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是怎樣看待心理健康這一問題的
對中學生而言,心理健康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由於社會多元化的發展,社會不但要求學生有較高文化、技能水平,而且要求學生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中學生由於所處的年齡階段決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對其將來的成才與個人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擔任重要角色,如何提高班主任對中學生心理教育的效果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㈡ 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不僅指沒有疾病,指的是一種積極的、能夠使人們不斷進步的心理狀態,除了疾病而言,還應該具備一些特點可以良好的適應社會關系,良好的發展和保持親密關系,能夠有比較好的自我認知
㈢ 如何正確認識心理健康
一、明確心理健康的定義
1946年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將心理健康定義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
國內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智力正常、情緒良好、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什麼年齡段做什麼事)。
二、了解心理健康的對立面
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必須了解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
1、心理問題是人們不能正確認識和解決心理矛盾的心理狀況。
對幾大城市在校學生的調查表明: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小學生約為13%;初中生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大學生約為25%;隨著年級的升高呈現遞增趨勢。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突出表現:
第一類,自卑心理/自大心理
第二類,孤獨心理/炫耀心理
第三類,焦慮心理/懶散心理
第四類,苦悶心理/享樂心理
2、心理疾病是嚴重的心理問題。
①神經官能症: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等等;「再也不會有人愛我了。」「我再也不會愛上其他人了。」
②精神分裂症:胡言亂語,胡作非為。(常言說的精神病。)
三、形成整體性認識
心理健康—心理問題—心理疾病(三分法)
維護心理健康,解決心理問題,預防心理疾病。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㈣ 談談你對心理健康的理解應該怎麼說
1、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個等級。正常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2、情緒穩定與愉快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功能的協調。如果一個人經常愁眉苦臉,灰心絕望,喜怒無常,則可能是心理不健康。
3、行為協調統一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為受意識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治療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可能是心理不健康。
4、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5、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都將能夠適應,這也是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
(4)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擴展閱讀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准描述為以下幾點:
1、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2、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4、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5、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准,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㈤ 怎樣正確處理和對待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
1、能正確對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評價,既不自卑,也不自傲。不要過於苛求自己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也不要因出現過錯而無休止地自怨自艾。既不能讓自己過於舒服,也不要讓自己太苦。
2、能正確對待別人,善交友,也就是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交往時,善意的態度(如尊敬、信任、喜悅等)多於敵意的態度(如懷疑、嫉妒、憎惡等);要抱著與人為善的精神,理解寬容別人的過失。
3、能正確對待工作,熱愛學習和勞動。有人說,工作和勞動、學習對於心理健康之重要,猶如維生素對身體的重要。如果一個人飽食終日而無所事事,即使體格再健壯,其精神也是空虛的。而空虛的精神是容易出問題的,進而使健康出問題。
4、能正確對待環境,適應能力好。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總在不斷變化之中,秋去冬來,人們應當調整自己的衣食住行以適應四季氣候的變化。要改造自然首先要適應自然,對待社會環境也是這樣,面對客觀現實要分析哪些是需要改變和可能改變的;哪些是不可能或暫時不能改變的,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自己應該採取何種態度和行為。
5、能正確對待成績。工作成績和各種榮譽的取得,是辛勤勞動的結晶,高興慶賀是應該的,但不能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更不要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孤芳自賞。
6、能正確對待挫折。人非聖賢,工作中出現失敗和挫折是難免的,遇到挫折和失敗要及時分析原因,不要被挫折擊倒,要學會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如能做到以上六個方面,就可以使自己的心理處於一種和諧、自然的健康狀態;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麻煩,做到不退縮、不逃避、不幻想。另外,這六個"正確對待"既可以做為心理健康的手段,也可以做為心理健康的目的,在這里是把手段和目的一體化了。應該說心理健康同時是一種理想和追求,沒有止境。
㈥ 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理解怎麼寫
如下: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准描述為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㈦ 結合自己的經歷 你是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對心理健康的理解:
作為一位大學生,我認為心理健康有幾點。
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情緒穩定和心理愉快;意志健全,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適時地作出決定,並運用切實有效的方法來解決生活或者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能採取合理的反應方式,而不是畏懼困難、優柔寡斷;人格完整,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
二、心理健康意味著:
作為一名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結交新朋友,使我們更加的獨立,讓我們能更加客觀地評價身邊的事物,腳踏實地,對自己有信心,對生活熱情,能夠很好地自我管理。
我們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情況,不要把心理問題不當回事,心理健康與我們生理健康息息相關。如果發現自己心理狀況不太好,一定要及時尋求正確的解決辦法,可以多與親人朋友交流,緩解心理不適。
(7)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擴展閱讀: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有利於提高自我綜合素質
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不僅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練就過人本領,還要提高相關綜合素質,未來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變化,心理健康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學會接納他人,善於與人相處,要知道,認可別人的重要性也能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
2、心理健康可以讓我們擁有過硬的心理抗壓能力
很多人常常喜歡自我抱怨不會這個,不懂那個,老師故意針對我,同學排斥我等等,卻沒有認真思考過自身的問題,其實並沒有人待你不公,你所以為的只不過是自身心理素質不過關造成的,這時候我們以良好的心態來面對了。
㈧ 談談自己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心理健康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智力正常 這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情緒穩定與愉快 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功能的協調。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行為協調統一,其行為受意識的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應該進行心理調節。 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變化,都將能夠適應。 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㈨ 談談你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
心理健康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心理健康,心情才會平靜愉悅,各個器官臟腑才會更好的運轉,氣血旺盛,人的精神狀態也會好,做事的效率也會提高,遇到困難也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很多人都感到心理不堪重負,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心理健康的人,能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事物,這種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過程中增強自我價值感。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善於排除不良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別悶在心裡,要善於把心中的煩惱或困惑及時講出來,使消極情緒得以釋放,從而保持愉悅心情。
2、善待別人,心胸大度。以諒解、寬容、信任、友愛等積極態度與人相處,會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尤其是被人誤解的時候,要亮出高姿態,這樣寬容、關心別人也有利於營造好心境。
3、經常幫助別人。助人為樂,是一種高尚美德,其作用不僅使被幫助者感受人間真情,解決一時之難,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後的快慰。經常幫助別人,就是使自己常處在一種良好心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