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內容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如下: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動的最根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則社會化的過程難以進展,心理發展必然受到阻礙,難以獨自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未知欲,能發揮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獲取成功。
2、能夠了解並接受自己:
對自有適當的了解和恰當的評價,並且能夠很好地接納自己的現狀,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願意揚長避短開發潛能,不苛求自己,自信樂觀,而不是過於自卑或過於自負。
3、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
一個人的人際關系狀況最能體現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寬容、友善的態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給予愛和友誼,有穩定的人際關系,擁有可信賴的朋友,社會支持系統強而有力。
4、善於調節與控制情緒:
心理健康的人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樂觀、滿足的心境,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雖然也有悲、憂、哀、愁、恐等消極體驗,但能適當發泄、主動調節和控制情緒,不為情緒所控,不因為情緒影響正常生活。常說的情商便是體現這一能力。
5、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的能力和正確處理個人與環境關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環境的良好適應者,他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始終使自己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生活有理想但不脫離現實,能面對現實調整自己的需要與慾望,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與社會協調統一。
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准
1、安全感高,自我價值感高。
2、適度地自我批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能與自己友好地相處。
3、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樂觀向上。
4、不是活在虛擬世界中,能夠坦然接受現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
5、有自己的正常需要,並有能力為自己的需要付出努力。
6、清楚自己的動機和目的,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理性客觀地評估。
7、人格相對完整,個人的價值觀適應社會的標准,工作認真負責,精力集中。
8、有積極樂觀適當的生活目標。
9、有從經驗教訓中學習和成長的能力,能適應現實環境的需要。
10、能相對良好地處理人際關系,有愛人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不過分在意他人和社會的評價,自我獨立,有判斷是非的標准,即為心理健康。
⑵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為心理健康的標志是:
1、身體、情緒十分協調;
2、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
3、有幸福感;
4、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
生活。
對心理健康的標准可以做如下定義: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⑶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隨著現代心理學的發展,人們對於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對這種健康指標有了更多的重視和關注。那麼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呢,我總結了相關內容,來看看吧!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准。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國際疾病分類體系,把智力發育不全或阻滯視為一種心理障礙和變態行為。
2、善於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
3、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點:目的明確合理,自覺性高;善於分析情況,意志果斷;意志堅韌,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強;自製力好,既有現實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願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4、人際關系和諧
其表現: 一 是樂於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 是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三 是能客觀評價別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友好相處,樂於助人; 四 是交往中積極態度多於消極態度。
5、能動的適應和改造環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標志是:
1、人格的各個結構要素都不存在明顯缺陷與偏差;
2、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3、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為;
4、有相對完整統一的心理特徵。
6、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的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樂做答觀的情緒。要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工作。善於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即便是幹些家務也不應視為負擔,而是帶著情趣去干,在工作上要不斷創造,在進取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斷感受成功的樂趣。
善於排除不良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別悶在心裡,要善於把心中的煩惱或困惑及時講出來,使消極情緒得以釋放,從而保持愉悅心情總伴你左右。
經常幫助別人。助人為樂,是一種粗漏高尚美德,經常幫助別人,就是使自己常處在一種良好心境中。
善待別人,心胸大度。以諒解、寬容、信任、友愛等積極態度與人相處,會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
如何判斷心理健康是否正常
智力標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條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岩胡爛社會人學業成功、事業有成的心理基礎。
情緒標准。情緒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情緒穩定,而且還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緒健康的標志,且情緒的變化應由適當的原因引起,還要與情緒反應的程度相適宜。
意志標准:是指人自覺地確定活動目標,支配自己行動,克服重重困難,以實現預定的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內容對於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已經有了很詳細的介紹,所以大家可以多加註意一下,同時在生活中想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知足常樂,不要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因為要求太高的話,就會給自己施加很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心理健康就難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