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培養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培養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在工作之餘應該多多關心孩子,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孩子的能力是否出眾決定了未來的發展高度,家長們和孩子都不能忽視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下面我分享如何培養孩子心理健康方法。
創設良好環境
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系統的支柱,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起著導向作用。幼兒園環境包括實物環境、心理環境、語言環境等多層次、多側面的內容。應按照教育目的為幼兒提供新穎性、啟發性和引導性的設備、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調整環境時,也要經常豐富、補充和更替交換,以激發幼兒求知好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滿足幼兒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個幼兒感到安全、歡樂、自尊、自信,從而獲得成功。
如新小班幼兒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與之分開時,會有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同時有的幼兒看到別人哭他也哭、別人笑他也笑,情緒不穩定。這時,我們會給孩子們准備一些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比如色彩鮮艷的毛絨玩具等等,或者在教室里貼上幼兒與家長的照片,開設多個「娃娃家」活動區等,將教室裝扮成家的樣子。在日常活動中經常抱一抱、摸一摸幼兒,幫幼兒穿好衣物、脫鞋子,拍著幼兒睡覺,以動作、表情等各種方式向幼兒表示親近和愛撫,增強幼兒自身的安全感和對老師的信任感,使幼兒身心需要不斷得到滿足,這樣孩子就不會哭鬧,反而會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發揮游戲功能
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得到良好發展。
積極地正面引導
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及個體差異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目標,選擇適合的活動內容,並認真做好充分的准備,包括物質材料准備和知識准備。在教育活動中多用鼓勵的方法,因人而異地指導幼兒,使幼兒表現得自信、主動。
教師要廣泛搜集幼兒在幼兒園、家庭中有關的信息,善於發現幼兒的優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客觀、具體、明確地評價幼兒。如利用入園、離園、家訪、開放活動等時間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緒、行為等方面的表現,及時肯定幼兒的優點。
日常活動時經常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進步,對幼兒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引導幼兒少與別人比,多與自己比,既指出他優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兒正確地評價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
注意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點,我們在重視幼兒群體心理健康的同時,必須十分關注個體兒童的心理健康,實施個別教育。可以通過開展個別輔導的形式,對問題突出的孩子還要和家長聯系,咨詢專家,進行心理治療。
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也不能耽誤。孩子的成長沒有重復,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虎出生後雖然很調皮,卻很招人喜歡。特別是那張小嘴跟個小八哥似的,叫得鄰居的爺爺奶奶的臉上綻開了花。小虎也有讓人頭疼的地方,就是吃飯的時候會搗亂。有一次竟然把一隻玩具貓放進湯碗里,還說給小貓增加點兒營養。全家人一點兒沒喝,媽媽只能把湯倒掉。媽媽為此大發脾氣,把他關在陽台,還惡狠狠地說:「你怎麼就是屢教不改,我不管你了!」小虎哭著抱著媽媽的腿,卻被媽媽給拉開。看到媽媽不理自己,小虎就使勁兒地哭。媽媽為了教育小虎,就把他關在陽台上……當天夜裡,小虎被噩夢驚醒,還哭著要媽媽。
剛剛兩三歲的孩子,其實如此的做法是對孩子心靈的最大傷害。時間長了,容易使孩子形成膽小怕事、孤僻不合群的性格,甚至導致孩子產生心理疾病,如恐懼症。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兒童心理健康與人格發展的言行,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影響深遠。當前,在我國家庭和幼兒園中,教育者對心理虐待問題的嚴重性與危害性認識不足,警惕不夠,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孩子進行著種種心理虐待。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的話:「用精神的皮鞭抽打孩子的心靈,對孩子的傷害就更大了,因為皮鞭割斷了成人與兒童的精神聯系,也使家長和教師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希望每一位家長和幼兒園教師都能從精神上善待孩子?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環境中生活、學習、健康成長。
對於孩子的玻璃心,爸爸媽媽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粗暴地諷刺和挖苦孩子,應該正面引導,用談心的方法,以理服人;
2、孩子做錯了事,要幫助他找到錯誤的原因,而不要一味地責怪孩子;
3、對孩子的教育要適度,不要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4、當孩子取得成績和進步時,應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
孩子幼小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傷害,做家長的要時刻注意對孩子心理的正確引導,讓孩子沐浴在家庭愛的溫暖當中,為整個人生做好良好的精神鋪墊。
為了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精神上的鼓勵和溫暖,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
⑵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引言:家長如果想要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首先避免過度溺愛孩子,否則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認為別人都應該去無條件為孩子著想,就非常容易讓孩子養成自負的性格。其次家長千萬不要總是逼迫孩子做一些孩子做不到的事情,這樣是很容易讓孩子喪失自信心,變得自卑,性格內向,對於孩子的健康性格也會有一些影響。最後家長也不要總是去欺騙孩子,家長如果答應孩子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做到,否則也會讓孩子不信任家長,從而在長大之後可能會變成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最後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很多時候都是關乎父母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⑶ 孩子心理健康的培養,都有什麼方法
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那麼爸爸媽媽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心理活動。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讓孩子這樣做那樣做,但是卻並不給孩子解釋,也不尊重孩子個人的想法,這樣的教育方式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說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用正確的方式來給自己的孩子做好相關的教育,這對於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引導,而且也能夠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爸爸媽媽選擇了忽略孩子的聲音選擇了忽略孩子的想法的話,那麼小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總而言之爸爸媽媽應該盡可能的選擇用正確的方式來尊重孩子的成長,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著小孩子發育得更為完善一些,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