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bmi指數正常范圍
bmi指數正常范圍
bmi指數正常范圍,bmi值得就是我們自身人體的身體質量,bmi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也是現在比較常用的。以下是關於bmi指數正常范圍,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中國標准:我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准低些。有專家建議,中國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理想體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 (單位m)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下的標准,亞洲人的BMI(體重指標Body Mass Index)若高於22.9便屬於過重。亞洲人和歐美人屬於不同人種,WHO的'標准不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情況。
BMI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應當是一個數值范圍,我們把這個數值范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准體重±10%以內的范圍。
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成人的BMI數值:
過輕:低於18.5
正常:18.5-23.9
過重:24-27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於32
(一)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二)BMI值原來的設計是一個用於公眾健康研究的統計工具。當我們需要知道肥胖是否對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時,我們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體重換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數值及病發率是否有線性關聯。不過,隨著科技進步,現時BMI值只是一個參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還需要利用微電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斷病者的脂肪厚度。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變,從醫學上的用途,變為一般大眾的纖體指標。
(三)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BMI的,如:
1、未滿18歲;
2、是運動員;
3、正在做重量訓練;
4、懷孕或哺乳中;
5、身體虛弱或久坐不動的老人。
如果認為BMI算出來的結果不能正確反映體重問題,請帶著結果與醫師討論,並要求做體脂肪測試。
體質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BMI是評價18歲以上成年人群體營養狀況的常用指標。它不僅較敏感反映體型胖瘦程度,而且與皮褶厚度、上臂圍等營養狀況指標的相關性也較高。具體評價標准因種族及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1)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成人BMI的劃分
18.5~24.9為正常范圍,<18.5為低體重(營養不良),≥25.0為超重,肥胖前狀態是25.0~29.9,一級肥胖為30.0~34.9,二級肥胖為35.0~39.9,三級肥胖≥40.0。
(2)亞太地區的BMI
世界衛生組織肥胖專家顧問組針對亞太地區人群的體質及其與肥胖有關疾病的特點,在2002年提出亞洲成年人的BMI標准:BMI<18.5為體重過低,18.5~22.9為正常,≥23.0為超重,23.0~24.9屬肥胖前期,25.0~29.9為一級肥胖,≥30.0為二級肥胖。
(3)我國的BMI
最近國際生命科學學會(ILSI)中國辦事處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對中國成人判斷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BMI<18.5是體重過低,18.5~23.9為體重正常,24.0~27.9為超重,≥28.0為肥胖。
正常體質
即身體強壯且無寒熱之偏的體質。形體肥瘦勻稱,健壯,頭發盛長而黑,面色紅潤,膚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內含,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口和,唇紅潤,胃納佳,四肢輕勁有力,能耐受寒熱,二便正常,脈象從容和緩,節律均勻,舌質淡紅、潤澤,苔薄白。此類型體質陰陽無明顯偏頗。
⑵ BMI正常范圍是多少
中國標准BMI值:
正常:18.5-23.9、超重:≥24、偏胖:24~27.9、肥胖:≥28。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下的標准,亞洲人的BMI(體重指標BodyMassIndex)若高於22.9便屬於過重。亞洲人和歐美人屬於不同人種,WHO的標准不亮清則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情況,為此制定了中國參考標准。
(2)健康人bmi多少擴展閱讀
國際上通用體重指正咐數(BMI)來衡量肥胖。體重指數等於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敬棚方。腰圍是衡量腹部肥胖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腹部脂肪蓄積的程度,而腹部脂肪的蓄積與一系列代謝異常有關。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這項匯總分析報告表明:體重指數增高,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率也會隨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體重指數每增加2,冠心病、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分別增加15.4%、6.1%和18.8%。
一旦體重指數達到或超過24時,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異常等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會顯著增加。
對於不同的人種,同樣的BMI可能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樣。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的BMI水平在整體上低於歐洲國家,但據多項研究表明,亞洲人在較低的BMI水平時已經存在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的危險。也就是說,中國人在BMI低於25時,患高血壓的危險性就開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