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一天的生活規律應該是怎樣的
將健康生活方式規納為四句話: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專家教授認為,如果能遵從這4項要求,就人群總體而言:高血壓能減少55%,腦卒中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壽命能延長10年,生活質量將大大提高,實踐中幾乎所有長壽者都能做到這四條。
●6:00-8:00
從清晨開始荷爾蒙分泌量增加,而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分泌量則明顯減少,人體蛋白質合成受到抑制。
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8:00-12:00
肌體代謝最為旺盛,皮膚的機能和活力逐漸氏早沖達到高峰,應激能力強,工作效率高。
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12:00-15:00
午後肌體逐漸產生疲倦感,血液循環集中於消化系統,皮膚血液流量減少,對各種富含營養物質的護膚品殲殲吸收能力比較弱。
●15:00以後
由於食物經過消化,微循環改善,組織含氧量升高,皮膚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逐步增強並達到高峰。這段時間最適宜到美容院作專業皮膚護理,還可配合健美操與健身等運動。
●晚上8:00-11:00
肌體和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降低,面部神經末梢及表情肌開始疲勞,眼周及下肢容易出現水腫。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上11:00-5:00(次日)
根據醫學專家的研究,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在晚上11時至凌晨5時處於最低水準,但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大量增加,此時細胞生長和修復最為旺盛,細胞代謝峰值增高,細胞分裂速度比平時快7-8倍,因而肌膚對營養性護膚品的吸收力加強。
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回答者: bodxm - 初入江湖 二級 2009-2-8 12:33
建議你七個小細節能毀掉你的身體!
有些人很注意養生保健,但在生活習慣上卻存在一些誤區,像下面這些「亡羊補牢」的做法,不是尤未為晚而是為時已晚了,這已經對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
餓了才吃:
生活中許多人不是按時就餐, 且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餓」。其實,食物在胃內僅停留4-5小時,感到飢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這時會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潰瘍。飲食規律、營養均衡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不了解渴了是體內缺水的反應,這時再補充水分為時已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生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成年人每天需飲水1500毫升左右。晨間或餐前一小時喝一杯水大有益處,既可洗滌胃腸,又有助於消化,促進食慾。據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便秘、尿路結石的患病率明顯低於不常飲水的人。 累了才歇:
許多人誤以為累了是應該休息的信號,其實是身體相當疲勞的「自我感覺」,這時才休息已為時過晚。過度疲勞容易積勞成疾,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疾病乘虛而入。不論是腦力還是體力勞動者,在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後,都要適當的休息或調整。
困了才睡:
睏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才去睡覺。按時就寢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人的一生約有1/3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成定時睡覺的習慣,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才能維持睡眠中樞生物鍾的正常運轉。
急了才排:
很多人只在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寧願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重吸收,可導致「自身中毒睜蠢」。因此,應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以減少痔瘡、便秘、大腸癌的發病機會。
胖了才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日逐增加。導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而這幾種誘因完全可以在體重超標之前加以預防,如控制飲食,防止暴飲暴食,調整飲食,加強體育鍛煉。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理想的減肥葯,因此,減肥不如防止肥胖。
病了才治:
疾病應該以防為主,等疾病上身,已經對身體造成危害。疾病到來時都是有信號的,比如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疾病的前奏。平時應該加強鍛煉,提高自身抵禦疾病的能力,感到身體的亞健康,就要引起注意,要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養生要從青年開始
談到養生,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那是老年人的事,至少也應該是退休以後的事。
據有關資料統計,近年來,40歲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大幅上升,男大於女,常見的死亡原因有:心肌梗死、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而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也趨於年輕化。
為什麼中青年人就患上了老年病?其主要原因就是中青年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無規律、飲食不合理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延遲這些疾病的發生,必須做到預防為主。中青年時的過度消耗與透支,可使組織器官提前衰老,過早地發生老年病,等到六七十歲時才開始養生,已經太晚了,各臟器組織的衰老已不可逆轉。所以說養生要從中青年開始。中青年該怎樣養生呢?
*生活要有規律
談到生活規律,就是指一天安排要形成良好的規律,如起居有常,根據每個人習慣早睡早起,或晚睡早起,以不睡懶覺為好。一日三餐要定時,如早餐6點半,午餐12點,晚餐6點半應相對固定。可根據一年四季適當調整起居飲食時間,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順應四時」。生活有規律可以使人體各個系統功能較為正常,有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使人有充沛的體力去工作。
冬季應該早睡晚起----傳統養生學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其生命活動就要與大自然的變化保持一致,需要根據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而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規律,以順應自然,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思想。
*飲食要合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極大豐富,工作、社會交往頻繁,一些人外出就餐機會增多,這樣極易造成飲食的不合理。如暴飲暴食、食無定時、食無節制、挑食偏食,日久就會造成營養過盛,或營養素的不均衡,從而出現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多種飲食不合理造成的疾病。中醫說,「高粱厚味,足生大疔」,說的就是多食肥甘厚味,可使人生瘡長疔。過量飲酒可造成ā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硬化。所以要想飲食合理,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家吃飯,因為家裡可根據身體情況做到營養合理,葷素搭配,食量適度。人到中年後,要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如牛奶、雞蛋等)、低脂肪。這樣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或延遲一些中老年性疾病的發生。
巧食五味 科學養生----人們的口味千差萬別,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中醫養生認為,為了健康,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該均衡進食。
*堅持適當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如何運動,運動量多大為宜,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科學把握的。我認為最好的運動是散步,這是大多數人都容易做到、容易堅持的。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等因素選擇步行的長度,一般來講,路程以3~5公里為宜。晨起或晚飯後均可進行。散步是有氧運動,好處很多:有助於消化系統,對慢性胃炎可起輔助治療作用;防止腿腳的退化;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壓;還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質量等。對於中青年人來說爬樓梯也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工作或生活在高層建築的人,可選擇逐漸增加的方式鍛煉,如先爬3層,一個月後增加1~2層,逐步增加至10層左右,每天爬2~3次,同樣能達到鍛煉目的。當然,40歲以上的人最好不要爬樓梯,因為年齡偏大,關節過多負重可促進老化。
現在有一些人因為工作忙,每周只能抽出1~2小時運動,這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還是要選擇易掌握、易堅持的運動項目。
人們都知道體育鍛煉對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調節和興奮大腦神經中樞,增強和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運動還可以增加飲食,提高睡眠質量。但在鍛煉身體的時候,要把握好鍛煉前、鍛煉中和鍛煉後這三個環節,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最佳效果。
② 如何健康的生活呢
一、影響長壽的原因
1、不食早餐
危害:嚴重傷胃,使你無法精力充沛地工作,而且還容易「顯老」。
建議:早餐食物盡量做到可口、開胃;有足夠的數量和較好的質量;體積小,熱能高;制備省時省力;在食物的選擇上要注意干稀搭配,葷素兼備。如果時間真的趕,可以帶些餅干什麼的充飢。
2、晚餐太豐盛
危害:傍晚時血液中胰島素的含量為一天中的高峰,胰島素可使血糖轉化成脂肪凝結在血管壁上和腹壁上,晚餐吃得太豐盛,久而久之,人便肥胖起來。同時,持續時間通常較長的豐盛晚餐,還會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物鍾,容易使人患上失眠。
建議:
第一,晚餐要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第二,晚餐要素吃。晚餐一定要偏素,尤其應多攝入一些新鮮蔬菜,盡量減少過多的蛋白質、脂肪類食物的攝入。
第三,晚餐要少吃。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給的熱量以不超過全日膳食總熱量的30%。
3、進食過快
危害:加重腸胃負擔,導致肥胖。進食速度過快,食物未得到充分咀嚼,不利於口中食物和唾液澱粉酶的初步消化,加重腸胃負擔;咀嚼時間過短,迷走神經仍在過度興奮之中,長此以往,容易因食慾亢進而肥胖。
建議:應該細嚼慢咽,預留多點時間用來進餐。
4、飲水不足
危害:導致腦老化;誘發腦血管及心血管疾病;影響腎臟代謝功能建議:多喝水,勤上洗手間。
5、果蔬當主食
危害:造成人體缺乏蛋白質等物質,營養失衡,甚至引發疾病建議:在使用水果當主食的時候,首先要看看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
6、餐後吸煙
危害:飯後吸一支煙,中毒量大於平時吸十支煙的總和。因為人在吃飯以後,胃腸蠕動加強,血液循環加快,這時人體吸收煙霧的能力進入「最佳狀態」,煙中的有毒物質比平時更容易進入人體。
建議:全面戒煙。
7、保溫杯泡茶
危害:茶葉用80℃左右的水沖泡比較適宜,如果用保溫杯長時間把茶葉浸泡在高溫的水中,就如同用微水煎煮一樣,會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使茶香油大量揮發,鞣酸、茶鹼大量滲出。
建議:換杯子泡茶。
二、如何健康生活
1、合理膳食
我國營養學會根據國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則包括:「食物要多樣、飢飽要適當、油脂要適量、粗細要搭配、食鹽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飲酒要節制、三餐要合理。」這些原則如能長期遵守,就一定能達到合理營養的要求。
2、規律起居
我們的生活起居必須「有常」,堅持按時作息,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有規律的生活制度,盡量使工作、學習、休息、睡眠等活動保持一定的規律,不違背人體生理的變化規律,並與大自然的活動規律相適應,順應生物鍾的要求。這是保證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重要保健方法。
3、保證睡眠
睡眠是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好的.睡眠對恢復體力、增強智慧、保證健康十分重要。沒有睡眠就沒有健康。睡眠是機體自我保護的重要生理功能。睡眠不僅能使身體得到休息,恢復體力,還能讓大腦得到休息,恢復腦力。睡眠時,植物神經系統能集中精力完成消化吸收、營養和能量的轉化儲備等工作。某些內分泌功能在深睡時變得更加活躍,如生長激素、松果體素的釋放增加等,免疫系統也可以在熟睡中得到強化。通過睡眠,人們能夠獲得全身心的休息、恢復和調整。科學家認為,如果你希望自己健康,就必須重新估價睡眠對健康的作用。
4、勞逸結合
適度的緊張工作有利於健康,而過度勞累則有損於健康。
5、性愛和諧
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增強免疫功能,緩解疾病疼痛,解除緊張情緒,調節心理平衡,對促進身心健康有作用。為了健康就要重視性愛和諧,經常保持性愛和諧。
6、戒煙限酒
眾所周知,吸煙對人體健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酗酒對人體的危害是勿庸置疑的,但適量飲酒有保健作用也是肯定的。
7、適量運動
運動作為一種健身方法,就要講究科學性,根據各人的不同身體狀況,年齡、性別、職業、有無慢性疾病,愛好,生活習慣、經濟條件、家庭或社區的健康設施等情況,來選擇運動項目,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才會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
8、心理平衡
人的健康除了身體健康外,還應包括心理健康與社會交往方面的健康,二者缺少哪一個都是不完整的。
③ 請問怎樣做到健康生活
飲食健康。民以食為天,飲食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想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在飲食方面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分油膩,不吃垃圾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這樣才能做到健康飲食健康生活。
第二,睡眠充足,睡眠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只有睡眠充足我們才能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
第三,精神健康。想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思想健康精神健康也是十分重要,只有全身心的健康才有擁有一個完全健康的生活。
保持鍛煉的好習慣。堅持鍛煉可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抵禦病毒入侵。鍛煉還可以減壓,當壓力大的時候,跑步是一個不錯的減壓方法。
鍛煉能減肥瘦身,讓自己變得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要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作息規律,合理安排睡眠和膳食。不抽煙,少喝酒,合理運動。通過有規律的生活,堵住疾病纏身的通道。用合理的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自身肌體的免疫力。生理上注意做到,無病防病,有病治病,早防早治。
打造健康的心理,要學會自我減壓,通過談心交流等方式,及時疏解自己的消極情緒。切不可讓郁悶的情緒占據自己的頭腦和心靈。用陽光、熱情的態度對待瑣碎繁雜的生活,讓快樂始終伴隨自己。
當一個人能夠把健康的人格、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集於一身時,那他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
④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健康的生活方式具體如下:第一、早睡早起,做運動,按時規律作息,不熬夜。第二、盡量在飲食方面保持健康狀態,不要暴飲暴食,各種蔬菜、水果、糖、蛋白質等搭配比較均衡。第三、不過多飲酒,飲酒會造成肝臟損傷。第四、不抽煙,因為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戒煙限酒。第五、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注意適當增加運動,比如進行有氧運動跑步,一周跑步150分鍾以上,每天跑步30分鍾以上。第六、健康的心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標志之一,即有一個健康陽光的心態。
⑤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具體到每天的安排。
7:30:喝一杯水。水是身體內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
7:30―8:00:在早飯之前刷牙。在早飯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齒的腐蝕,因為刷牙之後,可以在牙齒外面塗上一層含氟的保護層。要麼,就等早飯之後半小時再刷牙
8:00―8:30:吃早飯。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早飯可以吃燕麥粥等,這類食物具有較低的血糖指數。
8:30―9:00:避免運動。在早晨進行鍛煉的運動員更容易感染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在這個時間的功能最弱。
9:30:步行鍛煉一小時
10:30:如果你使用電腦工作,那麼每工作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3分鍾。
11:00:吃點水果。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個橙子或一些紅色水果,這樣做能同時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3:00:在麵包上加一些豆類蔬菜。你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並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烘烤的豆類食品富含纖維素,番茄醬可以當作是蔬菜的一部分。
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每天中午午休30分鍾或更長時間,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幾率會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於心臟健康。
17:00―19:00:鍛煉身體。根據體內的生物鍾,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
19:30: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晚飯應該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質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21:45:看會電視。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但要注意,盡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23:00:洗個熱水澡。體溫的適當降低有助於放鬆和睡眠。
23:30:上床睡覺。如果你早上7點30起床,現在入睡可以保證你享受8小時充足的睡眠。
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記住身體健康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你的生活,讓你的人生豐富多彩!
⑥ 健康生活方式有
一、飲食方面:健康的飲食習慣能夠為我們減少很多疾病困擾,而且飲食是影響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營養不足或營養不平衡是產生多種疾病的誘因,盡量避免攝入含糖飲料,平時少吃牛肉、羊肉、豬肉等以及其他加工肉類。食物的種類要多樣,吃飯八分飽,適當的搭配油脂,三餐規律。
二、起居:起居也稱作息,合理的安排起居作息,有利於養成健康的生物鍾,作息要定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早睡早起,少熬夜。
三、勞逸結合:適當的緊張工作有利於身體健康,還能調動你的積極性,而過度勞累則會影響身體健康,長期處於疲憊狀態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還會引發疾病,如肩頸酸痛、腰間盤突出等。
四、每周適當運動。老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不管老人小孩,運動都是生命的基礎。運動可以給身體帶來很多好處,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心肺功能等。
五、補水:水是生命的源泉,人體對水的要求僅次於氧氣,如果我們的身體水分不足,一旦喪失水分的20%,就沒辦法維持生命。每天喝水能為生命補充所需要的水分,同時幫助消化,排毒養顏,平衡人體體溫。
⑦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表現為生活有規律,沒有不良嗜好,講究個人衛生、環境衛生和飲食衛生,講科學、不迷信,平時注意保健,生病及時就醫,積極參加有益的健康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等。目前比較公認的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4個方面。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指能提供全面、均衡營養的膳食。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食物多樣,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營養平衡,促進健康的目的。
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定時定量,早飯要天天吃,並且營養充足,午飯要吃好,晚飯要適量。不暴飲暴食,不經常在外就餐。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補充,可以合理選用。要少吃油脂高、過甜、過鹹的食物。
水是一切生命必須的物質,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對人體的健康帶來危害。成年人每日最少要喝1200毫升的水(約6杯),飲水應少量多次,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水,飲水最好選擇白開水。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不但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體重,還能夠降低患高血壓、中風、冠心病、Ⅱ型糖尿病、結腸癌、乳腺癌和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適量運動還有助於調節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壓力,緩解抑鬱和焦慮症狀,改善睡眠。
要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於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最好進行30分鍾中等強度的運動。
戒煙限酒
吸煙有害健康,每一個吸煙的人都應該戒煙。飲酒不宜過量,即使飲用也應盡可能飲用低度酒,並將飲酒量控制在適當的限量以下。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即能夠恰當地評價自己,應對日常生活的壓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學習,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有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將目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等,都有助於個體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