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健康五大領域是什麼

健康五大領域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11-21 11:46:01

❶ 簡述健康促進的五大活動領悟

一、簡述健康促進的五大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問題涉及到很多部門,不僅要求衛生部門制定相應政策,也包括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
(2)創造支持性環境:創造安全、滿意、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支持人們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
(3)加強社區行動: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挖掘社區資源,解決社區的健康問題;
(4)發展個人技能:提高人們的衛生保健知識和能力;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強調個人、社會團體、衛生人員與部門、其他機構、政府等共同分擔健康責任,建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促進的基本策略。
基於健康促進的概念和活動領域,可以將健康促進的基本策略分為倡導、賦權、協調和社會動員,其中倡導、賦權、協調是《渥太華宣言》明確指出健康促進三大基本策略,而社會動員則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開展致力於改善婦女、兒童健康狀況的過程中提出的健康促進策略。
(1)倡導:主要強調的是針對政策決策者運用倡導的策略,促進有利於健康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2)賦權:開展社區及人群的能力建設,使其具備維護健康的意識、掌握科學的知識和可行的技術,激發社區和個人的潛能,最終使社區、每個家庭和個人具備承擔起各自的健康責任的能力,並能付之於行動。
(3)協調:健康促進涉及政府、各部門、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社區、個人,使各方面力量有效發揮作用,並能互相支持、配合,需要運用協調策略,關注到各自的利益與行動,形成促進健康的強大聯盟和社會支持體系,努力實現維護和增進全社會健康的共同目標。
(4)社會動員:社會動員策略主要的對象是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社區以及個人,有效的社會動員需要以遠大的目標感召人們,以各方利益得到最大滿足與妥協來打動人們,促使各方積極行動,產生切實的成效。
三、簡述「五因素傳播模式」的內容。
健康傳播的「五因素傳播模式」是拉斯韋爾提出的,該模式通過對五個問題的回答,描述了傳播的基本結構和傳播學研究的五大領域。
這五個問題是:誰?說了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對誰?取得什麼效果?模式及其五大研究領域是
傳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內容研究,媒介媒介研究,受傳者受眾研究,效果效果研究
四、簡述影響健康傳播效果的因素。
傳播者因素:傳播者是健康傳播的主體,通常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傳播過程中是信息的發出者,還是健康信息的把關人。傳播者是否能發揮好把關人作用,保障信息的科學性、針對性、通俗性、適用性等,直接影響健康傳播效果。此外,有威信、權威感和自身形象良好的傳播者也更容易得到受傳者的認可和接納,進而其傳播的信息也容易被接受和相信。
信息因素:信息符合目標人群(受傳者)需要、具有科學性,對受傳者的健康有益,就容易得到受傳者的接受。而信息服從傳播目的,表達形式適宜,也有助於受傳者理解和運用健康信息。
媒介渠道因素:運用的媒介和傳播渠道能夠為受傳者接觸到,及具有可及性,是使信息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因此,選擇適合於信息並為受傳者所接受的媒介,是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基礎。多種渠道的組合使用往往能取長補短,提高傳播效果
受傳者:受傳者作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影響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傳者的一般心理表現為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厭教,從而形成接受信息時的選擇性,包括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此外,受傳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徵和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其對健康信息選擇性的重要因素。
健康傳播活動發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會影響傳播效果,如自然環境中的活動地點、場所距離等,社會環境中的文化習俗、社會規范等也可以促使實現良好傳播效果或使傳播效果削弱。
五、簡述「知、信、行模式」及其基本思想。
知識—信念與態度—行為
知識是健康信念形成、轉變態度,並形成健康行為的基礎;信念是產生行為的動力,行為是健康教育的目標。知、信、行三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沒有必然性,要使人群在接受衛生保健知識的基礎上產生信念和行為的轉變仍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認真設計和執行。
六、運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母乳喂養時「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判斷,即是否相信自己能通過努力成功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並取得預期結果。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
在採納母乳喂養行為中,母親的自我效能是其實施該行為與否的重要因素,如果母親具有決策能力;有自己安排工作時間的便利條件,或有能力促使家人和單位對自己實施母乳喂養給予方便;相信自己可以進行母乳喂養,則說明該母親自我效能較高,更有可能進行母乳喂養。反之,則會影響這一有益於健康的行為的實現。
一、簡述健康教育干預策略的內涵、並說明其在社區高血壓防治健康促進項目中的運用。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干預策略是實現項目目標的方針、戰略,在一定高度上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是每一項具體干預活動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干預策略包括教育策略、政策策略和環境策略三方面。
在社區高血壓防治健康促進項目中,可以運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講座、咨詢、電視公益廣告、小冊子、折頁等)、技能培訓策略(如講座、演示與模擬訓練、示範操作等),以及組織方法策略(如社區運動)
政策策略包括政策、法規、規章制度、文化氛圍等,例如建立30歲以上患者首診測血壓制度,可以及早發現高血壓患者,有益於做到社區高血壓的三級預防保健。
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在社區高血壓預防和控制項目中,建立人群運動場所、制定等。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的具體目標的含義、應回答的問題、及三個類型。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的具體目標指是為實現總體目標設計的、具體的、兩化的指
標,在表述中應可以回答誰、實現什麼變化、在多長時間內實現這種變化、在什麼范圍內
實現這種變化和變化程度如何五個問題。根據變化內容,可以將具體目標分為:
(1)教育目標:其變化內容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結果,如知識的變化、信念的改變、態度的改變等
(2)行為目標:改變內容是健康相關行為,即通過實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預期在健康相關行為上發生的改變
(3)健康目標:執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後人群健康狀況的改變,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健康目標的選擇取決於項目計劃的性質、持續時間等。

三、試比較不設對照組的自身前後比較和非等同比較組設計方案的優缺點。
不設對照組的自身前後比較:設計與操作相對簡單,能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資源;當項目周期比較長時,時間因素的影響較大;適宜於評價短周期項目,同時需注重對影響評價因素的控制。
非等同比較組設計方案:通過設立對照組可以有效消除一些混雜因素的影響,但當對照組選擇不恰當時,會產生選擇偏倚,對照組無法發揮必要的作用;非等同比較組設計方案的實用性較廣,但應注重對照組與干預組的可比性。
四、影響評價結果的因素。
為了確定健康教育/健康促進項目實施後目標人群的改變在多大程度上歸因於項目的干預,要特別注意防止混雜因素對項目產出的影響。常見的影響評價結果的因素有五個方面。
(一)時間因素
時間因素又稱為歷史因素,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執行或評價期間發生的重大的、可能對目標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產生影響的因素,如與健康相關的公共政策的出台、重大生活條件的改變、自然災害等。
(二)測試或觀察因素
在評價過程中,需要對項目實施情況、目標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健康狀況等進行觀察和測量。
(三)回歸因素
回歸因素指的是由於偶然因素,個別被測試對象的某特徵水平過高或過低,在以後又回復到實際水平的現象。
(四)選擇因素
設立對照組的目的在於克服時問因素、測量因素、回歸因素等對項目效果的影響。
(五)失訪
失訪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執行或評價過程中,目標人群由於各種原因不能被干預或評價。
一、自我導向學習法的優勢和特點。
自我導向學習非常符合成人終身學習的特性。雖然成人的生理機能逐漸退化,智力開始衰退,但學習能力沒有下降,生活經驗非常豐富,而且由於警覺到衰老而日益重視健康。在小團體式的學習活動中,參加者有充分的機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分享經驗,在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激發每個人的學習潛能,並增強自信。
自我導向學習具有以下特點:①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只是促進者;②學習應建立在學習者已有的經驗上;③成人是自我導向學習的個體;④學習者應參與需求評估、目標制定和結果評價;⑤應以問題為中心。
二、專題小組討論的優點和局限性。
優點:(1)樣本量小,花費較少,但可獲得豐富且深入的資料;(2)信息來源於多人,可以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3)討論還可以激發出參與者思維,暴露事先無法預知的線索,從而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4)主持人有機會澄清一些容易被參與者誤解的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誤報和隱瞞信息;(5)原始資料可以生動地表達調查對象的觀點態度。
局限性:由於小組成員不是由概率抽樣得到的,結果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上的代表性、不能外推;調查質量甚至調查結果能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持人的水平和技巧;小組的環境有時可能抑制討論,比如被少數人壟斷,其他調查對象可能附和他人而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此外,資料的收集過程和對結果的分析容易帶有主觀性
三、醫院健康促進包含的內容。
醫院健康促進包含的內容有:
1.建立醫院健康促進組織網路
2.制定健康促進政策與規劃
3.創造有利健康的醫院環境
4.加強醫務人員的健康教育培訓
(1)對專職健康教育人員的業務培訓;(2)對全體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
5.改善醫院職工的健康水平
6.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四、列出護理人員職業危害因素及職業的防護措施。
(一)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
1.生物危害 主要指由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接觸各種感染性液體也是主要的感染途徑。
2.化學危害 主要來自抗腫瘤葯物、消毒制劑和經常接觸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3.物理危害 可分為運動功能性損傷和物理刺激。
4.心理社會危害 臨床護士每天處於高度精神緊張狀態,遇有急重症及搶救時更明顯,倒班護士生活缺乏規律,護士在工作中站立、行走、處理重物,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身體局部症狀和不同程度的疲憊感。
(二)職業防護措施
1.加強護士職業安全教育
2.加強勞動保護、改善醫療操作環境
3.應對暴力事件
五、患者教育程序與護理程序的關系。
需求評估 診斷 計劃 干預 評價
護理程序
提出問題,收集資料,了解患者的需求 明確存在問題,作出護理診斷 制定護理目標,提出護理計劃 執行護理計劃 評價護理服務結果是否達到計劃目標
患者教育程序
教育需求及學習心理評估 教育診斷是護理診斷的組成部分 學習目標是護理目標的子目標 教育干預可能和其他護理干預一起實施 評價學習效果

一、舉例說明在社區開展糖尿病預防控制健康促進項目的意義。
(1)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越來越成為當前威脅社區居民健康的主要衛生問題之一,其危險因素與人們的日常行為、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這些行為多發生在家庭和社區中。
(2)開展社區糖尿病預防控制項目,可以充分發掘和利用社區的有利條件,如社區的環境條件資源、社區政策、社區活動等,有助於人們行為生活方式的改善。
(3)依託社區這個場所,也便於開展針對社區人群的各項健康教育活動,如合理膳食、糖尿病患者食物選擇與製作等,並取得良好效果。
(4)開展社區糖尿病預防控制項目,可以有效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的優勢,集疾病預防和現有病人治療為一體,從整體上減少糖尿病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提高社區人群生活質量。
二、體力活動干預原則。
體力活動干預原則有:
1、運動訓練前常規體格檢查
2、運動有關信息收集
(1)運動史
(2)體質
(3)興趣
(4)運動禁忌證
(5)運動環境
(6)運動指導
3、運動量的選擇
4、運動內容選擇
5、運動進度
6、意外情況和不適的預防及處理
三、對肥胖症和伴有並發症患者的針對性干預。
主要是預防其體重進一步增長,最好使其體重降低,並對已出現並發症的患者進行疾病管理,如自我體重監測,制定減輕體重的目標,以及指導相應的葯物治療方法。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肥胖可能進一步加重疾病危險性的認識,並努力提高患者的信心。
四、列出成癮性行為形成的影響因素。
(1)社會環境因素
(2)社會心理因素
(3)文化因素
(4)傳播媒介因素
(5)團體效應
(6)家庭影響
五、hiv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及其他途徑。
hiv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及其他途徑
hiv主要通過3種途徑傳播:①血液傳播:輸人被污染的血、血製品;移植了hiv感染者的器官、接受了含有hiv的精液(人工授精);與hiv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如靜脈吸毒);以及使用被hiv污染後未經徹底消毒的醫療器械、理發工具、文身

❷ 幼兒園五大領域包括哪些內容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1、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2、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3、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4、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5、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❸ 健康促進的5個主要活動領域

第一屆全球健康促進於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奠定了健康促進的理論基礎。該會議的重大產出為《渥太華宣言》,明確了健康促進中五大領域。

1986年在首屆國際健康促進大會通過的《渥太華宣言》中明確指出,健康促進涉及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制定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都要把健康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建立和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健康的抉擇。

(2)創造支持性環境:健康促進必須為人們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系統地評估快速變化的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保證社會和自然環境有利於健康的發展。

(3)加強社區的行動: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挖掘社區資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發展個人技能:通過提供健康信息醫`學教育網整理,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做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調整衛生服務類型與方向,將健康促進和預防作為提供衛生服務模式的組成部分,讓最廣大的人群受益。

❹ 健康領域有幾個子領域

健康領域有三各方面,1是身體健康、2是心智健康、3是社會道德健康。 五個目標分別是
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

2001年6月29日國家頒布了《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並把健康作為幼兒教育五大領域之首,幼兒體育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教學組織形式,重心的偏移,使得幼兒體育的地位和價值得以提升,提高了對幼兒體育的重視程度。幾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工作,尤其在發達城市中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根據性弱,在目前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我國幼兒體育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並不十分理想,尤其在中小城市中尤為突出。

幼兒體育教育的重要性

體育教育對幼兒生理的積極影響

★ 幼兒的各項生理的發育速度很快, 因此新陳代謝比較旺盛, 但是由於幼兒生物機體的機能發育還不成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較弱;

★ 適合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兒童的體質,提高免疫力;

★這個階段兒童的骨骼硬度較小,但是彈性非常大,相對而言可塑性強,因此一些舞蹈、體操、技巧、武術等項目的後備人才都會從這個年齡階段開始訓練培養;

★ 體育鍛煉可以促使幼兒骨骼增長、增粗,鈣化的速度加快,形成良好的身體姿態;

★ 處於此年齡段的兒童的肌肉的發育現在還處於發育不平衡階段,大肌肉群發育得早,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善, 而且肌肉的力量差,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兒童的肌肉力量、提高肌肉的抗疲勞能力;

★ 這個階段肌肉發育的特點為,跑、跳已經很熟練,但是手的動作還很笨拙,一些比較精細的動作還不能精確完成,體育鍛煉時需要神經系統支配身體各部位的運動, 需要視聽各感官的參與, 因此體育鍛煉有利於兒童神經系統和各感官的發育;

★ 學齡前兒童的心肺的功能比較而言比成人要差,兒童的心肺體積比例大,心臟的收縮力差,平均每分鍾心跳90-110次,適宜的運動強度可以提高兒童的肺容量,提高兒童呼吸道黏膜的抗菌、耐寒能力。

因此學前體育教育的有效實施是學齡前兒童獲得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應該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體育教育對幼兒心理的積極影響

就其心理特點來講,幼兒期是以直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特徵,思維能力較差,發育不完善,感知、記憶、想像、思維、語言表達能力都相對較低,興趣愛好、各項特長表現均不明顯,意志也不堅定,對問題的判斷能力、應變能力弱,情緒、個性、性格都有待於後天的培養,且幼兒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不均衡,興奮占優勢、易擴散,興奮和抑制轉換較快、靈活性高。表現為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富於模仿性,容易建立條件反射,學習和掌握新動作較快。但由於興奮性容易擴散,所以做動作時易出現多餘動作,動作不夠准確、協調,消退得快,但重新恢復也快。

在幼兒期,他們的語言和動作發展都很快,生活范圍空間擴大,獨立性增強,求知慾旺盛,好奇、好問、愛模仿、喜歡人稱贊,體輕膽子大,有較強的活動能力,為身心鍛煉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並且合理的體育教育更有助於培養幼兒的體育興趣、良好的意志品質;自信、快樂等良好情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幼兒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

開發幼兒體育教育的雙重價值

幼兒體育教育是要把幼兒培養成具有健康身體與健康心理的未來棟梁,它的教育方向應該是朝著這兩個方向發展,任何忽視其中一個方向的幼兒體育教育都是不健全的。幼兒的開發應該是整體的而不是單一的,完善的幼兒體育課程是能夠帶給兒童歡樂和享受,發展兒童的創造力和使其擁有強健的體魄及活力。

改變觀念

禁錮人頭腦的思想是前進的絆腳石。我們既然明確了幼兒體育教育的教育方向,幼教工作者們便應大刀闊斧地對存在於頭腦中不合時宜的理念進行改革。不是改頭換面,而是重新建立一個嶄新的理念系統地去指導自己的實踐。

改變幼兒園的環境與設施

2001 年國家頒布試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到:「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這可以說是針對幼兒園場地不足的問題而言。我們應為幼兒創造一個寬敞、和諧的活動場所,給幼兒感官上的多種刺激,順從幼兒好奇、易動的天性,給幼兒留下聯想的空間,讓他們在活動手腳的同時也訓練了他們的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平衡覺、本體感等。根據幼兒的需要引進器材,滿足幼兒的需要。

游戲與教學的完美結合——最優化地實現學前教育的價值取向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先生認為:「教育,決不限於課堂教育和學校的課外教育。孩子們的玩,就是學習,也是一種教育方式」。游戲與教學,是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改革與研究中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使教育觀念轉變為教育實踐的核心與突破口。

在幼兒體育教育中,幼教工作者應該很好地將游戲與體育教學結合起來。我們不應逆其天性,逼他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可能會因此而生抵觸情緒。幼教工作者育兒的任務不僅是希望他能擁有健康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希望他能夠成長為一個具有正常情商的人,能很好地與人相處,適應社會。不要以為育德育智只是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范疇,在幼兒體育教育中同樣需要體現這樣的宗旨和目標。將孩子們的課外游戲有效地引入課堂教學,將孩子們課外自發組織的游戲改編成能達到教學目的,又能搞活課堂氣氛的新游戲,推動幼兒體育教育的發展。

在設計和進行游戲時,要堅持靈巧性原則和教育性原則。前者是針對幼兒機體能力的發展需要提出來的。學前兒童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動作雖已基本成形,但動作的准確性、協調性都比較差,即缺乏靈巧性。通過設計有靈巧訓練內容的體育游戲來提高幼兒的神經系統對肌肉的調節作用及其對精細動作的控制能力,使幼兒的各項基本動作的發展逐步朝著准確、協調、熟練的方向轉化;後者則要讓幼兒通過勝負的差異在心理上體驗各種感受:或成功,體驗成就感和榮譽感,不斷增強和發展自信心;或失敗,學會如何去面對挫折,鍛煉心理承受能力。

重視幼兒園的隱性課程——戶外活動

中國的幼兒教育總是喜歡把幼兒圈在一個固定的場所——幼兒園,搞活動也僅局限於很狹窄的范圍之內。應嘗試把幼兒體育課的課堂搬到大自然,採用開放式的教學。設想,在綠草如茵的大自然中,讓孩子們吸收一下新鮮空氣,玩玩山,戲戲水,帶上他們喜歡玩的玩具,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們會是多天真爛漫,這比起以往枯燥煩悶的園內技術課來說要有趣得多,幼兒從中亦將受益匪淺。有條件的還可在園內營造和諧的戶外活動區。

不僅要重視物質條件——「硬環境」的創設,還要文化氛圍——「軟環境」的營造,把「硬環境」和「軟環境」緊密結合。在活動區域內創設文化背景,如可以在操場的牆壁上設置「我勇敢」、「互相幫助」、「團結互助」等各種體育動態圖畫或醒目的牌子,讓幼兒從中學會不怕困難,學會互相謙讓與合作,體現《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健康領域的要求,即「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思維理念。

銜接好幼、小體育教學

幼兒體育是進入小學階段的前期准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進行。因此,幼兒體育教學設計應與小學階段對學生體育的特點進行適當的聯系,讓幼兒提前接觸一定的小學階段體育教學內容。

閱讀全文

與健康五大領域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在家裡怎麼做到肺很健康 瀏覽:296
戴什麼有助於愛情 瀏覽:147
連續劇美女圖香港是怎麼回事 瀏覽:674
狗和鼠婚姻如何分配 瀏覽:824
合作化經濟廣場為什麼那麼貴 瀏覽:486
幸福樓餐飲是哪裡品牌 瀏覽:621
經濟學與貿易國際商務哪個好 瀏覽:845
西安幸福林帶什麼品牌好 瀏覽:201
為什麼方臉出不了大美女 瀏覽:839
跟愛情有關是什麼東西 瀏覽:11
30了沒工作沒事業怎麼辦 瀏覽:935
為什麼親情會比愛情大 瀏覽:725
柳州如何調整經濟 瀏覽:132
宋小寶現健康如何 瀏覽:159
愛情不是什麼想給誰就給誰 瀏覽:346
蘋果手機健康碼如何拖到程序去 瀏覽:373
福州考事業單位在哪裡報名 瀏覽:567
美女在溧陽哪裡上班 瀏覽:178
經濟師可以從事政府哪些部門 瀏覽:13
圖書室故事有哪些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