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談談體育教學實際中怎樣堅持「健康第一」的
歷史意義。其實增進健康是100多年來民族體質衰弱屈辱地位形成一種自強意識的反映,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賦予體育社會功能的反映。盡管20多年來學校體育思想對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指導思想也是大家所共識的,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總是欠缺和偏差。做為體育工作第一線的體育教師在貫徹、實行時一定要對其進行認真學習、領會精神實質,轉變與其不符觀念,找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法,面向全體學生堅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是歷史潮流富於當代體育教師的使命。
2 健康的釋義與理解
2.1 什麼是健康
人們普遍認為人的健康主要是身體的健康,體質好,沒有疾病就是健康,其實不然。現代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為:「健康不僅指身體沒有疾病,而是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這一權威定義,使我們有了新的健康觀,也就是說對健康的理解應是全面的,是包含了身體、精神和社會3個方面。
2.2 健康第一的含義是什麼?
健康第一是針對健康與教育和學習的關系而言的。對於二者的關系,古今中外許多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都有過論述,盡管具體語言的表達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即健康或健壯的身體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體育應優先於智育,「體強壯而後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可見健康與教育和學習的關系是第一和第二的關系。這種關系並不是說教育和學習不如健康重要,只是說明教育和學習應在健康的基礎上進行,失去健康的教育和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因為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幸福,而構成幸福的因素便有健康。
2.3 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含義是什麼?
指導是指點引導之意,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是用健康第一作為引導教育工作的思想,其具體含義之一是指健康第一思想要輻射、要引導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具體含義之二是指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都對學生的健康負有責任,當然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學責無旁貸地對健康承擔著自己應當承擔的、並且是能夠承擔的那一部分責任。
3 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方法
體育教師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是指如何把健康第一思想引導到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使體育教育不再成為與世隔絕的「凈土」,使每個體育教師用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沖破傳統體育教育思想的束縛,為21世紀中國培養出一代全面、協調、完善發展的個性,培養出一批能終身體育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3.1 以轉變觀念為向導,大力提倡健康第一指導思想。
人的行為受觀念的支配,一個好的觀念必然會帶來勃勃生機的未來。作為實施教育的主體--教師一定要改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作為受教育的客體--學生也要轉變觀念,領會體育文化,養成終身鍛煉習慣。
3.1.1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 ,實施素質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健康是每個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學習與工作的前提。體育教學過程各環節,都要以健康第一思想的要求進行思考、設計和操作,使健康第一思想在體育教學全過程中得到體現和落實。當學生的學業、社會工作與他們健康發生沖突的時候,要服從健康;在學校體育內部各種關系發生矛盾時,也要以健康第一為出發點。
3.1.2 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
過去的思想觀念,更多的是考慮教師如何教教材,課外活動常以少數人參加的體育競賽訓練代替面向全體學生的學校體育工作,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思想,致使高中生68%同學不喜歡體育課,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要求我們始終把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康心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之以漁、而不是捕之以魚,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全體學生都能成為體育鍛煉的主人。
3. 1.3 體育文化,養成鍛煉習慣。
學校體育作為體育文化傳播的主要渠道,將根據社會發展的趨勢,承擔起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體育教師應當採用理論課、海報、講座、交談……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健康理論知識傳授。使學生懂得體育與人體生命的關系、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身心健康的標准,做到「懂體育、愛體育、學體育、會體育,並養成終身體育習慣。
3.2 全面提高身體素質,促進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指身體各大器官功能正常,沒有任何疾病。身體是人的物質性支柱,它能否強壯健康的生存,能否充滿活力地運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幸福和成就。對於處在生長發育關鍵期的青少年學生,能在這個階段引導他們的身體既在內質上、又在外形上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是學校體育的首要任務。毛澤東也說過「德、智、皆寄於體,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所以體育教學內容與課堂設計要考慮讓學生得到盡情的活動,有一定的心理負荷,增強生理功能。
3.2.1 優化教學內容、和手段
體育教學中,優化教學內容、過程和手段可以提高同學鍛煉的積極性。教學內容,要從「以運動技術、技能為中心」向「以體育方法、體育動機、體育活動、體育經驗為中心」轉移,強調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實用性,開展游戲、健身操、武術、球類、傳統健身項目。教學手段從單一的技術教學向技能開發運用教學過程轉變,實現多種運動技能遷移,如以多個項目體驗跑的過程,以利於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傾心投入,達到提高素質的目的。
3.2.2 區別對待,分層次教學
一堂課讓所有學生都能盡情活動必須進行分層次教學,否則就會有同學吃不飽有同學吃不了。區別對待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象體育尖子可以強度大點、量多點、要求高點,提供給他們更多的自由表現機會;體育差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的群體,其身心素質和與夥伴的協作等方面都低於一般水平,對他們的要求應低一點,教師應更多的指導他們,製造機會讓他們有偶然的勝利,對他們的進步及時評價和表揚,這樣同學才會各抒以長盡情活動。
3.3 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已的潛能,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一個長期心理不健康的人會導致生理上的疾病。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而心理健康使生理健康產生更大的價值,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總會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一切,也使生理更加健康。
3.3.1 加強心理健康的維護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被稱為「在育體中育心」。我們有計劃地、有意識地設計體育活動的情景,和諧有機的、巧妙藝術性把教材中有心理健康價值的知識內容融入基礎理論與教學中,通過體育教學活動蘊藏的對人的各種刺激,如克服困難、競爭、冒險、把握機會、追求不確定目標、達成目標、控制、成功、挫折等,獲得順利與挫折、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期望與失望、羨慕和嫉妒、優勢與劣勢、個體和群體、平等和差別、公正和偏袒、合理與不合理的多元體驗,引導和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個人的需要,同時有意識地運用認知調節法、激勵調節法、自我宣洩法、心理歸因法,讓同學在樂中練、樂中學增加愉快體驗,以培養學生堅韌頑 強、鎮定自若、勇於拼搏、團結協作、積極自信及樂觀向上的優良品質,維護心理健康。
3.3.2 寬容對待心理有障礙的學生
近年來,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構成了人們健康的最大威脅,有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抑鬱症造成的負擔已排在各種疾病的首位,現代青少年心理障礙的佔20%,焦慮、壓抑 、猜疑、沮喪等消極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在課堂上這些有心理障礙的同學常表現為:言語沖撞、孤芳自賞、愛理不理、情緒低落、任性不配合、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對於這些同學一般體育教師會覺得生厭或無奈,同學們把他們歸為異類並不願接近。其實這些心理障礙的同學內心非常孤獨和無助,同學與教師如不友好對待,他們的情緒會更糟以至惡性循環,後果不甚設想。體育鍛煉場面對心理障礙防治有著得天獨厚的意境,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說過:「啊!體育您就是快樂。」體育課中對心裡障礙,千萬避免過分的批評與刺激,要以熱愛寬容為主。愛一個學生等於培養一個學生,討厭一個學生可能會毀掉一個學生。心理障礙的同學在教師正確的愛生觀下,使他們在真愛中體會真誠、在愉快交往中滋生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從而減緩心理障礙。比如教師在設計課堂自由分組時一定要首先安排心理有問題的同學,條件允許的話讓他們嘗試各種游戲角色,讓他們學會與人合作,師生溝通,拓寬視野,使心情變得開朗。
3.4 利用體育課堂的小社會效應,培養同學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指以人行為的社會意義及個體良好的順應為出發點,並從個體對社會集體,人際關系、他人和自我態度與習慣的行為方式中來考察健康與否。生理和心理健康固然重要,但健康的社會屬性即社會適應能力,如協助精神、競爭意識、集體觀念、自我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關心他人、積極的生活態度等等同樣重要。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必然較強,反過來社會適應能力強的人他的心理總比較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教育旨在幫助學生確立理性的社會意識和觀念,建立互助、友愛、合作、融洽的人際關系,減少人際沖突,提高社會化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社會化的健康發展。
3.4.1 利用體育教學中「小社會」效應,以適應大社會
體育課堂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學生發展的過程就是其社會化的過程。小社會中教師要通過講授滲透、創設情景、啟發引導、活動肢體、總結歸因等方法,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參與意識、公正競爭、群體意識、法規道德等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紀律感、責任感、集體感、榮譽感、歸屬感、認同感。比如採用小組合作、結對學習、游戲活動、竟賽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知識、能力;提倡相互觀察糾正,鼓勵學生合作式競爭;樹立學習榜樣,把原來較多採用的固定體育小組長改為非固定式,把過去期末常設的「優秀學生獎」,改為每一堂課中的,「最佳進步獎」、「最佳努力獎」、「最佳助人獎」等。讓同學在小社會的熏陶下從容步入大社會。
3.4.2 提高學生在末來社會竟爭中的生存能力
21世紀是一個激烈竟爭的世紀,末來的竟爭取決於生存能力的高低。要造就一批高素質人才,「生存教育」將成為學校體育的主題。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適當提倡挫折教育,嚴格要求學生不斷戰勝自身與外部的困難、懦弱和惰性,培養他們勇敢頑強,不怕困難,勇於拼搏的意志品質。體育活動中創設激烈的對抗與竟爭,學生們將體驗到奮斗的艱辛,失敗的痛苦,奮起的可貴,勝利的喜悅,這些難得的心理體驗,將使年輕人更快地成熟起來,使他們能夠坦然面對末來的生存竟爭。
4 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應注意的問題
4.1 健康教育面及全校
健康第一是指整個學校教育工作要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體育只是其中最能體現和貫徹這一指導思想的學科。健康教育不只局限於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單打獨斗,而是體育教師應取得學校領導的支持, 配合學校各個部門在各個環節上做好健康工作, 大力營造健康教育的氛圍,改變我國健康教育相對薄弱的現狀,把健康第一落實到實處。
4.2 健康教育並不放棄「三基」教學
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提倡快樂教學,很多體育老師把貫徹健康第一,片面理解成就應淡化或放棄體育課的「三基」教學,把有嚴格理論與方法要求的體育教學變成了以快樂為主要目的的游戲活動,這是及其錯誤的思想。「三基」教學是中學體育課的學科任務,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科任務的內容、手段和方法,取掉「三基」教學的體育課就不是教育意義上的體育課。「三基」教學是學校體育貫徹健康第一、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方法措施與實施過程,快樂只是提高學生完成體育任務興趣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4.3 健康教育面及個人的所有方面
一個人的健康如只靠運動來維護是不科學的,健康需要樂觀的心態、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和均衡的營養。其中運動和營養是維護健康的兩大重要因素。現今環境污染嚴重,化學肥料濫用,精製食品、垃圾食品攝入過多以及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已導致很多青少年營養不均衡。如某種營養素長期攝入不足,不僅會導致生理上的疾病,而且也會導致心理疾病,從長期的維生素B攝入不足來看,不僅會產生水種、蛋白質吸收率減弱、人體免疫力減弱,而且會使人失眠心情煩燥記憶力下降;又如很多學生不吃早餐,這對健康非常不利,早餐是一天營養攝取最重要的一餐應佔一天總營養的40%,長期這樣會使智力下降。民以食為天,正確的飲食習慣和營養知識會幫助更多的青少年走向身心健康。
4.4 加強學生身體監測與評價
傳統的體育教學對體育課的評價限於對體育技術的理解和掌握,學生的體質沒有納入評價之中。體質健康和體育素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的同學身體素質好、體育成績好並不等於身體沒病;有的素質差並不代表身體不健康。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因融進學生體質監測,嘗試把體育健康教育理論、體育項目技術、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程度、身體素質達標等做綜合評價,引導體育教學向更加全面的方向發展。
關注人類的健康是21世紀國際社會的共同主題,從發達國家和地區設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趨勢可以看出,當今社會人們已經把培養一個健康的人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使培養出來的人在激烈競爭的社會里能夠健康的工作和生活,體育老師科學合理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必須更加註重體育教學的知識性、技能性、娛樂性和競技性,使體育教學改革出現一個全新的局面,使21世紀的青少年更加茁壯成長。
② 對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如何認識
樹立「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必要性 1.對「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認識 「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和不慮弱,而且是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狀態。」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的明確而全面的定義。1999年6月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這一決定明確提出了體育與健康教學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標准》)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精神制訂的。《標准》的性質、基本理念、目標、內容標準的評價等,體現了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對體育與健康教學方面的基本要求。體育教學只有更好地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才能真正地體現《標准》的性質,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課程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形成體育與健康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真正實現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整體健康目標。 2.健康生活新觀念 健康三維觀: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或健康五要素:身體健康、情緒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都是我們所說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是一個統一體,身體健康了,心理才會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體也才會健康。也就是說,人的身體影響著心理健康,人的心理也影響著身體健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並將日益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身心才能健康和諧的發展。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增進學生健康的重任,又是增進國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