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必須和社會相適應,人也要和環境相和諧,要有健康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一分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擺正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人們自己制訂一系列的健康計劃,由執行者靠毅力自覺執行,由於較枯燥難堅持,通常半途而廢的居多。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方法也隨之有了改變。一系列的移動互聯網健康管理工具為人們提供了不少便利,使得生活方式的養成更有趣,人們也更有動。
世界衛生組織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過如下總結:[1]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遺傳因素 + 10%社會因素 + 8%醫療因素 + 7%氣候因素由此可見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是新興起的個人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策略。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培養的,培養的主動性在人們自己。生活方式管理的觀念就是強調個體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生活方式管理是通過如下措施達成:
1. 教育 傳遞知識,確立態度,改變行為;
2. 激勵 通過正面強化、反面強化、反饋促進、懲罰等措施進行行為矯正。
3. 訓練 通過一系列的參與式訓練與體驗,培訓個體掌握行為矯正的技術。
4. 營銷 利用社會營銷的技術推廣健康行為,營造健康的大環境,促進個體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人們自己制訂一系列的健康計劃,由執行者靠毅力自覺執行,由於較枯燥難堅持,通常半途而廢的居多。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方法也隨之有了改變。一系列的移動互聯網健康管理工具為人們提供了不少便利,使得生活方式的養成更有趣,人們也更有動力。
㈡ 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1.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
2.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3.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粗細搭配。
4.提倡每天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5.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鹽,食用合格碘鹽。
6.講究飲水衛生,每天適量飲水。
7.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8.成年人每日應進行6~10千步當量的身體活動,動則有益,貴在堅持。
9.吸煙和二手煙暴露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吸煙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吸煙者至少減少10年。
10.「低焦油卷煙」、「中草葯卷煙」不能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反而容易誘導吸煙,影響吸煙者戒煙。
11.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戒煙越早越好,戒煙門診可提供專業戒煙服務。
12.少飲酒,不酗酒,戒酒需要醫學專業指導。
13.遵醫囑使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葯等成癮性葯物,預防葯物依賴。
14.拒絕毒品。
15.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16.應該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尋求幫助。
17.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18.根據天氣變化和空氣質量,適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9.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吐痰,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
20.農村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21.科學就醫,及時就診,遵醫囑治療,理性對待診療結果。
22.合理用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23.戴頭盔、系安全帶,不超速、不酒駕、不疲勞駕駛,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24.加強看護,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25.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26.主動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應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並住院分娩。
27.孩子出生後應盡早開始母乳喂養,滿6個月時合理添加輔食。
28.通過親子交流、玩耍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發現心理行為發育問題要盡早干預。
29.青少年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預防近視、超重與肥胖,避免網路成癮和過早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