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健康城市的發展史
產生及發展
健康城市這一概念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是在「新公共衛生運動」、《渥太華憲章》和「人人享有健康」戰略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也是作為世界衛生組織 (WHO) 為面對21世紀城市化給人類健康帶來的挑戰而倡導的行動戰略。 1984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健康城市」的理念首次被提出。1986年,WHO歐洲區域辦公室決定啟動城市健康促進計劃,實施區域的「健康城市項目」(healthy cities project, HCP) 。加拿大多倫多市首先響應,通過制定健康城市規劃、制定相應的衛生管理法規、採取反污染措施、組織全體市民參與城市衛生建設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隨後,活躍的健康城市運動便從加拿大傳入美國、歐洲,而後在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掀起了熱潮,逐漸形成全球各城市的國際性運動。
中國健康城市項目的發展
在中國,始於1989年的國家衛生城市的創建活動為建設健康城市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建設健康城市所提出的理念和方法,不僅能夠鞏固和提高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成果,也豐富和深化了愛國衛生運動的內涵。
試點階段
1993年以前,中國健康城市項目的發展主要是處於一種探索和試點階段,包括引入健康城市的概念,與WHO合作開展相關的培訓等。
1994年初,WHO官員對中國進行了考察,認為中國完全有必要也有條件開展健康城市規劃運動。於是,WHO與中國衛生部合作,從1994年8月開始,在中國北京市東城區、上海市嘉定區啟動健康城市項目試點工作。這標志著中國正式加入到世界性的健康城市規劃運動中。
全面發展階段SARS以後,中國健康城市建設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在中國衛生部的鼓勵和倡導下,許多城市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市民健康和生活質量,紛紛自覺自願地開展健康城市的創建。其中蘇州市和上海市的工作頗具典型。
蘇州市從20世紀90年代末積極引入健康城市的概念。2001年6月12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愛衛辦)將蘇州作為中國第一個「健康城市」項目試點城市向WHO正式申報。同年8月,中國共產黨蘇州市第九次代表大會確定了用5-10年時間把蘇州建成健康城市的目標。2003年9月,蘇州市召開「非典」防治工作暨建設健康城市動員大會,印發了健康城市的系列文件,包括健康城市建設的決定、行動計劃和職責分工等,系統啟動了健康城市建設工作。
上海市政府於2003年底下發了《上海市建設健康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03-2005年)》,確定了8個項目(營造健康環境、提供健康食品、追求健康生活、倡導健康婚育、普及健康鍛煉、建設健康校園、發展健康社區、創建精神文明),涵蓋104項指標,並作為上海市政府的重點工作來抓。中期評估和終末評估分別在2004年和2005年完成。作為中國第一個開展建設健康城市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將為中國其他特大型、大型城市的項目開展提供經驗和實踐基礎。
2007年底,愛衛辦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了建設健康城市、區(鎮)活動,並確定上海市、杭州市、蘇州市、大連市、克拉瑪依市、張家港市、北京市東城區、北京市西城區、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十個市(區、鎮)為全國第一批建設健康城市試點,拉開了中國建設健康城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