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冠疫情知識防控 如何預防新冠肺炎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講究個人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不用臟手觸摸口、眼、鼻,不隨地吐痰。
2、避免聚餐。聚餐人群相互之間都是密切接觸者,咳嗽、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可直接污染到整個聚餐人群,極易造成疾病傳播,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請不要聚餐。
3、少去公共場所。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人員組成復雜,一旦有病毒攜帶者,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尤其是人員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例如商場、餐廳、影院、網吧、KTV、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4、經常開窗通風。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作用。因此,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不低於15分鍾。
5、保持居室清潔。居室門把手、遙控器、手機、電話座機、馬桶圈、兒童玩具等是家人經常共用的物品,被病菌污染後這些物品就成為疾病傳播的重要載體和媒介,為了家人健康,應經常用干凈的濕毛巾或濕紙巾擦拭清洗,必要時可使用家用消毒劑改頌擦拭。
6、勤洗手。經手可傳播多種疾病,如被病菌污染的手接觸食物可傳核做鄭播消化道疾病,揉眼睛可傳播紅眼病、角膜炎等疾病,摳鼻子可傳播呼吸道疾病等。外出歸來、飯前便後、咳嗽打噴嚏時用手捂口鼻後,都應及時洗手。洗手時,請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7、外出佩戴口罩。公眾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除發熱門診)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正確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兒童選用性能相當產品)。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8、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不暴飲暴食,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不吸煙,少喝酒,不酗酒。勞逸結合,不熬夜,生活有規律。適當鍛煉,吃動平衡。
9、做好健康監測。盡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自胡族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發現家人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疑似症狀時,請及時就醫。
10、不接觸、獵捕、加工、運輸、宰殺、食用野生動物。
❷ 怎樣預防疫情我們該怎麼做
根據中疾控和世界衛生組織各方專家的觀點,公眾預防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咳嗽或打噴嚏後;照護病人時;飯前便後;手臟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泄物後,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動防護
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並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並洗手。易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佩戴口罩減少接觸病原風險。
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避免觸摸其眼、口、鼻。同時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開窗通風,環境清潔。
3、避免密切接觸
盡量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養殖或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里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
將肉和蛋類徹底煮熟食用,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
(2)安全健康日如何預防疫情擴展閱讀:
不僅要在生理上預防,心理防疫成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一環。為此,心理專家建議,要減少疫情的沖擊和影響,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去做些嘗試:
一、正確接收和解讀疫情信息,廓清認知迷霧
現在媒體信息高度發達,自媒體消息鋪天蓋地,有的配發了大量真假混雜的圖片和視頻,具有極大的沖擊力。對於缺乏疫情相關知識的個體,確實很難甄別。因此應要減少瀏覽這些文字、圖片和視頻的時間,每天只獲取官方正規渠道發布的簡單通報即可。
二、堅持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生活節奏
給自己安排難度適中的工作任務,把日程表安排得緊湊、充實一些,不要留大片的空白時間來刷手機。作息時間要有規律,准時安排吃飯、休息、閱讀、運動、家務和親子游戲,盡快恢復生活常態。不要試圖用葯物或成癮物質來麻醉自己,盡量減少酒精、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攝入量。
三、保持正面積極的社會連接,傳遞正能量
通過電話、簡訊、微信或視頻等方式,跟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分享或傾訴你的想法和感受,相互鼓勵,相互支持,溝通感情,釋放壓力。關注傳播積極信息的公眾號,與那些保持樂觀心態的人交流,避開那些喜歡危言聳聽、傳播謠言的人。
四、響應支持政府的應對策略,積極配合防控
不要相信網路上製造的恐慌謠言,要相信政府,相信科學,對疫情的認識了解需要時間,對疫情的控制也需要時間,按照官方發布的指南做好防控,恰當安排自己的生活。
五、努力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化解負面情緒
要接納自己的焦慮不安,適度的焦慮可以提高自己的警覺水平,是一種保護性反應。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慢慢消化這些負面情緒,如果負面情緒持續時間較長,自己無法排解,需要及時求助專業的心理服務,尤其是有危機干預和創傷治療的專業人員與機構最好。
❸ 如何有效的預防新冠傳染
1、盡量少出門出門戴口罩,減少到公共場合的出入,同時平時在家中要保持室內外空氣的流通,經常洗手,對於空洞枯粗氣及物品,可以使用含氯的消毒劑進行消毒,同時要注意均衡營養,注意葷素搭配,粗糧搭納鎮配,帶奶兼顧的原則,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樣可以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2、餐前要洗手,人和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另外,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胸舒暢,不必要恐慌,平時可以適當的做體育鍛煉比如八段錦、太極拳等,可以增強體質,可以起到預防和減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1、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需採取以下措施:
(1)避免去疫情高發區(2)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場所。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外出記得佩戴口罩。(3)加強開窗通風。居家每天都要開窗通風一段時間。加強空氣流通,可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4)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打噴嚏或咳嗽的時候注意用紙巾或胳膊肘捂住口鼻,不要直接用雙手捂住口鼻。(5)及時觀察就醫。如果出現發熱(尤其是高熱不退)、咳嗽、氣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時佩戴口罩並及時就醫。
2、咳嗽和打噴嚏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咳嗽和打噴嚏時,含有病毒的飛沫可散布至大約2米范圍內的空氣中,周圍人可能吸入這些飛沫而被感染,因此要注意:(1)咳嗽或者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胳膊肘(而非雙手)遮掩口鼻。(2)把打噴嚏和咳嗽時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3)打噴嚏和咳嗽後最好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潔雙手,並用流動的水沖洗干凈。
3、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該如何進行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在56℃條件下,30分鍾就能殺滅病毒,含氯消毒劑、酒精、碘類、過氧化物類等多種消毒劑也可殺滅該病毒。皮膚消毒可選用75%的酒精和碘伏等(註:粘膜用碘伏或其他粘膜消毒劑)居家環境消毒可選用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漂白粉或其他含鋁消毒粉/泡騰片)配置成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 / L的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耐熱物品可煮沸15分鍾進行消毒。
4、 怎樣選擇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口罩主要有醫用防護口罩(敗高如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級別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此外,市場上還有各種明星經常佩戴的棉布口罩、海綿口罩等「網紅口罩」。市民日常防護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就好。N95口罩的防病效果更好,但是透氣性差,呼吸阻力大,不適合長時間佩戴。
5、怎樣正確佩戴口罩?
戴口罩時,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戴口罩前應當吸收,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面,以降低口罩被污染的可能。要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面,內面應當貼著口鼻,深色面朝外;有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口罩要定期更換,不可內外棉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6、怎樣洗手才有效?
在餐前、便後、外出回
❹ 新冠疫情嚴峻,在生活中應該做好哪些防範
新冠疫情嚴峻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是需要做好防護,防護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從內的方面自己接種疫苗,而且還要接種疫苗的加強針這樣的話,才能夠加強對於新冠病毒的防護。另外的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佩戴口罩來抵禦病毒的入侵,並且要及時地進行清理。
只要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好防護對自己的生命健康負責,其實新冠病毒也不是那麼可怕。這樣的話才能夠減輕他人的負擔,而且會讓自己的健康生活得到保證。
❺ 如何科學防範疫情
一、堅持健康防護常態化。堅持日常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自覺遵守「不鬆懈、不扎堆、不串門、不聚餐、不隱瞞、不大意、不僥幸、不信謠、不硬闖、不疏忽」的防控「十倡議」。
二、堅持測溫、掃碼常態化。強化人員密集場所進出管理。超市、葯埋扮店等公共場所,要嚴格執行進出人員測溫驗碼。
三、堅持外來櫻裂人員排查常態化。所有進出人員均需填寫「牡疫控」,持續抓好外來人員排查。
四、積極參加核酸檢測。檢測時科學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
五、勤洗手脊液閉。飯前便後要洗手,揉眼睛前摘眼鏡前要洗手,外出或打噴嚏後要洗手,科學掌握七步洗手法。
六、堅持消毒消殺常態化。在家期間要做好通風消毒。每天盡量開窗通風,對門把手、公共區域進行消毒消殺,確保消殺工作科學規范、有力有效。
七、廢棄口罩規范處理。設置套有塑料袋並加蓋的專用垃圾桶,用過的紙巾口罩放置到專用垃圾桶。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
❻ 預防疫情小常識有哪些
疫情防控安全小常識:
一、外出須知
外出采購應該就近選擇附近的超市或者在營業的便利店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前確定好采購物品,合理分配采購人員(盡量選擇年輕人出門,避免老人和孩子等),減少外出人員和時間。同時在途中要遠離人群密集處,保障他們的安全。
面對電梯按鈕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區域,應該使用面巾紙、消毒紙等隔開,避免直接用手觸碰。一旦觸碰以後,及時洗手、消毒。
二、回家清潔須知
外睜頌出歸來,清潔到位,當我們外出回家時,進門後進行進行徹底的清潔,防止將病毒攜帶至家中。需要記住,握早者盡量不出門,回家四件事,口罩正確棄,手機要消毒,善用清潔台,咳嗽不恐懼。在回家後,一定不能忘記洗手。
三、室內通風有講究
開窗通風,有效降低空間內的致病因子濃度,太段薯陽光直接照入室內,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消毒、殺菌,通風時長要達到30分鍾。一般來說,每天開窗2—3次,每次30分鍾就足夠了。
房間較小或感覺寒冷的情況下,開窗時間應縮短一些;房間較大、室外無風或較暖和的情況下開窗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一些。
四、健康鍛煉不能少
早晨起床後,要及時開窗透氣。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鍾為宜。這樣既可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又抑制了細菌滋生。
疫情期間個人防護注意事項:
1、合理安排出行
倡導市民群眾就地過節,堅持非必要、不出行,減少人員流動;如必須出行需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形勢,服從當地疫情防控要求,錯峰出行、做好防護。無特殊情況,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的相關地區,不要跨境出行;建議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假期不要出行。
2、避免聚餐活動
倡導健康、簡約的生活方式,節日期間盡量不扎堆、不聚集,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提倡家庭聚餐聚會控制在10人以下。嚴控各類節慶、團拜、展銷等大型活動,能不舉辦的一律不辦,能用線上方式的不搞現場活動,必須舉辦的要減少頻次、縮小規模。
❼ 疫情防範措施宣傳知識
疫情防範措施宣傳知識:一外出歸來要勤洗手,洗手時間要長達20秒,配合消毒洗手液一起洗。二外出避免前往疫情嚴重的地區和擁擠人群處,要戴好口罩橋亂缺。三出現發熱、咳嗽、打噴嚏的情況要及時就醫。四要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接觸和陪雀食用野生動物。
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可以每天進行適當的鍛煉,注意保暖,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體質。
疫情期間外出,一定要正確佩戴好口罩,一次性口罩一定要丟棄到專門丟棄口罩的垃圾桶內,口罩也要時常換新的用。
疫情期間,外出公共場合,要注意保護自身安全,不觸摸公共用品,排隊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❽ 如何預防疫情10條
01.戴口罩,測體溫,常態防護做到位。
02.少扎堆,不聚集,公勺公筷用起來。
03.節假日,少串門,網上信息傳祝福
04.一米線,保持好,公共場所少停留。
05.非必要,不離浦,風險地區禁前往。
06.外地回,要報告,健康管理要遵守。
07.小物品,常清潔,定期培兄指消毒不要塵鍵忘。
08.冷鏈品,慎購買,檢測證明要看清。
09.有症狀,早診治,健康異常要說明。
10.抗新冠,重預防,嚴防嚴配配控別懈怠。
❾ 關於防疫情的安全小知識
1. 防疫情安全小知識
防疫情安全小知識 1.防疫情安全知識句子有哪些
1、基層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號;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
2、抗疫是當務之急、是頭等大事,抗疫是「1」,打不贏這場阻擊戰,其他都是「0」。 3、抗擊新冠肺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必須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方法,同時間賽跑,與病毒搏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4、疫情防控不能出現「被遺忘的角落」。 5、疫情防控是當前的頭等大事,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
6、要把疫情防控的責任壓實到最末梢、力量充實到最一線、措施落實到最基層。 7、建立「一把手」抓帶頭、「一盤和態寬棋」抓統籌、「一張網」抓防控、「一竿子」抓落實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機制。
8、一抓到底、一嚴到底,是最好的落實,是最有力、最有效的防控。 9、時刻綳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以鐵的狀態、鐵的擔當、鐵的作風、鐵的紀律,強化執行力、提高戰鬥力。
10、「防」「控」「管」「治」每個環節都是一個關口,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線。 11、「信心」是最好的疫苗。
12、恐慌也是可怕的「傳染源」。 13、健康的心態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14、築牢抗擊疫情心理的防防牆。 15、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也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
2.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常識
初春的氣候乍暖還寒,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
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加強個人衛生和防護十分關鍵。 1、科學穿衣:遵循傳統的"春捂秋凍"的規律,初春不要急著脫去冬裝,尤其要注意腳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情況,適時增減衣服。
2、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讓室內的空氣流動起來,驅散病毒,以減少患病的機會;減少到空氣流通不良的公共場所。 3、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閉埋調注意手的衛生。
4、多喝開水: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5、適當鍛煉:鍛煉身體可增加血液循環,提高皮膚調節溫度的能力,維護淋巴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6、平衡營養: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發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營養非常重要。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含鈣量豐富的魚蝦、豆製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取,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證睡眠:晚間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過度疲勞,因為失衡的生活會帶來失衡的免疫反應。
3.如何預防傳染病小知識
1、經常洗手。您是否知道微生物可以在惰性表面生活幾分鍾到幾個月?想像一下,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生活在計算機鍵盤里,電開關上, 甚至在人行道的扶手上! 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有效洗手是最好的預防措施。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洗,然後用紙巾擦乾手。在沒有流動水的地方,基於酒精的凝膠可以喚亮滿足洗手的要求,盡管它不如肥皂和水好用。
2、不要共享個人物品。牙刷,毛巾,剃刀,手帕和指甲刀都可以是傳染因子(細菌,病毒和真菌)的來源。在幼兒園,孩子通常會被教導共享玩具,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手。嘗試記住不要把自己的個人物品與別人共享。
3、咳嗽和打噴嚏時掩住嘴。本著同樣精神,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包括個人清潔,還包括在咳嗽和打噴嚏時掩住嘴巴的傳統做法。 為什麼這在沒有生病時也很重要?因為對於大多數傳染,致病微生物在症狀出現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增長和分裂。咳嗽或打噴嚏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這些病菌。建議用手臂,袖子遮住嘴,而不是用手。
4、注射流感疫苗。人體免疫系統被設計的具有「記憶」先前感染的功能。當身體遇到了以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時,它會提高生產白血細胞和抗體,以防止第二次感染。因此,通過接種疫苗,可以欺騙身體,讓它認為曾經感染過某些特定微生物,從而提高自己的傳染病防禦能力 。
5、使用安全烹飪方法。不良食品製作和飲食習慣常常是造成食物性疾病的原因。事實上,微生物喜歡所有食品,特別是放在室溫環境下時。 冷藏可以減緩或阻止大部分微生物生長。給熟食和生食准備單獨的砧板,並在吃之前確保清洗所有水果和蔬菜。
6、做聰明的旅行者。在旅途中很容易感染傳染病,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旅遊時。如果旅遊目的地的水值得懷疑,請務必准備安全水源,如瓶裝水用來飲用和刷牙。吃煮熟的食物,避免生吃水果和蔬菜。建議根據旅遊目的地更新所有免疫接種。
7、安全性行為。性傳播疾病可能是最容易預防的傳染病。 聰明的採取有關安全性行為(使用安全套),可以預防把傳染性細菌或病毒從 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
8、不要摳鼻子(或嘴和眼睛)。它不僅是一種社會禁忌,也會導致各種疾病傳染。環顧四周,會發現許多人把手放在自己的臉上。許多微生物喜歡鼻子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以及眼睛和嘴巴的粘膜覆蓋表面等。避免觸及這些區域,就很容易預防傳染病。
9、謹慎接觸動物。動物傳染給人的疾病叫做「動物傳染病」 ,它比人們知道的還要普遍和常見。如果養有寵物,應確保它們獲得定期檢查,接種最新疫苗。
10、收看新聞。很好的了解當前發生的事件,可以幫助你對旅遊和其他娛樂活動做出明智決定。例如,曾經在亞洲發生的禽流感就值得引起你的注意。
4.中小學生安全常識,怎樣預防傳染病
中小學生預防傳染病安全常識
傳染病是由各種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人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
一、傳染病傳播的方式和途徑:
1、通過空氣從呼吸道傳染。如流感、流腦、麻疹、百日咳、風疹、猩紅熱等。
2、通過食物經消化道傳播。如痢疾、傷寒、甲型肝炎等。
3、通過昆蟲及動物傳染。如蚊子傳播乙腦;虱子傳播斑疹、傷寒;狗能傳播狂犬病;蒼蠅傳播痢疾等。
4、通過日常接觸傳染。如甲肝、沙眼、紅眼病、水痘等。
5、通過血液傳播。如輸血、打針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蟲卵、芽孢等污染時,成為傳播途徑
二、預防傳染病的環節:
1、控制和消滅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
三、常見預防措施
①加強體育鍛煉,保證休息,提高抗病能力。
②最佳的預防是在適當的年齡接種疫苗,例如麻疹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③傳染病患者要進行隔離直至病情痊癒為止。
④傳染病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⑤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⑥易感人群應注意飲水飲食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⑦葯物預防,出現病情時應早診斷早治療,不貽誤病情。
四、正確的洗手方法:
1.打開水龍頭,使雙手充分淋濕,至手腕以上。
2.取適量的洗手液或肥皂。
3.搓揉雙手,至起泡沫。
4.手心、手背、指縫間都要搓揉,要洗至手腕以上。
5.要特別注意指甲縫隙處和粗皮膚紋的地方。
6.整個搓揉的過程,至少要有二十秒或以上。
7.再次打開水龍頭,讓水從手腕到指尖,從上到下地沖洗,以免臟水再次污染雙手。
8.用水沖洗水龍頭開關,再關掉水龍頭。
9.用干凈的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可以的話,也可用風干機風干。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感冒病。 流感潛伏期1~3日,最短數小時。
流感與普通感有著區別。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後,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預防措施有:
①注意體育鍛煉,保證休息,增強體質。②流感流行期間暫停 *** ,暫不探親訪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出門戴口罩。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噴灑漂白粉液消毒。
③時要保持營養均衡和避免過度勞累,這是預防流感的基礎措施。
④預防流感的最好辦法是接種疫苗.
5.傳染病預防知識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預防傳染病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和消滅傳染病,達到保護人民的健康,保證社會安定,促進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目的。
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以綜合性防疫措施為基礎,認真貫徹預防的方針。其主要預防措施如下: (一)管理傳染源 1.對患者和病原體攜帶者實施管理 要求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積極治療患者。
1978年國務院公布了《急性傳染病管理條例》,在1989年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同年9月1日開始施行。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甲、乙、丙三大類。
向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的傳染病稱法定傳染病。 甲類:鼠疫,霍亂。
乙類: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與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診傷寒,流行性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 丙類: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
我軍1979年還規定,細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應在疫情月報表中填報。 傳染病疫情報告力求迅速。
甲類傳染病,要求城市須在6小時之內上報衛生防疫機構,農村不得超過12小時;乙類傳染病要求城市須在12小時內;農村不得超過24小時。衛生防疫人員,醫療保健人員,對疫情不得隱瞞,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與謊報疫情。
對病原攜帶者進行管理與必要的治療。特別是對食品製作供銷人員,炊事員,保育員作定期帶菌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和調換工作。
對傳染病接觸者,須進行醫學觀察、留觀、集體檢疫,必要時進行免疫法或葯物預防。 2.對感染動物的管理與處理 對動物傳染源,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及家畜,應隔離治療,必要時宰殺,並加以消毒,無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發動群眾予以捕殺。
(二)切斷傳播途徑 根據傳染病的不同傳播途徑,採取不同防疫措施。腸道傳染病作好床邊隔離,吐瀉物消毒,加強飲食衛生及個人衛生,作好水源及糞便管理。
呼吸道傳染病,應使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空氣消毒,個人戴口罩。蟲媒傳染病,應有防蟲設備,並採用葯物殺蟲、防蟲、驅蟲。
(三)保護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點有計劃的預防接種,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人工自動免疫是有計劃的對易感者進行疫苗、菌苗、類毒素的接種,接種後疫力在1--4周內出現,持續數月至數年。
人工被動免疫是緊急需要時,注射抗毒血清、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後免疫力迅速出現,維持1~2月即失去作用。
6.預防疾病的小常識有哪些
1、調適寒溫。氣候多變,老幼病弱者應隨時增減衣服,不宜過早脫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腦血管者更要注意。
2、早睡早起,運動身體。睡眠不足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動生火,招致外感內傷。
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處事勿過於急躁,要時常保持心境平和。
4、戒煙、少喝酒及咖啡。吸煙最易損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誘發疾病發作。煙酒及咖啡都會 *** 神經興奮,有些人想藉以「消除緊張和疲勞」,其實反而削弱了人體的抗病力。
5、遠離過敏源,遠離人群密集場所。
6、飲食宜清淡富營養而易消化,少吃油膩煎炸及辛辣 *** 的食品。
總之,氣候多變,對人生理和心理過程影響較大,改變生活方式,才能維護身心健康。
預防流行性疾病
隨著氣溫的時高時低,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因此也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尤其是一些傳染病,如流感、麻疹、流腦、結膜炎、腮腺炎等。另外,氣溫氣壓變化較大,一些慢性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容易復發。那麼怎樣做好防病保健呢?
首先要有防病意識和堅強的信念。在思想上做好防病的准備,提前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識,如遇氣候突變帶來身體不適時,要靜心養氣,防止舊病復發,要堅持服葯,相信自己能抗擊病症。
其次是預防接種,可去醫院或防疫站注射疫苗,如流感疫苗、流腦疫苗等。
第三,日常調攝方面要多加註意。多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證充足的睡眠,飲用泡有貫眾的水(取貫眾500克洗凈,放入水桶中,每周換葯一次),也可在室內放置薄荷油以靜化空氣。如果家中有流感病人可用食醋熏蒸,每周二次,可以預防其他人患感冒。另外,每天 *** 足三里、風池、迎香等穴位也有預防疾病的作用,而且還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要預防季節性的傳染病的發生,還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一般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補品,像鵪鶉湯、白木耳煮麻雀、清補菜鴨、枸杞銀耳羹、荸薺蘿卜汁、枸札蛇肉湯、蟲草山葯燒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7.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常識
初春的氣候乍暖還寒,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加強個人衛生和防護十分關鍵。
1、科學穿衣:遵循傳統的"春捂秋凍"的規律,初春不要急著脫去冬裝,尤其要注意腳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情況,適時增減衣服。
2、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讓室內的空氣流動起來,驅散病毒,以減少患病的機會;減少到空氣流通不良的公共場所。
3、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4、多喝開水: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5、適當鍛煉:鍛煉身體可增加血液循環,提高皮膚調節溫度的能力,維護淋巴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6、平衡營養: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發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營養非常重要。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含鈣量豐富的魚蝦、豆製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取,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證睡眠:晚間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過度疲勞,因為失衡的生活會帶來失衡的免疫反應。
8.關於震後疫情防範的有關常識
地震發生後,疫情的預防控製成為重中之重。復旦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姜慶五教授提醒受災群眾、救援人員以及志願者,對於集中性的腹瀉、發燒和咳嗽這三種症狀,一定要密切關注,並盡快上報,交由專業人員及時鑒別。
姜教授指出,參與救災的工作人員,應有疾病通報的意識,對疫情要及早發現,及早鑒別。目前最擔心災區可能發生的傳染病包括:因不衛生的水和食物引起的細菌或病毒性腸道傳染病,尤其是霍亂;由於住大帳篷引起的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由老鼠傳染的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熱。而幾乎所有這些傳染病都會令人體產生腹瀉、發燒、咳嗽這三種症狀中的一種或幾種。提高警覺,對症下葯,才能盡早發現傳染源,阻斷傳播鏈,更好地保護易感人群。他同時強調,發現可疑症狀後,災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不應盲目判斷,而須及時找到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鑒別並採取措施。災區的疫情信息如果能夠有效傳達,疫情就應該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專家也指出,志願者和工作人員還可以將一些簡便、有效的防病方法教給災區群眾,幫助他們自我保護。例如,相當一部分傳染病往往由水源的污染引起,而只需將水燒開,就可殺死絕大多數的病菌。另外,從自然界中取得的飲用水,可先加入明礬凈化,一般每桶水加入花生粒大小明礬一塊,攪拌至水變清後將清水倒入另一個容器中,再用少量漂白粉精片,就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同時,如果能夠有意識地直接接雨水,處理後燒開飲用,也比較安全。
9.預防禽流感的小知識
(1)免疫接種。嚴格認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別是在禽流感的高發季節每隔3~4個月要進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這兩種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間隔10天進行。
(2)切實搞好飼養管理。採取封閉式飼養,嚴防野鳥從門、窗進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飼料被野禽糞便污染;定期對禽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加強帶雞消毒,定期消滅養禽場內的有害昆蟲及鼠類;死亡禽類必須焚燒或深埋。
作好禽類飼養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節的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時清理糞便,還可定期在雞舍使用中葯蒼術、丁香酚、艾葉、茵陳、青蒿、紅花等,熏蒸雞舍,減少不良氣體的 *** ,從而達到減少呼吸道病和腸道病的發病率。
(3)對於出現死亡和產蛋率下降的雞群可及時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葯配合敏感的抗菌葯物用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