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健康管理的市場前景
健康管理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市場前景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國內健康管理缺乏規范,也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導致很多健康管理公司只是在做健康管理的某一環節或者以健康管理的名義賣保健品。
B. 健康管理在中國行得通嗎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結構、經濟結構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人們的健康意識,特別是城鎮居民的健康意識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健康的消費需求已由簡單、單一的醫療治療型,向疾病預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進型轉變。健康管理概念的興起正是源於這種市場的倒逼需求,特別是由於人的壽命延長和慢性疾病發生的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醫療費用大幅度持續上升。尋求控制醫療費用並保證個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推動了健康管理機構在中國的著陸。
預防意識太薄弱
但健康管理在中國說了十多年,為何慢性病發病率還是只增不減?
在國外,健康管理的模式已經走上產業化軌道:70%以上的人群每年都會進行至少一次健康體檢,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私人保健醫生,固定選擇醫生和醫院,連續監督健康狀況;而在中國,每年參加體檢的人數不足總人口的5%,主動體檢的人數還不到0.3%,更別說參加健康管理了。國民健康意識之低,從某些實例就能看出來,比如,有些人一年抽煙能花費上萬元,而花幾百元做個體檢在他們看來卻是「太貴了」,一旦生病,他們只能花費巨資尋求專家名醫,「沒病沒痛不和醫生打交道」依然是國人的共識。而事實是健康管理提早預防可以讓他們少花這筆冤枉錢。
只要個體缺乏預防意識,無法真正意識到健康管理的規范化、個體化對健康的重大作用。那麼,即使健康管理專業機構把健康管理教育一百遍也沒有用,這就是健康管理理念無法在中國普及的主觀性因素。
健康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近幾年,在衛生機構和健康管理從業人員的努力下,少部分國內普通居民的健康意識也有所提高,會主動參與體檢,但對於健康管理多數人還是只能望而卻步:「太貴了!」對於他們來說,體檢的意義很多時候還是僅限於判斷身體是否無病。
在醫療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的中國,如果照搬國外的健康管理體系,一個人要接受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管理,付出的成本無疑是巨大的。首先,需要有專業場地和器材有進行人體信息採集保存;需要有專業醫生或者健康管理師長期跟蹤指導維護;最後,還要有人體健康資料庫提供分析依據。這一切人力物力都需要有足夠的財力去承擔,這是健康管理在中國無法普及的客觀性因素。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夠健健康康地生活,國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都市白領也越來越意識到健康管理預防疾病的有效性,但很可惜的是多數人是付不起專業健康管理機構的數萬乃至數十萬年費的,而一般醫生能給予的只能是「戒煙限酒、合理營養、適當鍛煉」之類的口頭建議。
缺乏成熟大眾化健康管理模式
身處現在的高污染的環境,個人的健康已經不是「戒煙限酒、合理營養、適當鍛煉、心理平衡、定期體檢」可以簡單管理得了的。健康管理需要多方面協作完成。專業指導督促、健康資料庫、個人自我管理、合理膳食運動安排、專業指導„„.一樣都不能少。
目前,國內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的模式主要有:第一類是針對高端收入人群的私人會所式健康管理,會員交不同價格的會費,公司提供定期體檢,健康評估、推薦葯品保健品,儀器理療,就醫綠色通道以及提供宜人休療環境等等;第二類是針對普通大眾的以體檢服務為導向的公司或機構,主要經營體檢項目,必要時提供私人保健醫生和幫掛號等服務,代表公司如愛康、慈銘等;第三類是醫生為主導的,面向病人提供的健康跟蹤干預服務。以上三種健康管理模式要麼代價太高不適合平民大眾,要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管理。所以,要發展一種良性的大眾化健康管理模式,在我們國家,任重而道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健康管理是人一輩子的事情,但與其本質背離的是在中國要實現「這一輩子的事」代價太高。如果由專業機構提供健康管理一條龍服務,假若有一天經濟能力無法繼續承擔,那麼健康管理的連續性將會被迫中斷。一直專注健康經營領域的湯臣倍健公司正是意識到國內大眾化健康管理的現狀,以湯臣倍健人體數字健康研究中心為科研基礎,歷時五年構建出一套移動互聯網健康管理品牌—十二籃。事實上,湯臣倍健自十年前啟動「健康快車營養中國行」公益活動,為全國民眾提供免費體檢和普及營養健康知識以來,每年都會收集到超過十萬份的人體健康數據,並聯合權威機構共同研究分析,為今天的十二籃健康管理打下了強而有力的基礎。
據了解,十二籃健康管理將通過「移動互聯網+在線專業指導+個性化解決方案+健康數據持續監測」的模式幫助用戶主動管理自身健康。相比傳統的健康管理模式,十二籃利用大數據技術解決了傳統需靠醫生面診的底效方式,用戶只要通過隨身外設備記錄自身健康數據,系統便自動為用戶推送對應的管理方案,並通過系列智能化服務和社區設計維系用戶的主動能與持續利益激勵。按照十二籃研究負責人的話,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十二籃希望的是幫助國人形成「主動健康」的意識,通過現代技術的介入養成一套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識,徹底改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生活方式,將疾病消災在萌芽階段,擁護終身健康。
C. 國內外健康管理的現狀如何
健康管理概念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末的美國,是一種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管理的過程。其宗旨是調動個人及集體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在2003年,傳入我國,至今已經十五年了。近十年的發展,健康管理在我國出現了爆炸式、井噴式發展態勢,呈現出一派蓬勃繁榮景象。但究竟是真「繁榮」,還是一片假象呢?我們且不做過多的議論,但國內健康管理市場亂象叢生確是不爭的實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大亂象」。
1、管理亂象
現代意義的健康管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傳入中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行政管理的挑戰。國家沒有相應的管理部門,更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以至於出現行政管理定位不明,多頭管理的局面,使進入市場化的「健康管理」,像一個無頭的蒼蠅,嗡嗡亂叫,到處亂竄。
健康管理究竟屬於哪一個行業?醫療行業,非醫療行業?或者二者兼有?眾說不一。迄今為止,很多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門均無「健康管理」條目,企業無法注冊健康管理公司,注冊了的,大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打個健康管理的時髦招牌,做個「健康體檢」,賣個「健康器械」,美容養生用品,保健食品一類,如此等等,忽悠一下國人罷了。
因此,健康管理定位不明,多頭管理亂象,是我國健康管理亂象叢生的薄弱環節,急需明確定位,統一法律、法規,以便規范管理。
從國家行政管理角度看,健康管理是一個和醫療衛生管理密不可分,事關國人健康的頭等大事,屬於醫療衛生行政管理的范疇,而不是非醫療衛生部門的事情。
那種把健康管理劃分為醫學和非醫學兩塊的做法,是非常輕率和不負責任的,容易滋生偽健康管理,造成美容、食品、餐飲、洗浴、房地產等多個非醫學行業齊做健康管理的亂象。例如時下的許多「美容企業」,都在大肆渲染其美容產品的醫療、保健功效,以健康管理為名,暗地裡從事非法的醫療活動。更有甚者,竟然宣稱酵素可以治百病。養生、保健或健康管理市場的管理亂象,由此可見一斑。
2、學櫻胡術亂象
中國健康管理的學術現狀是教材眾多,有術無學神頌轎。我們初步統計顯示,各大高等院校編寫的健康管理學、健康管理師教材以及健康管理相關書目,多達30多部。但內容雷同,大都是醫學及其相關知識的抄襲、羅列,毫無創新和創意。既缺乏學術高度,又缺乏實踐深度和廣度,有術無學,沒有形成完整的學術體系、流派,沒有真正的學術領頭人。最活躍的,是一批健康管理市場營銷「專家」,鮮有真正的健康管理思想家、理論家和實踐家。
3、人才亂象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的醫療衛生,從當時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蓬勃發展,醫療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合理,高等醫葯院校林立,各級醫院設施配套齊全,中西醫人才濟濟,形成了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然而,健康管理行業,卻迥然不同。一是行政管理定位不明,相應法律、法規缺位;二是只有一家民辦「健康管理學院」;三是健康管理培訓機構林立,健康管理師資格證書亂發。健康管理資格證書漫天亂飛,持證人健康管理水平虛多實少,絕大多數都成為美容、保健品企業的市場「賣手」。
4、實踐亂象
健康管理應用實踐方面,靠健康管理生存和發展的企業,特色很少,忽悠很多,亂象叢生。
一是健康管理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打著健康管理培訓的名義,以培訓發證的形式,即以賣資格證的形式坐收漁利。
二是健康管理咨詢公司。他們打著健康管理咨詢的招牌,花錢賣個健康管理師資格證書,代理幾個保健產品或保健用品,從中牟取暴利。
三是美容、餐飲、食品、洗浴、「特色」按摩店,以及一些房地產公司,打著健康管理或保健、養生、中醫的招牌,採取忽悠營銷的方式,大肆銷售所謂的養生、保健產品,欺騙國人,非法牟利。
個人健康管理一定要找好有資質,有認證,有品牌的健康管理公司游肆,愛托優健康管理系統就很不錯。
D. 健康管理在中國的發展及現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已經約有9億人呈現亞健康的狀態,由此可見健康管理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從全年齡段來看,睡眠、免疫力和腸胃為三大健康困擾,從年齡段來看,25-45歲的健康關注意識高於其他年齡段;從健康管理的角度來看,成人最注重健康食品的攝取。
睡眠成為青壯年人群首要關注問題
由於我國18-45歲的人群占據我國的人口的大多數。從18歲到45歲年齡層的健康關注度來看,睡眠關注度52%;免疫力關注度39%;腸胃關注度35%。當然除了共性問題外,不同年齡層也有自己的困擾。25歲以下注重皮膚和身材管理,26-45歲則注重體重管理。
——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