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如何關注學生健康

如何關注學生健康

發布時間:2022-01-30 14:57:17

A. 教師如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教師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就要求教師密切聯系學生,與學生成為好朋友,關注他們的行,與他們經常溝通。這樣學生就能把自己的心理情況能夠告訴老師,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疏導。

B. 如何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幫助自卑學生尋找自信,正確認識自我。
自信是人們充分估計自我力量的一種內心體驗,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願望和理想能夠實現的一種心理狀態,有了自信才能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取得勝利。只要保持一種「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健康心態,樹立信心並踏實學習,才會取得好成績,使其潛能充分發揮。
小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有著較強的好奇心與參與慾望,活動能滿足學生心理需要,引發他們參與的慾望、信心。在活動中,我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顯示自己才能和特長的機會,在他人和集體的肯定性評價中,心理得到滿足,於是獲得了幹得更好的動力,個性得到主動發展。為自信心的培養、發展創造條件。在活動中,我們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我利用教室的宣傳欄,開展形式多樣的展示活動,如:優秀作業展示、個人風采小製作、勞技編織成果展等,煥發了他們內在的熱情,激發了孩子們的自信心。每次展示活動,都有意外的收獲。全班同學,都在展示活動中都顯示了自己的優勢,讓學生嘗到創新與競爭的樂趣,樹立自信,樂於參加集體活動。如在班裡設立了這些獎項:最佳班幹部、最佳組長、最佳課代表、最佳勞動標兵、學習優秀獎、學習進步獎等。
第二、敞開孤僻同學的心扉,達到人際和諧。
讓孩子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學會關心別人,在潛移默化中體驗人和人之間的正常關系,有利於良好個性的形成,有利於克服自我為中心、孤僻、不善交際的心理障礙。
首先,我讓學生感受「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失去了愛,世界將一片灰色。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這愛就是寬容、理解、關心。為了讓學生切身體驗,多次組織「尊老愛幼」、「慰問解放軍叔叔和孤寡老人」等活動,鼓勵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愛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乃至陌生人。另一方面,讓學生敞開閉鎖的心扉,溝通感情,敢於與別人交往,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享受朋友間的友誼與溫暖。我組織學生進行「我的好朋友」、「我能幫助你」、「怎樣與他人溝通」、拔河比賽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變得熱情、團結、互相關心幫助,我及時加以評價和表揚,讓學生嘗到幫助他人和被別人幫助的樂趣,整個班集體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
第三、鼓勵情感脆弱的同學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
人的成長是無法離開挫折的,有人說:沒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沒有經過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是觀察身邊的有些孩子,他們在面對挫折和不順心的事時,缺少自我調控的能力,覺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們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擊的程度。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利用榜樣進行耐挫教育。對於以模仿為天性的小學生而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為此需要向學生提供勇於戰勝挫折的榜樣,加深學生對挫折的認識,激起內在的勇氣戰勝困難。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結合心理健康教育來開展工作,是必要和有效的。孩子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他們天真,有憧憬、有夢想。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疏導學生心理問題時,應在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善觀察,勤思考,做有心人,理解學生的思想,給與熱情的關注,讓他們積極健康地成長。

C. 如何在教育中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了解並掌握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特點,日常多多觀察留意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D. 淺談班主任如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在從事班主任工作兩年裡,我悉心觀察和調查分析,當前大部分學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障礙,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針對這個情況,我在日常班級工作中更加註重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悟到了一點門路,取得了一些經驗。
一、班主任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民主、寬松的班級環境
在學校,由於教師與學生的特殊地位和學校管理的需要,一些規章制度通常帶有強制性的管教方式和做法,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發展,使學生感覺到生活在沒有「自由」、「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空間里,進而形成學生過分依賴與服從等不良心理狀況,更有甚者造成了師生敵視、自我孤立等不良行為。為此,班主任要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大力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以學生為主的和諧平等師生關系,創設民主、寬松的班級環境。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深層次的精神生活,特別是要用寬容的態度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過錯,用期待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每一個進步,用愉悅的心情去贊揚學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這樣做,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才能得以形成。
二、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正確的人生觀是個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證。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萌芽階段,因此班主任要不失時機地積極引導,經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傳統美德教育,經常對學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經常對學生進行適應社會生存、適應社會競爭的能力教育,使他們保持清晰的思考認知,正確面對生活學習面臨的挑戰。
三、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善於交際,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關系是良好的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條件。因此,班主任一要時刻照顧、真誠關愛每一名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形成師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二要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與溝通,創設環境,創造條件,促進交流。個別學生由於家庭因素,自身缺陷,學習成績較差等原因,內心往往產生自卑感,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害怕交往,甚至拒絕來自老師和同學的關懷幫助,班主任就要加強與此類學生的交往,多關注、多接近、多鼓勵,喚起他們內心的進取意識。對優秀學生要引導他們在交往中平等待人,正確認識自我。三要指導學生學會溝通與交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欣賞,悅納自己。在促進學生自我概念和人格發展的同時,也感染了班級整體內部關系的健康和諧。
四、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當今社會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競爭意識越來越強,如果盲目地處處與人競爭,很可能使自己陷於被動,一時不能自拔。長期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結果會導致心理障礙,中小學生爭強好勝心特別強,處處不服輸,因此,競爭的傾向非常強烈,總有事事比個高低的心理。然而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常勝將軍」,挫折和失敗是難免的。學生競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但真誠的合作也是常有的事,而且合作往往會消除隔膜,使個體處於一種心情愉快的情境之中,有利於維護和保障心理健康。班主任在組織班級各項活動中,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關系,避免盲目競爭。
五、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心情開朗、輕松、安定,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樂趣和信心,對身體有個良好的感受,這是良好情緒狀態的表現,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意志、情緒等心理因素對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影響比智力因素更為深遠,如果一個人患得患失,喜怒哀樂無常,情緒狀態不穩定,而自己又不善於排遣和調節,這樣勢必會導致心理障礙,嚴重者會引起心理疾病。班主任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引導者,當在學生出現暫時性的心理異常時,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根據中小學生對情緒自控認知不足的特點,採取正面引導和疏通的方法,幫助學生克服暫時的心理障礙,使他們很快轉到正確積極的思想軌道上來,這樣不但培育了學生的情緒自控能力,也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狀態。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是開展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培養模式的基礎環節。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者,做學生心理問題的防禦者,做學生心理發展的培育者和維護者,是班主任開展好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秘訣。

E. 如何關注學生健康成長淺談

在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質與意義缺乏了解,就很難適應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各項要求,也就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奉獻社會、造福社會的人才。就此我結合自己平時的一些做法,談以下幾點:
健康是人人追求的目標,健康是指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這就是說,健康的人不但身體機理沒病,而且,心理素質要好,在社會上遵紀守法,沒有不良行為,是身體、心理器質、社會道德上都健康的人。也可以說,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應該是:個體心理在本身及外界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事實上,心理健康與不健康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他們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
在學生中,注意觀察也不乏有存在心理障礙的現象。如果不及時的加以引導,那麼他們的學習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比如:有些學生遭受一點挫折就承受不了;每天一到學校就感到緊張、不自在,見到某些老師就感到害怕;一做作業就心煩,一考試就心慌;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等等。這些學生必須藉助別人的指導和幫助才能恢復健康狀態,而最能夠給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的人只有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對待這類學生,我採取的措施是:情景創設、分析引導、家訪、個別談話、深入研究、成為朋友等方法來走進學生心裡,疏緩他們的壓力,幫助他們排解內心的不良情緒。
二、關注學生的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
心理衛生在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世界著名心理衛生學家艾森伯格曾指出: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證後,心理衛生在決定人們生活質量中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重視學生的心理保健,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我注意隨時變換自己的角色。我有時是學生的老師,有時是學生的同學,有時是學生的學生。想方設法從多種角度給予學生幫助,有效的預防學生出現心理障礙,保障學生個性發展。讓孩子們的心理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衛生,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使其各項心理功能都得到充分發揮,即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生活環境,又能充分利用開發各種社會資源,使自已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並能在自主性的活動中充分滿足自己的各種心理需求。相反,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心理發展上出現障礙,則勢必使其整個心理受到影響,從而使其活動效果受到干擾和限制,甚至產生嚴重後果留下終身遺憾,無法挽回。例如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每到周一上午就會找各種理由不到校上課,真的是頭疼?還是留戀星期天?還是作業沒完成?其真正原因很難分辨。
實例說明,心理健康的維護在人才培養中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其它條件再優越如果心理素質不好,有時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證。學校德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良好性格的特徵、積極生活的態度以及正確的思維方式是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內容。在過去的德育工作中,我們一直把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來處理,導致了德育實效性差的結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後,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學會了利用心理學的方法來處理德育工作的一些問題,收到了顯著效果。所以我們要深入的觀察、分析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的關注他們的心理反應。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的作用
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我想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做一個心靈美好,心情舒暢,積極向上的人中人。不要讓我們的分數成為衡量一切的標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幫助學生學會做人。這是比教書更重要的任務。從人的社會化的角度來看,人的思想道德的社會化是非常重要的。知識沒學好,以後可以補上,但是如果沒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彌補就難了。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學生,我盡量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關注學生的細微變化,熟練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必須本身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處處做到以身作則,還要具備較強的德育工作能力和高超的教育藝術水平,能夠在學生的思想進步和品德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
教師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是學生的引路人,應該引導學生去明辨是非,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這才是教書育人的關鍵。不僅要將心理教育滲透到學校各項日常工作中去,而且還要為那些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地指導與幫助。
總之,只要我們善於運用道德形象和道德行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感化,在潛移默化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抓實、抓緊、抓好,相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將會有一片新天地!

F. 如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一、快樂學習,使教學活動成為一個充滿精神生活的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狀態能使人的機體活動和智力活動發生重大變化。愉快、輕松的心境能使人頭腦消醒,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壓抑的心情會使人大腦抑制,思維混亂、學習效率大減。 教師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影響著整個課堂氣氛,教師只有滿面春風,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地走進課堂,才能激發學生愉悅、興奮的心理狀態,營造一種和諧、活潑的課堂心理氣氛。教師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可以使用趣味的語言。在沉悶的課堂上,學生會產生壓抑感,這時,如果教師能講一個小笑話,會使學生開懷大笑,立即興奮起來。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會變苦學為樂學;變教師讓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熱愛學生,也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大教育家贊可夫認為:當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教師熱愛學生,在課堂上應表現為信任、尊重、關心,稱贊和體貼學生,而不是訓斥、厭棄、批評學生。熱愛尊重學生,並非一味地寵慣學生;嚴格要求能促進學生形成自覺、自律、自尊、自重的性格,能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和責任感,並養成關心集體,尊重他人的好習慣。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偏愛、溺愛,嚴格也不是刻薄,苛求。愛嚴適度,愛嚴結合,這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教育。 二、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努力營造祟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平和氛圍,努力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積極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促進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利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對學習的自信心,能夠做到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真正落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上開展內容新穎、生動活潑、能激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慾的課堂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學生發揮豐富的想像能力,團結協作,努力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並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法、學法,一旦發現學生有了厭學緒,立即要變換方式方法。

G. 關注學生健康

這取決於你的眼力,只要平時觀察確定。觀察是最好的辦法,沒有捷徑可走。

H. 教師如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1 尊重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2 重視孩子的感情。
3 有一顆公正之心。
4 培養好習慣不能改變孩子天性。
5 引導孩子相互欣賞。
6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7架起溝通的橋梁。
8 引導學生自覺遵守規章制度。
9 在反思中培養好習慣。

I. 如何關注學生健康動態

新基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課堂教學生成教學,「生成課程」它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學生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情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
,以促進學生更加的學習課程,這樣一個發展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師生共同學習,共同建構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的過程。而「動態生成」的關鍵問題是「樹立課堂教學應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地實現教學過程。」並且要在營造優質「動態」上下功夫。「動態」不優化,無論是新的教學狀態,還是新知識、新智慧、新激情都無法
「生成」。數學教學不主張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信馬由韁式地展開教學,而是要求有教學方案的設計、過程、預案,並在教學方案設計中就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與空間,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設條件。真實有效的數學教學過程,應當是師生及其他因素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動態生成」正是對這一過程生動概括。一方面,這一過程不可能完全按教師所預成的軌道行進,隨時會產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新的事物、新的情境或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從教到學,再到學生的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動態化和生成的過程。在平常教學活動中如何構築教學的動態生成呢?

一、創設情境,促使學習目標的動態生成。
就學生而言,將學習目標看作是教師交給的任務,還是自己的學習需求,對於學生能否真正開展自主性學習是很關鍵的。那麼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創設活動情境、問題情境,創造探究條件,啟發學生去發現問題,自主為學習任務定向,讓學習目標的動態生成於學習活動中。
例如「教學簡單的統計——單式條形統計圖」這一課,教師可以大膽改革教材原有的框架,直接讓學生統計一本作業本上不同的等第,或者統計學生喜歡的運動等等,這些調查的內容來自於學生熟悉的或感興趣的現實生活。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學習的效率明顯提高。
因為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滿著數學問題。所以學生能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明白了統計的方法和要求,對統計的作用有了更深的印象。因此教師應善於捕捉生活現象,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為數學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使之產生學習需求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學生親自統計實踐和教師適時誘導的過程也就是目標動態達成的過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使認知結構的動態生成。
1、自主探究、操作,促使內容的動態生成。

兒童與生俱來就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意識。《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最根本的是要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題性;問題讓學生發展,結論讓學生去獲得,實驗讓學生去操作……。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參與到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學數學」正是讓學生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從而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意義的積極舉措。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時,學生可以運用知識的遷移性,借鑒直線型平面圖形公式的方法,通過把「圓」分別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等,把它剪開,用交叉鑲嵌的方法拼起來,拼成的圖形是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或者長方形,使學生了解到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也就越接近於長方形。再根據直線型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來研究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半徑及周長的對應關系,即這個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c2
=2лr2
=лr;這個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半徑r,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S=лr2。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是引導學生從原來的知識庫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過自組公式,整理、觀察、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結論。學生通過探索與創造、觀察與分析、歸納與驗證等一系列數學活動,來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特別在問題解決之後,教師及時組織、引導學生自主評價,自我反思。
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學生學會學習,更能看到學生因學習的成功而帶來的愉悅體驗,以及表現出的學習自信心。學生通過不斷的操作、探究,不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使學生得到了自主發展,還能體驗到
「再發現」的過程和感到成功的喜悅。
2、合作交流,促進創新的動態生成。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為實現有效的探究,教師必須提供給學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機會,創設基於師生交流、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從而達到共識、共進。促使創新素養的動態生成。
[案例1]:在教學「兩步應用題」時,教師設計一道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題。
根據以下條件設計如何購票使得化錢最少。
成人票:每人每張40元。
學生票:每人每張20元。
團體票:(30人以上)每人每張30元。
教師:27名,學生:203名。
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思,有所獲。我們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組內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分工合作設計本組的購票方案。最後匯報各組的購票方案如下:
(1) 師購成人票,學生購學生票:40×27+20×203=5140(元)
(2)用教師、學生總人數購買團體票:30×(27+203)=6900(元)
(3)教師購成人票,學生購團體票:40×27+30×203=7170(元)
(4)用教師和3名學生和的人數購團體票,其餘學生購學生票:
30×(27+3)+20×(203-3)=4900(元)
師生通過不斷的調整、修改,得出(4)為最佳購票方案。
學生在小組討論時,人人出點子,找途徑,並交流、評價方案、探究能力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和推理。學生能分析、處理已有的信息,小組合作中能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生成。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經歷體驗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是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要引導學生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下,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學生在體驗科學探索過程的同時,自主探索、創新的意識和習慣就逐漸生成。學生的智慧有很多是潛在的,在課堂創設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於學生學習潛能開發,更有利於學生在合作探索中互相啟迪,思辨創新,資源共享。從而達成學生的認知結構的動態生成。
三、積極評價,促使學生健康心理的動態生成。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評價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總而言之,也就是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的智慧類型是不一樣的。因而,作為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一差異,多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獨到之處,著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使學習成為在教師引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的學生的回答,盡可能用不同的態度去評價。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多樣的、開放的評價方式。評價可以採用個人的自我評價或學習小組內的互評、師生評等,教師盡量讓學生說出評價的理由。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體現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能體現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有效方法,能展示學生的個性;也能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情趣。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評價,尊重學生獨到的見解,要讓學生有評價的機會,這樣才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想像和創造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積極、主動。同時也有利於加強師生的知識、思想和情感交流,又有利於滿足學生的虛榮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思維的激盪中創新。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能力、知識水平、認識心理的差異特點,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體驗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間,提供大量觀察實驗、探索活動的體驗,給學生流下廣闊的思維空間,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靈活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各方面都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發展中提高和展現學生生命的價值,使學生的知識、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質在動態中發展,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因素,結合教學設計,緊緊抓住「生成因素」,靈活地調控和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賦予學生發現的權利,引導學生完成解決問題、發現規律,監測他們發現後的反思。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傾心於教學情境的設計和教學資源的組織方面,新的教育理論下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的、動態生成的。

J. 教師 怎麼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洞察學生,為學生心靈把脈
對學生,教師不應該是「霧里看花」而應該是「明察秋毫」,尤其是班主任,對學生情況應該全盤了解,以便教育時能對症下葯。通常的方法有觀察法,即對學生日常行為包括言談舉止進行觀察,如發現異常苗頭,應及時採取對策。其次是談話法。談話法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得到教師一般觀察所未能發覺的信息,更好地對症下葯。三是調查法。對一些學生認識模糊,教師不能妄下結論,草率行事,要通過深入調查(含問卷調查)的方法多方了解實際情況,再作出正確判斷。總之,只有全面洞察學生,才能為學生心靈把脈,為學生正確導向。
二、關愛學生,為學生成長鋪路
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期,各種復雜的情況可能會給成長中的中學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師在洞察學生心靈的基礎上,應主動地有計劃地向學生施加愛的滋潤,不斷優化他們的心理健康環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鋪開錦綉前程。首先教師應教給學生基礎的較為系統的心理知識,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健康教育課要密切結合學生實際,立足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實用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如培養注意力、訓練記憶力、發展思維力及激發興趣、磨練意志力的基本方法;同時,要抓好典型引路,弘揚傳統美德;此外,建立「心理信箱」。及時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解除學生煩憂,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學生對老師不敢或不便當面說的,在信中可以寫。教師收信後要分類整理登記。對一般問題,可在課堂上集中解答,對特殊問題可找特定學生特別解決。還有一種方法,是「詩教法」。在中華詩詞進校園活動中,詩教在心理課上有獨特的功效。筆者曾結合八年級心理課程教材分別為學生寫上解決心理問題的幾首小詩,讓學生理解、記憶、背誦。學生喜聞樂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做受歡迎的人」一課時,寫下了「人要受歡迎,真心對待人,友情宜珍惜,融入開心群」。言簡意明的小詩點綴著學生的成功之路。教師鼓勵學生利用日記、周記、書信或者電話與家長聯系,打開心靈窗戶,傳遞真純情感,也能為學生健康成長鋪路搭橋,讓他們在愛的滋潤下,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鍛煉學生,為學生成才把關
學生的成長,外因是條件,內在是關鍵。教師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增強學生自身免疫力、抵抗力,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為此,教師要善於通過多種有效活動,讓學生將教師的外部激勵內化為自身行動的動力。讓學生在「知、情、意、行」的每個環節體驗中。提高優化心理品質的效率。開展社會調查,激發上進心。如調查當地歷史和現代名人;調查改革開放前後人民群眾的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巨大變化。演講名人故事,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名人之所以成功,除了其他條件外,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關鍵。如張海迪的故事,洪戰輝的故事,學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如何自信、自尊和自強。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開展各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心理知識情境問答活動。讓學生點亮盞盞明燈,培植自己興趣的幼苗,堅守快樂的陣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總之,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不僅應該是學生人格的良師,知識的導師,而且應該是心理的醫師。有了這樣的教師,學生才會在健康的人生道路上迅速成長。

閱讀全文

與如何關注學生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總是出其不意是什麼原因 瀏覽:639
女的說過了愛情的年紀怎麼回 瀏覽:471
129愛情方面代表什麼 瀏覽:9
雲南大理美女有哪些 瀏覽:34
健康類頭條號如何申請原創認證 瀏覽:186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發工資多少 瀏覽:268
二月的馬與五月的馬婚姻怎麼樣 瀏覽:925
事業編報道後多久發工資 瀏覽:357
什麼林春滿故事 瀏覽:800
美女有什麼壞心思呢的表情包 瀏覽:200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間多久 瀏覽:65
勒若出自哪個民間故事 瀏覽:531
為什麼愛情總是被傷害 瀏覽:962
家長是事業編制職業怎麼填寫 瀏覽:979
沒有基礎中級經濟師要備考多久 瀏覽:418
鄭州金色二七健康碼在哪裡 瀏覽:852
風給我們帶來哪些幸福 瀏覽:613
非公經濟問答題都有哪些 瀏覽:993
屬虎的屬狗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455
黑龍江招遠婚姻登記處電話是多少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