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一、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
1、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孩子才有了心裡支柱,才不怕吃苦受累,經得起挫折。
2、教育孩子要正確認識自己,有自知之明。既不自卑,也不自負,僅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孩子才能正確為人,有效處事。
3、孩子知識比較貧乏,經驗不足,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還不能夠全面看待問題,往往愛鑽牛角尖,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增長知識,教會孩子正確認識事物,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
4、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要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夠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教育孩子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能夠冷靜、理智的處理問題。
5、家長要指導孩子科學用腦,勞逸結合,學習一節課就要休息一下,打打球、玩玩玩具等等,這樣可以減輕疲勞,提高學習效率,增進身心健康。
6、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學會與人交往,孩子在參加集體活動中,孩子可以多交朋友,在集體中認識自己,學會與人相處,有時可以把自己的不快給朋友講一講,消除自己不健康的心理。
7、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自己首先要心理健康,如果家長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長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在孩子的心目中要樹立起正面的、可愛的形象。
二、幼兒家庭心理素質教育
一、 重視幼兒自我價值感的培養。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標志,培高水平的自我價值感是培養幼兒健康個性的關鍵。那麼,培養幼兒自我價值感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得他們可能掌握的能力。這就要求家長對幼兒要有一個恰當的期望值。我們提出的要求必須是幼兒經過努力便能達到的。另外,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設計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讓幼兒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動,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辦代替,那會讓幼兒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
其次,對兒童的言行提出適度的評價,及時定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以積極的、正面的態度去接納兒童的各種行為。家長不要吝嗇帶有鼓勵性的語言,因為,成人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自我評價。在這一基礎上,我們要教幼兒學會正確的自我評價,讓幼兒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並加以調整、改進。
二、 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和自主性。
自立意識和自主性就是指人們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斷並力求自己尋求解決的行為方式。
目前,自立、自主的品質對於在過份優越的環境中成長的獨生子女來說是一個難題。家長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意識地改變觀念,減少對孩子們的溺愛與遷就,從小培養孩了的獨立生活能力,給孩子更多自多鍛煉、自我服務的機會,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和依附,提高孩子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這將有助於孩子獨立性的發展。其次,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養觀。在教育問題上採取民主的態度,注重給孩子自主權,經常傾聽孩子的觀點,讓孩子在家庭決策中起一定作用,並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負一定的責任,允許孩子取得主動並且負起與年齡相適的責任。
三、 對幼兒進行恰當的挫折教育,從小鍛煉幼兒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
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已逐漸興起。西方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普遍認為,對待折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時不斷受挫和解決因難中學來的。家長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恰當的挫折教育,鍛煉孩子在因難和挫折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並通過家庭中寬松氛圍營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楊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觀、寬容、忍耐及和諧的心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與自信。
四、 培養幼兒的平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
平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是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要求。家長需從小對幼兒進行平等競爭意識的教育,培養孩子的趕超精神和自強不息意識,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看成敗,勝不驕、敗不餒。這就要求家長盡可能多地創造機會,讓孩子參與各種競爭,並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引導孩子的心態,讓這會爭取機會去表現自己的能力。
三、兒童心理異常的典型表現
1、多動兒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症」。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好動具體來說是喜歡跑動,或爬上爬下,搖椅子轉身,離位走動,叫喊或講話,引逗旁人,小動作不停,如咬鉛筆、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體來說,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渙散,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在課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發呆。自控情緒的能力差方面具體來說,表現為幼稚任性,剋制力差,易激怒或沖動。情緒不穩,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鬧,脾氣暴躁,常根據瞬間沖動行事,不考慮後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2、焦慮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於敏感、食慾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陌生環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並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3、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兒童對於一些沒有危險或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也感到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十分突出,兒童由於恐怖而出現迴避、退縮行。
四、了解兒童心理健康的知識
一、認識到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了解了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臨床調查結果,那一個個數字背後就是一個個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我們每一名幼教工作者有義務有責任盡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兒童解決心理問題,因為這項工作直接牽扯到孩子一生的身心發展,更決定著我們國家、社會的未來發展水平。
二、解了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准確洞悉了兒童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
兒童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認知障礙、性格和情緒障礙、行為障礙,性格和情緒障礙又分為焦慮症、恐怖症、抑鬱症、強迫症以及孤獨症,行為障礙又分為注意力障礙(兒童多動症)及抽動症。以前對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只是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學習之後,清晰地進行了區分,為以後准確進行判斷提供了理論依據。
還明晰了遺傳、腦損傷及環境是形成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為在今後實際工作中進行兒童心理問題原因探究指明了方向,避免了多走彎路。
三、基本掌握了進行心理問題的干預技術
了解了面向全體幼兒的養成性教育模式及面向有心理問題幼兒的補償性輔導模式。基本掌握了行為療法及繪畫療法的干預技術。
四、初步形成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思路
學習了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成因及干預,將通過復習歸納在腦海中建立起一個有關兒童心理問題的知識體系空間,下一步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實施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對全體教師進行二次培訓,使每一名教師都能掌握有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二要結合教學計劃與幼兒年齡特點,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三要園長、教師做有心人,及時發現存在心理問題的兒童,與家長及時溝通,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四要鼓勵教師寫教育個案,進一步豐富拓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貳』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v
王宇林副主任醫師
衢州市人民醫院 精神科
對兒童的教練首先就從幼兒教育抓起,對於同是幼兒教育的人員需要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方面的一些業務知識可以使兒童的心理發展良好。
第一,學校應該成為孩子心中的樂園,老師的態度要溫和,熱情,不可生硬刻板,對一些問題兒童一循循善誘,親切關懷分析原因及時糾正,要幫助他們克服因為學習落後產生的苦惱,焦慮,心理障礙。培養學習良好的個性和交強的一個環境適應能力。
第二,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既不能溺愛,偏愛也不能過分的嚴厲,不可以急於求成也不能放任自流,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而雙方的教育觀點又一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父母要重視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有關心孩子咋有交友,總之父母應該了解您的孩子生活的興趣在哪裡啊,愛做什麼不愛什麼,他和誰友好,同誰遊玩,玩些什麼,他讀些什麼書,怎麼理解自己讀過的書,他和老師的關系,和學校的關系,他的班級中的表現,那他有什麼困難煩惱等等,只有充分了解了孩子那才能有效的去教育孩子,為孩子教育一個健康的心理。
線上問答內容僅為參考,如有醫療需求,請務必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叄』 如何開展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
(1)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角色觀,克服角色沖突。
(2)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克服認知偏差。
(3)幼兒教師扮好職業角色,搞好師生關系,使事業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動因。
『肆』 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的
1.熱愛、關注幼兒 冰心老人曾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愛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如溫 暖、關懷、寬慰、支持、信任、獎勵、贊揚等等,教師的熱愛關注給予孩子信心 和希望,使孩子倍感溫暖、愉快。如:給膽小的幼兒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些等 待,多一些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及自我表現能力,給調皮孩子多一些耐心的 交談,或一個輕輕的撫摸和擁抱,或經常為他豎起大拇指,多肯定他的優點,委 婉地指出其不足,這樣會讓調皮的孩子從心裡產生自信心,促使他力改不足,努 力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這雖然是微不足道的舉手之勞,但能使孩子倍感老師的關 愛,會讓孩子更加喜愛教師,良好的師幼關系可使幼兒在集體中感到溫暖,心情 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從而也增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2.尊重、信任幼兒 只有尊重、信任別人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與信任。作為教師首先尊重 幼兒的個體差異,如有的幼兒聰穎,有的幼兒較遲鈍;有的幼兒熱情大方,善於 言辭,有的幼兒孤僻沉默,整天不語,有的活潑敏捷,喜歡歌舞??每位幼兒都 存在先天不同的素質,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及生活環境,教師應了解孩子差 異產生的根源,對孩子一視同仁,因材施教,給每個孩子適當的空間,多給他們 創造表現的機會。同時和其家長多交流,家園配合對其進行一致性的教育,對不 同的幼兒進行正確地分析、判斷、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從而促使孩子身心協調 地發展。 3.多肯定、贊揚幼兒 賞識教育家園周弘教授曾講過:「每個生命來到這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樹有樹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 」作為教師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 其優點首先加以肯定和贊揚,再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及努力的方向,這樣孩子會樂 於接受, 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如我班的錢鑫程小朋友聰明、 活潑、 樂於幫助別人, 但做事虎頭蛇尾, 缺乏堅持性和毅力。 比如畫畫時畫得很好, 但塗色時沒有耐心, 胡亂塗兩筆等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是採取了上述方法,首先肯定和表揚他的 優點,然後提出希望,結果錢鑫程小朋友很快改正了他的不足,畫畫也有了很大 進步。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未被打磨的璞, 他能不能成為玉, 就看你如何去雕琢他。 4.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 如通過科學課激發幼兒的好奇 心, 求知慾及探索精神, 通過體育游戲培養幼兒的堅持、 忍耐、 勇敢及堅持不懈, 通過社會課引導幼兒關心社會,樂於與他人交往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通過角 色游戲挖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幼兒 的主體性、自主性、能動性,從而更利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伍』 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綱要》中明確要求「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即「身心並重」,認為身體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心理適應為幼兒身心健全的關鍵。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發展達到相應年齡組的幼兒的正常水平,情緒積極,性格開朗,無心理障礙,對環境有較快的適應能力。在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尤為重要。 一、教師要加強自我的心理衛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 社會的急劇變化、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行為模式的多元等等無疑也給幼兒教師的精神世界帶來巨大的沖擊,使幼兒教師容易產生心理上的種種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教師的心理保健就顯得十分重要。為此,幼兒教師要努力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極力避免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幼兒園來,這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更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義務,因為這關繫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二、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重視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 幼兒園的環境是為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服務的,應該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個幼兒感到安全,感到歡樂,感到被尊重,感到為集體所接納,感到自尊、自信,感到獲得成功,這就是幼兒所需要的心理環境也是我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心理環境的目標。 1、創造一個能調動和發揮幼兒潛能的環境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自由和個性,要善於把握教育的分寸,也就是說教師的言語和舉動要能恰當地顧及行為的環境條件和社會後果,教師的所有目的,不是簡單的限制、管理孩子,而是有助於他們學會自我控制,明確自身的責任,愉快的給自已發出命令,自覺地給自己提出要求。 2、創造一個能發展幼兒自尊、自信的環境 由於幼兒身心發展存在著很大差異,所以對幼兒的評價應在遵守《綱要》精神的前提下,注意避免用單一的標准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比較。如果成人經常公開議論孩子是笨蛋、小傻瓜、多動症、沒出息,是「一分鍾也不能安靜」、「什麼也學不會」的人,孩子就會失去自尊和自信,就會惶惑,不聽話和自暴自棄。 三、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綱要》的目標要求,要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與日常生活中的各領域教育相結合,游戲活動、教學活動、日常生活、體育活動和感覺統合訓練相結合。 1、游戲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於始終的活動。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游戲中,就能發揮增效作用。游戲是合群性的養成、獨立性的培養的極好手段。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合群情感的發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意義的。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義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我們歸納為三個原則:游戲的功能性原則;兒童需要原則;針對性原則。我們依據三大原則靈活採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角色游戲、體育游戲等。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 2、教學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節,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論事,「陽春面澆頭」外在式的;也不是對原有材料中內含的心理因素視而不見,不考慮兒童的心理反應,一味地灌輸滲透或是把各類教學活動互相割裂開來。我們在活動組織形式上採用融合模式,實現「跑班制」,打破班級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級組間、各班級間幼兒互相參與活動,從單一的同齡夥伴交往發展到混齡夥伴交往,擴大了兒童交往場合和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兒童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養。我們利用幼兒研的生活活動進行隨機教育。設立生活角,開展編織、綉花、擦皮鞋等活動,使兒童在共同合作中鍛煉能力,感受一種群體感。 4、體育活動和感覺統合訓練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尤其是感統訓練培養團隊精神、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同步提高,相互促進。 四、積極主動地進行幼兒社會性的培養,以改善幼兒的心理狀況。 幼兒的社會行為問題,性格和情緒問題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障礙,其實都是社會化不足的表現,因此要維護並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還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學會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用理智控制情緒,在遇到心理沖突時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穩定,不輕易產生各種消極情緒或者學會合理地宣洩消極情緒,以保持健康的情緒。 2.發展幼兒健康的人際關系。幼兒的人際關系雖簡單,但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關系重大,在幼兒園里,幼兒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與同伴的交往有益於形成和發展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養成合作性行為,為幼兒今後適應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相反,缺乏甚至剝奪幼兒在同伴中交往的機會,會使幼兒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出現種種障礙,產生各種行為問題。 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離不開老師的悉心培養,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和美好未來,作為幼兒教師,要時刻以身作則,時刻從愛出發。
『陸』 如何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主要以游戲為主,教師要多觀察,留心每一位幼兒,發現問題後慢慢引導幼兒,或在游戲教學中引導幼兒,發展幼兒心理健康。
『柒』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有效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3歲~6歲的幼兒期是兒童心理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給予他良好的心理教育,他會健康成長;如忽視,則反之。幼兒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塑性與模仿能力,他們的思想是不成熟的,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狀態,特別容易受周圍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師、家長幫幼兒進行心理調節和疏導。由於幼兒的一日生活處於「幼兒園——家」兩點一線的狀態,因此,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家園密切配合。根據實際工作經驗,我認為,對幼兒進行心理發展輔導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用愛心呵護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必要的環境因素。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一定要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用親切、平和、尊重幼兒的態度對待任何一位幼兒,我認為這一點相當重要。由於幼兒心理、思想發展還不夠完善,當教師板著臉用尖刻的語言、聲調對他們說話時,他們會受到驚嚇、感到害怕,心靈就會有創傷。我們應該用微笑和親切的言語與幼兒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是被人贊同的,並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存在。在孩子獲得成功的時候,能及時給予贊揚,說一句:「你真的很不錯」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說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在孩子心中注滿愛,讓孩子心中充滿愛,從而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二、營造良好的環境,培養幼兒的積極情緒
愉快的心情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幼兒園一日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們要為幼兒營造一個溫暖、安全、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圍,為幼兒建立和諧健康的心理環境,做到「師幼如親人,同伴如朋友」,這樣,才能順利開展每一項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積極情緒。幼兒的一日活動都是在游戲中開展的,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入心理教育就能將游戲活動發揮到最佳狀態,很好地達到教育目標。例如,在幼兒園將環境布置得多姿多彩、別具一格,使幼兒一進園就有愉快的心情。走廊上布滿幼兒自己製作的畫,牆壁上描繪著各種小動物,哈哈鏡的神奇變化和早上愉快的音樂等。讓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親身感染快樂,保持快樂的情緒,開始一天快樂的生活。同時,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活動時,要注意培養幼兒愉快的心情和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接受愉快的情緒體驗,鼓勵幼兒多與同伴、師長交往、交流,懂得尊重、合作、幫助、寬容等良好的交往品質。在交往中培養幼兒對愛的感受能力,以及和同伴一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增強合作意識,促進幼兒社會化情感的發展。
三、傾聽幼兒的講述,並能給予鼓勵和認可
教師應抽出時間和幼兒進行交流,了解幼兒的心理情況,拉近和幼兒之間的距離,讓幼兒願意向你傾訴。當傾聽幼兒的傾訴時,可以拉著他的手、看著他的眼睛,注意聽他講述。教師應感到榮幸,因為幼兒相信你、喜歡你,才會說給你聽,盡管有些事情在大人看來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此時教師以一種不理睬的態度,或是聽了幼兒的講述給予嘲笑和挖苦,會使幼兒心理受到打擊,慢慢變得不愛說話。所以,教師不但要注意傾聽,還要對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鼓勵和認可,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
四、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家庭是幼兒認識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目前,大多數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資,而不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例如,有的家長甚至教孩子「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他兩下」。於是,會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里表現很好,到了家裡卻對父母、長輩發脾氣,蠻不講理。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引導家長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首先,通過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家園共育欄和家長學校講座等,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心理常識,掌握幼兒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徑,以便採取有利措施,家園配合做好幼兒心理健康的工作。其次,家長要隨時隨地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疏導和幫助。再次,家長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當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使孩子心靈受到傷害,從而向兩個極端發展,一種是懦弱無助、自閉內向型,一種是暴力挑釁、攻擊型。最後,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宣洩,這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方式,但要注意向積極的方向引導,從而真正達到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相互配合,共同保證幼兒心理健康。
五、針對個性化的幼兒實施個別教育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根據幼兒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面對幼兒,教師要觀察其性格與家庭環境,以及有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的原因,針對這些,有目的地實施教育。有這樣一個案例,男孩浩浩一遇到問題就哭,一聽到批評的話語就亂發脾氣。根據老師的觀察,發現這種現象與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在家裡,無論誰對誰錯,都聽孩子的,沒有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遇到困難,家長全權包辦,不給孩子自己學習與探索的空間;孩子一不高興,就說一大堆好聽話來哄孩子……日日累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自信,自我服務能力、自我服務意識缺失。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多給孩子空間讓他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增強自信。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孩子要健康成長,父母和教師都要需言傳身教,當孩子的好榜樣。為了孩子,家長與教師需共同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家園配合,重視引導,讓幼兒真正能夠身心健康成長,也只有這樣,才能為祖國培養出積極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捌』 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使幼兒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幼兒階段,是孩子語言、思維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其性格情緒、自我意識、社會交往、行為習慣、心理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塑性大。在這一階段,是培養他們健康心理行為的大好時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已不再僅僅是對幼兒日常生活的安排和護理、身體的保健與保育、及生長指標的達標。如何在教育活動中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成了首要任務。我園對在園幼兒做了一次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發出調查問卷165份,收回有效問卷149份。家長反饋中有心理健康隱患的幼兒佔17%。反映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性格情緒問題佔65%、社會行為方面佔15%、人際交往問題佔14%、認識方面的佔6%,突出表現為自私、任性、膽怯、獨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難、不懂得關心人、缺乏創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不少兒童還存在孤僻、攻擊性行為、多動、情緒障礙等等。另有數據顯示,上海市3000名4―5歲的幼兒心理健康調查中,8.8%的幼兒有不良習慣,11%的幼兒情緒抑鬱、自卑,5.8%的幼兒焦慮、緊張,20%的幼兒表現多動、坐立不安、25%的幼兒偏食、22%的幼兒性情古怪。幼兒的這種心理健康狀況不盡人意,如不加以重視、解決,將可能成為他們今後產生心理問題的隱患,勢必影響一代人的素質。由此可見,我國幼兒心理健康的現狀不容樂觀。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早期所經歷的創傷或挫折若沒有得到及時地解決,幼兒負性情緒潛藏於內心,隨著幼兒的成長,再次遇到挫折時,潛藏的負性情緒被現實所激活,孩子就會產生心理疾病。可見,幼兒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麼的重要!下面就如何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談一談我自己的見解。
一、幼教工作者應充分了解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素質
1.教師要樹立明確的思想觀念: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蒙台梭利曾說過:要教育幼兒就要了解幼兒,幼教工作者應該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並將所學心理知識積極運用到幼教工作中。
2.幼兒教師在掌握一定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同時,本人也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幼兒心理發展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他們很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在老師和幼兒相互交往過程中,如果老師心理不健康或舉止不當,那麼就會在有意無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傳染給幼兒,進而影響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做為教師我們一定要自覺抵制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保持一份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做好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率。
二、把愛、尊重與嚴格要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我們強調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不是要求教師對幼兒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可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1.我們用愛為幼兒營造一個溫暖、安全、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圍。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於教師如何愛孩子。」實踐證明,一個充分受到教師正確而有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教師忽視的幼兒則經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感、反社會的心理。如:有些孩子上課時喜歡「搗亂」,活動時常打人,這往往是由於我們對他們付出的愛太少所致,他想通過「搗亂」、「打架」來引起老師對他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對他的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無論孩子美或丑,也無論聰明或愚鈍,我們一定要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用我們的愛給幼兒帶來自信、安全感、信任感。
2.我們要給予孩子尊重,採取積極的教育態度,多說說:「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或以微笑來肯定、鼓勵幼兒。我們在與幼兒交往的時候,要非常注意與孩子們保持平等的關系。我們在孩子們發生「矛盾」的時候,認真傾聽孩子們的爭論,通過爭論,讓幼兒認清自己錯在哪裡,今後應該如何改正,引導幼兒在爭論中明辨是非,學會友好交往和團結友愛,不斷培養孩子們優秀的性格。一次,我在與孩子們一起活動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一個孩子,我立刻給這個孩子道歉並微笑著把他扶了起來。一句「對不起」,讓這個孩子高興了一整天。下午媽媽來接她的時候,這個孩子高興的告訴媽媽:「今天老師把我碰倒了,還給我道歉了……」老師的一句「對不起」,就讓孩子們有了這么愉快的情緒,足以證明教師對幼兒施以愛與尊重的教育是多麼重要。
3.在愛與尊重的教育過程中增加「適度」的嚴格要求,有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喜歡「慈」而害怕「嚴」,正因為「嚴格」二字令人畏懼,所以,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才顯出「嚴格」的重要。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從不因為喜歡哪個孩子而放鬆對孩子的教育;也從不因為哪個孩子小而遷就他的不良行為。在愛、尊重與嚴格要求中,使孩子們懂得了為什麼要遵守集體規則?為什麼不能「隨心所欲」?通過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的有機結合,使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嚴格要求,就是在愛他們,就是在尊重他們。我們班有個孩子剛來幼兒園時非常任性,一不高興就抓別的小朋友,在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引導她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剋制、忍耐,與同伴合作,好東西要分享……在接受批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尊水平,逐漸規范了她的行為。家長感動得逢人便說:「我們的孩子送到幼兒園變化真大,用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懂事多了……」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要積極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
1.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萌發幼兒喜歡集體生活的情感,老師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在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例如:幼兒喜歡玩玩具,可在玩中學習交往、合作,不斷提高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通過班級自然角培育植物,在孩子們每天為植物澆水的過程中,增強了責任感和求知慾;通過鼓勵幼兒飼養小動物,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把課堂搬到戶外,讓孩子們在看「柳樹姑姑的長辮子」,聽「小鳥歡快的歌唱」,學「蝸牛慢慢地走路」的快樂中學習;在炎熱的夏季,孩子們捕蝴蝶,觀看雨後的彩虹等;在寒冷的冬季,孩子們在寒冷的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體驗著什麼是克服困難?什麼是勇敢?什麼是堅強的意志……滿足了孩子們好奇心的同時,建立了幼兒做事的自信心,激勵了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性格。
2.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在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培養的過程中,我們還注重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當時發生在幼兒身上的事情,來創編幼兒能理解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及兒童歌曲等,用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去教育幼兒。如:唱完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之後,許多孩子都想做一個勤快、愛勞動的好孩子。又如:在歌曲《真能幹》(自編)教完之後,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們喜歡自己做事了。能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絹、洗襪子,有時還幫家長做事呢。孩子有時高興的跑到老師跟前說:媽媽誇我真可愛,爸爸誇我棒寶寶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優秀的兒童歌曲,使幼兒摒棄了不良的習慣,養成了良好的行為,增長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提高了自信,學會了交往,更為幼兒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了平台。
四、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家園共育,是培養幼兒良好個性的最佳途徑。目前大多數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資,而不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長甚至教孩子「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他兩下」。於是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在幼兒園表現很好的孩子,到了家裡卻對父母、長輩發脾氣,蠻不講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家長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鞏固,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出現「兩面性」的傾向,這不利於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此,我採取以下做法:(1)向家長宣傳「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克服溺愛孩子的心理,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應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當,以促進孩子的良好個性的健康發展。(2)幫助家長走出教育孩子的「誤區」。引導家長不強迫孩子去做不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事情,重視對孩子進行能力培養。(3)真誠指導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增強家庭成員在教育孩子和檢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4)通過校訊通、微信平台互相反饋孩子的「表現」,加強對幼兒家、園一致性培養的作用,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5)引導家長多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家園一致的良好培養。
『玖』 在幼兒園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幼兒園里教育不僅要使幼兒身體健康成長,還要保證幼兒心理健康成長,心理健康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人的心理有良好狀態,它是人的心理的一種屬性,另一種是指人的心理的完好標准。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為促進幼兒心理正常發育,充分發揮他們的心理前在的能力,並培養他們認識、調節和發展自我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動,要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弄清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關鍵,目前為人們所接受的標准,有以下幾點: (1)情感健康、情緒反映適度; (2)自我意識正常; (3)樂於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 (4)意志品質良好; (5)行為協調,與年齡相符合;這是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據。 (一) 情緒情感教育內容 1、 分辨基本情緒的能力, 2、情緒情感的表現能力。 3、合理疏泄不良情緒的方法。 4、積極情緒的培養。 (二) 自我意識的教育內容 1、 自我認識。2、自我評價能力。3、自己情感和自我調控能力。 (三) 意志品質教育教育內容 1、 自製力和堅持性。2、勇敢的精神 (四) 動作行為教育內容 動作行為協調,能按生活常規做事。 制定了相應的教育內容,就要把教育內容融入到教育活動中傳授給幼兒,在這里心理健康教育這一環節起著重要做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主要是通過幼兒喜愛兒歌和游戲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擺脫不了這種形式。 當向幼兒講道理時兒歌是常用的教育形式,例如:一名幼兒性格懦弱、膽小,為了讓幼兒變得膽大。不怕挫折,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我們就可以利用幼兒這種形式對其進行教育,說一段幼兒易懂易記的兒歌〈〈小蚱蜢跳高〉〉,讓幼兒記下,當幼兒再次表現出膽小懦弱時,我們就可以用這首兒歌提醒他、鼓勵他,讓他學習小蚱蜢的勇敢和不怕挫折的品質,使幼兒慢慢的變得堅強勇敢。 當培養幼兒情緒情感,意志品質、社會交往等方面,游戲這種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幼兒接受。 如果幼兒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往,那麼,用游戲的方法,提高他的交往能力,是最好的方法,幼兒喜歡玩的游戲, 離不開與人交往,比如,幼兒玩《小魚小魚那裡游》除了扮演小魚的幼兒,其餘的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圈做魚網,如果幼兒不合作不交流,那麼,就不容易使魚網玻漏掉小魚了, 這里只是舉幾個例子,在進行心理健康其他方面的教育時,兒歌、游戲等這些幼兒感興趣的形式。 為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地發展有以下建議: 一、 建立新的健康觀念,認識到心理健康在幼兒健康發展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按照身心綜合能力結構理論實施教育,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兒童更大心理潛能。 二、 充分發揮教師,幼兒任心理健康中的主體性。 三、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和內容的落實,均應貫穿整個學期乃至整個學年,整個幼兒園教育階段的全過程,日積月累才能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是識是度和行為習慣。 四、 心理健康教育應堅持生活中的隨機教育和專門教育活動相綜合的原則,堅持滲透性原則,專門的教育活動在幼兒心理健康發展中主要起運向作用,而形成兒童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是不能靠一次或幾次活動就完成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此外,兒童更多的健康經驗的獲得依靠日常生活進行的,是伴隨各項活動的開展完成的。 五、 克服成人在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錯誤看法: (一) 不熟悉幼兒心理年齡特徵,把兒童正常的心理發展中不適合常規的需要糾正的心理表現通過認為是病的。 (二) 忽視幼兒的個性特徵,把兒童正常的不合乎常規的個性心理表現認為是錯誤的,並刻意幫助幼兒糾正。 (三) 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認為兒童的健康個性通過幾次教育活動就可以完成,認為兒童有了某一心理認識,就等於形成了相應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忽視兒童個性心理形成發展的長期復雜性。(四) 不重視幼兒健康情感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不能從實質上改變情感教育的「副地位」
『拾』 請問怎樣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兒童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總要和父母、教師、同伴以及其他人接觸交往。特別是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怎樣防止獨生子女的社會陛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父母老師必須採用科學的教養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這是家庭與幼兒園共同的責任。 1.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系 在家庭中,父母既要盡保護子女的責任,也有教育子女的責任。 有的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因而造成對獨生子女姑息、溺愛和嬌慣。在教育孩子時,教師與家長必須一致,教師應該堅持教育原則,嚴格要求所有的兒童;家長應該支持教師的安排和要求,放心地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在有老人的家庭中,父母要處理好家庭中的人際關系,要說服老人不要偏護孩子,尤其不要阻攔父母處理兒童的行為問題,以免兒童尋找老人的偏袒,抗拒父母的教育。 2.培養獨生子女良好的生活習慣 獨生子女的飲食起居要有規律,應該有意識地培養他們自理生活的習慣和技能,引導他們參加簡單的勞動,逐步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掃地、洗手帕、整理玩具等,使他們在自理生活和參加簡單勞動的過程中發展獨立性,增強責任感、意志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3.遵循兒童的發展規律,提出適當要求 兒童身心的發展有它自身的規律,要遵循這個規律。有些家長對孩子寄予不切實際的希望,為了使孩子早日成才,強行剝奪他們游戲的權利,不讓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強迫幼兒過早地認字讀書或學習技能,硬性灌輸他們無法接受的大量知識。其結果是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引起孩子心理上的脆弱和緊張,反而扼殺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妨礙了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 4.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 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不全靠成人說教,主要是通過與其他兒童的相互交流來發展的。兒童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適應是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條件。游戲是幼兒交往的主要形式,因此,成人應該鼓勵孩子投身到兒童社會中去。事實上,兒童都有強烈的參加集體活動的願望,家長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同時,還應該有意識地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要執拗和任性,與夥伴友好相處,互相謙讓,多多商量,分享玩具,關心和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等。 總之,要把「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持之以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為孩子的心理發展灌注「營養液」 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呢?這需要我們不時地給他灌注營養液。 1.給孩子自信 自信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准,甚至是核心標准。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是幼兒形成健康人格的關鍵。 家長必須對孩子點滴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相信孩子並讓其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愉快。不要指責:你不行,你笨,你別幹了。有的家長對孩子溺愛,不給就會產生自信,勇氣和膽量隨之而來,什麼都想干,實踐出真知,干多了意識就能得到發展和提高,並使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輕視和指責幼兒易使幼兒產生自卑感。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指出:有自卑感的幼兒缺乏積極性,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懼怕嘗試新任務,這無形中給幼兒上了枷鎖。幼兒做錯了或面臨失敗時,家長就要在關鍵的時刻和困難的時候想方設法給幼兒更多的信心、愛護和鼓勵,使幼兒懂得失敗了並不意味著再也不能做和不能成功了。 2.認真對待孩子的宣洩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適當的宣洩都是排除不良情緒的重要途徑。遇到不順心的事,總想對別人訴說,把心裡的不快倒出來。同時人們又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以解開心裡的疙瘩,這就是宣洩。在生活中,當孩子遇到委屈時,許多父母不給孩子提供宣洩的機會。大人不是怕煩,制止孩子哭訴,就是淡於應付,對孩子缺乏耐心和尊重,或是急於說教,不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其實,當孩子有了煩惱和委屈時,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把孩子抱在懷里,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這不僅有助於家長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和孩子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孩子哭訴的過程就是宣洩心中不快的過程。父母的理解和寬容會使孩子感受到自尊和力量,從而轉化為健康的情緒和意識。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煩惱和委屈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只要正確合理地宣洩,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快樂和成功定會與我們同在。 3。給予孩子理智的愛,避免「小皇帝」現象 在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撤嘴說:不,沒覺得誰愛我們。我大驚,循循善誘著:你看,媽媽工作那麼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家,多不容易!他們多麼愛你們啊……孩子們很漠然地說:那算什麼呀,他們是應該的,我以後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的:我又問了一個孩子,那你什麼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媽媽給我買小汽車,媽媽給我買新衣服,媽媽給我買巧克力,爸爸帶我去公園……。聽了這些話,我大大地驚異了,孩子心中的愛往往只是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已。對家長付出了那麼多愛,孩子根本不在乎,也許是家長太愛孩子了,所以才導致孩子對愛的誤解:家長要理性施愛,應節制無益的物質奉獻,剋制奴僕行為,給予孩子必要的教導。一句話,讓孩子回到原本屬於他的位置。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當今社會,家長們在充分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有些家長無視孩子或以不當的方法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出格」和「異樣」,直到最後無法教育時,才異口同聲地說:「現在的孩子怎麼越來越不懂事啦。」其原因往往在家長身上。要想使孩子健康成長,不妨少點物質投資,多付出點精神代價,即全心全意地投入。 首先,多給孩子一點愛心。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說過:「愛,勝過人類已經發現和學習利用的任何能量,是宇宙間最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