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腸道若是不健康,會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般來說,不覺得餓,我總是覺得我對什麼都沒有胃口。我們應該考慮到我們的腸道有一些症狀。也可能是患者的大便不正常,在早起排便時發現大便形狀,導致一些腐爛或變形的情況。這些情況可能表明一些患者存在脾胃不協調。這是脾胃虛弱的症狀之一。當病人照鏡子時,他會在舌頭上發現一些明顯的齒痕。健康人的舌苔應該非常薄和干凈。但是,如果患者有胃腸道虛弱,則會出現一些明顯的齒痕或黃膚色。
濕疹、牛皮癬和皮疹等皮膚問題是腸道健康不良的另一常見症狀。腸漏會影響皮膚健康。腸壁的內層將允許毒素和細菌進入血液並引起炎症。許多特應性皮炎患者會出現腸漏。如果你遇到濕疹或其他皮膚問題,你可能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治療腸道,這對皮膚健康也有好處。
2. 腸道健康重要嗎
德國國家科研機構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如果能治療疾病的物質都稱作葯的話,人體自身是可以產生一萬多種葯的!而這一萬多種葯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腸子中。一般的疾病靠這些葯完全就可以治癒」。
從這個意義上說,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自我修復系統,支持了整個生命活動,一點也不為過。
我們先從大腦和腸道(腸-腦軸)的關系說起。
研究發現,腸道里神經細胞的數量、類型和神經遞質都與大腦內的神經細胞極其相似。
所以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也稱「腸腦」。
大腦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決定,那麼「腸腦」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做決定。
比如說,中國人到了國外還是會去吃中國菜,這是依據腸胃的喜好來選擇食物,以往我們將這種現象歸結為「飲食習慣」。
2015年的《自然》雜志有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加拿大一次水災後,當地有些人因為喝了不幹凈的水導致了腸易激綜合征,出現了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在此之後的8年時間中,這些人出現了焦慮、意志的消沉的情緒。2016年在醫學界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過一個病例。有些白種人在吃了含有麩質蛋白的食物後,出現了腹痛、腹瀉、腹脹,繼而引發了大腦判斷異常,出現了妄想症,總是懷疑別人要害他。當然,這種情況在中國還是很少見的。
大腦和腸道之間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以下三類物質產生:
1.血清素,化學名稱5羥色胺。是從血清里發現的一種神秘物質,能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情緒。
2.腸道內的細胞因子,參與調控人體的健康狀態。
3.食物在腸道內產生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
德國弗賴堡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首次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實驗鼠腸道細菌可控制大腦內小膠質細胞的成熟過程及其功能。
小膠質細胞具有修復受損腦組織的特殊功能,被稱為「腦內醫生」。
多項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在帕金森氏症及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人員發現,在腸道菌群分解膳食纖維、奶製品等食品時,會產生一種短鏈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會作為信使物質,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大腦,幫助小膠質細胞快速有效地應對炎症反應。此外,常年便秘的患者,硫化氫進入大腦後會直接與大腦中的多巴胺受體結合,使多巴胺的結合利用率下降,導致腦神經元的傳遞受阻,使大腦出現萎縮,病人的認知能力大幅下降。
近10年來在醫學界著名的期刊上,發表過關於腸道菌群的一系列文章。
科學家們認為通過干預腸道菌群能明顯改變身體的狀態,比如肥胖、心情和很多生理疾病。腸道共生菌(益生菌)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博士後馬克•史密斯為美國122家醫院提供糞便微物,從中獲得的益生菌可以用於移植手術。1907年,俄國的諾貝獎獲得者梅契尼可夫提出,乳酸菌與長壽有關。
1933年日本的博士宮入近治發現了酪酸梭菌,酪酸梭菌是人體正常的細菌,會分解人體內的植物纖維,在腦-腸軸中,腸道菌群似乎是幕後控制者,會控制著人體的一些生理狀況。
腸道菌群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與人體共生的共生菌,是對身體有益的益生菌;
第二種是致病菌;
第三種是條件致病菌,稱之為兩面派,誰有勢力跟誰走,如果是益生菌佔有勢力,它們就不會造成危害;如果是致病菌占上風,它們就跟著一起興風作浪,導致身體出現病徵,如腹瀉、食物中毒等。
便秘的患者,常存在菌群失調的問題,宿便長期積存在腸道里,會誘發多種腸道疾病,包括結腸炎、結腸潰瘍、結腸憩室炎,甚至直腸癌、結腸癌等惡性疾病。
腸道和皮膚相互影響,最常見的疾病是食物過敏。
比如有的人在吃了蛋白質後,出現腹瀉、嘔吐,有時候也會影響到皮膚,如瘙癢、皮疹等。
在銀屑病研究中也發現,當腸道微生物失調時,患者容易出現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患者腸道中益生菌的數量是減少的、致病菌數量是增加的。
大腦和皮膚之間的相互影響。心理神經免疫學專家已經發現,緊張、壓力、睡眠等因素,會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直接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引起炎症,造成皮膚病,甚至心臟病。
比如,有些人因為失去親人,精神受到創傷,可以發生白癜風;有些人在股票暴跌後會出現斑禿;銀屑病患者在急性發作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這樣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大腦,導致大腦產生更多的壓力從而加重病情,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感染,進而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的異常,導致皮膚粗糙、雀斑、黃褐斑、痤瘡、臉色晦暗、沒有光澤等皮膚問題。
腸微生態不但直接影響其所在器官腸道的疾病,而且通過「腸肝對話」影響肝臟代謝和免疫等諸多功能,在多種慢性肝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毒素經大腸吸收通過門靜脈進入肝臟並到全身,造成肝臟解毒功能的負擔加重,導致肝功能降低,進而加速肝細胞的凋亡和變性。
其次,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大腸從宿便中吸收的氨不能被肝臟及時代謝,高濃度的氨透過血腦屏障後,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病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降低,並出現嗜睡、昏睡,甚至是深度昏迷的情況,臨床上稱之為肝昏迷。
腎臟和結腸都有助於調節體內的鹽和水的平衡。腎臟也扮演著次要的角色,排泄水溶毒素,這些毒素可能已經被腸道吸收,或者是腸道微生物代謝的結果。
如果濫用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腸道通透性改變,對腎臟來說尤其危險。
腸道內的微生物失調導致腸道毒素吸收量增加,免疫反應增強,並導致全身炎症,從而影響腎臟的健康,會導致慢性腎病。長期便秘患者中的部分氨在血液中會與水合成為尿素、肌酐等代謝產物。也會加大了腎臟的負擔,使腎臟的功能受損。一旦腎臟的功能被破壞,將會對人體的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造血系統形成嚴重的危害。
在美國退伍軍人的研究隊列中,共有 3,504,732 人 eGFR ≥ 60 mL/min/1.73m2(初始無慢性腎臟病),探討便秘與 CKD 的發生率、終末期腎臟病(ESRD)發生率和 eGFR 的變化的關系。
經校正年齡、性別、基線 eGFR、合並症等,與無便秘患者相比,便秘患者更容易發生 CKD,更容易發生 ESRD 和更快的 eGFR 下降。便秘的嚴重程度伴隨以上結局的風險增加。
結合4000多名患者的臨床研究及動物模型研究,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的研究人員第一次證實,腸道內的細菌可以改變血小板功能,及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一類血栓相 關疾病的風險。
重慶營養和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紅酒中的白藜蘆醇的,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從而減少心臟病的發生風險,該研究成果發表於mBio。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最新研究發現,消化道內的細菌群會影響人的體重、血脂和膽固醇水平,進而影響心臟健康。
研究人員稱,腸道菌群構成能解釋4%的高密度膽固醇水平差異,5%的體重差異和高達6%的甘油三酯水平差異。在考慮進年齡、性別和遺傳等因素之後,該影響依然存在。
該研究首席作者、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表示,腸道菌群甚至可以稱為「腸道內的心臟」。這一結果有利於幫助科學家研發防止心臟病的新療法,在新療法里腸道菌群可被視作「用葯」對象。
腸道功能下降,會大量累積有毒物質,毒素的積累大大影響身體各個臟器的功能,降低人體免疫力,嚴重影響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是亞健康狀態的根源。
人體的免疫系統,大約70%的免疫系統靠腸道控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體內的許多問題經常與消化問題和食物敏感有關。腸道問題可能導致過敏、哮喘、偏頭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
研究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殺傷細胞)的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的奧村康教授說:「許多免疫細胞都要等到身體發生了病毒感染之後才會被激活,而負責監視體內異常的NK細胞則不同,它會在發現目標的第一時間就迅速展開攻擊,排除感染病毒的細胞和剛生成的癌細胞,食用富含乳酸菌的食品,可以提高NK細胞的活性,維持日常的免疫功能。」
2017年《Cell Discovery》雜志在線發表了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尹芝南教授課題組題為「Long-term consumption of caffeine-free high sucrose cola beverages aggravates the pathogenesis of EAE in mice」的研究論文,研究揭示了長期攝入高糖飲料,可影響腸道,對小鼠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