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心理健康檢查是指哪些

心理健康檢查是指哪些

發布時間:2023-11-07 07:58:00

1.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在晚期,他進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學說,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其中蘊含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性的沖動。


1、本我 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自人出生便已存在。構成本我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飢、渴、性等,是一種強烈的原始沖動。本我的需求產生時,個體要求立即滿足,而不會顧及現實的限制。故而支配本我的是快樂原則。


2、自我。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是個體出生後從本我中分化發展而產生的。由本我而來的各種需求一般不能在現實中立即獲得滿足,就必須順應現實,並學習如何在現實中獲得滿足,因此支配自我的是現實原則。此外,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對本我與超我具有緩沖與調節的功能。

3、超我。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最高部分,是由於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范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超我有兩個重要部分:一是自我理想,即要求自己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准;二是良心,是規定自己行為免於犯錯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道德原則。

2. 什麼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麼什麼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的標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標准具體與客觀。

國外學者們對心理健康的標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作良好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麥靈格爾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是要有效率,也不僅是要能有滿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能, 適於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馬斯樂認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備下列品質:( l)對現實具有有效率的知覺;(2)具有自發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悅納本身, 也能悅納他人;(4)在環境中能保持獨立,欣賞寧靜。(5)注意哲學與道德的理論;(6)對於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經常保持興趣;(7)能與少數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8)具有民主態度,創造性的觀念和幽默感;(9)能經受歡樂與受傷的體驗。

我們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系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准,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准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准,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准。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國際疾病分類體系,把智力發育不全或阻滯視為一種心理障礙和變態行為。
善於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

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點:目的明確合理,自覺性高;善於分析情況,意志果斷;意志堅韌,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強;自製力好,既有現實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願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人際關系和諧
其表現:一是樂於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觀評價別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友好相處,樂於助人;四是交往中積極態度多於消極態度。
能動的適應和改造環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標志是:
①人格的各個結構要素都不存在明顯缺陷與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③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為;
④有相對完整統一的心理特徵。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的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隨著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所處的社會也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工業化、現代化、社會化、一體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時間越來越寶貴,人越來越為效益所趨使;自主的、創造性的勞動和高級的智力勞動越來越多;人們的活動范圍在不斷拓展,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多,處理微妙復雜的人際關系為每個人所不可避免;各種各樣的競爭強度也越來越巨大,人與人之間的收入、社會地位等差異越來越顯著。

生活在這樣一個紛繁復雜和撲朔迷離的大環境里,就要求人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來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要求。現在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來越關注自己及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親友的心理健康狀態。

現在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人是自然萬物的靈長,是自然的傑作。人有極高的潛能。我們人人都具有象體育運動員鄧亞萍、郎平那樣的靈敏准確的感覺與反應,那樣的承受能力;象小品喜劇演員趙本山、洛桑那樣的充滿著極大的活力與幽默;象電視節目主持人王雪純、大專辯論會上優秀的辯手那樣流暢的語言能力;象思想家孔子、科學家愛因斯坦那樣的思辨能力;象文學家郭沫若那樣的想像能力;象能記住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數的人那樣的記憶能力;象戀愛中的少男少女那樣的精神渙發、樂觀;象健康教練馬華那樣的健美;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那樣的毅力;象百歲長壽老人那樣健康,無病;象生活中的李蘭文那樣服裝整潔。象慈父、慈母對待子女那樣是建設性的、是善的;

人本來可以是無壓抑的人,是不受其內在的壓抑驅使而自我決定其行動的人。如果他想喝酒就喝,並且喝的有滋有味。他並不是必須經常喝酒,不喝酒就難受的人。也不是不能喝酒的人,一喝酒就難受的人;

人本來可以是心想事成的人,是應付自如的人。他沒有猶豫,馬上可以決斷。他每一言行都是理智高效的。是用一隻手也可以戰勝世界的人。如果他想考大學就能一心一意地復習,考上大學,並且能考上一個名牌大學……。

我們每一個人本應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於我們在生命歷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傷害。生活中的所謂正常人,其實並不在人的最佳狀態,只是處於人的最佳狀態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我們實際離自然賦予我們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在現實生活中,所謂的正常人有許多人整天愁眉苦臉、心煩意亂、以安眠葯渡日,長期在苦悶絕望中掙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殺的絕路;有許多人終日以酒為伴、沾酒就醉,打人罵人;有許多人與人敵對、沖突、訴訟、犯罪;有許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壓、關節炎等非器質性疾病,甚至身患絕症、早亡;有許多人無能、失意、潦倒、貧窮;有許多人學生學習不好;有許多人苦惱於性問題;有許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處,整日疑神疑鬼;許多家庭因成員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惱萬分;許多夫妻不和、爭吵、打鬧、離婚……。

讓我們運用心理科學保持我們自己和親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較好的身心狀態工作、生活,享受人生。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對此定義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具體表現為: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除此定義表述外,人們還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解釋。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心理健康是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說,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與絕大多數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無心理疾病;二是能積極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順應環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設性發展完善個人生活。基於以上觀點,我們認為,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到協調一致,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

3. 心理健康的主要評判指標包括哪些

1.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2.具有健全的統一人格。
3.具有樂觀的良好心境。
4.具有堅強的個人意志。
5.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6.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7.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
8.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人體心理健康七條標准:

1、智力正常。2、善於協調和控制情緒。3、具有較強的意志和品質。4、人際關系和諧。5、能動地適應並改善現實環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二、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准:

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評估。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9、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在這些標準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常用的心理測評量表,如抑鬱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症狀自評量(SCL90)等,這些量表能夠幫助我們從一些客觀事實上了解自我的心理狀況。結合自身情況與量表工具的評定,也許能夠幫助你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判斷,在這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自己的一些情緒或心理狀況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學習或工作的時候,那麼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了。

閱讀全文

與心理健康檢查是指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幸福海屬哪個社區管 瀏覽:248
街巷故事采編記者是哪個部門的 瀏覽:274
山東城市經濟怎麼樣 瀏覽:403
防城港有什麼美女 瀏覽:768
經濟下行百姓怎麼應對 瀏覽:309
威爾伯這個故事是哪個故事書里的 瀏覽:983
充滿幸福氣息的詞語有哪些 瀏覽:714
如何做個幸福聰明老人 瀏覽:223
幸福樹休眠期在什麼時間 瀏覽:487
沒交流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656
蘿卜頭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223
臨河事業單位工資多少 瀏覽:22
婚姻風水如何解釋 瀏覽:87
什麼是35歲以上女性要的幸福感 瀏覽:843
區衛計局事業編怎麼改 瀏覽:309
韓建認字的故事說明什麼道理 瀏覽:730
樂享c健康都有哪些 瀏覽:576
如何消除背叛婚姻的人 瀏覽:369
2000龍配2019兔婚姻如何 瀏覽:81
3兩5錢婚姻怎麼樣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