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康教育服務對象包括哪些
轄區內居民,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0-36個月兒童父母等重點人群健康教育。
『貳』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哪幾個人群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0~6 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13-14項在機構處針對所有人群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2)健康教育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人擴展閱讀
「重治輕防」問題的嚴重性,加重了疾病的個人、家庭和社會負擔,也與「預防為主」的醫療衛生工作方針相悖。由此建議:
1、加大財政投入,調整投入結構。宏觀上應明確國家、社會、個人的支出比例,切實起到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宏觀調控作用。從2010年到下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政府可將衛生支出長期占財政支出的3~4%,逐年快速提高至7~8%,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等基本公共衛生的分配比例應提升至55%,以確保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運行經費,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改革公共衛生服務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由編辦組織、衛生行政部門協調,修訂公共衛生服務機構中人員編制和結構標准,並建立適應發展的調整機制;制定優惠政策,撥付專項經費,大力引進急需的學科帶頭人和公共衛生專業技術骨幹,包括農村公共衛生實用型人才。
提高公共衛生人員培養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變革公共衛生服務隊伍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增長機制、公共衛生服務崗位津貼制度等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3、建立健全城鄉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路,普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適時擴大服務范圍。建立有效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站醫生增補機制和人力資源培訓機制,加快「鄉鎮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進程,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水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在此基礎上實施非傳染性慢性病綜合管理、農民健康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農村居民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工程、降低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漏種率等項目,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所能享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4、提高公共衛生干預能力,進一步協調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建立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和實用技術的研究及其激勵、評估、推廣機制,加快相關產業發展,逐步快速提高幹預措施、生命科學成果在我國GDP中的貢獻率,以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持久發展。
建立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機制,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整體水平。進一步完善醫學教育、醫衛人員的職業培訓、資格考評、職稱晉升等體制和機制。使臨床醫護人員重視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使公共衛生醫師掌握一定的臨床醫學知識,實現疾病預防與診治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