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健康的內容都要包含哪些
身體,心理,思想
Ⅱ 健康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47年的定義,健康是指個人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態,而不僅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因此,健康是人身體機能、心理和社交生活達至合一而整全的狀態。然而,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人需要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與角色。
中社會適應性歸根結底取決於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狀況。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而引起疾病。
身體狀況的改變可能帶來相應的心理問題,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別是痼疾,往往會使人產生煩惱、焦躁、憂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導致各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作為身心統一體的人,身體和心理是緊密依存的兩個方面。
維護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飲食、 適量運動、 戒煙限酒、心理健康。
(2)城市道路健康問題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保持健康是漸進的過程,都會受到醫療衛生知識及實務的演變所影響,也會受個人策略及一些組織的影響。
一、自我照護的策略
個人健康有賴於自己觀察到有關身體狀況的一些資訊,也和個人為了身體健康而做的調整有關。這些包括預防疾病或減少疾病影響的個人行動,也包括像用肥皂洗手及洗澡、刷牙及使用牙線潔牙、食物儲存、准備及處理時的食品安全等。
這些日常生活觀察得到的資訊-例如睡眠模式、是否運動、營養攝取及環境特徵等-有助於個人的決策及行動(例如:「我昨晚睡得不好,今晚決定換一個枕頭看看。」)到門診的診斷及治療計劃(例如「一個病人注意到若他的鞋比較緊時,左邊心臟會不適,可能需要利尿葯物以減少體內的水分。」
二、飲食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去維持健康有七大類:碳水化合物(五穀雜糧)、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水。
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對於人們十分重要。均衡飲食是指選擇多種類和適當分量的食物,以便能提供各種營養素和恰當熱量去維持身體組織的生長,增強抵抗力和達致適中的體重。在進食時,應該按照「飲食金字塔」的分量比例進食及每天喝充足水分,以促進健康。
均衡飲食使身體正常運作,有助抵抗疾病,讓人時刻感到精力充沛並維持理想體重。如要達致理想體重,最有效及可持續的方法便是保持健康飲食並進行適量運動。多吃煎炸和太甜或太鹹的食物可能會引致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有損人們的健康。
健康飲食的三大原則,分別為:進食多類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及注意均衡,以吸收各種所需營養。
健康飲食同時涉及食物安全與衛生的問題。無論是購買還是處理食物、煮食還是出外用餐,均應注意,以避免染病或食物中毒,對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
三、運動
運動會強化肌肉及循環系統,運動可以維持或增強體適能,也可以促進健康,如2018年討論度最高的核心與深蹲運動。 但若長時間不運動,肌肉將會退化,甚至萎縮。
四、科學扮演的角色
健康科學是科學著重在健康的分支,有二個主要的方向:研究人體及健康相關的議題,來了解人類(及動物)體內的運作,並且應用這些知識來促進健康、預防及治療疾病或其他身體或心理的損害。健康科學可分為許多領域,包括生物學、生物化學、物理、流行病學、葯學及醫學社會學。
應用健康科學應用衛生教育、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及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知識,更進一步的了解健康相關議題及促進人們的健康。
五、公共衛生的角色
公共衛生可以用以下的話來描述:「藉由社會及組織,公營及私營部門、群體及個人進行系統性的努力,來預防疾病、延長人類壽命及促進健康的科學及藝術。」
公共衛生以人口健康分析為基礎,關注威脅社群健康的事件或疾病。要探討的人口可以少到極少數人,也可以多到包括各大洲的所有人口(例如瘟疫)。公共衛生有許多的子領域,但一般會和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及醫療衛生相關。環境健康、群體健康、心理健康及職業衛生也是公共衛生相關的領域。
Ⅲ 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所謂心態即心理態度的簡稱,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的:心理態度主要指動能心素和復合心素所包括的諸種心理品質的修養和能力。換句話說心態就是人的意識、觀念、動機、情感、氣質、興趣等心理狀態的一項。它是人的心理對各種信息刺激做出反應的趨向。人的這種心理反應趨向不論是認識性的、感情性的,還是行為性的、評價性的,都是對人的思維、選擇、言談和行為具有導向和支配作用。所以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人生的成敗有許多因素的影響,但是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心理態度。
1.理解心態
一般來說,人際關系的失敗,大部分要歸因於誤解。對於特定的一系列事實,或者環境,我們往往指望別人也會跟我們一樣地作出反應和得出結論。大多數情況下,別人的反應或者立場並不是要為難我們,也不是因為太頑固或者心懷叵測,因為他們對情況的了解和解釋與我們不同。
有人說過,每天承認一件痛苦的事實,是一項有益的訓練。所以相信別人是真誠的而不是心懷敵意的,即使事實並非如此,也有助於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彼此之間更深刻地互相了解。
2.有勇氣的心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可以絕對肯定或保證。一個成功者和一個失敗者之間的區別,往往不在於能力大小或想法的好壞,而在於是否有勇氣,是否敢於冒險和行動。也許在你行動之前隨時都可能犯錯誤,你所作的決定也難免失誤,但是絕不能因此而放棄自己追求的目標。你必須有勇氣承擔犯錯誤的風險、失敗的風險、受屈辱的風險。走錯一步總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動要好一些。因為人向前走就可以獲得矯正前進的方向的機會。
3.寬容心態
學會不在你心中譴責別人,不要因為他們的錯誤而責怪和憎惡他們。一個人對別人寬容時,他也必定對自己寬容。你覺得別人更有價值的時候,你就能發展成為一個更佳的、更合適的自我意象。
4.尊重心態
生活中的陷阱和深淵中,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這是最難克服的。尊重意味著對價值的欣賞,欣賞你自己的價值並不等於自我中心主義,因為人們需要自我尊重。
自我尊重的最大秘密在於多欣賞別人,對任何人都要有所尊敬。你和別人打交道時要留心考慮,訓練自己把別人當作有價值的人來對待,這樣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自尊心也加強了。因為真正的自尊並不產生於你所成就的大業,你所擁有的財富,你所得到的榮譽,而是對你自己的欣賞。
5.自信心態
自信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我們開始從事某種活動時,很可能缺乏信心,因為我們沒有從經驗中知道我們會成功。學會騎自行車,在公開場合演說或者進行外科手術都是如此。成功孕育著成功,一次小的成功可以成為巨大成功的基石。
另一個成功的技巧,是養成記住過去的成功而忘卻失敗的習慣。過去你失敗過多少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記取、強化和專注成功的嘗試。查爾斯·凱特林說過,任何一個年輕人想要成為科學家,都必須准備在獲得一次成功之前失敗九十九次,而且不因為這些失敗而損傷自我。
回憶過去勇敢的時刻是恢復自信最有效的方法。歐佛豪爾塞博士介紹說,生動地回憶我們過去的成功和勇敢的時刻,是自信心動搖時極有益的訓練。
只有一個人在某種程度上承認自我時,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世界上最不幸、最痛苦的莫過於盡力要使自己和別人相信自己不是本來這副樣子。一個人最終拋棄了虛偽和矯飾、主動表現出本來面目時,他得到的輕松與滿足是無可比擬的。
Ⅳ 健康狀況包括哪些
我認為至少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軀體方面;2.心理方面;3.社交方面。這個結論是我在健公堂介紹其產品艾灸道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的,覺得挺棒的。那篇文章介紹說: 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會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因其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特有的時代性,被稱為「世紀病」。
亞健康的臨床表現形式多種多樣。Ⅰ.軀體方面可表現為疲乏無力、肌肉及關節酸痛、頭昏頭痛、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食慾不振、脘腹不適、便溏便秘、性功能減退、怕冷怕熱、易於感冒、眼部干澀等;
Ⅱ.心理方面可表現有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懼膽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應遲鈍等;
Ⅲ.社會交往方面可表現有不能較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角色,工作、學習困難,不能正常地處理好人際關系、家庭關系,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等。
因此,以上三方面的良好狀態,必定是健康的基礎。
Ⅳ 健康包括哪些內容
“健康”這一詞語,能夠包括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
健康更多的可以分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指身體沒有疾病和心理健康。
身體需要的健康就不用多講,沒有疾病困擾,吃的好,穿的好,身體內營養物質均衡。
Ⅵ 在大城市裡要注意的健康問題有哪些
1.城市工作族群的健康問題
(http://tj.xinhuanet.com 2004年04月13日 來源:東方網 )
一項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在城市工作族群中,有超過六成的的人經常腰酸背痛,近兩成人患有慢性勞損。日常身體疼痛已經成為三十三至五十五歲人群面臨的健康問題。這是記者今天從「相約健康社區行」大型社區健康促進公益活動發布會獲得的信息。
北京協和醫院曾小峰教授提供的報告說,上海、無錫、深圳等地對一千一百九十七位中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科技、新聞、廣告、辦公室人員、教師、演藝人員、出租司機、售貨員、家庭婦女等不同職業人群疼痛狀況不同:辦公室職員容易出現脖頸部和肩部疼痛,頻繁使用上肢負重的體力勞動者肩部關節易受磨損引起持續鈍痛;教師等長期站立職業者易造成錐體、椎間盤及周圍韌帶的退變和鬆弛;出租司機、家務勞動者易腰肌勞損;過度肥胖易使腰部失去力量支持,加重勞損。這些都是身體疼痛的原因。
專家建議,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樹立健康的觀念預防疼痛:注意坐與站的姿態,改善工作方式、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在工作時應注意經常做些簡單運動;如果運動中身體部位感到疼痛,應該趕緊停下來,徹底讓肌肉放鬆。
由衛生部、中央文明辦、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共同發起「相約健康社區行——扶他林止痛世家」大型社區健康促進公益活動以「關注日常體痛,保障身體健康」為主題,採取醫學專家講座等形式,為社區群眾普及肌肉勞損、扭傷、節炎疼痛等各種日常體痛的醫學知識,開展健康咨詢。同時介紹安全用葯知識,發放疾病預防科普讀物,進行相關問題社會調查。
2.城市人口亞健康問題值得關注
2002-03-21 14:32:41
--------------------------------------------------------------------------------
南方網訊 因亞健康導致「過勞死」及英年早逝的現象在廣州日趨明顯。廣州市政協委員昨天(3.20)在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上,提出應對此給予充分重視。
廣州亞健康人群比例與全國水平大致相同,其中,七成的高級知識分子、企業家處於亞健康狀態,城市新興行業如高新技術產業、IT行業、廣告、新聞等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比例也達五成。
亞健康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將導致大量的無病瘁死、「過勞死」及英年早逝現象,美國已將亞健康與艾滋病共列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大的健康敵人,而亞健康所導致的惡果在廣州也日益突出。
廣州市政協委員鍾玉昆認為,亞健康問題既有社會、環境因素,也有不良生活習慣等人為因素。因此,在宣傳教育的同時,政府也應參與解決,建立有關法規及社會保障體系。
他建議將亞健康問題列入廣州城市建設議程和社會保障內容,開展全民教育,把防治亞健康問題的經費列入市財政計劃。
他還建議成立廣州地區亞健康協會,市內各大醫院開設亞健康門診,制定臨床診斷量化表及亞健康飲食與環境保障准則;對重點人群給予特別關注,通過宣傳讓市民學會自我調節等。
Ⅶ 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人體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精神健康,社會健康等。身體健康是指身體各方面都很好,沒有什麼疾病。想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要經常鍛煉身體。社會健康是指有正常的人際交往關系。所以想要健康不僅要關心身體情況還要關注精神等方面。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身體健康是指人體結構完整,體格健壯,各組織、器官功能正常,沒有不適感。
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與否,雖然和先天遺傳有關系,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後天鍛煉。因此經常參與運動鍛煉的人身體比不運動的人肯定是要更好的。
健康的人,身體發育比較好,表現為個子高大,身材勻稱,肌肉豐滿,四肢有力。同樣年歲的兩個人,如果這人比那人身高體重,胸圍,呼吸差,肺活量,握力,彈跳力的指標高,說明這個人比那個人身體健康。
當然,身體發育的好壞,還和地區,遺傳、種族,營養等有關系,不能單從這一方面來判斷。人們的勞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都是由神經系統支配的不同形式的肌肉運動。
肌肉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的差別,能夠反應出人的神經系統和內臟的功能。因此它也是健康的重要標志。健康的人,肌肉的體積大,力量大,可占體重40-50%。
以上就是人體健康的介紹,三頂養生提醒您人體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等。
Ⅷ 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城市病具體表現
簡介
根據世界城市發展的一般歷程,城市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城市化、郊區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在城市化發展階段,如果人口的過度集聚超過了工業化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會發生某些發展中國家出現的「過度城市化」現象,產生了一系列被稱為「城市病」的矛盾和問題,國際上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膨脹
特大型城市通常對人口具有強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為各大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過程中,一旦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長的需求,導致各類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滯後於城市人口的增長,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出現環境污染、就業困難、治安惡化等城市病。例如,19世紀末前後,英國城市人口急劇膨脹,造成住房短缺,貧民窟比比皆是;公共衛生設施奇缺,空氣及水源污染嚴重,環境惡劣;就業競爭激烈,工人處境艱難;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又如拉美地區,在20世紀中葉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後,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出現城市化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發展速度的「過度城市化」(或稱為「超前城市化」)。「
世界各大城市人口數量及面積
名稱
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
(萬人)
年份
上海
6340.5
2347.5
2011
北京
16410.54
2018.6
2011
廣州
7434.4
1270.0
2010
紐約
1214.4
約1940
2010
巴黎
14518.3
1206.7
2009
倫敦
1577.3
751.24
2006
莫斯科
1081
1200.26
2007
」
交通擁堵
交通問題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問題。迅速推進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使得城市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交通擁擠以及由此帶來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在倫敦,由於市中心區域集中了政府機關、法院以及大量的企業、金融機構和娛樂場所,並有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每天在高峰時段有超過100萬人口和40000輛機動車/小時進出中心城區,造成該區域嚴重的交通擁擠,區域內平均車速只有14.3公里/小時,成為全英國最為擁擠的區域。在巴黎,上世紀60年代,由於採取了「適應小汽車發展」的政策,結果私人小汽車與日俱增,導致市區交通嚴重阻塞,1973年環城快速路開通後不久就出現了持續性的擁擠。在曼谷,由於車速過慢,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停車場,甚至出現過3個月內有900名孕婦因堵車被迫在轎車中分娩的情況。
交通擁堵不僅會導致經濟社會諸項功能的衰退,而且還將引發城市生存環境的持續惡化,成為阻礙發展的「城市頑疾」。交通擁擠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時間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會抑制人們的日常活動,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另外,交通擁擠也導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劇了擁擠。據相關統計,歐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00億美元之多。第三,交通擁擠還破壞了城市環境。在機動車迅速增長的過程中,交通對環境的污染也在不斷增加,並且逐步成為城市環境質量惡化的主要污染源。根據倫敦20世紀90年代的檢測報告,大氣中74%的氮氧化物來自汽車尾氣排放。交通擁擠導致車輛只能在低速狀態行駛,頻繁停車和啟動不僅增加了汽車的能源消耗,也增加了尾氣排放量,增加了雜訊。
據英國SYSTRA公司對發達國家大城市交通狀況的分析,交通擁塞使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交通事故的代價約佔GDP的1.5~2%,交通噪音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3%,汽車空氣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4%,轉移到其他地區的汽車空氣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1~10%。
環境惡化
近百年來,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全球的氣候與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
蝕加劇、生物多樣化銳減、臭氧層耗損、大氣化學成分改變等。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預測,未來全球將以更快的速度持續變暖,未來100年還將升溫1.4℃~5.8℃,對全球環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比如農作物將減產、病蟲害發生頻率和危害速度將明顯增加、水資源短缺將惡化等。環境污染使得城市從傳統公共健康問題(如水源性疾病、營養不良、醫療服務缺乏等)轉向現代的健康危機,包括工業和交通造成的空氣污染、噪音、震動、精神壓力導致的疾病等。環境污染對城市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世界銀行曾對此做出過估算,認為由於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產力的損失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到5%。
資源短缺
2002年在南非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上,一致通過將水資源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聯合國環境署同年在《全球環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度減少或被嚴重污染,世界上80多個國家或佔全球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今後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在缺水型國家或地區中,大城市的水資源緊缺問題最為嚴重,據聯合國有關機構預測,到2010年,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休斯敦、雅加達、洛杉磯、華沙、開羅、拉各斯、達卡、聖保羅、墨西哥城、新加坡等都將面臨嚴重的水荒。
此外,土地資源緊缺問題也是國際大都市在城市化進程中所必然出現的問題。由於土地存在供給的絕對剛性,在大量的人口和產業向中心城區集聚過程中,像東京、紐約、倫敦等大都市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土地緊張問題,土地對現代化大都市可持續發展的制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開辟新的發展空間、拓展地域范圍已成為各大都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貧困
貧民窟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的大中城市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所出現的特有現象,貧困人口多數集中於城市,而城市貧民又大部分住在貧民窟,如印度孟買、巴西聖保羅等。貧民窟帶來的社
會問題主要有:一方面,貧民窟居民大部分人處於貧困線,享受不到作為公民所應享有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住、出行、衛生、教育條件極差,不僅影響當代人,也影響下一代人的發展。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造成國民感情隔閡,加之貧民窟游離於社區和正常社會管理之外,一些貧民窟為黑社會所控制,成為城市犯罪的窩點。1900年紐約市近400萬人里就有150萬居住在4.3萬個貧民窟里,直到21世紀紐約還有哈萊姆貧民區的存在。當前,孟買1600萬人口中有60%居住在僅占城市土地面積十分之一的貧民區和路邊的簡陋建築中,貧民窟已經成為這個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以及印度經濟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貧民窟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以及本城市內人口的收入差距過大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土地佔有嚴重不平等,造成大量無地農民。以巴西為例,巴西絕大部分土地一直為少數大地主所控制,大量無地農民向城市流動遷移,且這種流動是單向的,他們不可能再迴流到農村。二是城市化過程中就業機會嚴重不足。失業、就業不足、就業質量差,是造成城市貧困人口長期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在城市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往往把工業重點轉向資本、技術密集的部門,造成勞動力大量進入第三產業中的傳統服務業和非正規部門,而在非正規就業部門的工資一般只相當正規部門人員工資的一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社會保障,得不到法律保護。三是城市規劃、建房用地、基礎設施、社區發展沒有充分考慮低收入人群的要求。在城市貧民窟居住的人80%收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他們很難在城市獲得建房用地和住房,又不能退回農村,只能非法強占城市公有土地(如山頭、城鄉結合部的公地)和私人土地,搭建簡陋住房,搞違章建築。四是公共政策不夠完善。如國家教育開支向中、高等教育過度傾斜,初等教育相對萎縮,在中等教育階段重視普通教育和人文學科教育,而輕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師范教育,不利於改善低收入階層子女受教育和就業狀況。
-------------------------------------------------------------------------
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城市規劃對於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可以有效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城市規劃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環境污染問題、缺乏公眾參與以及土地利用不科學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所以在當前形勢之下,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城市規劃;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一、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我國社會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數量迅速增長,給我國的城市規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於城市規劃中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導致了諸多問題的產生,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對於這些問題有必要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筆者經過詳細地調查分析,將當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土地利用尚不夠科學。當前,我國城市規劃的土地利用存在著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筆者經過分析研究,將其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土地利用浪費情況嚴重,大量農田耕地被佔用。其二,城市土地規劃不規范,為謀求經濟效益投機房地產開發,導致土地資源稀缺,不利於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缺乏公眾參與。目前,在我國的城市規劃中缺乏公眾參與,筆者經過分析研究,將其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城市規劃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相關行業的專家的參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因為他們不是社會各方利益的代表。因此,在城市規劃中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另一方面,公眾的參與權在法律制度中沒有得到體現。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法規實質上是一種偏重於行政管理的法律模式,只是對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作出了原則的規定,而公眾的參與權在法律制度中沒有得到體現。
(三)環境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由於在城市規劃之時,沒有注重城市的環境規劃,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的出現,造成了城市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這些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筆者對我國城市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抽樣調查,並且參看了關於城市環境問題的研究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將我國城市發展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從城市的固體廢物來看,我國城市的固體廢物泛濫成災。這些年,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物,造成了環境污染。其二,從城市的水體質量方面來看,我國城市的水體污染嚴重。隨著我國城市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的高速增長,使城市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導致水體質量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污染極其嚴重。其三,從城市空氣質量方面來看,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大氣質量嚴重惡化。近年來,我國城市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工業生產需耗費大量的資源,這些工業生產將粉塵、臭氧等物質排入大氣層,使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中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並且盡快予以解決。
二、解決我國城市規劃的問題的對策分析
由以上的分析論述可知,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並且在此基礎之上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以切實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要達到這一目地,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一)加強規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整體素質
要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就需要加強規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整體素質。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城市規劃隊伍的業務和行政水平,隨著注冊規劃師制度的推行,對於大中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和特大城市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中層以上領導,應將取得注冊規劃師資格作為其任職資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應加強規劃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需要逐步建立制度化的機制,通過短期培訓、專題交流等多種方式,更新城市規劃知識,提高相關技能,全面系統地學習城鄉規劃理論和知識,增強城市規劃意識,提高領導工作水平。
(二)在城市規劃之前,就要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城市規劃體系之中
要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就需要在城市規劃之前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之中。當前,我國城市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諸多環境問題,形勢嚴峻,不容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規劃時沒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將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很好的結合起來。因此,只有在城市規劃上考慮環境問題,才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並有利於環境的逐步改善。所以,在城市規劃之前,就要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城市規劃體系之中。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解決:其一,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所謂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是對城市固體廢物的利用與處理而制定的對策。目前我國大多城市處於固體廢物包圍之中,解決固體廢物問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其二,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所謂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對城市大氣質量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而制定的治理方案。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大氣質量嚴重惡化。因此規劃的目標應該是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提高城市綠化率,大力發展植物凈化。其三,水體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所謂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為治理城市水污染而制定的對策。具體做來,應該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終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
(三)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
要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確立公民聽證制度。正確掌握公眾參與的方法與尺度,防止把公眾參與擴大為公眾直接決策。城市規劃過程中多創造公眾參與機會並形成制度。強調公眾參與、強化社會公眾的規劃參與意識,對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至關重要。為此,要合理制定城市規劃編制,依法審批城市規劃,加快城市規劃的編制,完善城市規劃體系,依法履行審查、審批程序,使規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減少領導決策的隨意性。另一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的要設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設立城市規劃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就是要從制度上保障公民的對政府城市規劃行為全過程的知情權,打破政府公民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在城市規劃批准之後要向社會公布規劃成果,採用公開展示、公眾媒體發布、社區公告、手冊與資料備查等多種形式使廣大群眾了解城市規劃,認同城市規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城市規劃工作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刻不容緩。因而在當前形勢之下,要充分認識到城市規劃工作的重要性,樹立和構築面向當代的城市規劃哲學和理念,進行科學的城市規劃,以實現我國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慶翔,紀紅宇.??試論城市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05)
[2] 高中崗,張兵.??對我國城市規劃發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議[J]. 城市發展研究. 2010(02)
[3] 宋子龍,張謙.??當前形勢下我國城市規劃存在問題及對策[J]. 中國住宅設施. 2010(06)
[4] 高明.??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考[J]. 商業時代. 2010(24)
[5] 祁小燕.?論我國城市規劃所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10)
Ⅸ 城市道路危害有哪些
分類怎麼是兒科呢 好奇怪 城市道路的危害:破壞城市原有肌理和尺度感、帶來噪音和尾氣污染、分割道路兩端功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