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談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羅列以下,供您參考: 1.能關心周圍世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有較良好的觀察、注意、想像、概括、分析能力、有較強的求知慾,並能認識自己與周圍世界中各種事物和現象的關系。 2.能與父母、老師、小朋友表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樂意尋求新的生活體驗,有良好的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4.做事有信心和一定的耐心,力求做成功,不懼怕失敗和挫折。 5.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6.能主動參與集體性活動,敢於自我表現。 7.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平等合作、樂意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8.有一定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 9.遇到困難能主動想辦法解決。 10.能接受教師和家長的勸導,不任性。
⑵ 學前兒童心裡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標准
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記得快、記得住、記得對。能就具體直觀的事物進行概括。肯動腦筋,想像力豐富,善於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提出各種問題,並能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問題。
具體表現為:
·愛父母,愛老師,愛小朋友。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對人有禮貌,會用禮貌用語,有同情心,適度怕羞;
·跌跤或受點輕傷都不哭,游戲輸了不胡鬧;
·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
·不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過分的要求。熱愛勞動,愛惜物品;
·喜歡種花和飼養小動物,喜歡聽音樂、看圖冊、唱歌、跳舞、繪畫和參加各種智力游戲,並能從中感到快樂;
·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具體、簡單的評價,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東西;
·服從約束,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
·與大家在一起時比一個人獨處時愉快,能遵守游戲規則和順序,在玩法上服從大家的意見,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別人的麻煩,肯幫助其他小朋友,能為小朋友取得成績而高興;
·在新環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過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東西吃;
·能自己到商店去買一些簡單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車輛較多的馬路旁的人行道上獨自行走。
⑶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標準是什麼
首先智力要正常,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第二,他的情緒相對來講是穩定的,協調的,一般狀態下是有積極樂觀的情緒,一般表現是樂觀的態度,對生活充滿信心的狀態。第三方面,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他樂於去跟人交往,樂於幫助別人,能夠適應學習和生活當中的環境和人際關系的變化。第四方面,這個孩子有良好的自我意識,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不僅要知道自己有哪些優點,也知道自己有一些缺點,也了解自己有興趣特長,而且有符合實際的,對自己有一個發展的目標。第五方面,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的孩子應該來講是相對比較開朗的,待人是坦誠的,能夠去克服困難的,整個行為是符合社會規范的。第六方面,能有一定的適度的反應能力,當他突然遇到一些特殊變化的時候,有一定的應變能力,能夠正確地對待現實的情況。
⑷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談談你的認識
兒童也會有心理問題,兒童心理健康也需要我們的關注,下面由 為大家介紹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心理健康的7個標准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記得快、記得住、記得對。能就具體直觀的事物進行概括。肯動腦筋,想像力豐富,善於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提出各種問題,並能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問題。
2、愛父母,愛老師,愛小朋友。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對人有禮貌,會用禮貌用語,有同情心,適度怕羞。
3、跌跤或受點輕傷都不哭,游戲輸了不胡鬧。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
4、不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過分的要求。熱愛勞動,愛惜物品。喜歡種花和飼養小動物,喜歡聽音樂、看圖冊、唱歌、跳舞、繪畫和參加各種智力游戲,並能從中感到快樂。
5、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具體、簡單的評價,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東西。服從約束。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
6、與大家在一起時比一個人獨處時愉快,能遵守游戲規則和順序,在玩法上服從大家的意見,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別人的麻煩,肯幫助其他小朋友,能為小朋友取得成績而高興。
7、在新環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過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東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買一些簡單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車輛較多的馬路旁的人行道上獨自行走。
常見的兒童心理問題一般而言,我們將兒童的心理問題分成一般性及特殊性二類。一般性的問題如:口吃、尿床、逃學、不吃飯、說謊、好動等;特殊性的問題如:自閉症、適應障礙、癲癇、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等。也許你會說,你所碰到的問題不只這些。的確;孩子的問題並不只以上所提及的。然而我們列舉這些常見的心理疾病,並不是想對兒童的心理問題加以分類,而是想讓父母親了解孩子出現哪些行為時必須注意、甚至治療。
⑸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從成人來角度來講,兒童心理健康就是快樂的成才 不要鬱郁不樂 積極的參加班級活動 自然就達到心理健康方面 大人方面多引導 看一些 益智的書籍啥的
⑹ 簡述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准
、兒童心理健康的五大主要標准
1.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慾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
3.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贊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一、環境適應教育
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逐漸走出家庭,生活環境越來越廣闊。當然外面的環境與家庭小環境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的,因此,必須對幼兒進行環境適應教育,讓他們逐漸適應幼兒園、培優班、青少年宮、圖書館、公園、商場等環境。
二、人際關系教育
隨著幼兒生活環境的擴大,他們面臨的人際關系也就越來越復雜。相應地要對幼兒進行人際關系教育,包括:親子關系教育、師幼關系教育、同伴關系教育等等。
三、學習困難教育
幼兒入園之後,學習就是幼兒的一大任務了。有些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或者沒有掌握合適的方法,而產生了學習困難,因此,必須加強針對性教育。
四、情緒情感教育
歲的幼兒,情緒情感正處於迅速發展之中,如何發展積極情感,避免消極情感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幼兒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孩子進行環境適應、人際關系、學習困難與情緒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於培養身心健康的幼兒!
⑺ 學前兒童心裡健康標志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身體不健康會帶來許多心理疾患;反過來,心理問題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釀成多種疾病,就象有人說的「身體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神的健康」,而世界衛生組織的口號是「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新《綱要》中所提出的「正確的健康觀念」,不僅指幼兒身體的健康,而且還包括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健康是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有機統一。「正確的健康觀」強調一種健康的整體,這種健康觀是與國際社會對健康的新認識相一致的。
新《綱要》明確把心理健康納入到幼兒健康范疇,科學揭示了幼兒健康的內涵,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關鍵的指導意義。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
一般地說,幼兒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幾個標志:
(1)動作發展正常
動作發展與腦的形態及功能的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幼兒軀體大動作和手指精細動作的發展水平處於正常范圍是幼兒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
(2)認知發展正常
認知發展正常是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因為正常的認知水平是兒童生活與學習以及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的基本心理條件。幼兒期是認知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應盡量避免腦損傷或不適宜的環境刺激,防止幼兒不健康的心理。
(3)情緒健康,情緒反應適度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內心體驗,它既是一種心理過程,又是心理活動賴以進行的背景。良好的情緒狀態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協調性,亦表示個體的身心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
幼兒的情緒具有很大的沖動性和易變性,也比較外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情緒過程的自我調節有所加強,表現為情緒的沖動性日益減少,穩定性逐漸提高,內隱性增強。心理健康的兒童對待環境中的各種刺激能表現出適度的反應,並能合理地疏泄消極的情緒。
(4)樂於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
與人交往是人類的天性。由於生活圈子較小,幼兒的人際關系相對簡單,主要是家人、老師和同伴。他們有人際交往的意願,但缺乏主動交往的策略,交往的技能較差,但他們也希望通過交往了解別人,同時獲得他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幼兒的交往活動能夠反映他們心理健康的狀況,幼兒之間的交往活動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徑。幼兒與別人的人際關系失調會導致各類問題的產生。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的兒童樂於與人交往,善於理解別人,接受別人,也容易被人別人理解和接受;善於與別人合作和共享,尊重別人的意見,以慷慨和寬容的態度待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或對人斤斤計較,不能寬容;或對人漠不關心,無同情心;或沉默寡言,性情孤僻;或不能與人合作,甚至侵犯別人等等。
(5)行為統一和協調
心理學家認為:健全的人格就是統一的人格。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思維逐漸變得條理化,有意注意的時間逐漸增加,情緒情感的表達方式日趨合理,對客觀事物的態度漸趨穩定。心理健康的兒童,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能基本處於和諧的統一之中;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注意力不能集中,興趣時常轉移,思維混亂,語言支離破碎,行為經常出現前後矛盾的現象,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很差。
(6)性格特徵良好
性格是個性最核心,最本質的表現,它反映在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之中。幼兒的性格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心理健康的兒童,一般具有熱情,勇敢,自信,主動,謙虛,慷慨,合作和誠實等性格特徵,對自己,對別人和對現實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比較符合社會規范;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與別人和現實環境會經常處於不協調的狀態,表現為冷漠,自卑,懶惰,孤僻,膽怯,執拗,依賴和吝嗇等不良的性格特徵。
(7)沒有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
幼兒心理的不健康往往是以各種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如吮吸手指、遺尿、口吃、多動等。心理健康的幼兒應沒有嚴重的或復雜的心理衛生問題。
二、幼兒心理健康的具體表現
(1)智力發育正常,有觀察興趣,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肯動腦筋,對具體,形象,直觀的內容能理解;想像豐富,好奇心強。
(2)願意上幼兒園,基本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3)心情愉快,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不因一點兒小事就發脾氣。
(4)需要時能獨處,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
(5)喜歡與同伴在一起,樂於與小朋友交往,游戲時基本能遵守游戲規則。
(6)自我意識初步發展,能根據成人的引導,知道自己的某些優缺點, 能對自己的行為作簡單的評價,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東西。
(7)面對班上小朋友講話時,不感到緊張,膽怯,在新環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過分地拘束害怕。
⑻ 簡述衡量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的依據有哪些
一、衡量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准
1、家長在關心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還應當重視心理健康。以下8個方面是衡量兒童心理健康的一般標准。
(1)智能發育正常,智力商數在70以上。
(2)孩子的性格活潑開朗,能自然流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不掩飾內心的喜、怒、哀、樂。
(3)對生活充滿信心,情緒的穩定性好,心境經常處於歡樂愉快的狀態。
(4)孩子求知慾強,喜歡觀察事物,探索周圍環境,思想敏捷。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做一件事。
(5)遇到困難和挫折不退縮,有較強的自信心和自製力,受到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緒,都能很快釋放,不抑鬱於心裡。
(6)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不僅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有符合實際的發展目標。
(7)與人交際真誠,和諧相處,團結友愛,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尊重別人,樂於助人,富有同情心。
(8)適應紀律約束,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正確對待現實,適應環境,接受新事物。
⑼ 兒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有什麼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促進他的精神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教育過程中,很多父母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和精神健康問題不太感興趣。因此,全面理解兒童的心理健康,理解其中存在的誤解是很重要的,要有比較好的社會應力,孩子們要多和家人、老師、同齡的孩子在一起。智力水平如何反映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這是多種心理能力和復合表現。因此,兒童的智力水平應該與同齡人相同,這是心理健康的非常重要的標准之一。孩子的感情反應情況是否合適,孩子的感情一般是時而快樂,時而悲傷,時而哭泣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總是悶悶不樂或無緣無故總是興奮的話,就要注意。
孩子們可以說實話,不經常說謊,不要拿走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人的東西,不要隱瞞當他們做錯事時會承認錯誤。而且,希望自尊、自信、對稱的稱贊能讓人開心,不想做受歡迎的事,不想做罵人的事,不要過度害怕或怯懦。總之,為了判斷一個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可以從他的生活狀態開始觀察。他在飲食上要合理,營養均衡,睡眠中有規律地經常鍛煉身體,可以提高身體素質。自尊、自信、自製力好的孩子心理上也很健康。
⑽ 學前兒童生理健康的主要標志及評價標準是什麼簡答題
身體健康的主要標志:身高、體重、頭圍等達到當地兒童生長發育正常值;形態端正無異常;器官、系統生理功能正常;身體無疾病。
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注意力集中,求知慾強,智力發育正常;與同伴友好,有同情心,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正確對待自己,行為協調;情緒愉快,精神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