶一有不良情緒和身體不適及時溝通。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寶寶健康成長。
㈦ 幼兒園的健康怎麼上好
一定要做個有心的老師
首先要關注幼兒需要,抓好教育契機
★抓住幼兒興趣,開展主題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有興趣的活動是教育的最好內容,教師一定不要放過。如:天上飛舞的蝴蝶、孩子們的寵物恐龍、幼兒喜愛看的一本圖書、一個好聽的故事(西遊記)等都是開展主題活動的好素材。
★抓住突發事件,開展主題活動。突發事件往往孩子們都會給予格外的關注和好奇,最容易引起幼兒主動探索的慾望,是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絕好契機。如:一名幼兒掉牙了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我的牙齒主題誕生了;最近孩子們總是生病——怎樣做個健康的好寶寶主題誕生了。這些主題非常有研究價值。
★抓住熱點問題,開展主題活動。社會上、幼兒園里、班級中的主要事件都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重要資源。如: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召開------我們開展「爭做奧運小主人」的主題;幼兒園要開運動會------我們開展「小小運動員」主題;班內的教師懷孕了成為孩子們議論的重要話題------「大肚子趙老師」的主題應運而生;電視上「選紅樓」——紅樓進我班的主題就有了。在這樣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更加關注周圍的事物,更加熱愛生活,擴展幼兒經驗和視野。
★抓住節日慶祝,開展主題活動。節日是孩子們都喜歡而熱衷的事情,利用節日開展主題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中秋節、教師節、新年、六一兒童節、生日等都是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好時機。如「我和爸媽過中秋」、「我的節日我做主」、「我為教師來過節」「生日聚會」等主題都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好內容。
★抓住地方資源,開展主題活動。幼兒生活的地方是他們最熟悉的場所,也最容易調動幼兒的情感。如「走進長城」、「家鄉民俗」「我們的社區」等主題活動,孩子們在走進家園過程中,感受家園的美麗,激發愛家園的情感。
★抓住關鍵經驗,開展主題活動。《綱要》中明確規定了各年齡班各領域發展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教師有重點選取適宜內容開展主題活動也是非常必要的(預設)。如:有趣的數字(大班);我和圖書交朋友(中大班);標記大搜集;我要上學了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主題活動內容。
(二)對照《綱要》和幼兒需要,整合領域目標
一般可採取這樣一種路徑:結合主題自定目標-----對照《綱要》各領域整合目標------對照重點領域提升重點目標——結合幼兒經驗確定核心目標。這樣做使主題活動目標清晰准確,重點突出又實現了領域目標的整合。
(三)制定主題計劃,預設主要活動,
★分解課程步驟,理清課程思路。把大主題分成若干小主題或幾個階段,每一階段有機聯系,循序漸進,保證主題活動順利有節奏的進行。(小班可以簡單些)
★預設主要活動,找准活動載體。為保證每個階段活動的實效性,要進行預設主要活動。這些預設的活動都是建立在對幼兒經驗的了解之上,是結合幼兒特點,體現不同年齡班適宜的學習方式,體現「活動性」。(不用過於詳細,否則特別容易造成教師主觀臆斷,只關注活動的進程而忽視幼兒的現狀)
★尊重學習特點,引領主動活動。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雖然有了最初的預設階段和主要活動,但不是一成不變的。主題活動的開展應順從幼兒發展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主題活動的進程。幾個階段可以交叉或同時推進,也可以根據幼兒的現狀,調整活動的先後順序,或者根據幼兒的需要,適當刪減獲增加新的內容。把幼兒的需要與教師的預設有機結合。
(四)生成預成結合,實施彈性課程
★觀察教學現場,反思幼兒需要。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要關注幼兒教學現場,敏感發現幼兒的需要,調整教育策略。每次教學活動後的反思都是為下一次活動提供有力依據,每一個活動之間都是彼此有機聯系的,是不斷的延伸與發展。(活動的形式決不僅僅是就集體教學或者僅僅是游戲活動,要根據需要確定)
★調整教育策略,生成教育活動。生成的活動我們一般不主張馬上倉促實施課程,而是作為教師下一次活動的重點內容,要經過教師和幼兒的共同准備在第二天或更長一點時間來完成,以保證活動的實效性。教師隨時把生成的活動添加到預定的教學計劃中,使主題活動不斷完善和豐富。
五)貫穿一日生活,實現教育整合
★課程與環境同步,展示提升活動進程。三個「原則」即:環境與課程同步的原則;環境是主題課程重要階段的展現原則;環境是幼兒各種學習經驗的再現和提升原則。
★課程與游戲相容,拓展豐富幼兒經驗。主題活動實施的重要途徑除了必要的教育活動課程外,更多的內容都要在游戲中完成。強調根據主題設置區角活動,根據主題更換調整區域材料,根據主題開展適宜的游戲活動,較好實現教育的整合,拓展豐富幼兒的各種經驗和能力。(往往我們比較容易忽視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才更有價值,這是由幼兒學習特點決定的)
(六)合理利用資源,提高教育實效
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各種教育資源的挖掘利用更是至關重要。幼兒園內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幼兒園附近社區中工作人員、社會中與主題相關的機關單位、孩子們的家長親戚、電腦網路媒體等都是我們開展主題課程的重要教育資源。我們應因地制宜,從孩子的實際需要出發,有效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開展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大柏老:剝玉米就可以是一個很好的主題。大的開展可以從播種開始——生長——收割;小的切入就可以圍繞玉米的收割——工具的選擇——收獲的過程——勞動的體驗等入手開展系列活動。語言、社會、科學探究、健康等各領域目標自然在其中得以實現。)
(七)收藏活動資料,延伸活動價值
每個主題活動在向家長或同伴交流後,教師們和孩子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主題活動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歸類。有的裝訂成書籍放到活動區供孩子們翻閱,有的發給孩子們留作紀念,有的張貼到家長園地請家長朋友們共享等等。活動的開展自始至終孩子們都是活動的主人,在收集整理資料的同時,孩子們的歸類能力、再學習的能力以及好的學習習慣、做事習慣自然建立。
(八)整理提升經驗,交流學習共享
保留主題活動,建立主題活動冊。同時製作主題課件,在全園教師中進行經驗交流。整理課程信息和資料歸類的過程,就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課件交流的過程就是教師之間學習共享過程。
㈧ 如何開展幼兒園健康教育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健康觀
首先,我們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具體的衛生保健知識,使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他們樹立了「身心並重」的幼兒健康觀,從而進一步認識到身體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心理適應是幼兒身心健全的關鍵,這就為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幼兒健康教育講座,使他們了解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促使他們主動配合幼兒園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家園共育。
二、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首先,通過安全和禮儀品格等健康教育活動課向幼兒傳播健康知識。筆者認為,在幼兒園開設幼兒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活動課,是幼兒學習和了解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由此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對小、中、大、學前班的幼兒進行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如:小班的活動「不跟陌生人走」「禮儀三字經」「禮貌用語」;中班的活動「不離開大人和集體」「禮儀三字經」「學會傾聽」;大班的活動「一日三餐有學問」「我不怕困難」;學前班的活動「認識我的身體」「火災發生了怎麼辦」等等,還可以適時組織幼兒進行安全防火、防震演練。這樣,不僅可以使幼兒積累健康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健康態度,同時也可以使他們學會自我保護,促進他們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全個性品格的養成,從而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其次,把健康教育滲透到其他教育領域之中。如:在繪畫和看圖書時,提醒幼兒坐姿端正、握筆正確、手眼保持一定距離;通過語言活動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說話禮貌、注意傾聽、清楚表達;通過藝術活動抒發幼兒內心的情感,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三、在生活中讓幼兒養成健康行為
首先,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養成健康行為。一是讓幼兒養成文明禮貌習慣。如: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禮儀小天使」活動,在早晨入園時讓身披綬帶的「禮儀小天使」站在幼兒園門口引領小朋友們問老師好;在晚上離園時讓「禮儀小天使」引領小朋友們說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等等。二是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要洗手;進餐時要安安靜靜、細嚼慢咽;午睡時睡姿為右側卧或仰卧等等。三是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學前班的孩子要自己疊被子等等。另外,我們還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等環節,培養幼兒熱情、勇敢、自信、自我保護等一些健康行為。
其次,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一是通過與家長聯系,讓家長對幼兒進行健康行為養成訓練。如:讓幼兒自己洗臉、刷牙、洗腳、洗手帕,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二是通過召開家長會或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主動配合幼兒園共同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如: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早晨要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晚上要按時睡覺等等。
總之,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必須為幼兒創設健康的物質生活環境和心理生活環境,要扎扎實實、堅持不懈地做好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工作,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使他們從小就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格,學會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㈨ 如何跟幼兒園的孩子培訓心理健康教育課
創造一個能激發積極社會情感的充滿愛心和關切的環境。創造一個能調動和發揮幼兒潛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環境。創造一個能發展幼兒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納的環境。創造一個能引起幼兒自由操作探索的觀察和有趣的環境。應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培養和發展其積極的情感。
重視情感教育,培養幼兒的健康情感。情感是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它對智慧的發展、德性之養成以及整個人的成長來說,像陽光、如雨露,沒有健康的情感,便沒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要重視對幼兒健康情感的培養。
㈩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將如何學習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這門課程。
1、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安排活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做到動靜交替,集體活動與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相結合。幼兒一日生活的內容和時間安排做到既有限定又有彈性,保證幼兒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發展。其次,注重培養教師形成良好的衛生保健常規。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始終把安全工作應該放在首位,不僅在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注意安全,而且通過各種活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設計了話題讓幼兒展開討論,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
2、定期執行幼兒體檢及評價。
嚴格執行晨檢制度,熱情接待每一位幼兒,使幼兒從開學初對醫生的畏懼到以後的親和。晨檢時注重「看」、「摸」、「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做好記錄,確保每天出入園的幼兒身體健康。
及時掌握生病幼兒的情況,晨檢後反饋到班級,使帶班教師可以對生病的兒童進行特殊護理,保育員也可以加強保育,做好全日觀察。在防腸道傳染病期間,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保證了幼兒園的零發病率。
3、開展保健知識宣傳欄。
每學期開展健康快車、育兒知識宣傳欄,把每個季節常見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措施,及時傳達給家長。還有各年齡階段幼兒適宜的運動,幼兒感冒期間的飲食等育兒知識。除開宣傳欄等,我們還在各種育兒報刊中看到最育兒知識都復印發給各班張貼,與家長共同成長。
(10)如何上好幼兒健康課擴展閱讀:
保健知識
1、家園配合,培養良好習慣
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飯前便後要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不亂摸鼻子和眼睛,要教會幼兒正確的擦拭鼻涕的方法。
教育幼兒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愛護公共財產,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2、穿衣要舒適透氣
最好選擇宜吸汗、寬松、透氣的衣服,純棉製品最合適;穿淺色衣服會讓孩子覺得更涼快;家長可以在書包里多放兩套衣服和幾條隔汗巾,方便老師在幼兒園根據天氣變化隨時為孩子更換,衣服盡量寬松、透氣、吸汗。
室內公共場所溫度過低時,可適當增加衣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行走時,盡量給孩子穿薄款長褲,防止蚊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