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子健康碼為什麼會失效
健康碼有效期三天。
1、健康碼是以個人健康為基礎,由居民自主通過《湖北健康碼登記系統》網上申報,結合我市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數據進行大數據比對核驗,生成個人專屬二維碼。
該二維碼作為個人健康信息電子憑證,將會在下一步政務服務、公眾出行、就業復工中全面使用。全市健康碼採取「一人一碼、一碼通行、流調復核、動態有效」的制發和管理機制。
2、市民可通過「鄂匯辦」APP、「支付寶」城市服務,點擊「湖北健康碼」進行個人健康信息填報。
廣大市民要堅持每天健康打卡,主動領碼,個人健康打卡數據將作為發放健康碼的參考依據。對於老人、未成年人或因特殊情況無法申請健康碼的群眾,可由監護人或家庭其他成員代為申請。
3、健康碼分為「綠碼」「黃碼」及「紅碼」三色管理, 「綠碼」人員在卡口或測溫點現場測溫,無發熱症狀准予通行;「黃碼」「紅碼」人員不能通行。
4、 健康碼將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和打卡情況實現轉碼,「綠碼」有效期為三天。有效期內市民至少完成一次健康登記方可獲得自動延期,否則將轉為「黃碼」。
❷ 蘇康碼顯示一天內失效是怎麼回事
是因為超過了《個人健康狀況申報卡》的14天有效期。
個人健康碼已失效,點擊確定,返回微信主界面,點擊【城市服務】,然後點擊【健康碼】,進入小程序,這里提示健康碼已過期,點擊【立即更新】,填寫健康信息,勾選【我已閱知】,最後點擊提交,提交成功,彈出新頁面,點擊【立即生成健康碼】。
注意,《個人健康狀況申報卡》有效期14天。過期需要重新申請;《個人健康狀況申報卡》和「蘇康碼」具有同等效力;紅、黃、綠分別對應高、中、低不同風險級別。
❸ 健康碼的有效期是多少天
健康碼有效期是14天,舉一個例子,假如你從外地回來了,被隔離了,從被你隔離的那一天起,14天後結束,做兩次核酸檢測,如果正常的話,那麼你的健康碼就變為綠色的,可以正常出行了
❹ 健康碼為什麼突然不能用了
1. 1月4日,西安一碼通又崩潰了。早前的2021年12月20日,西安一碼通的突然崩潰給民眾帶去了很大的不便與混亂,出現了挨個手動登記身份、重采核酸等「魔幻情節」,對此官方表示用戶訪問量的激增導致了系統崩潰。
2. 疫情暴發兩年以來,全國各地因外網攻擊、介面不穩定、系統壓力大等原因,先後導致健康碼系統一度「癱瘓」,給民眾帶來困擾,這就需要我們對健康碼的開發、應急預判有更多的關注和探討。
3. 當前,支付寶、微信健康碼系統已覆蓋超9億人,這套龐大抗疫系統的前身是企業員工健康碼,最初由支付寶和騰訊分別在杭州和深圳推出,後逐步實現跨省互認、並發布了防疫健康碼國際版。
4. 雖然微信、支付寶的健康碼已面向各地開放,但由於各地的運維方式與水準的不同,出現問題後,健康碼無法得到及時更新,找到解決方案。加上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不同,目前一碼通全國互認工作推進仍存在困難。各地管理層需要科學布局、簡化次數,讓健康碼成為抗疫中最方便的利器。
▎1月4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啟動全市新一輪核酸篩查工作。9時許,不少市民反映,「西安一碼通又崩潰了」,核酸檢測無法進行。隨後官方回應:已修復。
健康碼兩周內兩次崩潰,西安發生了什麼?
西安疫情暴增之時,健康碼第二次出錯了。
1月4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啟動全市新一輪核酸篩查工作。9時許,不少市民反映,「西安一碼通又崩潰了」,核酸檢測無法進行。一小時後,據相關部門回應,一碼通確實出現問題了,正在緊急修復。卸載後就可正常使用。健康碼這個民眾須臾難離的出行工具,幾乎事關每個人。西安健康碼崩潰,已是兩周內的第二次了。
而12月20日的健康碼崩潰,則比這次持續時間更長,影響更廣。
當天是西安需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上班新規執行首日。上午8點以後,當人們紛紛出門准備開始一周新的工作之時,一碼通突然崩潰,一時大量民眾無法乘坐地鐵,坐不了車,進不了公司,甚至回不了剛離開不久的住宅小區,三過家門而難入,有的人不得不在冷風中徘徊街頭,狀況尷尬。
當天是周一,近千萬西安民眾在外奔波討生計,需進出樓宇堂廈、院館商家,一碼通的突然崩潰帶來了很大不便與混亂,一時怨聲載道,反映問題的電話爆棚。
官方回應表示,網路擁堵導致健康碼無法正常顯示,後台工作人員正在緊急維修。可經維修恢復正常不久,不曾想又出現故障,多次反復。隨後是長時間的宕機崩潰,斷續反復一直延續到第二天。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工作不能不幹,於是在一碼通崩潰,核酸不能顯示之時,有的公司要求員工進公司之前,對天發誓:「中國人不騙中國人」、「我發誓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網上大嘩,公司負責人此後回應:發誓其實是開玩笑,公司嚴格落實防疫要求,辦公區域一天多次消殺……
一碼通崩潰後出現的上述段子,雖有些荒誕,卻讓人對一碼通的重要和以一碼通來判斷一個人危險與否的依據,失去了「依據」。
有網友在網上公布了自身經歷笑說西安一碼通崩壞後的魔幻情節:
1. 上不得天,入不了地,退不行,進不可,吃不得食,喝不到水,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街上當「盲流」。
2.公交車無法查驗核酸報告,同時又不限流。一堆人排隊,司機挨個手動登記身份。
3.地鐵也查不了核酸報告,也不限流。挨個手動登記身份。
4. 核酸系統崩潰,很多已經採集的樣本登記不上。核酸採集點被通知把已經採集的樣本就地扔掉,回頭重采。
5.民眾頂著寒風,在航天星河公園核酸檢測點排了五個小時隊,直到夜幕降臨,得到的消息是系統崩潰了,各回各家。
西安大數據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告訴市民為減輕系統壓力,非必要不展碼、亮碼。這個關於「非必要不亮碼展碼」的說法隨即引發了爭論。
但真實的原因是什麼?
據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通報,西安一碼通崩潰的原因是刷碼的人太多。在12月20日早上,一碼通用戶訪問量激增,「每秒訪問量達到以往峰值的10倍以上」,造成網路擁塞和應用崩潰。但有媒體報道認為,作為防疫標配的一碼通,本應該對緊急狀態有過評估和預判。另據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西安大數據」今年年初的報道,一碼通的使用承載量是「可以每分鍾服務120萬市民掃碼」,而整個西安也只有不到1500萬市民。
這個說法顯然自相矛盾,無法准確說明西安一碼通崩潰的真實原因。
這並不是西安一碼通首次出現故障,問題已有前兆。2020年12月23日,西安一碼通就曾出現過大面積系統故障,雖然在不久之後恢復正常,但並沒有給出故障原因。此外,也曾有西安市民遇到過「一碼通」無法正常顯示疫苗接種信息和核酸檢測結果等情況。
據官方公告,西安一碼通是由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指導,中國電信西安公司統一牽頭開發,並有眾多民間公司參與其中。不少媒體披露,西安東軟是西安一碼通的實際運維公司,也是中國電信西安公司「西安市疫情防控綜合管理系統項目」的第一中標候選人。
西安一碼通是2020年2月正式上線運營的,最初是作為防疫健康碼使用,後來功能不斷升級,成為一個綜合服務平台。除了顯示疫苗接種、核酸檢測結果等防疫內容外,「一碼通」還增加了個人信息證明等其他功能。甚至部分小區的門禁也曾被接入到一碼通系統:後台將住戶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錄入門禁後,住戶只需用「一碼通」掃碼即可開門。
西安一碼通12月20日崩潰。12月22日,西安宣布封城。民眾集中居住在家,集中刷一碼通的情形不再,一碼通也自然恢復正常。
西安一碼通事故,雖在較快時間內得到了解決。但在這個健康碼一碼決定你能否吃到飯,上班或者回家的時代,一旦遭遇崩潰,會使整個城市瞬間陷入困境的局面,還是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以及媒體的關注。
天津、杭州、山東、福建、哈爾濱、海南、澳門等十多個省市健康碼,為何也先後出現崩壞故障等問題?健康碼是國人的第二身份證,失去了身份證,誰來認證你的身份?
在西安健康碼出事之後,12月25日,天津健康碼系統也出現故障。當天零時起,天津健康碼升級,新增掃描場所碼,但升級的第一個清早就發生系統故障。許多市民反映健康碼無法進入小程序,有的場所掃描後沒有反應,還有的系統更新到一半就被卡住……市民不得不在地鐵或場所外,反復嘗試或排隊登記。
當天正好是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日子,規定8時30分正式開考,有不少考生掃描場所碼失敗被擋在地鐵或考場外,只得在門外排隊半個多小時登記信息。
自疫情暴發兩年以來,全國各地先後出現「健康碼崩潰」事件。據不完成統計,已有近百次,而健康碼一旦崩潰,當地民生隨即陷入癱瘓。
2021年8月3日,山東健康碼行程卡也出現問題,許多市民發現,他們點開了支付寶里的健康碼,可是怎麼刷新都看不到熟悉的綠色健康碼的影子,微信上的健康碼也刷不出來了,只剩下一個金邊。人們乘不了公共交通,只能走著去上班。山東省衛健委反饋道,此次健康碼卡頓是由於訪問量太大。8月16日,河南健康碼也出現問題。
去年5月7日及8日,澳門健康碼連續兩日疑似因遭受網路攻擊而出現異常情況,導致部分人無法轉換粵康碼。據澳門官方通報,健康碼系統受到外網惡意攻擊。在技術團隊與網路供應商一同應對下,成功將影響減到最低,大約一個小時就恢復健康碼的生成,且內部資料沒有外泄。
這是首次報告外網惡意攻擊健康碼系統的案例。
而在2020年5月6日早上,不少杭州民眾反映杭州健康碼出現罷工,無法正常打開,上班族只能手工登記身份證進地鐵,後健康碼工作專班公布原因,是因系統臨時出現介面不穩定問題而導致的亮碼故障。
一向以穩健著稱、深得人們稱贊的北京健康寶也在2020年7月和8月兩次出現「閃障」。官方的信息是由於當天北京健康寶查詢量突增,系統壓力增大,所以暫時會出現無法獲取驗證碼的情況。
▎健康碼什麼原理?阿里巴巴在2020年6月1日申請的健康碼相關的專利得到曝光,其中介紹了一些關於健康碼的原理。從專利上大致能看出,健康碼是通過不同的電子憑證來標識用戶的健康狀況。
健康碼在成為防疫利器的同時,這些突發故障也給民眾帶來了困擾,例如健康碼在發布初期便發生多次系統疏漏事件,包括不能修改個人資料、自動登入體溫37度等。此外,用於輔助健康碼使用、確認14天內行程的通信巨量資料行程卡,也存在省界附近訊號重疊,以致未出省卻顯示到過鄰省的問題。
據相關專家稱,國內建立的這套二維碼的使用情境跟人、醫療、出入限制有關,也涉及疫情的傳播或是染疫高風險族群等敏感的問題,但現在部分地方省市似乎只採規則基礎(rule-based)、不夠細致、加上似乎因倉促推出,來不及優化軟體設計環節、使用便利與否的整合和演演算法,極易給民眾帶來不便。
在當下的中國,健康寶系統的維護似乎是一個並不太難的技術。為何一再出現崩壞或者各種問題?許多民眾把怨氣都指向了微信與支付寶這兩家健康碼系統平台。
但支付寶在早期提供的一份書面聲明中就稱,該公司只作為平台入口的提供商,並不負責運營,所以,健康二維碼相關數據的使用權、健康規則的制定、升級或優化,全由運營服務的各省市各級政府統籌。
後疫情時代,健康碼、一碼通之類的防疫手段已經是一座城市的標配。但從這次疫情表現看,許多地方健康碼開發缺乏對應急情況的預判,整個開發過程也值得更多的關注和探討。比如西安疫情不可謂不嚴重,行政應對也不可謂不有力。在核酸檢測能力上,西安在三天之內檢測了1566.17萬人次,是平日檢測能力的十幾倍。不過,核酸檢測能力可以依靠資源的集中迅速解決,但西安一碼通卻無法在短期內恢復正常。這是西安疫情防控的令人感到遺憾之處。
因此也有人質疑,這個在其他城市已經相當成熟的技術,為什麼在西安卻屢次出錯?全國一盤棋,有許多中央級的技術公司可以一用,為什麼許多地方要另搞一套?浪費資源,也難保質量。這幾年來,西安堪稱互聯網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阿里、騰訊、華為等都在西安有布局,這么多巨頭,隨便挑一家出來,主導「一碼通」的建設,恐怕是都會做得非常出色。
▎2021年2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表示,互聯網特別是大數據,在抗擊疫情,推動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推出了健康碼,現在已經覆蓋 9 億人群,使用次數超過了 400 億次。
全世界最大的健康數據系統:支付寶、微信健康碼系統已覆蓋超9億人。這套系統是如何開發的,為何在國內仍然無法實現真正意義的互聯互通?
全國的健康碼都是誰開發的?
健康碼在國內是如何運營的,為何會出現一個平台,各市獨立運營的情況?
為什麼有的問題不斷,有的比較穩定?
據CNN的一篇文章稱,2020年1月左右,隨著中國政府在新冠疫情暴發的情況下,鼓勵人們重返工作崗位,在政府的主導下,開始了一項大膽的大規模試驗,利用數據來規范人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通過要求人們使用智能手機上的軟體來確定他們是否感染、是否需要診治或者被隔離,還是可以進入地鐵、商場和其他公共場所。甚至能否回家也包括在內。
「這項開創性的數字試驗,幾乎同時在深圳與杭州展開。」
這個在外媒看來不可思議的超大抗疫系統的前身,可回溯至企業員工健康碼,是阿里巴巴旗下,為企業員工管理提供支持的釘釘開發的。後杭州市政府為推進經濟重啟、加上防疫需要,決定與釘釘、支付寶等企業合作開發杭州健康碼。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鄭榮新曾對外表示:「杭州健康碼就是企業員工健康碼的簡化版。」
因應國內復工之後爆發群聚感染事件。在疫情暴發不到兩個月之際,2020年2月9日,騰訊公司搶先在深圳市推出「防疫健康碼」,深圳亦成為全國首個推出「健康碼」的城市。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子公司螞蟻金服與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開發健康碼上線。其後,國家信息中心聯合騰訊推出「健康碼標准」,正式被推薦給各地作為技術標准規范。
▎防疫健康碼是騰訊聯合各方推出的電子出行憑證解決方案。被推廣到各地市的「健康碼」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後台審核後,即可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該二維碼作為個人在當地出入通行的一個電子憑證,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2021年2月,騰訊防疫健康碼發布周年報告:累計用戶超 10 億,訪問量超 650 億。
2020年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碼」,該信息碼逐步與廣東、上海等各地健康碼對接,實現跨省互認。4月7日,中國民航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基於微信平台建立的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公告要求在特定國家居住的中國公民回國前第14天起每日填寫個人資料和健康狀況,未按上述要求填報的或填寫虛假信息的或將被拒絕登機。
騰訊與阿里在微信與支付寶平台上,僅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將國內與國際碼全部建成。當年4月,騰訊防疫健康碼累計亮碼超過16億人次,覆蓋近9億人口,累計訪問量破60億,成為全國服務用戶最多的健康碼。
2021年1月,健康碼在春運期間,基本上實現了全國一碼通行。「個人健康碼」系統一上線,已然是各地在防疫上的利器。大城市似乎用人手一碼來形容,並不為過。
▎「香港健康碼」(簡稱「港康碼」)於2021年12月10日開始正式接受申請,目前已有超過近百萬名市民申請注冊港康碼賬戶。和粵康碼一樣,「港康碼」會設3種顏色,代表3種風險人士。
中國的健康碼數據系統,這個被外媒稱作全世界最龐大,擁有最多用戶、最多個人數據、隨時可以掌控幾乎所有疫情個體情況的巨大平台,是一個創造,也是一個首創。其幾乎成為了這次國內抗疫的決定性武器。
但目前來看,構建微信健康寶與支付寶健康寶這兩個系統,已成為面向各地市開放的平台。由各地市自行研發本地的健康碼系統,接至這兩個平台的方式,雖然滿足了各地的基本疫情需要,也可為當地所實際使用,但由於各地的運維方式與水準的不同,這些地方健康寶出現問題後,無法得到及時的更新,甚至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主要原因從而想出解決辦法。
而這種地方「數據割據」,使得在健康碼推行兩年多的情況下,一碼通全國互認工作推進得並不順利。據相關專家稱,當前健康碼互認難點主要在於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不同,這客觀上增加了各地防疫健康信息目錄匯聚至全國一體化平台的難度和復雜性。數據共享安全性如何保證?數據泄露後的責任誰來承擔?具體執行人員培訓如何開展?……類似疑慮也阻礙了一些地方健康碼互認。
全國健康碼頻頻出現故障後,有專家撰文認為,
讓健康碼發揮重要作用的前提是系統不崩潰,這需要各地根據常住人口的數量,健康碼使用頻率等因素,來提升系統的承載能力。另外一方面對於健康碼崩潰要有替代性預案,由於健康碼會不會崩潰,何時崩潰均存在不確定性,所以避免健康碼崩潰帶來的種種不便,要有臨時替代性應急預案,比如讓核酸檢測機構與健康碼查驗機構實現信息互通互聯,在查驗埠輸入個人手機號碼或者身份證號,就能看到核檢結果。技術管理創新應該帶來便利,切忌讓一碼通成為百姓出行的腸梗阻。
西安、天津等地的健康碼事件也給別的城市提了個醒,給管理層提出了一個問題,基於數字技術上的健康碼,是抗疫中的最方便的利器之一,但同時也讓人受制於技術和流量,每天多次重復打健康碼也讓人多有不便,比如,進一個機場要展示三遍,進一個購物中心吃飯起碼要掃碼兩遍……多有重復,或無必要。
無數次的機器掃碼,有民眾打趣說,自己快化身成冷冰冰的機器了,抽象的數碼已代替了自己的血肉之軀,正像美國電影《未來之城》所表現的,如果機器出錯了,人類反受其辱,當心機器反客為主。
這實際在提醒有關方面,健康碼固然重要,但科學布局途徑,簡化次數也是十分必要的,誠像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說的,民眾非必要不要展碼、亮碼。這句話雖被網民有所爭議,但不能不說,從這個角度講也有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