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7日世界衛生日黑板報的版面設計
世界衛生日黑板報版面設計示例圖片
**衛生與健康知識**
1. 飯前便後要洗手。
2.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澡、勤理發、勤換衣。
3. 勤剪指甲,保持清潔。
4. 讀寫時注意衛生:保持正確的姿勢,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5. 經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公共物品後。
6. 注意用眼衛生:避免在強光下閱讀,不在移動的車中看書,不躺著閱讀,不用臟手觸摸眼睛。
7. 只食用有衛生保障的食品,確保食物清潔,只喝煮沸的水。
8. 早晚洗臉,使用流水清潔面部,不與他人共用毛巾、臉盆等個人用品。
9. 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10. 堅持適量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精力和體魄。
**生病時應避免的食物**
1. 感冒時:不宜食用香蕉、橘子、胡蘿卜汁、冷食、羊肉、薑母鴨、煙酒等。
2. 咳嗽時:避免冰淇淋、橘子、油炸、烤制、辛辣、花生、酒類、甜食等。
3. 急性胃炎:不宜食用油炸食物、酒類、辣椒、糯米等。
4. 慢性胃炎:應避免生冷食物、酸味食物、甜食等。
5. 腸炎:避免香蕉、番石榴等。
6. 胃腸脹氣:不宜食用花生、番薯、豆類、發酵食品等。
7. 急慢性肝炎:避免鵝、雞、鴨等肉類皮、肥豬肉、煙酒,不要熬夜。
8. 心臟病:不宜暴飲暴食、高膽固醇、過鹹食物等。
9. 腎臟疾病:避免啤酒、汽水、咸魚、筍干、鹹菜等。
10. 糖尿病:應避免甜食、酒類、油膩、炸烤、高熱量食物等。
11. 低血壓:宜早睡多運動,避免芹菜等。
12. 高血壓:應避免過鹹食物、蛋黃、動物內臟、乳酪、動物性油、腦髓等。
13. 消化性潰瘍:不宜食用豆類、竹筍、鹹菜、糯米類食品、酒、鳳梨、辣椒、番石榴等。
14. 懷孕:避免酒類、煙、咖啡等刺激性飲品。
15. 跌打骨膜炎:避免香蕉、竹筍、酒、酸菜、辣椒等。
16. 跌打損傷:不宜食用豬頭骨肉、醋、花生、甜食、香蕉、啤酒等。
17. 痔瘡便血:避免煙酒、辣椒、油炸物等刺激性食物。
18. 風濕性關節炎:應避免啤酒、香蕉、肉類,注意保暖,避免露水與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