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行業前景項目有哪些
1. 醫療服務機構:以醫院、診所、體檢中心等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提供診斷、治療、康復等醫療服務。
2. 醫葯產業:涉及葯品研發、生產、銷售以及醫療器械和醫療耗材的產銷,為醫療行業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
3. 保健品產業:以保健食品、健康飲品、營養補充品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關注民眾的日常健康維護。
4. 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涵蓋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服務的產業,旨在提升個體和群體的健康管理水平。
5. 健康養老產業:以養老服務市場為主,包括老年人護理、康復治療、休閑養生等,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和生活照料。
② 健康行業的未來風口是什麼
伴隨著科技與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被應用於醫療領域,由此,醫療健康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與此同時,相關政策的推動也為醫療行業注入新機會。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顯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由於科技賦能醫療行業,使得醫療診斷變得更加精準,因此精準醫療悄然走入大眾生活,成為大健康領域新風口。
精準醫療是一種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考慮在內的疾病預防與處置的新興方法,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精準醫療的重點不在「醫療」,而在「精準」。2016年3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提出了中國精準醫療計劃。會議指出,到2030年前,我國將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出200億元,企業和地方財政配套400億元。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高端、個性化、精準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長,醫療消費升級將進一步促進精準醫療市場擴容。
精準醫療與個體化醫療相比,更重視「病」的深度特徵和「葯」的高度精準性;是在對人、病、葯深度認識基礎上,形成的高水平醫療技術。從不同層次上看,精準醫療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精準醫療產業鏈
精準醫療的產業鏈條包括上游儀器設備、耗材、葯物合成材料以及試劑等,中游檢測服務商以及下游應用領域,目前不同環節的發展時間、技術成熟、壁壘高低等緣故成熟度略有不同,因此也呈現出不同的投資機會。
精準醫療產業鏈全景圖
推廣估價值現天量,創業板抄底來臨,此版塊或將決定大盤上漲新高度!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1、產業鏈上游:診斷儀器及試劑
診斷為精準醫療的核心基礎,而分子診斷是核心支撐技術。分子診斷包括多種方式,其中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相對成熟佔比較高,高通量基因測序具有信息量豐富,是目前發展最快的子領域,也是是未來的方向所在。在基因測序儀這個行業上游基本處於寡頭壟斷狀態,80%的營收被巨頭所壟斷——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測序企業主要有Illumina、Roche、LifeTech、華大基因以及貝瑞和康等公司,其中,前三個公司占據了超99%的市場。
近幾年來基因測序儀市場飛速發展,據有關數據顯示:全球基因測序儀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39.0億美元,同比增長18%。據預測,2020年,全球基因測序儀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美元。
推廣3種水果是痛風的 大剋星 ,常吃促進尿酸排出,尿酸恢復正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業鏈中游:測序服務領域增長快
精準醫療產業鏈中游為測序服務和數據分析服務,該領域增長速度最快,也是國內企業的主攻方向,包括華大基因、貝瑞和康等,未來行業龍頭凸顯、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趨勢。近幾年,基因測序的應用領域迅速拓寬,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據預測,2020年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47億美元。到2024年,市場規模 將近300億美元。
中游基因測序服務與上游相比,中游只需購買測序儀器及試劑就能提供測序服務,門檻較低,因此國內也有眾多測序服務機構參與。從基因測序服務機構布局來看:目前我國基因測序服務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杭等城市。其中,北京基因測序服務機構數量最多,據不完全統計達到近50家。其次,上海(47家),深圳(16家),廣州和杭州分別為15家。
基因測序服務機構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產業鏈下游:應用廣闊、需求持續釋放
精準醫療下游應用市場空間廣闊,我國目前主要分為四個方向:產前篩查、腫瘤相關疾病、創新葯企及個人健康管理等。其中,無創產前篩查為當下較為成熟和消費者認可程度最高的產品,且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放開,市場將有進一步的成長空間;腫瘤診斷與治療是最具有開發潛力的應用市場,癌症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並且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癌症在我國發病率將進一步提高,二代測序在腫瘤鄰域的應用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下游應用市場需求將持續釋放。
(1)生育健康類服務:市場空間巨大
以該項檢查為例,我國每年新生兒數量約1600萬,按10%的市場滲透率,1500元/人次計算,市場規模約24億元/年。
在二胎政策放開導致高齡產婦數量持續增加的前提下,預計隨著技術的發展,檢測成本有望下行,同時受居民健康意識提升、支付能力提升等因素的影響,滲透率提高的可能性較大,將進一步打開生育健康服務的市場空間。
(2)腫瘤持續高發,奠定市場基礎
精準醫療技術在復雜疾病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腫瘤領域,具體細分為基礎科研和臨床應用,基礎科研是在腫瘤致病機理的研究,臨床應用主要是遺傳學腫瘤基因檢測、腫瘤常規個體化用葯基因檢測和腫瘤個體化用葯指導基因檢測。
我國人口眾多,腫瘤患者或潛在患者數量龐大,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300多萬癌症患者,並造成約200萬人死亡,成為了世界上癌症死亡數最高的國家。腫瘤持續高發的持續高發為基因測序在腫瘤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隨著相關政策落實,市場潛力有望得到持續釋放。據預測,2020年中國腫瘤葯物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美元。
(3)新葯研發利器,需求逐步放量
基因測序在葯物研發和疾病治療的應用緊密相關,醫院、葯企和基因測序機構三方的緊密合作,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隨著基因測序分析在葯物研發過程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葯物研發測序服務市場也將有望得到較快的發展。目前許多葯物基因組計劃正在進行,如華大基因幫默克制葯進行葯物靶點尋找和初步應用、CRO龍頭葯明康德組建測序應用公司等,靶向葯物是一大投資新方向。
綜合來看,精準醫療產業鏈呈現出龍頭企業縱向一體化布局,如華大基因、貝瑞和康在上游和中游的布局,未來隨著上市藉助資本力量或進一步拓展。但是整個產業鏈條中仍有一些因技術升級、創新而存在的機會,如三代高通量測序儀、新型標志物診斷試劑、獨立檢測實驗室、腫瘤應用和新葯開發等領域。在經濟穩中趨緩的背景下,醫療健康以及細分領域精準醫療都將備受關注。
③ 未來醫療行業會有哪些變化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和醫療健康領域的結合,未來健康產業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挑戰以及更令人振奮的發展機遇。
目前醫療健康行業正逐步發現這些機遇,為重塑健康而制定戰略並做出判斷的需求(無論是作為醫療機構、醫生或患者)也在與日俱增。
不難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產品已經入駐醫院,如導診服務的醫療機器人,為病患提供醫療咨詢、引導、掛號等服務;相關醫護助手,則會協助醫生記錄病患信息,從而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那麼在未來十年,醫療健康領域還會帶給我們哪些變化?
機器人手術
當人工智慧技術滲透到醫療領域中,AI機器人自然也能上手術台。那機器人手術又會對醫療領域做出什麼重大的改變。
首先,機器人具有微創,不易感染的特點,在手術過程中更精確的知道疾病,從而在不破壞疾病周邊組織下進行手術,使得患者在術後癒合更快。
比如,圖像引導機器人就是在不破壞周圍任何組織下調查大腦病變後,從而以精確地貼合假肢塑造骨骼,而這種精確度,是人類永遠無法做到的。
醫用穿戴設備
目前可穿戴市場的發展變革正進行的如火如荼,而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以及智能眼鏡這三類產品更是占據了可穿戴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而智能手錶、運動手環更是一直作為可穿戴設備的代表,一直憑借其監測健康的功能而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與喜愛。而可穿戴市場的發展前景遠遠不止於此。
有關市場調研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可穿戴產品銷量將達到1.6億台之多。而隨著可穿戴市場的繁榮與多元化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基於健康監測的可穿戴產品有望獲得醫療級的新功能和認證。
智慧化家庭醫療
未來的醫療,一定會沉澱更多的大數據服務平台,更多是基於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生態系統。
比如海爾智慧醫療和壹健康智慧葯箱為例,前者海爾智慧醫療正是憑借互聯網思維,依靠「互聯網+」的發展策略,採取聯合互聯網的方式打造「產品聚合數據,數據驅動服務」的模式,為用戶提供智能醫療產品服務。
而壹健康基於醫療大數據時代自主研製的小熊智慧葯箱,是以一體式多體征檢測智能服務終端為入口,圍繞用戶體征檢測、健康管理、在線問診,家庭慢病管理服務等構建360°全人群、全周期的居家健康醫養服務體系。
小熊智慧葯箱居家健康醫養服務體系,聚焦慢性病用戶所需,根植於智慧家庭醫療領域,深入挖掘用戶痛點,為用戶提供體征數據測量,檢測產品覆蓋體溫計、心電儀、血壓儀、血氧儀等。
因此,「人工智慧+醫療」安全地融合發展,未來將滿足人們更多智能化就醫需求,有利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