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性健康教育的概念 目的與意義是什麼
【摘 要】 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目前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但在實踐中又存在著一些爭論。我們必須深刻把握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消除錯誤觀念,認真推行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增強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性健康教育; 概念和內涵; 實施建議
20世紀初,科學的性教育在中國興起,但發展緩慢。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性教育才在個別高校以選修課、講座等形式走進課堂;到了90年代以後,高校(部分)才開設性教育選修課程。筆者認為,性教育是一門內涵豐富外延深廣的科學,是一項始於兒童終於老年的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完成,在大學校園里所進行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安全等的教育是科學性教育的一部分,即性健康教育。
當前,必須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但在實踐中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爭論,而爭論的焦點又集中在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不少研究者把性健康教育單純地理解為性生理健康教育,即理解為性病的防治和身體的健康,甚至有的乾脆把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對立起來。筆者認為這實際上是對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存在模糊認識所造成的。
1 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
要搞清楚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我們必須對相關概念做一個區別與梳理,如性科學、性教育、性健康等。
性科學是以性、性慾、性行為和性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綜合學科,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幾個科學范疇,是以性生物學、性醫學、性心理學、性社會學為四大支柱所構建起來的一個復雜的、全面的和綜合的理論體系
「從學術上講,了解異性的性心理,跟學習物理化學知識沒有什麼兩樣,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一是要提前,提到很早很早以前,沒有一個工程師是被任命才開始學的;二是要灌輸,沒有一個學生可以因為將來不當工程師就能夠免學數學;……這就是一切教育的規律,性教育當然也不能例外,了解異性的性心理又怎麼能例外呢?」[5]
筆者認為持這種錯誤觀點的人太小看大學生的自學能力了,大學生是求知慾很強的群體,隨著自身身體發育的成熟,思維也積極活躍,本能的性需求加上大量魚龍混雜信息的湧入,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尋找性信息,因此難免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而做出一些在我們看來出格的行為。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接受了科學的全面的性教育後,並沒有刻意地去嘗試性交行為,那種認為了解、掌握性知識會導致大學生抵擋不住性沖動而去實踐以獲得性經驗的觀點,是沒有客觀依據的,是一種主觀害怕論[6]。筆者在本學院的性健康教育課前課後的調查也說明了這個觀點,例如在回答「當你和戀人之間的性沖動被喚起時,是否能控制自己時」,回答能控制的課前為78.9%,課後為84.8%,上升了5個百分點;在回答「當你在戀人面前控制自己的性沖動的主要原因時」,選擇「與自己的道德規范不符的」課前為40.7%,課後為52%,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
正是由於錯誤觀念的困擾,部分高校特別是許多地方高校大學生性健康教育還是一片空白,這必然影響到已經開展起來的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推廣,即使推廣起來了也會由於性教育的某些實效性的欠缺而備受冷落。所以要順利開展並推廣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就必須消除這種觀念。
2.2 進行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必然減少婚前性行為
這種觀念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市場,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性健康教育的腳步是極其艱難的,要麼反對,要麼支持了就給予不切實際的希望。這種觀點就是這種態度的真實寫照。
當前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是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頭疼的問題,好像只有聽之任之,他們幻想有一種教育能減少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似乎進行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就是萬全之策。但是這又要讓一些人失望,因為「開設大學生性教育也並未降低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 ......
其他地方看到的
㈡ 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內容及方法
《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是以性生物學、性心理學、性社會學和性教育學等研究性科學發展規律的學科為理論基礎,從人類性的生物屬性、心理屬性和社會屬性等三個角度,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系統、客觀的性健康教育過程。
內容包括性解剖、性生理、性發育、性衛生保健、性活動規律,性心理發展過程、不同發育階段的性心理與性意識、性心理活動過程,人口與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性傳播疾病、性道德與性法律、性美學等內容。學習這門課程可以讓大學生了解一些性方面的知識,從而對大學生的生活、認識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周圍的人。
(2)學生性健康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意義: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的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性健康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基本上都是「談性色變」。如果在校園中大膽的談性,同學、老師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甚至會接受教育。由於社會因素和道德觀念的影響致使部分學生性知識貧乏,社會倫理道德評判標准低下,產生的心理矛盾沖突或不正當的性行為方式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性科學研究的發展,人們漸漸的接受了性的知識,並且敢大膽的談性,因此不少學校也開展了性健康教育課程,豐富學生的性知識,以樹立正確性心理性道德觀念。通過大學生性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我知道了性行為與性沖動是青春男女正常的現象。
在生活及認知上性教育對於大學生高尚性價植觀的形成、科學性知識的獲得、正確與異性交往行為規范的建立、高雅性審美觀念的塑造以及恰當性自護能力的掌握有很大的作用。同時也使大學生正常看待自己生理及心理的變化,以便於大學生更快更早的適應這個角色。從某種角度上說,可以預防大學生性犯罪,現在是信息時代,不可否認關於性的信息來源多,錯誤率也多。
沒有辦法也不可能阻止學生去接觸這些信息,與其教師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把學生同這些東西隔絕開來,還不如多花點工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具體的做法應該讓學生對事物的分辨與判斷中增強能力,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性罪錯,而且還可以為大學生日後的美滿幸福的生活打下重要的基礎。性教育不僅僅是性生理知識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
㈢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是怎樣的教育
讓孩子早熟?性成熟對一個人的成長意義在哪裡?僅僅是生育的需要嗎?除了生育對人生的影響還會涉及到哪些方面呢?那是否就該不要避諱孩子對性行為的認知呢?是否就該讓孩子及早了解性生活的真實性呢?甚至是否該順應孩子的性成熟而不讓孩子的性需求受到抑制呢?顯然這些結論還沒有正式定論過。那麼如果不是這個目的,又何必要強調性教育呢?索性隔絕孩子對性的了解,讓他晚熟好了?顯然這種做法已經被完全否決,由此不免困惑。 這是一位孩子的父親給我的來信,他談到了自己對性教育的困惑。在來信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父親對性的理解是生殖活動,由此,性健康教育也就被曲解為性生活教育了。 性是身心的合一,我對於性的理解有幾個方面,性是性別,人們從個體的性別來將個體歸類於男性或女性,從而決定與該個體交流的方式;性是性是延續生命的根本,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機體,除了很低等的單細胞生物是單性繁殖外,其它的有機體都是要有雌雄的結合才能繁衍後代,如果沒有性,人類就沒有生命的延續,人這個物種將不復存在;性是愛情的第一元素,兩性相吸,正是由於性別差異所產生。即使同性相戀也有性的吸引;性是性是個人的隱私,性的隱私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可以侵犯個人的性隱私。 結合對性的理解,我認為兒童的性健康教育應該包含:性別的教育、愛與生命的教育、情感與責任的教育和道德與法制的教育。性別教育包括生理的性別(兩性生理差異)、心理性別(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的教育;愛與生命的教育包括愛護自己的性器官,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熱愛父母;情感和責任的教育包括青春期如何對待異性的情感,對自己的性行為負責任;道德與法制的教育包括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性,使自己的性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和遵守法律的教育。 由此,小學階段的性健康教育內涵包括:性德育、性智育、性體育、性美育和性法制教育。性德育即性道德和性倫理的教育,讓孩子懂得用道德和責任管理好自己的性;性智育即性科學知識的教育,包括性生理和衛生常識、青春期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知識、生育知識、預防性病艾滋病等知識的教育;性體育即形體健美的教育;性美育包括自然美(健康美)、語言美(不說下流話)、行為美、服飾美(符合身份與環境的服飾)等;性法制的教育包括尊重自己和他人身體隱私,預防性侵害、與性相關的法律知識教育。包含了這樣內涵的性健康教育最終會讓孩子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保護自己,這就是小學階段性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學會愛,即讓孩子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生殖器官),懂得生命來自父母,熱愛父母,珍惜生命,只有懂得愛自己、愛父母的孩子,才會懂得愛人類、愛世界;學會尊重,即讓孩子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性隱私;學會保護自己,即讓孩子從小樹立保護自己身體隱私,防範性傷害,對性傳播疾病有一定的認識。 6歲以前的孩子性教育教育者以父母為主體,針對孩子自然而天性的性活動進行引導,對孩子的性教育原則是孩子有問,父母才答。父母回答孩子性問題的原則是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簡潔明了的回答,這個時期的性教育知識不是系統的。7歲以後的孩子性健康教育教育者應該以教師為主體,在學校開展系統的性健康教育,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性價值觀、傳遞科學的性知識,培養孩子自我保護能力。性潛伏期剛好經歷個體學習的小學階段,在小學中低段要對學生進行性別教育、愛和生命的教育、防範性侵害教育,小學高段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前期或青春期,在進行性別、愛和生命教育的基礎上,要進行情感、責任、道德和法制的教育,使孩子在整個小學階段接受系統的性健康教育。性是一個人人格的核心,性健康教育就是孩子人格的教育。 以上內容為《善解童貞》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