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心理正常與否的健康原則包括什麼

心理正常與否的健康原則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4-03-09 03:29:22

心理健康三原則

心理健康的三條原則分別是心理活動與外部環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心理過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協調性;個性心理特徵是否具有相對穩定性。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
1.
心理活動與外部環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一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是否能正確的反映外部世界,有無明顯差異。
2.
心理過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協調性。即一個人的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內容是否完整協調。
3.
個性心理特徵是否具有相對穩定性。即在沒有重大的外部環境改變的前提下,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等個性特徵是否相對穩定,行為是否表現出一貫性

⑵ 判斷心理健康的原則是什麼

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心理健康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就是怎樣衡量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心理健康的標准要能以衡量判定個體心理狀態與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否良好。國內外不同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論述。

20世紀80年代,國內多個學者相繼提出心理健康的標准。王極盛等人(1984)認為,人的心理健康標准應包括六個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緒健康: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情緒健康的重要標志;

(3)意志健康:行動的自覺性和果斷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標志;

(4)統一協調的行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為是一致的、統一的,思想與行為是統一的、協調的,他的行為有條不紊,做起事來按部就班;

(5)人際關系的適應。

許又新(1988)提出,應該按三種標准來全面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體驗標准、操作標准、發展標准。他同時提出,不能孤立地只考慮某一類標准,要把三類標准聯系起來綜合地加以考慮和衡量。

(1)體驗標准即以個人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當的自我評價;

(2)操作標准即通過觀察、實驗和測驗方法考察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率,主要包括個人心理活動的效率和個人的社會效率;

(3)發展標准即著重對人的心理狀況進行時間縱向的考察分析,指有向較高水平發展的可能性,並有使可能性變成現實的切實可行的行動措施。

到了20世紀90年代,李百珍提出七條標准:

(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2)心理健康者正視現實,接納他人;

(3)心理健康者能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4)心理健康者有積極向上的、現實的人生目標;

(5)心理健康者有社會責任心;

(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對他人有愛心;

(7)心理健康者有獨立、自主的意識。

黃希庭認為,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應該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智力正常;

(2)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3)能夠悅納自我;

(4)良好的人際關系;

(5)有較強的自製力;

(6)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健康;

(7)能動地適應現實環境。

新世紀以來,學者對心理健康的標准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張長力等人認為,普通成人心理健康標准應包括以下十條:

(1)正確的自我意識,包括對自身素質的恰當評估,正視自身優缺點,從而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不以過高的標准要求自己,自愛、自尊、自信;

(2)正視現實,適應社會;

(3)和諧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和諧對維護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人際關系緊張或自我封閉,必然影響心理健康;

(4)智力正常;

(5)情緒自控;

(6)積極的人生態度;

(7)人格完整統一。人格是人的氣質、能力、興趣、愛好、習慣與性格等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完整統一,要求個體心理活動與行為方式和諧統一,沒有分裂和自相矛盾的現象;

(8)個人能力能得到發揮;

(9)適當滿足個人需要,生存、安全、愛與尊重、自我實現等合理需要的適當滿足能夠防止心理失衡;

(10)心理行為符合年齡、性別特徵。

蔡焯基等人認為,心理健康的標准包括:

(1)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2)自我學習,獨立生活;

(3)情緒穩定,有安全感;

(4)人際關系和諧良好;

(5)角色功能協調統一;

(6)適應環境,應對挫折。

在不同時代,每個學者都對心理健康的標准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尚沒有完全統一的標准,但通過分析中外心理學者的看法,幾乎可以看出所有的專家都認同心理健康的人是社會適應良好的人。所以,我們可以把社會適應程度的高低看作衡量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標准。

⑶ 判斷心理健康與否,追隨的兩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判斷心理健康與否追隨的兩大基本原則是:確定心理健康的標准,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現即行為表現為客觀標準的、心理健康作為人的一種狀態,與不健康的心理與行為表現是有區別的。

心理健康教育也稱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構建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

(3)心理正常與否的健康原則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閱讀全文

與心理正常與否的健康原則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友情愛情滿盤皆輸該怎麼辦 瀏覽:556
婚姻變質如何經營 瀏覽:136
不想踏入婚姻該怎麼回復 瀏覽:692
事業單位哪天入編怎麼算工齡 瀏覽:50
外國的幸福機長什麼樣 瀏覽:417
雙循環和經濟如何結合 瀏覽:286
浙大最美愛情是什麼 瀏覽:73
哪些專業可進衛生事業 瀏覽:878
美女為什麼喜歡安靜 瀏覽:702
哪個是國家全面開放經濟後失去產業 瀏覽:573
神的婚姻預備是什麼樣的 瀏覽:95
怎麼抓住事業有成老男人 瀏覽:603
胎教故事怎麼下載 瀏覽:575
你告訴我什麼是愛情抖音那個人是誰說的 瀏覽:312
幸福原素基金怎麼樣 瀏覽:911
後半輩子幸福交給你下一句怎麼說 瀏覽:1003
向幸福悄悄傳遞什麼歌 瀏覽:977
師范生多少分可以進事業單位 瀏覽:398
事業單位想辭職怎麼做 瀏覽:95
健康打卡遺漏了怎麼辦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