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保持有哪些方面

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保持有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2023-05-23 02:13:37

Ⅰ 教師如何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承載著教書育人特殊的使命和重大的責任,面對著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下一代的心理健康狀況,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作為教師個人如何保持自我的心理健康呢?我認為有以下四點:

1、參加體育運動,保持心情的愉悅。

無論哪種體育運動,游泳、打球、騎車、徒步------每天都有30分鍾以上的體育鍛煉,令你感到開心、放鬆。長期鍛煉讓你更加健美,對自己的容貌更加滿意,進而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

運動激發大腦分泌內啡肽並提高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能提升情緒感受,運動可以提升大腦額葉和海馬的活動性,這兩個區域都與情緒調節有關。

不要因為工作忙,家庭事多等作為理由和借口,每天抽出運動的時間,會讓自己心情舒暢,身體健壯,身體健康是提升心理健康的基礎,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抗挫折、抗壓力的能力就強!

2、擁有一個藝術興趣愛好,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品味。

一個人擁有一個這樣的一個興趣愛好,可以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比如:彈琴、唱歌、跳舞、看書、寫詩、寫頭條、悟空問答、編織、做手工、旅遊、攝影------

積極的行為產生積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才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通過興趣愛好,轉移自己的不良的情緒,宣洩不良的情緒,轉化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中。

3、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教師享受職業幸福的關鍵。
美國積極心理學家馬丁.賽里格曼研究,一個人幸福的關鍵來源於他的人際關系是否和諧、融洽。

教師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人際關系的順暢尤其顯得重要。教師從事育人的工作,人際關系融洽才能達到教育效果的最優化和最大化。

家庭關系和睦:教師也是普通人,家庭中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諧、美滿是一個人幸福的根本。所以,我們要營造好自己家庭的關系,不要因為工作忙,忽略了老公、孩子、也不要因為工作忙而錯過了孝順老人的機會,只有家庭關系和睦、融洽,教師的工作才會有動力。

Ⅱ 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

(一)端正認知

1.樹立正確的自我概念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於教師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並且,教師自己心裡也有「一桿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著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

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准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於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並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正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知識的積累是分不開的,前面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與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關。所以教師應多學習,多接受新知識,以加強自身修養。

教師也可以堅持收集有關他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資料。這些資料不僅能用來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而且能使教師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目標。教師對自己教學方法的利弊了解越深,越了解學生是否接受這些方法,就對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認識就更客觀,自我概念就越堅定,評價工作就做得越全面,他對自己也就更自信。

2.正確認識和對待失敗

自我維護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調整的能力,從職業中獲得滿足和樂趣的能力,免於患上神經過敏性焦慮的能力。而教師對失敗的看法是自我維護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為教師是心理上「開放」的職業,失敗和過錯發生的機率就特別大。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經歷,關鍵是看怎麼去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失敗。如果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失敗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減少壓力和焦慮的來源,更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個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充滿信心的老教師對學生家長和社會上其他人員對課程提出的不同意見會處之泰然。與教育界之外的人談論關於課程的時候,他心態平衡,語氣堅定,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教師,他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對問題的直接接觸更多,因而對整個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觀的把握。他從實際工作中建立起來的安全感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學生對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為他幫助差生並真的使其成績上升,因為他客觀地知道教學中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正是因為他能接受這些失敗,並從中總結經驗,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來勇敢面對失敗。

3.換個角度想問題

客觀地講,教師是無法滿足別人以及他自己對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許多期望,包括教師自己對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極端的。比如,一位數學老師或許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完全掌握某節課所教的數學理論,他也知道有許多他所無法控制的因素使這種希望不能實現。然而,在整年的數學教學中,他都懷有這個希望,而且,他的行為也表現出似乎這個目標是可以達到的。但是,他也許會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調整。他不再幻想張三和李四能學得一樣好,畢竟他們的數學抽象能力相差很多。而且,班上還有幾個學生似乎根本就沒想學數學。當然,他仍然很關心這些學生並給他們一定的壓力,讓他們知道,他希望他們努力學習,需要的話他會盡力給予幫助。

那麼,期末考試的結果是,班上有60%的學生很好的掌握了數學理論,20%多的學生可視為勉強過關,還有幾個根本就沒弄懂。他失敗了嗎?這有賴於他對「失敗」的主觀看法。有兩種可能,他或許對自己非常苛刻,覺得遠遠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或許會對自己感到滿意:我已經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得很好了。

採取先前想法就會有挫折感,體驗到不安、焦慮等負性情緒,而採取後一種想法卻能心安理得地繼續工作。這里想說的是,教師應該正確的認識和評價生活中所謂的「失敗」。很多時候,這種失敗實際上只是教師個人主觀上體驗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觀的。

教師有時可以改變思維方式,換個角度考慮問題,也可以說是適時當一下阿Q。比如許多教師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班上某個學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學校的處分。其實,教師不必因此而過分內疚自責,正如教育心理學者張春興所言,有些學生問題的「病因根植於家庭,病象顯現於學校,病情惡化於社會」,並非僅僅是教育失當那麼簡單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師只要盡到了責任,就可以問心無愧。

(二)調適情感

1.情緒控制

情緒控制指個體對自身情緒狀態的主動影響。這里主要講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泄在學生身上。教師覺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氣發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學生身上,因為學生常常就是讓他們受委屈的「罪魁禍首」之一。本來,適當地刺激一下搗蛋學生的自尊對矯正學生的問題行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師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很難把握好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傷害學生,也破壞了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師是因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煩躁,並且因此而斥責學生,學生們是能夠意識到的。他們不僅不願再尊重教師,聽教師的`話,還可能會報復教師。

情緒控制的方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從認識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緒的原因,看自己的反應是否合理、是否適度;從情緒本身方面控制可能發生的沖動行為,採用合理或間接手段適當疏導。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緒激動時不要批評學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氣和地冷靜處理問題時再批評學生,防止過激言行。在這方面,如果調整得法,可以化消極被動情緒為積極主動的建設性行動,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說的升華。

2.合理宣洩

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洩,容易造成心身的緊張狀態。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洩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著手。「心」方面如在適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或寫日記。「身」方面如劇烈的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等等。還可以出門旅遊,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從其它地方尋求滿足感

如果教師覺得在學校中無法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試著在教室以外尋求成就感。培養一項有創造性的愛好,比如集郵、寫作等等,是一個好方法。個體能夠隨這些愛好的深入而體驗到滿足。

另外,教師應努力營建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美滿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進個體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能在個體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緩減個體的心理壓力。這一點對於中小學教師尤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擾、受到壓力的教師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在工作中本應體驗到而沒有體驗到的滿足感就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彌補。而沒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師很難在工作之外獲得情感上的舒緩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產生孤獨、憂郁等消極情緒,不利於心理健康。

(三)改變行為

1.角色學習

角色學習是預防焦慮的途徑之一。當多種角色發生沖突時,當教師已分不清自己是誰的時候,焦慮就容易產生。事實上,教師適應職業生涯的主要問題就是學會扮演好合適的角色。在新教師參加工作的頭幾年裡,幾乎把時間都花在教師這個新角色的學習上。當教師開始覺得他所扮演的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適時,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他的焦慮水平就會減低。因為這時,即使面對在教學工作中不得不面對的各種情況時,教師也知道該做什麼,該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學生。新教師的許多焦慮之所以會產生,大多是因為他們不能預料將發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處理。通過職業角色學習,可以減輕或消除教學情境的這些不確定因素和難預測性。這樣,角色學習也就幫助教師消除或降低了教學中可能會產生的焦慮。

當然,角色學習也有它的弊端:一些教師太依戀於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即現在所使用的教學法、所採用的教材、所例行的程序而不願嘗試新的方法,接受新的思想。事實上,他們是害怕如果放棄已經證明可行的方法(雖然這些方法也許效率不高),他們會再一次體驗曾體驗過的焦慮。如果學校領導強行執行新的教學手法,教師很有可能會產生焦慮、煩躁、無奈、甚至怨恨等消極情緒。

2.個別或集體討論

與其他眾多的教師進行討論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有效途徑,也是減輕壓力和煩惱的好辦法。人們甚至教師自己往往都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是無所不能的。所以許多教師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情願壓抑自己的情緒,在強烈的心理壓力下繼續工作,也不願與其他人討論問題或是尋求幫助。他們害怕(有時這種害怕也不是全無道理)承認自己在教學中有困難,教學工作有待改進就等於承認自己能力不夠或教學失敗。

其實,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有困難,沒有人是樣樣精通、無所不能的。與同事交流討論不僅是解決問題、增加工作經驗的好方法,而且也是獲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徑。

3.堅持鍛煉

前面曾討論過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關系,身體健康能促進心理健康,因此,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生理疾病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過,教師在體育鍛煉時應注意量的問題,不要適得其反,因疲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4.尋求專業幫助

尋求專業幫助在這里主要是指教師在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時應尋求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能提高教師的理解力,使他們和學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傑西德(Jersild,1962)等曾對來自小學、中學和大學的111名接受過心理治療的教師進行了調查,以研究心理治療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結果表明,95%的教師認為心理治療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學生;89%的教師認為心理治療使他們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敵對、慍怒、反叛情緒的學生,並能更好地教育他們;73%的教師認為心理治療提高了他們走近那些畏縮、難以接近的學生的能力。接受調查的教師還說心理治療使他們更喜歡自己的同事和夥伴,更喜歡本職工作。

傑西德研究中的許多被試都有這樣一種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標應是幫助兒童和青少年發展自我認識能力。當然,對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了解更深的教師對和學生的關系就更敏感。能意識到自己的敵對感、內疚感和焦慮的教師能理解這些沖突在他的學生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能更好地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和指導。傑西德研究中89%的教師指出,心理治療使他們在幫助學生處理個人問題時能更好地判斷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不僅僅是教師,各行各業的人都正逐步認識到,心理治療,不管是短期的還是連續的,都能幫助他們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療,人們就會把它與精神病掛鉤。但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求助於心理治療的教師是誠實、有勇氣、願意進步和發展的教師。要一個被心理問題所困擾的教師硬撐著低效率地工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其結果很有可能是教師把他的消極情緒投射到他所教的學生身上,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Ⅲ 怎樣才能有效地維護與促進教師心理健康呢

要想有效地維護與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我認為要通過以下幾點。

第一,認同教師的職業角色。教師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特徵,按照角色期望和角色規范的要求做好本職工作,具體表現為安心教育工作,熱愛教育工作,能積極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並由此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免除不必要的職業恐懼與憂慮。

Ⅳ 如何保持教師心理健康

1.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
教師應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做好工作上,突出生活的主題,從學生的點滴進步中體驗成功。不良的情緒波動往往與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有關,並根源於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教師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結合工作實際,按教育規律辦事。對待未成年人應該允許犯錯誤,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對於學生出現的一些不合自己主觀意願的現象要給予理解,以寬容的態度,採用適當的方法幫助他們進步。

2.增強自我心理保健意識,善待自己,幫助自己
教師要有自我保健意識,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時刻牢記心理健康要靠自己來維護,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一切外在的幫助都是間接的,都只能靠個人的自我調整才能起作用,心理醫生能做的也只是指導我們自己幫助自己。因此,我們要善待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維護心理健康。

3.正確認識自己,對待自己
教師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不要給自己提出不現實的目標。既不能自負,也不能自卑;既不因他人的評價而影響自己的情緒,改變飢鍵自己的人生觀,彎肢盯世界觀和處世原則,沒有必要為取悅他人而過分自責和違心行事。對待別人不埋和要太苛求,更不能企圖控制別人,做到謙虛謹慎。

5.提升自我,增強自信心
心理健康的維護策略和調節技巧不勝數舉,遇到煩心事你也許 可以信手拈來一個良方為自己的健康服務。但治標不治本,如果一個人一事無成,事業、家庭和身體健康全面處低谷,做任何事都沒有自信,不管你運用多麼高深的技巧都無濟於事。

Ⅳ 談談教師自身是如何維護心理健康的。

談談教師自身是如何維護心理健康的 1、正確認識自我,保持樂觀心態。心理健康首先反映在一個人健康的人生態度上,正確的認識自我,是心理健康自我維護的第一要義。因此,教師應該正確的認識自我,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自我概念,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確地對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了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在正確認識自我後,還要保持樂觀心態,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面對工作的不順、家庭的不和、人際關系的緊張、領導或同事的誤解等問題,教師應該保持樂觀心態,學會用微笑面對,以真誠對待,盡量避免正面沖突,改善不利於心理健康的客觀環境。 2、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適當的心理調適方法。教師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識,要認識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維護,一切外部的幫助都是間接的,心理醫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來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合理宣洩是教師調整心理的重要方式,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復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因此,教師千萬不要把不良情緒悶在心裡,要及時地宣洩出來。合理宣洩情感的方式很多,如,在適當的環境放聲大哭,向親密的朋友及時傾訴,咨詢心理醫生,寫日記傾吐,或者參加打球、唱歌、跳舞等文體娛樂活動,都可使緊張的情緒趨向緩和。只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健康的教育,快樂的教育。 3、注重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興趣愛好與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密切的聯系。教師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不僅可以在教學中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還能使教師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它還可以陶冶教師的思想情操,消除教師的疲勞,解除教師的苦悶,可以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有利於良好情緒的保持和培養,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大有益處。另外,教師可以利用雙休日、假期及茶餘飯後走出家門、校門,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培養一項或幾項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使自己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身心得以鍛煉、娛樂,釋放心理負荷。從而在工作中能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從課余活動中獲得滿足和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4、處理好人際關系人不可能離開社會而獨立生存,與人交往是個體社會化的必經之路,人際交往具有心理感染、滿足精神需要、維護心理健康的功能。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教師要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應樂於合群,善於交往,調節人際關系。應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集體活動,掌握交往技巧,增強與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的交往,在家庭和社會上敬老愛幼,與親戚朋友和睦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要善於溝通感情,促進彼此心理相容。特別是與同事相處,要排除嫉妒心理,採用"自省"的方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以他人為鏡,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調節和改善人際關系。 5、堅持一定量的鍛煉,保持身體健康身體健康能促進心理健康,因此,教師要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生理疾病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過,班主任在體育鍛煉時應注意量的問題,不要適得其反,因疲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總之,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社會的廣大關注,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也只有當教師帶著陽光心理走進課堂,才會有更好的教學質量。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的方法很多,如迴避法、幽默法、向親友傾訴法、心理咨詢法等等,當困境和心理壓力出現時,教師要學會自我維護,要及時有效的化解煩惱,才能不被煩惱纏繞,從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育者。

Ⅵ 如何維護和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

一、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
造成教師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所承擔的多重角色所帶來的心理沖突是造成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原因。教師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師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活動的管理者;學生的朋友、心理治療者;人際關系的交往家,需要與其他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打交道;同時,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多方位的角色轉換容易造成教師的心理矛盾和沖突,造成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針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我認為:
1.加強角色學習,樹立正確的角色認知和自我概念。
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需要根據時代特徵與教育對象的特點對教師職業角色作出必要的調整。在看到教師職業角色轉變的同時,教師本人需要弄清這些轉變的真正含義,樹立正確的角色認知,預防角色焦慮。角色學習是預防焦慮的途徑之一。當多種角色發生沖突時,當教師已分不清自己是誰的時候,焦慮就容易產生。事實上,教師適應職業生涯的主要問題就是學會扮演好合適的角色。在新教師參加工作的頭幾年裡,幾乎把時間都花在教師這個新角色的學習上。當教師開始覺得他所扮演的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適時,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他的焦慮水平就會減低。因為這時,即使面對在教學工作中不得不面對的各種情況時,教師也知道該做什麼,該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學生。新教師的許多焦慮之所以會產生,大多是因為他們不能預料將發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處理。通過職業角色學習,可以減輕或消除教學情境的這些不確定因素和難預測性。這樣,角色學習也就幫助教師消除或降低了教學中可能會產生的焦慮。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認知活動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基礎。教師不合理的認知,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會導致教育行為上的偏差,進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經常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不合理認知有:對教師職業的錯誤看法。認為教師社會地位虛高,經濟地位實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職業;錯誤的學生觀。認為學生都難管,把學生的頑皮和違紀行為看成被家長寵壞或本性頑劣,而不是偶爾的過失或成長中的問題,不把學生看成是獨立自主的發展個體;錯誤的人才觀。部分教師認為,只有學習好的學生才是天才,因而對他們總是高看一眼,而對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則打心眼裡瞧不起,由此在不經意中對他們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對待。以上不合理認知,是教師產生不良心態的主要思想基礎,必須引起重視並予以改正。
3.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和樂觀的心態
中小學教師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格不是天生與之俱來的,它來自社會實踐在克服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難逐漸形成的。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格能促使教師在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前保持樂觀開朗平靜的心態,積極穩定的情緒,煩不躁、忙不亂、勝不狂、敗不餒,冷靜地解決一切不愉快的問題。這是中小學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必要的前提。
「一個人是對的,他的世界也是對的」。樂觀的心態是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樂觀的心理狀態是促進教師身心健康的一劑良葯。在現實工作中、生活中教師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時會陷入煩惱、苦悶、憂慮之中,如果心態得不到及時的調節和疏通,這容易引起強烈的心理沖突,引發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因此,教師應該笑對困難有一種「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從容不迫的精神風貌。這樣才能有機會恢復心理平衡,才不能被紅塵的是是非非所淹沒、所煩惱、所憂慮,永遠以樂觀健康的心態面對人生。
4.要學會情緒控制,合理宣洩、放鬆。學習心理學常識,調節心理,保持平衡。
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泄在學生身上。情緒控制的方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從認識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緒的原因,看自己的反應是否合理、是否適度;從情緒本身方面控制可能發生的沖動行為,採用合理或間接手段適當疏導。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緒激動時不要批評學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氣和地冷靜處理問題時再批評學生,防止過激言行。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洩,容易造成心身的緊張狀態。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洩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著手。「心」方面如在適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或寫日記。「身」方面如劇烈的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等等。還可以出門旅遊,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等等。
5、 加強身體鍛煉,養成良好的生理健康習慣
人的身體健康與人的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健康的心理寓於健康的生理,健康的體魄,它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礎。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必須養成良好的生理健康習慣,應注意以下三點:注意腦力的勞逸調節;加強腦的營養;加強身體鍛煉。不過,教師在體育鍛煉時應注意量的問題,不要適得其反,因疲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教師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和推動者,其心理健康狀況將直接影響其教育職能的實現、教育價值的體現,關繫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敗,關繫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不容不忽視的問題,應當引起教育部門乃至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

Ⅶ 教師如何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如何維護自己的心理高芹健康?

一、端正認知:

1、樹立正確的自我概念。

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

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為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

2、正確認識和對待失敗。

教師是“開放”的職業,失敗和過錯發生的機率特別大。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經歷。如果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失敗就是成功之母。

當學生、家長、社會其他人員就教育教學提出不同意見時,教師應該坦然接受對方的正確批評和合理建議。

3、換個角度想問題。

教師應該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生活中的“失敗”,很多時候,這種“失敗”實際上只是教師個人主觀上體驗到的挫折,不一定客觀。

有時,教師需要改變思維方式,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正如教育心理學者張春興所言,有些學生問題“病因根植於家庭,病象顯現於學校,病情惡化於社會”,並非僅僅是由教育失當造成的,教師只要盡到了責任,就可以問心無愧。

二、調適情感。

1、情緒控制。

情緒控制指個體對自身情緒狀態的主動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泄在學生身上。

情緒控制的方法有兩點:

(1)從認識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緒的原因,看自己的反應是否合理、適度。

(2)從情緒本身控制可能發生的沖動行為,乎中採用直接或間接手段適當疏導。例如反復提醒自己不要有過激言行。

2、合理宣洩。

情緒宣洩方法有“身”,“心”兩個方面。“心”的宣洩,如在適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寫日記或給自己寫信等。

“身”的宣洩,如劇烈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街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等。有條件還可以旅遊,旅遊既是“身”的宣洩,也是“心”的放鬆。

3、從其它地方尋求滿足感。

教師可以在學校以外尋求成就感:

(1)培養有創造性的愛好,例如集郵、寫作等,讓教師隨這些愛好的深入而體驗到滿足。

(2)努力營建幸福和諧的家庭。幸福的婚姻,美滿的家庭,能促進個體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能在個體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緩減個體的'心理壓力。

三、改變行為。

1、角色學習。

角色學習是預防焦慮的途徑之一。教師的許多焦慮之所以會產生,大多是因為不能預料將發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處理。

通過教師職業角色學習,可以戚頃畢增強預見性,減輕或消除教育教學情境的一些不確定因素。

當教師開始適應他扮演的“教師”角色時,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焦慮水平就會減低。

2、個別或集體討論。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有困難,與同事交流討論,不僅是解決問題、增加工作經驗的好方法,而且也是獲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徑。

3、堅持鍛煉。

身體健康能促進心理健康。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4、尋求專業幫助。

求助於心理治療是誠實、有勇氣、願意進步和發展的表現。

一個被心理問題困擾的教師低效率地工作,其結果很有可能是教師把自己消極情緒發泄到學生身上,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5、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6、調換環境。

這是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走的最後一步棋。

學校環境的確使人無法忍受,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傷害極大,調到另一個學校、另一個地區或是乾脆換一種工作,是明智而非怯懦的表現。

;

Ⅷ 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與道德修養密不可分。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 篇1

1.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甘為貧窮,樹立正確的人身目標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教育現象,如有償家教,拜金主義盛行,在崗不敬業,不認真教書一門心思爬領導,認為老師工資低滿腹牢騷等等。關於教師這個職業,很早社會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選擇教師這個行業就相當於選擇了清貧。正因為對教師這一行業有深刻的認識,我不為心動,抱著對黨教育事業的忠誠,兢兢業業的工作。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人身目標,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些教師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在事業上受到挫折,很自然地把情緒帶進課堂,容易把氣發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學生身上,學生就成為了老師的出氣筒。一些學生不聽話,老師恨鐵不成鋼,往往就出現了老師打罵學生,體罰學生的現象。結果家長來學校找老師的麻煩,告老師。本來,適當地刺激一下搗蛋學生的自尊對矯正學生的問題行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師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很難把握好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傷害學生,也破壞了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形象。自己處於消極情緒中時,要提醒自己不要批評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泄在學生身上。等待自己能心平氣和地冷靜處理問題時再批評學生,防止過激言行。

3.合理宣洩自己的情緒

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洩,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通過良好的交流溝通及時釋放心理壓力,如平時與同事、學生、領導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獲得朋友、親屬及社會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在適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或寫日記;進行劇烈的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等等。還可以出門旅遊、爬山,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4.多讀書,學習他人先進的管理方法,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慾強,易動,特別喜愛並能接受新事物,且易叛逆。所以現在的教師都覺得現在的學生難教,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教,教書的年齡越長就越感到困惑,所以教師要不斷的學習、讀書,學習新的知識,學習別人先進的管理方法。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 所以,多讀書,再學習也是教師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5.堅持鍛煉身體

身體是苦命的本錢,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生理疾病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好方法。現在很多教師的身體狀況都是處於一種亞健康,體質不行工作效率就低,教師的工資低,是生不起病的,一旦身體不行就會給家庭帶來經濟危機,造成心理疾病,所以堅持鍛煉身體很重要。教師工作壓力大,常忙於教育教學,忘記自己的身體需要保養。要既能做好工作,又鍛煉好身體,做到兩不誤 。鍛煉身體的方法各種各樣,工作再忙也要擠時間,如和學生一起做早操,清晨跑步,晚邊和學生打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長時間久坐會導致全身血液流不暢,再加上腦思維神經緊張易疲勞,這樣要常起來走走,散散步,睡覺前多轉動轉動脖子。教師在體育鍛煉時應注意一些問題,不要適得其反,因疲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鍛煉的強度和活動量不易過大,運動量過大,汗液排泄過多不僅使身體內的體液過多消耗,更可惜的是會帶走身體內不少珍貴的微量元素甚至易受風寒導致而誘生感冒,影響身體健康。

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 篇2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是健康的,其實,健康不僅是指身體上的還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身體健康是很多人都明白的,可是,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樣的呢?尤其是教師的心理健康,了解教師的心理健康有什麼作用呢?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1.教師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意義

教師健康的心理是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證,是教師完成工作職責的前提條件,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比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質。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僅有利於教師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1)健康的心理是教師生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2)健康的心理有利於教師工作效率的提高。

(3)教師健康的心理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證。

2.教師心理健康的標准

教師職業對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是較高的。教師心理健康的標准除了有與其他職業的人共有的心理健康標准外,還有自己職業的特殊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和評估教師的心理健康:

(1)教師角色認同。

(2)人際關系和睦。

(3)自我意識良好。

(4)情緒體驗積極。

(5)適應教育環境。

3.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自我維護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綜合看來,導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工作繁重,壓力過大。

(2)社會因素。

(3)教師的人格。

(4)學校因素。

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復雜的因素影響,但一個優秀的教師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教師應重視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並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調整認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2)正視自己,調節自我意識。

(3)調理情志,增強心理耐力。

(4)善於交往,改進教育人際關系。

(5)科學用腦,調適生活節律。

(6)修身養性,追求人生價值。

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 篇3

7月中旬,南京市高淳區教師研訓中心組織各個學校教師參加教師心理培訓。經過10天的教師心理學培訓學習,收獲很多:使我初步了解到目前老師心理健康的狀況,教師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等,這些問題都是和我們每一位老師切身相關的。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方法。比如:為師者,要以平和的心態來教育學生,以真誠的心來幫助和引導學生,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在這過程中,教師的心情是愉悅的;同時,做為教師要有一種愛好,有一個朋友圈。下面就我對這次培訓的所得與領悟做個小小的總結:

一、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教師首先要具備健康的心理。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他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很神聖的。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讓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為此,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要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調適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

第一, 要正確地了解自己,確認自我價值,並接受自己。很多教師由於自我認知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並體現自身的價值。

第二, 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心身研究認為,情緒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積極的情緒對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極的情緒不僅對健康有減力作用,而且導致人的心理障礙。而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復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當教師心懷不良情緒時,可試一試情緒調節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 建立良好人際交往圈。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對挫折的承受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愈強,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際,善於與人交際,將自己和諧地融入社會之中,保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第四, 積極進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個體,其重要特點是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們在工作中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

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常常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殺的事例,有學習方面,也有不善於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的因素。這表明,當代青少年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這些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教師應力求「對症下葯」,給予學生鼓勵,幫他們重拾信心。要對學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學校因素,還是家庭或社會因素。當我們感覺無力擺脫社會風氣的困擾,就要會同學生家長採取較為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盡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將其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總之,我們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品格修養、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教育才能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才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這是我們很好的一次學習機會。通過學習,無論在理論知識,還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對心理教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為了學生們能夠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會繼續學習,繼續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並將所學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際中。

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 篇4

一、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職業角色。

對教師角色認同,勤於教育工作,熱愛教育工作。至從你決定當老師的那一刻起,你實際上就選擇了你的職業特點,效益周期長,花費時間多,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且,需要的就是你要有能力,改變培育對象,讓培育對象走上「正道」,由於要服務的對象增多了,你還要無條件,不分時間地服務,也是說,你的工作性質,已經決定為不分白天黑夜,隨時有問題,隨時解答。

對於這個問題,有以下有趣的選擇題:

你如果想掙錢,請不要選擇做教師;你如果只想每天工作八小時,請別選擇做教師;如果你不想起早,你別選擇做老師;如果你不想熬夜,你別選擇做老師;你如果每周只想工作五天,請別選擇做教師;你如果懶得與品行差的人打交道,請別選擇做老師;你如果不想抽空了解政治形勢科技動態,請別選擇做教師

二、積極樂觀的情緒狀態。

每天,每節課,我們不應該被情緒感染,應該跳出三界外,學生犯了錯,受了委屈,你不能再發火,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迎接各種挑戰、責難,哪怕是家長、學生與你發火,你要有能力調控自己,並且同情弱者,春風般化解暴戾情緒,才能說明你的成熟,說明你的教育藝術成熟。

三、獨創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你每天有同一種方法上課的話,你自己也會累的,聽者更累,千萬別以為,你的教育教學方法獨到,其實可能真的是陳詞濫調的`催眠曲,只有經常的更換口味,才能讓學生不疲勞,也就是獨創適合你的徒弟的教育教學方法,有成效地拔高成績,你才能在短期內被認可。這是為教者的重要能力,當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准了。

四、良好的人際關系。

前面已經說了,你不止是與一個班的學生打交道,還與他們的家長——兩代人打交道,甚至,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還要與他們的親戚打交道,還要與他們的好朋友打交道(尤其有些他們的朋友可能是你的領導,或者是領導的朋友),還要與班級的任課老師打交道,還要與其他的也許一年後又要打交道的非現任班級老師的老師打交道,還要與競爭對手打交道,還要與學校各個部門打交道,還要與校長打交道,。復雜的圈圈,你沒有駕馭能力,你做教師將非常被動,你當然郁悶而心理不健康了。

五、積極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

以上都能輕松應對的話,這個能力就顯得很簡單了。否則,這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心理健康的要素。

六、防止教師心理枯竭。

樹立成功的信念:永遠對自己抱有信心,喜歡自己、悅納自己,能力是可塑的、變化的、發展的,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壓力是進步的動力,專注自己的事,不要總是與別人比較。

七、注意心理調適。

客觀評價自我、克服錯誤思維方式,經常保持自得其樂、笑口常開、助認為樂,選擇合理宣洩、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實行目標轉移法。建立開放的、協調的自我。

八、克服非理性信念—ABC理論。

A活動事件——B信念——C情感和行為結果。決定人的情緒反應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態度。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人的非理性想法,進而改變其情緒和行為反應。不要退縮、迴避,不要過分追求完美,強迫傾向。

九、採用自我防禦法。

將具有威脅性或痛苦的念頭與感情排除以外,來克服壓抑。將不愉快的實踐當作沒有發生,以求得心理平衡。用其他方式彌補自己的過失與內疚等等方法進行自我防禦。

教師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 篇5

轉眼間,參加心理健康培訓班的學習已結束,這一期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此次機會彌足珍貴。學習時間雖短,但收獲頗豐。此次培訓學習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要給孩子們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環境,給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小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教師本人首先要學會正確認識和駕馭壓力,化壓力為動力。要將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自己能力鍛煉的機會。我們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松有馳,不能憑一時的工作熱情,面對某一項工作就耗盡心理、生理上的能量,以致對以後的工作產生倦怠,喪失激情。教師應先學會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關心自己,珍惜自己,然後才能教書育人,身正為范,教育和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教師要審時度勢,自覺加強心理調適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可能導致學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確的處理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家庭之間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爆發,就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師要做到語言規范。小學生認知水平比較低,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另外,作為教師就要「學高為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二、教師要加強修養,堅決抵制各種誘惑

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給人們帶來種種誘惑,因此,尤其需要教師樹立起自尊、自強與自律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三、教師要發掘潛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借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四、教師要面向學生,爭做一名陽光教師

作為教師,要以當人民教師為榮,提升人生信念,面向學生,擔負起教育的責任,堅守崗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看不起教師職業的教師,決不會成為好教師,更不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教師要力爭做一個陽光教師,具有健康、平和、寬容、大度、崇高、自信、積極的心態,有化尷尬為融洽,化壓力為動力,化痛苦為愉悅,化陰霾為陽光,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面對孩子,要有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同事,要有陽光般溫暖的態度;面對家長,要能陽光般真誠的交流;面對教育,要有陽光般平和的心態;面對教研,要有陽光般積極的熱情;面對發展,要有陽光般不息的能量。給自己陽光,就會給學生撒播陽光,給大家帶來陽光。讓我們永遠記住:「給你點陽光就燦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熱情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培十天的培訓學習已結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相信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閱讀全文

與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保持有哪些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變更年度報告怎麼寫 瀏覽:52
婚姻證件管理專用章怎麼弄 瀏覽:967
男子求婚姻念什麼經 瀏覽:30
怎麼跟身邊的人推薦健康事業 瀏覽:297
有哪些美女當上了領導 瀏覽:922
如何刷高經濟 瀏覽:925
幸福樹腐葉病怎麼治 瀏覽:532
阿凡提分鵝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瀏覽:99
事業單位編制報考崗位如何選 瀏覽:652
經濟金融的大四實習崗位有哪些 瀏覽:661
什麼使我幸福立意 瀏覽:601
教科書的愛情怎麼樣 瀏覽:60
是不是婚姻在哪裡 瀏覽:526
經濟學視角如何看待火車票問題 瀏覽:754
美女怎麼表達自己的生日 瀏覽:619
古詩候一位美女叫什麼文君 瀏覽:782
怎麼玩粉絲經濟 瀏覽:53
如何對待愛情觀的影響 瀏覽:701
婚姻中麻木是什麼原因 瀏覽:60
經濟學家如何評價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