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什麼想法是不健康不積極的

什麼想法是不健康不積極的

發布時間:2024-02-26 11:15:09

A.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

1、心理狹隘

當遇見事情時不管自己對錯,總是斤斤計較,心胸過於狹窄,不能容忍他人的對與錯。另外從來不會理解他人,總是因為小事而耿耿於懷,喜歡鑽牛角尖,做事情喜歡一意孤行,而且眼裡容不得沙子。

2、恐懼

對身邊的某些人事物或者環境有恐懼感,比如害怕待在黑暗環境中、害怕和陌生人打電話或者看到密集的東西惡心嘔吐等。輕者遇見事情時心跳速度加快,手腳發抖和全身冒汗,嚴重的話睡眠質量下降或者整晚睡不著覺,也有一部分人群在睡夢中驚醒。

3、憂郁

因為生活或工作上的因素而悶悶不樂,一直愁眉苦臉,不喜歡和他人說話,總是獨處在角落中沉默少言。若是長時間處於此狀態要引起重視,以免發展成憂鬱症。

4、嫉妒

嫉妒心很強,當他人對自己好時表現的不自然也不舒服,或認為別人對自己的好是圖謀不軌。當看到別人成功或者有優勢時,喜歡惡意中傷打擊別人。有嚴重嫉妒心的人可使用中傷的手段來發泄嫉妒心理。

5、敏感

敏感心理一般發生在女性身上,這是正常現象,但過於敏感的話可以說是神經過敏或多疑。總是因為別人無意的話語而向東向西,別人不相乾的動作而認為是對自己輕視和嘲笑,總是因為小事而情緒變化太大以及喜怒無常。

6、殘暴

因為小事或心裡不快樂就向別人發泄,喜歡摔打東西而且口無遮攔。有時因為不開心而利用戲弄他人讓自己開心,喜歡對他人冷嘲熱諷。

7、自卑

對自己沒有任何自信心,認為各個方面都不如他人,感覺低人一等。因為沒有自信心而抬不起頭來,這種自卑心理可影響日常情緒,而且對工作和生活缺乏情感。

溫馨提示

當出現以上7種心理問題時要引起警惕,積極調整,若不能調整的話要尋求心理醫生幫忙。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突發事件,要樹立正確心態以及積極樂觀的態度,養成樂觀豁達的個性。

B. 心理不健康的狀態是哪三種

情緒狀態是指在一定的生活事件影響下,一段時間內各種情緒體驗的一般特徵表現。根據情緒狀態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可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

一、心境

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帶有渲染性的情緒狀態。具有彌漫性,它不是關於某一事物的特定的體驗,而是以同樣的態度體驗對待一切事物。喜、怒、哀、懼等各種情緒都可能以心境的形式表現出來。

一種心境的持續時間依賴於引起心境的客觀刺激的性質,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個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一段時間內處於積極、愉快的心境中。

心境對個體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良好的心境有助於積極性的發揮,可以提高工作學習效率;不良的心境會使人沉悶,妨礙工作學習,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所以,保持一種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心境對每個人都有重要意義。

二、激情

激情是一種迅猛爆發、激動短暫的情緒狀態。激情是一種持續時間短、表現劇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緒,激情是短暫的暴發式的情緒體驗。人們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異常的恐懼等都是激情的表現,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強度上更大,但持續的時間一般較短暫。

激情通過激烈的言語暴發出來,是一種心理能量的宣洩,從一個較長的時段來看,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平衡有益,但過激的情緒也會使當時的失衡產生可能的危險。特別是當激情表現為驚恐、狂怒而又爆發不出來的時候,會出現全身發抖、手腳冰涼、小便失禁、渾身癱軟等症狀。

三、應激

應激是指個體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是個體覺察到環境的危險或挑戰而產生的適應或應對反應。比如,人們遇到突然發生的火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剎那間人的身心都會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之中。此時的情緒體驗,就時應激狀態。

應激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一般應激狀態使機體具有特殊的防禦或排險功能,使人精力旺盛,活動量增大,思維特別清晰,動作機敏,幫助人化險為夷,及時擺脫困境。

但應激也會使人產生全身興奮,注意和知覺的范圍縮小、言語不規則、不連貫,行為動作紊亂等表現。緊張而又長期的應激甚至會導致休克和死亡。

(2)什麼想法是不健康不積極的擴展閱讀:

情緒狀態劃分來源於情緒維度理論,情緒的維度是指情緒所固有的某些特徵,主要指情緒的動力性、激動性、強度和緊張度等方面。這些特徵的變化又具有兩極性。馮特提出的三維理論認為:情緒是由三個維度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緊張-鬆弛。

每一種具體情緒分布在三個維度的兩極之間不同的位置上。他的這種看法為情緒的維度理論奠定了基礎。20世紀50年代,施洛伯格根據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緒的維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絕和激活水平三個維度,建立了一個三維模式圖, 其三維模式圖長軸為快樂維度,

短軸為注意維度,垂直於橢圓面的軸則是激活水平的強度維度,三個不同水平的整合可以得到各種情緒。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緒具有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等三個維度,並用一個倒錐體來說明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

頂部是八種最強烈的基本情緒:悲痛、恐懼、驚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每一類情緒中都有一些性質相似、強度依次遞減的情緒,如厭惡、厭煩,哀傷、憂郁。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提出情緒四維理論。認為情緒有愉快度、緊張度、激動度、確信度等四個維度。

黃希庭認為若撇開情緒所指的具體對象,僅就情緒體驗的性質來看,可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分析: 強度、緊張度、快感度、復雜度。

C.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70%的抑鬱症成年患者,他們的心理障礙萌生於青少年時期。而心理不健康的狀況,卻往往讓其出現心理扭曲等不正常的現象,下面介紹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1

多動

兒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症」。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

焦慮

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於敏感、食慾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陌生環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並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兒童對於一些沒有危險或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也感到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十分突出,兒童由於恐怖而出現迴避、退縮行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游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只覺得精力不足,情緒不穩。

攻擊

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為癖好,表現出攻擊性。

惡劣的人際關系

心理不健康的兒童一般沒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往往由於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人產生交流障礙。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於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兒童心理健康是需要進行培養的,家長在進行培養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1、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2、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3、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4、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5、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6、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誇贊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兒童心理不健康對其成長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兒童心理上的健康健全,還需要結合以下方法進行:

游戲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於始終的活動。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游戲中,就能發揮發揮增效作用。游戲是合群性的養成、獨立性的培養的極好手段。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合群情感的發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意義的。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義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我們歸納為三個原則:游戲的功能性原則;兒童需要原則;針對性原則。我們依據三大原則靈活採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角色游戲、體育游戲等。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

教學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節,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論事,「陽春面澆頭」外在式的;也不是對原有材料中內含的心理因素視而不見,不考慮兒童的心理反應,一味地灌輸滲透或是把各類教學活動互相割裂開來。我們在活動組織形式上採用融合模式,實現「跑班制」,打破班級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級組間、各班級間幼兒互相參與活動,從單一的同齡夥伴交往發展到混齡夥伴交往,擴大了兒童交往場合和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合群性。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兒童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養。我們利用幼兒研的生活活動進行隨機教育。設立生活角,開展編織、綉花、擦皮鞋等活動,使兒童在共同合作中鍛煉能力,感受一種群體感。

體育活動和感覺統合訓練促進合群性發展

體育活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更是促進合群行為發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統訓練培養團隊精神、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同步提高,相互促進。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2

孩子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十二大信號——

信號一:厭學

孩子不愛上學,家長經常會找學校的錯,公立學校的填鴨式教學,某位老師的不當行為,一些熊同學故意整自己的孩子……這些都是原因,但人是會適應環境的,為什麼其他同學在學校裡面好好的,自己家的孩子這么嚴重?家長除了找外部原因,也要多一個心眼,想想是不是自家孩子心理健康出了問題。

信號二:網癮

童書媽媽是「人性本善」的擁護者,我們相信孩子在心理健康的情況下,都會對自己負責,會尋找自己發展得更美好的路徑。如果孩子出現放棄自己、不愛護自己的前途、學業、人際關系,而以放棄狀出現難以抑制的網癮,那不僅僅是孩子不聽話,管不住自己,而是心理出現了問題。

信號三:拖延

孩子如果僅僅偶爾出現拖延,那僅僅是因為懶,但如果一直拖延,而且是很小的事情就能夠讓孩子畏懼做、拖延做,大事小事堵塞在一起——這樣的情況,老師當然可以第一時間請家長,家長第一時間該做的不是「教育」孩子,打、罵、訓斥都是無效的,要用科學的辦法著手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了。

信號四:不出門

青少年天性活潑,熱愛戶外、熱愛玩耍、熱愛找各種樂子,如果長期不愛出門,做宅男宅女,那心理健康必然有問題。只是,究竟是心理健康出了問題才不出門的,還是因為老不出門出現心理問題,兩者是交叉在一起的。

信號五:不交往

不愛跟人交往,很多時候被理解成孩子內向,以為只是性格問題,但內向跟不交往是有區別的。內向的孩子雖然不愛主動表達,但是會通過眼神、身體語言等發出自己對人感興趣的信號,他們不願意成為人群中心,但挺喜歡呆在小夥伴中間。如果一個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連好朋友都越來越少,那家長就要十分警惕了。

信號六:厭惡老師

厭惡老師跟第一個厭惡學校有些類似之處,家長除了找老師的原因,還得找孩子的原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找出老師被厭惡的證據,換老師,換學校之上——很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一直對老師沒有什麼意見,突然厭惡學校厭惡老師,那是孩子在釋放他厭惡這個世界的信號。

信號七:早戀

男孩女孩互相有好感,那是人之常情,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夠處理好喜歡一個異性跟自己學業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學校家長對此報以寬松的態度,能夠讓孩子更容易處理好這個關系。但是,如果孩子認為「愛情」就是一切,沒有愛情全世界都沒有了,不能理性處理關系,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信號八:砸東西

暴力行為就是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如果此刻讓孩子畫一張畫,拍一個視頻,創作一段音樂,你會看見一些非常驚悚的作品。很多孩子會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拚命地去摔東西、砸東西,往往一邊砸一邊還念念有詞。這個時候,往往是孩子的心理有很多的情緒需要發泄。家長不要僅僅看到孩子的行為,更應該關注孩子內在的情緒。

信號九:攻擊他人(暴力行為)

砸東西是對物品,攻擊他人是對人,都是屬於暴力行為。能夠使用語言的人,不會使用拳頭,呼嘯的寒風吹不掉人們身上的衣服,暖融融的陽光能夠脫掉衣服。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就明白這個道理。如果這樣的情況下,還出現暴力行為,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暴力行為不僅僅是性格原因,更是心理問題。

信號十:考試綜合症

考試綜合症是指患者由於心理素質差、面臨考試情境產生恐懼心理,同時伴隨各種不適的身心症狀,導致考試失利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時糾治,可形成惡性循環。考試是人類現實生活的一門必修課,也是接受社會化學習和教育的途徑。孩子從容應考是其成功的必備心理能力。

信號十一:睡眠不規律

表現為睡得過多或過少。很多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對整個世界毫無好奇心,就是那麼百無聊賴地躺在床上睡覺。睡的昏昏沉沉,睡的不分白天和黑夜。而另外一些孩子呢,卻是不睡覺,或者說,睡不著。睡眠質量不好,又會導致孩子白天無精打采。睡覺,也變成了心理問題的借口,或者,寄託的方式。

信號十二:飲食出現問題

表現為出現貪食或者厭食。同樣的,孩子在飲食上的表現,也是心理問題呈現的一個特徵。很多家長往往把孩子的「厭食」視為「挑食」,把孩子的「貪吃」視為「愛吃」,其實,控制不住地不愛吃飯,和控制不住的停不下來,都是孩子心理的映射。

以上的信號獨立來看,都問題不大,都可能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表現,但一個孩子五個信號以上集於一身的話,家長就得引起高度重視了,孩子不僅僅是跟家長出現了次元壁(「代溝」的時尚說法),也不僅僅是逆反期,孩子很可能在經受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心理障礙。

說直白點,就是孩子心理不健康了!孩子的心理不健康,會比學習成績不好更加可怕,更加值得家長警惕,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根本。學習再好只要孩子心理出現問題,就等於樹沒有根,泉沒有了源,一切都是枉然。

他走過來,跟我說,他其實是一所重點大學的副院長,專門負責學生工作的。剛開的那個電話,就是一位學生因為學業的壓力,留下一張紙條,失蹤了。

我問他處理的結果如何?他說,經過一番的折騰,最終發現了這位已經出走的學生的行蹤,好在沒有發生自殺等極端的事件。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每個大學每年的極端事件是有一個比例的,而且,中國重點大學的低端事件的比例一直都不低。

我也想起,在大學的時候,曾經一周之內發生了兩起由於學業和情感而自殺的事件。

後來,我們在北上廣深杭州重慶等地的讀書會,以及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家庭營地上,都陸續地發現了大學、中學,乃至小學心理的種種問題。

中科院心理所專門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祝卓宏教授。他早年從事一線的青少年心理診療,後來,又專門從事研究工作。

可以說,從實踐到理論,他都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他說到一個具體的案例,就是當父母發現孩子已經屢次自殺的時候,才找到他來診治。而他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說話,父母願意傾聽孩子。

也就是說,當發生極端的心理問題的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早就已經不溝通了。而如果父母早期能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後來的悲劇都可以避免。

我們作為父母,肯定都不願意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可是,我們也要正視一個現實,就是大致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有心理障礙的徵兆。

根據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障礙專家鄭毅教授在其著作《孩子行為異常的診療與預防》中給出的權威數據:

17歲以下的中國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其中、小學生精神障礙患病率為21、6%-32、0%,突出表現為人際關系、情緒穩定性和學業適應方面。大學生中,16、%-25%有心理障礙,以焦慮不安、恐怖、神經衰弱、強迫症狀和抑鬱情緒為主。兒童青少年網路成癮發生率也逐年上升,中學生高達6%-15%。

而且,國際上已經達成共識,70%的成人抑鬱症患者,首發年齡是在青少年時期。大多表現為煩躁、逆反、並伴有易激惹的行為,而大多數的父母通常認為這些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而非一種情感障礙,就給忽視了。

倘若父母能夠重視起來,做好乾預的話,孩子再次復發的概率就會降低。

案例:從小到大,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很少。父母在我小學的時候就出去打工了,我就是人們口中的「留守兒童」。

回過頭來想,我的情緒其實很早之前就出現問題了,但我沒有關注,也沒有家人關心。

從初中就開始住校,在全封閉的學校里,校園霸凌真實地存在著。

那時我也碰到了和一兩個室友處不好關系的問題,當時就曾有過自殺的念頭。

但家長根本不知道學校裡面發生了什麼,他們忙著上班,打工,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孩子們究竟在經歷什麼。

即使偶爾打電話,問的最多的就是成績怎麼樣,讀書好不好,其它的,他們沒有興趣去聽。

高中,繼續讀寄宿制學校。

在我們那個小鎮,高考對人很重要,所以到了高三這一年,很多家長會回來,專門陪讀,但父母覺得我成績很好,住校並不影響成績,所以我仍然住校。

可那時我的情緒狀態一直不太健康,每天晚上我都是哭著上床睡覺的,學校里有心理咨詢室,我也去過好多次。

但父母並不了解這些,成績掩蓋了所有的問題,他們認為既然你的成績仍能名列前茅,那麼你就不會有其它問題。

那時由於和父母無法溝通,我希望自己不要去他們所在的城市讀大學,但由於父親的堅持,我還是去了他們同樣的城市,還讀了自己完全不喜歡的專業。

休學在家的時候,每當想到這些我都無法釋懷,我不能看到自己當時的報考指導書,一看到我的情緒就會崩潰,哭得不能自己。

由於沒有共同在一起生活的經歷,所以休學在家和父母住在一起,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折磨。

在父母看來,以前非常聽話,學習努力的那個女兒不見了,我身上那些好的標簽都沒了。過去的我在他們看來是無可挑剔的,但現在卻讓他們感到非常失望和絕望。

而在我的心中,我對他們有抱怨,有怨恨,我對他們同樣充滿了失望。

所以我們雙方常常發生激烈的沖突,在這個家中我感到很沒有安全感,再次割腕自殺,並且還離家出走過。

父母花了很長時間接納這樣的我,雖然,對他們來說,是越來越失望的過程,但他們只能慢慢接受。

而我在休學的時間,每天都會去圖書館看自己的喜歡的書,也試著在豆瓣上記錄自己所看過的書。

我感覺陳醫生的話對父親影響比較大,他告訴我們,家庭成員要改變,要接納對方,要成為自己。

爸爸聽了之後,改變挺大的。或許他意識到了,在過去的那麼多年,他愛的不是我,而是我的成績,是把我當成在別人面前的談資,以此滿足他的虛榮心。

而我也知道了,雖然不能把自己的所有問題都歸於原生家庭,但它確實一直在影響著我。

現在,我按時吃葯,也一直在做咨詢。可是對我來說,比較難的是,狀態還是會有波動,或許還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才能讓自己慢慢地好起來。

取悅自己小貼士

1、把身邊朋友誇獎自己的詞彙都寫下來並記住,當其他朋友用同樣詞彙誇獎你的時候,告訴自己這就是自己應得的。當這個詞彙是全新的時候,記錄下來。

2、身邊朋友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不要馬上給出肯定回復,安靜地讓自己思考一下,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願意去做這件事情。

3、將自己想做的好玩的事情寫出來,找出這些活動中,無關工作、無關晉升,並且自己獨自完成的事情。然後從這些事情開始,享受恣意的時光。

取悅自己,並不容易,如果以上都對你很難,那就看看身邊那些被稱為任性的人吧。也許,從他們身上你可以找到取悅自己的力量,有時候,任性是美德。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3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信號有哪些嗎?

學習成績不佳/拒絕上學

1、根據孩子的智力測試水平,孩子的學業表現低於預期水平(好腦子,壞成績);

2、無法按時完成學校作業或家庭作業;

3、沉迷游戲/網路等娛樂休閑活動而耽擱學業;

4、學習遇到困難時,行為出格、混亂、消極;

5、對學業、考試高度焦慮,恐懼與學業有關的失敗;

6、持續不情願或拒絕上學;

7、離家時或到學校時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哭鬧、發脾氣、爭論等);

8、與上學相關的身體不適:頭疼、腹痛、惡心、胃疼;

9、經常對學校有負面評價,或不斷質疑上學的.必要性;

10、恐懼與父母分開,退縮逃避與陌生人接觸。

抑鬱

1、悲傷或者無力感,活力低;

2、心裡總想著死亡問題,有自殺想法或行動;

3、情緒易激惹;

4、與家人朋友疏離,拒絕坦率地溝通,很少或沒有目光接觸;

5、食慾下降,睡眠增加,注意力差且優柔寡斷;

6、對以前喜歡的活動缺乏興趣;

7、感到沒有希望、沒有價值或不恰當的內疚,低自尊。

焦慮

1、過分焦慮、擔憂或恐懼,明顯超出了年齡段應有水平;

2、軀體化反應:疲倦、顫抖、肌肉緊張、心跳加速、呼吸緊促、頭昏眼花、口乾、惡心、腹瀉;

3、高度警覺:持續緊張不安,專注於困難,入睡困難,易醒;

4、恐懼泛化,影響到正常生活;

5、過於憂慮被父母遺棄,過分的罪惡感。

易怒/有破壞性行為

1、對突然的事件頻繁爆發不恰當的憤怒,不順心時,過度哭喊、咒罵、臟話;

2、通過幼稚行為、噪音或怪相吸引注意,上課時隨意說話擾亂他人;

3、頻繁打架,脅迫他人,殘忍對待人或者動物,威脅要傷害父母、兄弟姐妹或權威人士;

4、憤怒的時候以同樣的方式毀壞物品或扔東西;

5、被動攻擊:健忘、假裝沒聽見、懶散、拖延;

6、固執地拒絕家長或老師等權威人士的合理要求;

7、和兄弟姐妹同學朋友關系緊張,多有敵對行為,如嘲笑、起外號、捉弄他人等;

8、在游戲中不遵守事先定好的規則,拒絕分享和合作;

9、言語恐嚇或身體攻擊年幼弱小的同伴,如尖叫、罵人、推擠、破壞或搶奪、扔東西。

撒謊/偷盜

1、重復撒謊來滿足個人需要,操縱他人,或者獲得想要的東西;

2、長期為了逃避不良行為的後果和懲罰而撒謊;

3、為了逃避責任、作業、家務而撒謊;

4、通過撒謊來在同伴中獲得地位;

5、從家裡、學校、社區等處偷/拿東西;

遺尿/遺糞/注意力缺陷

多動/睡眠障礙

1、5歲以上的孩子,白天或晚上仍有意無意尿床、尿褲子,或在不合適的地方大便;

2、為避免尿床或遺糞的羞愧,或對被奚落、批評、懲罰的恐懼,試圖隱藏大便或臟衣服;

3、難以持續保持注意力,容易因外界刺激和內心想法分心;

4、活動過度,精力充沛,不休息,很難安靜的坐著,或者說話過多;

5、難以入睡或易醒,哭鬧或要求和父母一起睡;

6、在悲傷中醒來,伴有噩夢,夢境涉及危險場景;

7、夢游。

低自尊/敏感/內向

社交恐怖/羞怯/語言障礙

1、用言語表達自我輕視的評論,把自己看成是沒有吸引力、沒有價值、愚蠢的、失敗的、不重要的;

2、無法接受稱贊,沒有辦法找出或接受自己積極的特質或天賦;

3、容易自責,過度取悅,害怕別人特別是同伴的拒絕,很難拒絕別人,害怕不被喜歡;

4、因為害怕失敗、尷尬或羞辱,拒絕冒險嘗試新體驗;以消極的方式行事;

5、避免社交,避免目光接觸;除親屬外很少或沒有親密朋友關系,持續一段時間對接觸陌生人表現出過度的退縮或逃避,過度進行社會隔離的活動,如讀書、在房間聽音樂、打游戲;

6、對批評、不贊成或拒絕信號過度敏感,缺乏決斷力;

7、在表現出與他人接觸的意願之前,有保證被他人喜歡的過度需求;

8、經常自我挫敗,不喜歡和他人進行比較,感覺自己不受歡迎;

9、在社交中有顯著生理症狀,如心跳加速、大量出汗、嘴干、肌肉緊張和顫抖;

10、語言障礙:詞彙量少,難以組織長句,難以表達感受;口吃;

分離性焦慮/依戀障礙

1、想到會離開傢伙與親人分開時,過度的情緒悲傷或者不斷抱怨,如哭鬧、攻擊、要求在一起、發脾氣;或出現身體不適,如頭疼、胃疼、惡心;

2、持續擔心對不現實的分離的恐懼,如父母會失蹤,被綁架,被傷害,遭遇不幸等;

3、離開家或與父母分開後不斷抱怨,誇大悲傷,如懇求回家,要求去見父母或打電話;

4、沒有親密對象的陪伴就不願或拒絕睡覺,拒絕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覺;

5、對主要照料者表現出退縮和拒絕,對所有人都保持距離;

6、過快的對陌生人表示出友好,或不加選擇的對陌生人表達感情;

7、拒絕接受照料,堅持不需要任何人幫助;

8、儲藏食物或暴飲暴食;

9、對兄弟姐妹、同伴、照料者表現出攻擊;

10、頻繁撒謊而不懊悔,或偷一些不重要的小東西。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任何行為徵兆,或孩子自己提出需要心理咨詢,請盡早尋求專業的心理醫生接受咨詢、治療,千萬別耽誤孩子的最佳時機。

每個人都會有心理順應力,這是指人在面對心理壓力時的處理能力。

但孩子的心理順應力還並不成熟,他們並不懂得如何轉移注意力,

很多時候他們不能快速地消化委屈、緩解壓力,

所以有些在大人眼中看著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心裡卻是天大的事,無以排解。

成年人解決問題有千萬種方式,可是對於不快樂又解決無門的孩子來說,往往就會走向極端。

因此,當孩子出現以上心理不健康的信號,父母除了要第一時間帶孩子接受專業心理醫生的治療外,在網上流傳的一個父母幫孩子減輕生活和學業壓力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借鑒使用:

1、確保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

2、每天至少花半小時坐在孩子身邊一起做事或說話聊天,陪伴,將會讓孩子獲得心理的滿足;

3、只允許孩子因為喜歡而非同學壓力而選相關課程;

4、如果你的孩子常規性地不能在12點以前睡覺,應該盡快對他的學業或興趣班進一步的了解和適當的安排;

5、課外活動主要是讓孩子通過做他們喜歡的事得以從課業壓力中解脫放鬆和學習團隊精神及人際交往能力。確保孩子不是僅僅為了增色簡歷而非個人愛好而選擇課外活動;

6、告訴孩子你愛他們本身,不是愛他們帶回家的成績。告訴他們:他們是你的命根子!你每天都愛他們,在他們以後漫長的生命旅程中會有更多的人愛他們;

7、告訴孩子不要用目前學校的標准來判斷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告訴他們:你比你想像的要更聰明有能力。你會在大學感覺很棒,所以好日子就要來了;

8、帶孩子出去參加爬山、露營或其它戶外活動,這是減壓的好方法。男孩在共同活動如車里或爬山時易於敞開心扉,睡前和餐桌上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時機;

9、告訴孩子經歷挫折和失敗是好的經驗,它使你對克服它並從中走出來更有經驗和信心。所以擁抱挫折失敗吧,因為它使你強大,不要害怕它;

10、學會從朋友、父母、老師和其他成人那裡尋求幫助,清楚明白尋求幫助是聰明而非軟弱的表現;

D. 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青春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齡階段,家長們要特別注意這個時期孩子的成長問題,避免因為各種因素出現了心理不健康的情況,下面來了解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1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特徵主要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情緒極端:不願意與人交往,總是喜歡獨處,在與人交往時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容易與人發生爭吵,甚至可能出現攻擊性行為,嚴重時出現自殘行為;

2、注意力缺陷:對任何事物均無法集中注意力,即使是自己最感興趣的游戲,或者看電視也不能集中注意力,超過0、5個小時即會進行下一個項目;

3、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可能會對未發生的事情產生莫名恐懼,如突然間害怕某一件事情發生,總是覺得有東西要掉下來砸到自己,或覺得能夠聽到意外聲響等。經常處於緊張害怕的狀態,睡覺時可能頻繁做噩夢;

4、抑鬱情緒:過於緊張、焦慮、抑鬱,從而導致孩子總是咬手指甲,或總是出現摳手指頭等不良行為,通過不良行為緩解自己緊張焦慮的心理。

這些均證明孩子心理方面可能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家長需要及時發現,及時與其談心,必要時需要找心理醫生進行咨詢。

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現

1、惡劣的人際關系

青少年的人際關系好壞能夠直接反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特別喜歡和他人交往,而且也善於和他人共同分享,同時也會理解並尊重他人,待人接物的時候也會表現得慷慨友善,輕而易舉就能夠被他人理解和接受。

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一般人際關系都不是很融洽,往往表現的對他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而且與他人相處的時候總是感覺格格不入。

2、焦慮或者抑鬱

焦慮或者抑鬱也是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特別敏感、情緒低下等等。另外這些青少年對環境的變化反應特別的敏感,往往會因為一個新的環境而表現出擔心或者害怕,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覺得惶恐不安。

對於沒有發生的事情,會過分的關注,並因此而產生無端的煩惱,在面對一些小事的時候會表現得過分焦慮,甚至會出現抑鬱的情況。

3、多動暴躁

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在行為習慣方面也有明顯的異常,這些青少年表現的特別好動,但是注意力卻不集中,自控能力也特別的差,情緒波動也比較大,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對比較差。

4、恐怖和失眠

恐怖和失眠也是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一種常見表現。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者景象產生懼怕以及逃離的心理,比如特別害怕打雷以及閃電,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會特別的緊張,甚至會抱頭大喊。

5、攻擊性和叛逆心

大多數青少年進入青春期之後都會具有一定的叛逆性,但是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無論是攻擊性還是叛逆性都比較強,比如喜歡惡作劇或者諷刺挖苦他人,有時甚至會用不良嗜好來表現出攻擊性和叛逆性,比如摔打。

溫馨提示:發現孩子有心理不健康的.相關表現時,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如果效果不明顯,則要及時的咨詢心理醫生或者到精神科就診,避免青少年因為心理問題而影響將來的就業和生活。

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2

中學生心理不健康的狀態表現主要有 下列幾種:

1、自卑心理

家長脾氣急躁,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會令孩子自卑心理嚴重。

2、壓抑心理

初中階段超負荷的學習壓力,會使一些學生精神緊張,寡言少語,憂心忡忡。這個時候,家長再要求嚴格、期望過高,就會讓孩子壓力過大、過於焦慮,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3、失落心理

家庭中家長重男輕女的觀念,有二孩後家長對孩子關注力的轉移,都會使孩子產生失落心理。常常表現為情緒低落,無所寄託,精神不振,缺乏信心。

4、早戀心理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容易對異性產生好奇心,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愛的缺失,更傾向於從異性那裡得到補償。這樣會導致學生不能與其他同學正常交往,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5、嫉妒心理

一些孩子的成績雖然不錯,但耐挫力較差,如果再父母期望過高,一旦他們在學習競爭中失敗,就易對同學產生嫉妒心,引發不良後果。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節方式

將心理健康寓於體育教學之中,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體育教學中更為突出,應試教育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在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過程中,體育、美育顯得更加重要。

在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中膽小臉紅、怕羞、自卑感,可多安排參加游泳、跨欄、單雙杠、跳高等項目的鍛煉,使學生生克服膽怯、害怕心理,以勇敢的精神戰勝困難跨越心理障礙。鍛煉了膽量,增強了自信心。

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3

心理不健康都有哪些表現

不健康的心理就是一種心理疾病,心理健康一般是表現在情緒容易低沉,整天愁眉苦臉,甚至對各種事情不滿,非常的絕望,這都是屬於心理的不健康!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心理不健康都有哪些表現,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憂郁

可能受到了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原因,會讓人們出現悶悶不樂,愁眉苦臉,不喜歡和任何人說話,總是沉默寡言,當出現這種現象時,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應該重視起來,以免發展成憂鬱症。

2、狹隘

遇見事情時不管是對錯,總是喜歡斤斤計較,心胸特別狹窄,不能夠容忍別人的錯與對,從來不會理解到他人,對任何小事都會耿耿於懷,喜歡鑽牛角尖,而且容易一意孤行。

3、嫉妒

嫉妒心非常的強烈,讓別人對你好時,你卻表現得非常的不自然或者不舒服,甚至會認為別人對自己是圖謀不軌,另外當別人出現優勢的時候,總是惡意的中傷打擊別人或者是使用中傷的手段來發泄內心的嫉妒心理。

4、驚恐

對於身邊的事物和環境會有一種恐懼感,比如特別的怕針、怕黑,輕者遇到事情就會心跳加快,手腳發抖,嚴重的情況會導致睡眠質量的變差,總是在夢中驚叫。

5、殘暴

只要有小事發生或者心裡不快樂時會向別人發泄,喜歡摔打並且罵人,或者是因為自己不開心而利用戲弄他人來讓自己娛樂,總是對別人冷嘲熱諷。

6、過於敏感

其實敏感心理屬於正常的,但是如果過於敏感的話就屬於神經過敏,這是一種多疑的心理,總是會因為別人無意的話而多想,為人家不相乾的動作認為是別人嘲笑自己和輕視自己,每天的情緒變化非常的大,總是喜怒無常。

7、自卑

對自己沒有任何的自信心,總是認為自己的各方面都不如別人,認為自己比他人低人一等,沒自信總感覺自己在人群裡面抬不起頭,這種嚴重的自卑心理會影響到了情緒,甚至會導致壓抑症。

兒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

1、多動: 兒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症」。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好動具體來說是喜歡跑動,或爬上爬下,搖椅子轉身,離位走動,叫喊或講話,引逗旁人,小動作不停,如咬鉛筆、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體來說,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渙散,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在課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發呆。自控情緒的能力差方面具體來說,表現為幼稚任性,剋制力差,易激怒或沖動。情緒不穩,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鬧,脾氣暴躁,常根據瞬間沖動行事,不考慮後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2、焦慮: 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於敏感、食慾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陌生環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並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兒童對於一些沒有危險或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也感到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十分突出,兒童由於恐怖而出現迴避、退縮行。

4、攻擊: 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為癖好,表現出攻擊性。

5、惡劣的人際關系 :兒童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從這些人際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兒 童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善於和同伴合作與共享,理解與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別人理解和接受。

心理不健康的兒童一般沒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兒童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現。往往由於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人產生交流障礙。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於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讓你保持身心健康的5個妙招

1、每天有個好心情,不要想那些不開心的事情,煩惱的事情也要盡量忘記。其實每天打擾我們的就是我們的心情,因此我們要學會放鬆,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每天都有一個好的心情,心境也會大不相同的哦。

2、對待事情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我們應該將事情盡量往好處的想,不要一遇到什麼不好的事情就悲觀而消沉。仔細想一下,事情反正都是那樣了,你再怎麼悲傷也沒有辦法拯救,還不如以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它,或許說不定有了轉機呢。總之有一顆樂觀的心是一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表現。

3、有堅持鍛煉的精神和毅力,現在的人們不是只要心裡健康就行了。一個人重要的還包括身體的健康,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的想法。所以我們應該堅持鍛煉,比如跑跑步,騎自行車遠行,去健身房或者打打籃球,踢踢足球等球類運動。有了壯實健康的身體,心裡也會感到輕松的。

4、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完成好當天的任務,不管是家務還是工作什麼的。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和緊迫感,比如在公司的工作明天可以完成,而且也不是很重要,我們就可以等到明天再做,不必要非要今天通宵的完成,那樣給自己的壓力就太大了。保持身心健康就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5、還有一點就是要學會放下,這個說的有點籠統,意思就是心胸能夠開闊一些。比如說自己的心理有一個結始終打不開,或者是某一件事情太難了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了,這是我們應該學會另一種心態去面對。

那就是學會去試著放下一些東西,也許那件事情真的不是自己能夠應對的,那麼暫且將其放下吧,沒有什麼事情是大不了的。給自己一個學會放下的機會,這樣心裡也許會更好過些。

心理不健康的危害

1、犯錯誤。由於心理不健康,會導致一個人犯很多錯誤,有的甚至是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如:由於不善於控制情緒,有較嚴重的心理問題,而與同事打架,夫妻之間吵架,甚至動手打人,輕則犯錯誤,重則觸犯刑法。

2、人生失敗。很多人一輩子就碌碌無為,不僅事業不好,甚至婚姻也不好,其症結就是因為他們心理不健康。由於患心理疾病,他們不得不辭去工作,到處求醫,有的長期受心理問題困擾,無心工作、學習和生活,被心理問題折磨得不成人樣。如一些恐怖症患者、強迫症患難、疑病症患者、性變態患者等等,這樣的人,很多連工作也被心理疾病弄丟了,他們苦惱、悲觀、甚至絕望。

3、人際關系糟糕。心理不健康者人際關系一般都非常糟糕。不但上司討厭,同事也討厭,回到家,愛人也討厭。尤其是一些病態人格者,不但人際關系差,事業上也一事無成,有的甚至走上犯罪之路。

4、犯罪。心理不健康導致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犯罪。如常見報端的連環殺手,這樣的人心靈扭曲,仇恨社會,具有反社會人格和嚴重的病態心理。他們殺一個還不解氣,一直殺下去,直至被公安機關抓獲為止。

5、自殺。自殺常被人們說成文明病。自殺者絕大多數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人。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首次世界預防自殺日」,以預防一個危害自己的行為來冠名一個警戒日,說明這樣一個事實,自殺已成為全世界公共衛生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

據北京心理危機與干預中心的調查,中國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死亡,除此之外,還有約200萬自殺未遂者。在國民死亡原因中,自殺已經排在了第五位。我國的自殺特徵與其他國家有很大不同,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女性自殺高於男性。

E.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

1、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我們的祖先對抗天敵、自然災害、敵人侵略時出現的一種心理特質,他為物種的延續增加了優勢,有安全感是一種強大的象徵,這種心理需要已經印刻到了我們的基因中了,因為他與生存有關。

2、不能合理的評價自己

一個人能否合理的自我評價尤為重要,合理評價是一個人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個不能合理地自我評價的人,要麼他就會陷入自卑而不能自拔,要麼他就會目中無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和敬畏,而這些對於一個社會人來說,無疑都是一種巨大的阻力。

3、抗挫能力低

抗挫能力有個流行的叫法叫「逆商」,被稱為繼情商、智商之後的第三大商數。社會是一個無情的原始森林,荊棘叢生是一個常態,失敗之事十之八九。

這時候考驗一個人心理品質的就是他的抗挫能力,一個沒有抗挫能力的人,就會是一個紙老虎,經受不住任何考驗,在變化的潮流中,這樣的人就是第一個被淘汰的人。

4、與現實沒有良好的接觸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現實就是社會的場地,一個與現實有良好接觸的人,不會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於是他能夠更好的投身於社會生產,用現實來檢驗自己的想法、做法。

6、不能很好的建立自己的關繫世界

沒有關系的世界,會只剩下干癟人性。對我們個人來說,關系大體分為兩方面:親密關系和人際關系,親密關系指向一個人的內部,讓我們挑戰孤獨,豐富人性,獲得繁衍,人際關系指向外部,讓我們獲得協作,產生價值。

閱讀全文

與什麼想法是不健康不積極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變質如何經營 瀏覽:136
不想踏入婚姻該怎麼回復 瀏覽:692
事業單位哪天入編怎麼算工齡 瀏覽:50
外國的幸福機長什麼樣 瀏覽:417
雙循環和經濟如何結合 瀏覽:286
浙大最美愛情是什麼 瀏覽:73
哪些專業可進衛生事業 瀏覽:878
美女為什麼喜歡安靜 瀏覽:702
哪個是國家全面開放經濟後失去產業 瀏覽:573
神的婚姻預備是什麼樣的 瀏覽:95
怎麼抓住事業有成老男人 瀏覽:602
胎教故事怎麼下載 瀏覽:575
你告訴我什麼是愛情抖音那個人是誰說的 瀏覽:312
幸福原素基金怎麼樣 瀏覽:909
後半輩子幸福交給你下一句怎麼說 瀏覽:1003
向幸福悄悄傳遞什麼歌 瀏覽:977
師范生多少分可以進事業單位 瀏覽:398
事業單位想辭職怎麼做 瀏覽:95
健康打卡遺漏了怎麼辦 瀏覽:451
歌曲當愛情成了買賣還有什麼意思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