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心理健康月活動有哪些

心理健康月活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15 23:28:46

1. 心理健康活動月開始了多少個年頭

是心理健康日推過來的~~~~因為心理健康日在525,所以有些高校把5月當成心理健康活動月。
2000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團總支、學生會倡議,隨後十多所高校響應,並經有關部門批准,確定5月25日為「北京大學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愛我的諧音,對此,發起人的解釋是: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2004年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共同決定將5月25日定為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節。

2000年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圍繞主題,提出了自己的口號:「我愛我,給心理一片晴空!」 2001年第二屆活動的主題確定為改善人際溝通能力,口號是:「我愛我,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空間。」 2002年的第三屆活動主題圍繞「自我」方面展開,口號是:「我愛我,了解我自己。」 2003年的第四屆活動針對「非典」,以危機干預為主題,口號是:「我愛我,危機、理性、成長。」 2004年的活動主題為大學生的社會化、和人際關系問題,口號是:「我愛我,走出心靈孤島。」這一年的5.25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團中央和教育部將這一天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 2005年第六屆525心理健康節圍繞大學生生涯規劃的問題,主題是:「我愛我,放飛理想、規劃人生。」 2006年的主題是:「我愛我,快樂自在我心,健康、自信的心理。」讓我們盡情體驗快樂的感覺。 2007年的主題是「人際交往與師生互助」,口號為:我愛我,用心交往,構建和諧。 2008年的主題是:「和諧心靈 綠色奧運。」 2009年第十屆大學生心理健康節主題是:「直面壓力,放飛理想。」 2010年的主題是:「和諧心靈,健康成才 。」 2011年的主題是:「共建幸福校園,共享快樂生活。」 2012年的主題是:「尋找我·擁抱我。」

2. 時事下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主題該是什麼好呢。。

如何面對和緩解壓力,包括就業和學業所帶來的壓力。最近不是說大學生自殺的很多嘛!

3. 心理健康月能搞些什麼活動呢

根據你預期的受眾人群,,決定你的活動內容。
根據受眾人群的時間,安排活動方式。
根據你所在社區或單位的性質和能力,安排活動的規模。
比如:掛橫幅,發傳單,展板,黑板報,宣傳欄,派送普及讀物,組織競賽,邀請專家講課等等。

4. 大學心理健康活動有哪些

活動主題

以「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為主題,不斷創新和深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引導大學生把自我發展與時代呼喚有機結合,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愛,心懷夢想,健康成長。

二、活動內容

本屆心理健康節以倡導學生積極應對壓力、有效管理情緒、提升心理效能為重點,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整合XX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資源,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重點開展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及實踐活動。

5. 關於心理健康的有什麼可以舉行的活動

趣味問卷、團隊拓展及游戲、講座及互動、團體催眠等

6. 對於提高大學心理健康有什麼活動推薦

多組織一些素質拓展的活動,讓大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的密切。而且這些活動更能看清一個人的內心狀況,以及心理問題。這些都是對大學生來說特別好的活動,比在宿舍裡面要強很多。

7. 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幸福生活從心從我做起。」為優化我校學生的心理品質,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幫助同學們陶治情操、感受幸福、體驗快樂;提高人際交往、團隊協作能力;進一步認識自我、,學發展自我與完善自我、促進身心和諧發展生處、校學生會舉辦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活動由學生會、心理健康協會承辦。本次活動圍繞「和諧校園、陽光心靈」的主題,於2011年5月下旬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心理漫畫比賽、心理徵文比賽、心理趣味運動會、心理影片賞析、「心願卡」、班級心理沙龍等一系列活動。 一、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擬請三位專家進行三場講座,具體主題與時間將與專家協商。內容是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從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解析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傳遞相關的應對技巧與心態調節方法,從各方面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觀,增進心理素質。 二、 心理漫畫比賽 主題:「美麗心靈,快樂生活;敞開心扉,放飛夢想」,心理漫畫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表現形式,為表達大學生生活、學習、情感等活動中的心理困擾、心理感悟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同學們展示風採的一個舞台。內容可以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創作背景,以人們常見的心理現象為創作題材,要求能給人一定的啟迪。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 形式鼓勵多樣性,含對白或必要的文字說明。可以單張或多張的漫畫來講述心理故事。 作者必須註明自己方便可靠的聯系方式和真實姓名、系部、班級。 獎勵方式:參賽作品由心理協會組織人員進行評選,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鼓勵獎若干名,每位獲獎者都有精美禮品一份。同時還為獲獎選手頒發榮譽證書。 三、心理徵文比賽主題:「關愛心靈,點滴成長」,打開心扉,激揚文字,以文字記錄下你的心路歷程。內容可以是你成長經歷的分享,如自己的心理變化以及感悟與收獲;可以感激生命中某一個重要的人對你心靈成長的幫助;可以從自己的成長經歷談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談談在各種挫折和磨難中怎樣在自己或他人的幫助下保持樂觀的心態,重拾信心。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徵文鼓勵形式多樣、新穎活潑,可以是文字稿件,也可以是文字配以漫畫的形式。文章需有真情實感、創新和個性化。文稿字數一般不超過1500字。作者必須註明自己方便可靠的聯系方式和真實姓名、系部、班級。獎勵方式:參賽作品由心理協會組織專家進行評選,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鼓勵獎若干名,每位獲獎者都有精美禮品一份。同時還為獲獎選手頒發榮譽證書刊。四、心理影片賞析「心隨影動」,電影以藝術的方式濃縮了人生的點點滴滴,讓人震憾與感動。通過四場經典心理電影,請心理協會成員事先准備材料,幫助同學們對電影進行解讀,從電影中提煉愛與希望的力量,歡迎看完電影的同學發表觀後感,在影院現場發下精美紙片,記錄下同學們的感言,也可事後發表觀後感文章。擬觀賞影片為:《阿甘正傳》、《放牛班的春天》、《美麗人生》、《出水芙蓉》、《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贖》。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五、心願卡心願可以寄託人們的祝福與夢想(可寫下自己的班級、姓名,轉與校廣播站),「我所擁有的」「我所缺憾」的,讓同學們審視自己的內心也觀察別人的內在,啟發更多的人珍惜擁有,坦然面對缺憾,了解人與人之間共通之處,增強對他人的信任與理解。用兩張大的宣傳版報紙與彩筆,讓同學們分別填寫。由心理健康協會承辦。 六、班級心理沙龍動員各班級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開展,主題自擬,沙龍主題為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路向何方?大學生就業、大學生職業規劃;職業選擇——是否轉專業?大學生的戀愛情況;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父母的關系、與教師的關系、與舍友的關系等);情緒管理;壓力管理;自我認識(認識並愉悅自己)等等。各班根據心理沙龍的開展情況整理成文字資料發與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由該室進行整理並匯報給學生處。歡迎同學們踴躍參與!

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有什麼呢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復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繫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繫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系不和而逃避群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學生心理素質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 2002級學生入學第一年便因心理問題休學4人,他們四人分別因為:1、追求女生遭到拒絕而情緒不穩定;2、長時間懷疑同學背後議論自己、鄙視自己,因而不敢面對別人;3、對生活目標喪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鬱;4、狂躁不安,行為異常。最終都不能繼續學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四、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竟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 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後繼續深造或就業做准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中學課程幾年一貫學習僅有的幾門高考課程,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 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 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這對年齡僅有十七八歲的新生來說,是極不習慣的,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班裡事情多,社團活動多,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願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 。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誇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鬆懈了鬥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 。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於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後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 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後奮斗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鬆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展。

五、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並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進。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採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症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每年約有 10%的新生被約請面談,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 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心素質教育既是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學過程都包括著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為教學過程是經社會歷史積淀的文化知識、道德規范、思想價值觀念為內容和主導的。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只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深入挖掘知識內在的教育意義,就能夠把人類歷史形成的知識、經驗、技能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即內化成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並在他們身上持久紮根。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於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於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徵。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基礎
二十一世紀的晨鍾已經敲響,在這新舊世紀交替之際,培養跨世紀人才是時代賦予高等學校的歷史重任。如何培養跨世紀人才,其核心是加強對青年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和培養,全面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全面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質,且相互和諧統一,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學內涵。我們應該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們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學識才能素質,而較為忽視的是思想道德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即使在比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心理衛生死角」引起足夠的重視,其結果是導致學生中出現了大量的心理問題,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人才的整體素質,阻礙了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給國家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態,不僅關繫到廣大學生健康生理、心理的發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關繫到人才素質的整體提高、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直至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准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還滿意嗎?

9. 幫我想想,心理健康教育月班級可以開展哪些活動謝謝!

開展1、讓學生學會感恩活動;
2、培養自信心活動;
3、青春期的心理變化活動等。

10. 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有哪些活動

比如心理話劇、心理電影賞析、現場咨詢、海報比賽等等

閱讀全文

與心理健康月活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線和智慧線中間的線是什麼 瀏覽:911
鼠的故事打字游戲怎麼玩 瀏覽:711
如何解決婚姻合作關系 瀏覽:271
事業單位考試多久可以進考場 瀏覽:693
幸福社區屬於吉林市哪裡 瀏覽:170
好幸福的一家三口呀呲牙怎麼回復 瀏覽:788
一寸蟲繪本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瀏覽:721
事業單位私調什麼意思 瀏覽:122
快手公布愛情怎麼弄 瀏覽:508
一般健康人一天排尿多少毫升 瀏覽:406
長期投資經濟增長會怎麼樣 瀏覽:538
愛情里稱呼豬是什麼時候 瀏覽:762
怎麼樣的愛情是甜蜜的 瀏覽:813
女狗男猴婚姻關系如何 瀏覽:529
快手上愛情卡怎麼得 瀏覽:799
事業性收費有哪些學校 瀏覽:795
戀愛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麼 瀏覽:495
打野如何後期領先對方很多經濟 瀏覽:686
青春會告訴你什麼叫愛情 瀏覽:315
等待幸福花語有哪些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