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生體質與健康的管理內容有哪些
(一)小學一、二年級測試項目為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三項。
(二)小學三、四年級測試身高、體重、50米跑、立定跳遠四項。
(三)小學五、六年級測試項目為六項,其中身高、體重、肺活量為必測項目。選測項目為三項:從台階試驗、50米×8往返跑中選測一項。
本標準的學年總分由標准分與附加分之和構成,滿分為120分。標准分由各單項指標得分與權重乘積之和組成,滿分為100分。附加分根據實測成績確定,即對成績超過100分的加分指標進行加分,滿分為20分;小學的加分指標為1分鍾跳繩。
加分幅度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加分指標為男生引體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鍾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標加分幅度均為10分。
健康標准:
為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教育部印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2014年修訂)》,要求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准》測試工作,並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只有達到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
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適用於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劃分為不同組別,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
『貳』 五項管理應採取哪些措施
法律分析:
1. 加強作業管理:確保作業內容適量,難度適中,避免過度作業導致學生壓力過大。
2. 加強睡眠管理: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發展特點,確保小學生每晚獲得10小時睡眠,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學校和家庭應合作保障學生的充足睡眠。
3. 加強手機管理:學校應制定明確規定,限制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若有必要,須經家長同意並書面申請,進校後手機應交由學校統一保管,不得在課堂上使用。
4. 加強讀物管理:篩選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讀物,引導學生閱讀健康、有益的書籍,避免不健康內容的書籍影響學生思想。
5. 加強體質管理:注重學生的體育鍛煉,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育活動,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發展。
法律依據: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
『叄』 小學生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 #教育# 導語】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好習慣應該要從小養培養,家長不僅要監督,還要以身作則,起到引導的作用,那麼,一起來看看小學生衛生與健康小常識有哪些吧。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 教育頻道!1.小學生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一日三餐要吃好,按時定量很必要,早餐吃得好,中餐要吃飽,晚餐精而少;不偏食,不挑食,合理安排很重要;一日三餐有規律,身體強健發育好。吃飯時要做到;細細嚼,慢慢咽,不說笑,不打鬧。
小學生健康常識:換牙時應注意什麼?
7歲時,乳牙逐漸脫落,恆牙陸續長出。恆牙是人生的永久牙,換牙時要做到不用剛長出的恆牙咬硬東西;不咬手指,不用舌頭舔剛長出的恆牙;飯後漱口,早晚一定要刷牙。
小學生健康常識:怎樣預防齲齒?
(1)不偏食,多吃豆類食品、魚蝦和蔬菜食物;
(2)講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3)睡覺前不吃零食,不喝酸、甜的飲料;
(4)定期做口腔檢杳,發現齲齒,及早治療。
小學生健康常識:怎樣預防蛔蟲、蟯蟲病?
小朋友,要牢記,不留指甲不玩泥;吃飯前,大便後,雙手一定要洗凈。個人衛生很重要,飲食衛生莫大意。喝開水,吃熱菜,瓜果吃前要沖洗,沸水燙,或削皮,不能粗心和大意。
小學生健康常識:暴飲暴食的危害有哪些?
暴飲暴食會使胃腸等消化器官負擔過重;受到損傷,減弱腸胃的消化功能,引起腸胃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小學生健康常識:看電視應注意哪些?
眼睛與電視有一定的距離,距離不小於電視機屏幕對角線長度約3—5倍。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一般在1小時左右,看電視時房間里留有一盞小燈,看完電視後用溫水洗洗臉。
小學生健康常識:戶外活動和課間操有什麼好處?
呼吸室外新鮮空氣,解除疲勞,使大腦得到二定的休息。
小學生健康常識:痰里含有很多細菌和病毒,能傳播哪些疾病?
能傳播腦膜炎、麻疹、感冒、肺結核等多種疾病,所以,不能隨地吐痰。有了痰吐在痰盂里或吐到廢紙里裹起來,扔到垃圾箱里。
小學生健康常識:飲水要注意什麼?
(1)、不能喝生水,要喝只能喝開水。
(2)、不用公共杯,茶杯自己來准備。
(3)、劇烈運動後,不要立即就喝水。
2.小學生衛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發、勤換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
(6)、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
(7)、早晚洗臉,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8)、早晚刷牙,食後漱口;
3.小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2、養成良好的坐姿,保護視力。坐姿端正就不會出現過多的近視兒童,也不會出現孩子駝背現象。
3、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小學生也需要刷牙,並且每天至少兩次,這樣小學生的牙齒就不會出現蛀牙現象。
4、講究個人衛生。小學生經常生病的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衛生問題。
5、時常運動。運動能夠改變學生的氣質和心情,在不斷地鍛煉中,小學生的防禦能力,也在逐漸的增加。
6、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有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
7、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8、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9、家長要做好對孩子心理狀況的引導,孩子要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10、我們不僅要搞好家庭內部的衛生,而且要搞好環境衛生。
4.小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1、讀寫時眼離書本的距離應該一尺。
2、要保護好牙齒一定要做到早晚刷牙。
3、看電視時座位與電視機至少保持二米。
4、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削皮。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飲食注意:
1、注意營養平衡。小學生在日常飲食中要吃各種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奶等,不要偏食。
2、多吃豆製品。豆類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既便宜,又容易消化。
3、講究食品加工方法。加工食品時掌握好火候和方法,盡量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4、變換食品花色品種,增加孩子食慾。
5、愉快進食。進餐時做到思想集中,精神愉快,愉快進食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6、細嚼慢咽。吃飯時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更應該把食物嚼得細些,因為多嚼有益於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保護腸胃。
7、不過量飲食。吃得過多會傷胃,同時降低了消化率。
8、不亂吃加葯食品。如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等加葯食品要認真考慮是否真的需要。否則等於無病吃葯,對身體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9、不吃補品。傳統的補品雖然對老人和體虛者有益,但對學生卻利少弊多,以不吃為好。
10、少吃糖。因為每天的飯菜中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轉化為糖,因此對孩子零食中的汽水、巧克力、甜點心、奶糖等應加以適量控制,不可過多。
11、早餐要吃好。因為早餐所吸取的營養應佔全天吸取營養的30%左右。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和消化需求,因此,早餐應有足夠的營養,可在蛋、奶、肉鬆、鹹蛋、芝麻醬、蜂蜜之類的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中作些選擇。
12、定時定量。這樣可使大腦皮層里的食物中樞形成功力定型,使消化吸收系統成為有規律的活動,促進消化吸收率的提高。
5.小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五好」:是心態調整好、生活安排好、飲食調節好、衣服穿得好、健康關注好。
心態調整好: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這樣,不僅人感到舒服,還會增強抵抗疾病的免疫力。要注意講科學,不迷信,用科學指導生活。
生活安排好:每天都應當為學習、體育鍛煉、家務勞動等活動安排一定的時間。並且注意生活的規律性。
飲食調節好:就是要注意飲食衛生和營養,盡可能每天都吃一點蔬菜、瓜果和豆製品。衣服穿得好:就是要注意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積極預防感冒。
健康關注好:就是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如果發熱、拉肚子要及時請醫生診治。千萬不要亂吃葯。
6.小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查看產品標簽。食品標簽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不買標簽不規范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二、學生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凈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葯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盡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熏、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三、學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嗎?
飲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後易患皮膚炎症和多種疾病。過多攝取糖分,還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從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鹼平衡,使孩子變成酸性體質的人。
有醫學資料表明,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的人身上,這無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溫韓國瘦身一號床」。除了上述影響,許多飲料中還缺乏孩子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與脂肪,喝得過多,將影響孩子吃正餐,造成營養不良,所以喝飲料每天不超過100毫升。
7.小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發、勤換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隨時隨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
(7)、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有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臉,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後漱口;
(10)、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2、用眼衛生
如果視力受到損害,近者會給學習帶來困難,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和記憶程度,影響觀察力的提高,使智力發展受到限制;遠則會給將來的工作造成困難,使之不能從事某些專業工作,限制才能的發揮。因此,注意用眼衛生,不要長時間看書,不要在光線不足的地方看書,看書寫字時眼睛和書本要有30厘米的距離,要認真做眼保健操。
3、怎樣保護牙齒?
(1)吃東西後漱口
(2)早晚刷牙(3)不咬過硬東西(4)不吃過冷過熱的東西(5)睡前不吃東西(6)患牙病及時治療
(7)每天應該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
4、什麼飯後不宜馬上進行劇烈活動?
剛吃過飯,胃裡充滿了食物。劇烈運動後影響胃腸正常、消化,可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時間久了還可引起消化不良和胃病。
5、為什麼不能隨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易損傷外耳道,引起發炎或長癤子,還可能損傷耳膜,引起中耳炎,使聽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聾。
6、什麼情況下應洗手?
(1)飯前便後應洗手
(2)吃東西前應洗手
(3)勞動(幹活)後應洗手
(4)玩游戲後應洗手
(5)觸摸臟東西後應洗手
6)觸摸傳染病人的東西後應洗手
(7)到公共場所回來後應洗手
(8)拿碗筷前應洗手
7、怎樣保持教室的清潔衛生?
(1)每天掃地,掃地前先灑水
(2)常擦桌椅和門窗
(3)不亂扔紙屑果皮
(4)不隨地吐痰
(5)桌椅擺放整齊
(6)注意通風換氣
8、維護公共衛生應做到哪些?
(1)清掃室內外環境
(2)不隨吐痰
(3)不亂丟紙屑果皮
(4)不隨地大小便
8.小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內容
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說法,但由於早上時間最為緊張,有的孩子又懶床,就來不及吃早餐。這樣,對大腦的損害非常大,因為不吃早餐造成人體血糖低下,對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而上午又是功課最多的時候,大腦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應,長期下去,會影響功課和大腦的發育。早餐中鮮牛奶最為適宜,它不僅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而且還含有大腦發育所必需的卵磷脂。
二、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大腦休息和調整的階段,睡眠不僅能保持大腦皮層細胞免於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補充,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了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有增進記憶力的作用。青少年每天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同時要注意睡覺時不要蒙頭,因為蒙頭睡覺時,隨著棉被內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大腦供氧不足,長時間吸進污濁的空氣,對大腦損傷極大。
三、飲水充足。
水是人體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研究發現,飲水不足是大腦衰老加快的一個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飲用8杯水,以保證身體的需要。參加體育鍛煉。通過鍛煉不僅可以使骨骼、肌肉強壯發達,依能促進大腦和各內臟器官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