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舉例說明如何對學前兒童進行心理保健
對學前兒童進行心理保健的常見措施如下:
1、創造健康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父母教養態度端正。
2、創造良好的托幼機構環境。物質環境應該是安全、豐富和科學的。精神環境應該是親切、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互助、友愛的同伴關系;和諧的工作人員關系;開展適合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的活動。
3、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全面滲透學前兒童的一日生活,促進學前兒童發展。拓展並豐富各類活動,促進學前兒童發展。家園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統一教育要求。
保證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續性和有效性。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建立多領域專家合作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服務的社會網路。
(1)如何做好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擴展閱讀:
學齡前期保健措施注意事項:
培養自理能力。學齡前期兒童已有自我照顧的能力,他們在學習自己進食、穿衣等自理行為時,動作較緩慢、不協調,可能會花費家長很多時間和精力,家長應耐心給予鼓勵,使其逐漸獨立。
積極開展體格鍛煉。家長可安排適合小兒的鍛煉項目,如跳繩、跳舞、踢鍵子和保健操,以及小型競賽項目等。每天可有不同的活動與鍛煉方法,還應保證小兒每天有一定時間的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鮮空氣。營養指導。
2. 如何做好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當孩子降生在世界上的這一刻,他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人,他必然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家庭、學校、社會這些環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乃至其整個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為此筆者認為,對幼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層面開展。同時由於幼兒的特殊性,在對幼兒開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槐攔巧上,需要採用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方式、方法。
1、在家庭層面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幼兒,家長是維護幼兒心理健康的關鍵。所以,家長首先要努力成為一個符合心理健康標準的人,以自己為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褲搭響幼兒。
同時,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准,有一個全面觀。俞國良在《現代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准:1、智力正常發展;2、情緒健康穩定;3、性格特徵良好;4、人際關系和諧。所以,作為家長不能僅僅關注幼兒的生理健康,也不應該僅僅關注幼兒的智力發展。而是應該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使幼兒成為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家長要教授孩子合理的宣洩自己的情緒,提升幼兒自我情緒的調節和管理能力。提升幼兒的抗挫能力和獨立能力,避免包辦替代、過於溺愛。注重滿足幼兒的精神需求,而不僅僅滿足物質需求。
2、在學校層面上開展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學校教師需要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其次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不斷胡明拿提升自己的素養。在開展教學課程設計時,充分考慮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採用符合幼兒的教學方式,讓幼兒有興趣學、主動學。避免因課程難度超出幼兒的發展水平,導致幼兒產生挫敗感;在教學活動中關注每個幼兒,同時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幼兒的能力都能夠得到發揮,自身的價值得到體現;教學目標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避免重知識,而忽視情緒、情感、態度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學校要促進家園合作,創設機會與家長進行溝通、相互補充,形成合力,形成幼兒心理健康的統一戰線。
3、在社會層面上開展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社會要傳播科學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為家長和教師提供相關專業和科普的培訓。以避免幼兒園小學化這種違背幼兒發展的問題出現,為幼兒減負。
倡導社會對媒體創編和播放符合幼兒的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節目,為幼兒具有正向榜樣、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