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用油怎麼吃才能最健康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古以來,食用油在膳食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食用油從之前富貴人家的象徵,變成了高血脂,動脈硬化這些慢性疾病的誘因。怎麼吃油才最健康,你真的了解嗎?
1.談論吃油,我們應該關注什麼
人一生中大約會吃掉1.18噸食用油,這個容量相當於6441瓶200毫升飲料。食用油不僅能讓食物增色提香,更重要的在於它還是人體熱量和必需脂肪酸 的重要來源。脂肪酸是人體七大營養素脂類的重要組成元素,在日常膳食中食用油提供了人體所需的約50%脂肪酸。所以從健康的角度,我們吃油實際上是在補充 脂肪酸。
2.這么重要的脂肪酸,究竟都是什麼
按照常見的碳鏈飽和度分類,脂肪酸包括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兩種。
飽和脂肪酸——人體的「燃料」。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就如同汽車中的汽油一樣。
單不飽和脂肪酸——血管潤滑劑。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壞的膽固醇(LDL),提高好的膽固醇(HDL)比例的功效,就同血管的潤滑劑,保證血管通道暢通無阻。
多不飽和脂肪酸——「聰明油」。多不飽和脂肪酸中含有的DHA也被稱為人體腦黃金,它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包括兩種人體必需脂肪酸歐米伽6脂肪酸和歐米伽3脂肪酸,它們不僅是「聰明油」,更是「健康油」。
3.替你問專家:食用油,怎麼吃才能最健康
很多家庭長期食用單一類型的食用油,這樣健康嗎?食用油為我們人體提供重要的脂肪酸和能量,不同類型的食用油中含有的脂肪酸比例不同,所以盡量不要只吃一種油,要調和著吃,以保證膳食脂肪酸的均衡攝入。
很多家庭為了老人健康,盡量讓他們少吃油,這樣是對的嗎?一般來說,老人新陳代謝較慢,就要少吃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的肉類和動物油,同時提高膳食中的不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飽和脂肪酸能夠促進危害健康的膽固醇(LDL)的排出,同時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只要適度適量,老年人吃油還是有益健康 的。
心腦血管疾病真的是「吃油吃出來的」嗎?很多心腦血管疾病和脂肪酸攝入不均衡有一定關系。如果必需脂肪酸與非必需脂肪酸不能均衡地攝入,在代謝過程中,非必需脂肪酸與必需脂肪酸競爭,使重要的代謝途徑失去平衡,引起疾病。
㈡ 食用油怎麼吃才健康
想要健康吃油,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油的保質期,最好不要超過兩年。
2、最好在乾燥、陰涼的地方儲存。
3、油燒到七分熱時就可以用了,油溫過高油脂會發生分解或聚合反應,產生具有強烈刺激性的丙稀醛等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近年來,也有關於動物油不健康的說法甚囂塵上,因此,很多人就將動物油列入「違禁品」。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適量食用動物油反而對健康有益。但如果一味的將動物油拒之千里,則會造成人體內維生素與必須脂肪酸的缺乏。
我是字美美,每天10分鍾帶你用28天練一手好字
㈢ 能讓食物色澤更漂亮的食用油,到底怎麼吃才健康
人們日常食用的烹調油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性脂肪,由於涼著脂肪酸的種類不同,所以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總體上動物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高應該少吃。焯煮菜、做湯等。適合這類烹調方法的油有芝麻油、亞麻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初榨橄欖油等。另外,煮肉骨湯、雞湯、羊肉湯上面的浮油也可以利用起來焯青菜。
㈣ 食用油怎樣科學吃才有利於健康
「油」是人們每日必吃的食物,因此它的用法是否科學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如果使用不當,日積月累甚至可能引發癌症。 日前,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針對人們在飲食生活中對食用油方面容易造成的一些誤區提出了建議。 誤區1:高溫炒菜很多人炒菜時喜歡用高溫爆炒,習慣於等到鍋里的油冒煙了才炒菜,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高溫油不但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還會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 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煙。 誤區2:不吃動物油如果沒有油,就會造成體內維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響人體的健康。一味強調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也是不行的。 在一定的劑量下,動物油(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是有益的。 或一段時間用一種油,下一段時間換另一種油,因為很少有一種油可以解決所有油脂需要的問題。 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 血脂、體重正常的人總用油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25克,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基本上各佔一半。 而老年人、血脂異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關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他們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Tips:食用油的選購: 購買食用油的時候: 一要看等級,根據最新的標准食用油分為4個等級,第四級為最低等級; 二要看產地,主要是指產品的原料生產地; 三要看原料,即是否是轉基因原料; 四要看生產工藝,即該食用油屬「壓榨法」生產的還是「浸出法」生產的,壓榨油能夠保持原料原有營養成分且油的品質比較純。 食用油的質量主要表現:色澤、氣味、透明度、滋味。 色澤:品質好的豆油為深黃色,一般的為淡黃色;菜籽油為黃中帶點綠或金黃色;花生油為淡黃色或淺橙色,棉籽油為淡黃色。 氣味:用手指沾一點油,抹在手掌心,搓後聞其氣味,品質好的油,應視品種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應有其他的異味。 透明度: 透明度高,水分雜質少,質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經靜置24小時後,應該是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 滋味:用筷子沾上一點油放入嘴裡,不應有苦澀、焦臭、酸敗的異味。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食用油裡面總有「因油而異」的個別情況。色拉油應是清澈透明、無色或淡黃色,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黃色至橙黃色,麻油則是橙黃色或棕色。
㈤ 食用油怎麼吃才最安全
挑選食用植物油時,注意觀察其顏色和透明度
在選購食用植物油時要掌握以下兩點要領。一是顏色,各種食用植物油都會有其特有的顏色,經過精製,顏色會淡一些,但不可能也沒必要精製到一點顏色也沒有。二是透明度,要選擇澄清、透明的植物油。
科學合理食用植物油
每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以不超過25~30克為宜。炒菜可以採用控油壺來控制使用量。不同種類的油最好換著吃,因為不同種類油之間的脂肪酸差異可能比較大,而不同的脂肪酸發揮的作用也不同,需要均衡攝入。
保存食用植物油,應注意密封、避光、低溫、忌水
存放食用油,要遠離氧、光照、高溫、金屬離子和水等促油脂氧化因子,所以要把握四個原則,即密封、避光、低溫、忌水。如買大桶油,可按一周的食用量將油倒入控油壺,再將大桶油用膠帶密封好,放在陰涼避光的地方。開封後最好在3個月內吃完;如選擇小瓶分裝再食用,則首選干凈的棕色玻璃瓶,注意瓶子應乾燥、無水;存放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也要遠離灶台等較熱的區域。新舊油不要混放,否則會加速油的氧化,裝油的小瓶也要定期清洗。裝有植物油的油瓶使用後直接放入冰箱,既避光又低溫,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存放食用植物油的好方法。
㈥ 食用油怎樣吃更健康
玉米油炒菜色澤最好
在營養保健方面,植物油比動物油要好,但是,在植物油中,玉米油要比豆油、菜子油和花生油及其他食用調和油好,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玉米油取自玉米胚芽,它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在50%以上,維生素E的含量也遠遠高於其他植物油。
玉米油一般經過脫色、脫臭、脫酸、脫蠟、脫膠等「五脫」處理,燃點高,穩定性好,外觀色澤透明,在炒菜時不易形成油煙,減少了廚房污染。高溫處理後的玉米油水分含量極低,很適合炒菜和炸制食品。且炒出的菜能保持菜的色澤,炸制的食品也比一般食用油炸的要脆要酥,口感好。
不同的油營養不同,不能絕對的說哪一種好。單一的吃一種油長期來看並不好。從這個角度來將調和油就比較均衡。
幾種食用植物油的營養特點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另外還含有軟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19.9%。
從上述含量來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於人體消化吸收。據國外資料介紹,使用花生油,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並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還含有甾醇、麥胚酚、磷脂、維生素E、膽鹼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膚皺裂老化,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膽鹼,還可改善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黃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亞油酸12-24%,芥酸31-55%,亞麻酸1-10%。從營養價值方面看,人體對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達99%,並且有利膽功能。在肝臟處於病理狀態下,菜籽同也能被人體正常代謝。不過菜籽油中缺少亞油酸等人體必須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構成不平衡,所以營養價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質,一般認為這些物質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時與富含有亞油酸的優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營養價值將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們都是以芝麻油為原料所製取的油品。從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無論是芝麻油還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體含油酸35.0-49.4%,亞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達98%。芝麻油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別豐富的維生素E和比較豐富的亞油酸。經常食用芝麻油可調節毛細血管的滲透作用,加強人體組織對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性腺發育,延緩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質好,營養價值高的優良食用油。
㈦ 吃油的標準是什麼如何選擇食用油怎麼吃油更健康你做對了嗎
我們每天都要吃食用油,但是最近電視上有很多央視的新聞曝光,使用調和油的底線是非常可怕的,原來我們每天所吃的油根本就沒有達到相應的標准。有很多廠家都會用次品油來充當好友,來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對於這樣的油,讓我們身體無情的吸收將會帶來不敢想像的後果。
通過對各種油類的選擇是10分重要的,一般都是圍繞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作為出發點再加上所謂的用途和身體的營養補充來進行選擇的。要想正確的選擇食用油應該根據身體的微量元素身體的健康情況來進行選擇,有一些油看起來好,但不一定適合你,希望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別錯過花冤枉錢。
㈧ 食用油大起底,怎麼吃才健康
未經精煉的壓榨油就是 " 土榨油 "最好別買。土榨油沒有經過精煉,其中含有游離脂肪酸、色素以及揮發性成分。這固然給了土榨油特別的風味,保留了更多維生素等微量營養成分,但是這些雜質使得土榨油很容易冒煙(煙點低)。油煙不僅是 PM2.5 的來源,其中還含有一種物質叫做丙烯醛。丙烯醛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甚至作為化學武器來使用。此外,冒煙還會產生其他有害物質。這些對家庭中負責做飯的人都是傷害。此外,油料作物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精煉過程中會被除去,而土榨油就只能保留在油中。關於 " 土榨油 " 中的黃麴黴毒素超標,已經有很多報道。
" 功能強大" 的廣告,都是忽悠人。很多廣告遠遠超越了油的價值,比如 " 最適合嬰幼兒的橄欖油 "、" 最適合做輔食的稻米油 "、" 脂肪酸黃金比例 1:1:1 的調和油 "、" 吃了能減肥的高油酸花生油 "、……這些說法都是歪曲或者捏造科學事實打造出來的營銷噱頭。
性價比高的大豆油。大豆油的特點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約為 61%。如果用大豆油來烹飪的話,多不飽和酸的攝入量就很高,往往會超過 WHO 推薦值的上限。
性價比低的橄欖油和山茶油。橄欖油因為"地中海式飲食"而風靡世界,而山茶油被稱為"東方橄欖油"。它們的賣點,一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二是其中含有比較多的抗氧化成分。廣告中常說,單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能夠"減低膽固醇"、"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但這些功效科學證據並不充分。而且,具有這些"可能作用"的前提是:用富含單不飽和脂肪的食物替代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並且控制脂肪的總攝入量。至於抗氧化成分,只能是"初榨"的油。簡而言之,"初級冷榨"的橄欖油和山茶油,用於涼拌可能有那麼一些額外的健康價值,但如果是精煉的,或者是用於煎炒炸,那麼也就沒有意義。
葵花籽油、玉米油,不如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的多不飽和脂肪含量很高,但跟大豆油不同的是,它們的 ω6/ω3 值也很高。如果把它們作為常規食用油,就可能導致多不飽和脂肪攝入量過高,不利於健康。
花生油和芝麻油,營養一般但風味獨特。花生油和芝麻油的 ω6/ω3、單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總體而言,花生油和芝麻油的的脂肪酸組成比葵花籽油和玉米油要好一些,但還是遠遠比不上芥花籽油。
芥花籽油又叫 " 雙低菜籽油 ",是一種經過改良的菜籽油。傳統的菜籽油具有刺鼻的氣味。該氣味主要來源於芥子油苷。芥子油苷被分解後會產生異硫氰酸酯、腈、氰酸鹽等物質,能幹擾甲狀腺素合成,導致甲狀腺腫大。腈也能造成動物肝臟和腎臟腫大,嚴重時可引起肝出血和肝壞死。而芥花籽油的 " 雙低 " 就是指芥子油苷和芥酸這兩種成分含量很低,也就避免了它們帶來的 " 可能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