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健康是什麼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
(1)大凶穴的健康指什麼擴展閱讀:
七大營養素
1、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在體內不斷的合成與分解,是構成、更新、修補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它參與物質代謝及生理功能的調控,保證機體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並供給能量。肉、蛋、奶、魚、豆是提供蛋白質的主要營養素。
2、脂肪
脂肪是能量的來源之一,它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和胡蘿卜素)的吸收,保護和固定內臟,防止熱量消失,保持體溫。油脂是提供脂肪的主要營養素。
3、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所必須的物質,需要量雖少,但由於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須從食物中攝去。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兩類。它們對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調節生理功能至關重要。蔬菜、水果是提供維生素的主要營養素。
4、糖類
(碳水化合物)
糖類是人體的主要能源物質,人體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由糖類供給。它也是組織和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五穀類是提供糖類的主要營養素。
5、礦物質
礦物質是骨骼、牙齒和其他組織的重要成分,能活化荷爾蒙及維持主要硣素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機能調節作用。蔬菜、水果是提供礦物質的主要營養素。
6、水
水是人體內體液的主要成分,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約占體重的60%,具有調節體溫、運輸物質、促進體內化學反應和潤滑的作用。水的來源主要由我們每天所引用的水,以維持體內所需。
7、纖維素
屬於碳水化合物類。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攝入後不被人體消化吸收,形成廢渣。隨大便排出體外。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同時吸附多餘脂肪、膽固醇等排出體外;有效預防成人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❷ 健康是什麼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肉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包含了身體的健康和心裡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
健康是人的自我責任,已日益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標志;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是人類自我覺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狀態,健康是人順希望擁有的最大最重要的財富。
❸ 健康是指什麼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健康是節約,健康是和諧,健康是責任,健康是金子。健康不僅屬於自己,健康還屬於親人、家庭和社會。健康不是一切,失去健康將失去一切。現代人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的意識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但是在如何正確飲食、科學健身、保護身體不受疾病困擾、使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更加健康等方面,大多數人還需要進一步了解。一、健康新概念健康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良好適應能力的完美結合。不同階段、不同學者對健康提出不同的表述,在中的的表述中最具有權威性與合理性的當屬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為WHO)提出的概念。1990年,WHO關於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乃是一種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的和道德健康的完美狀態,不僅僅是沒有生病或體質健壯。(一)軀體健康:一般指人的生理健康。(二)心理健康:一般有三個方面的標志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覺良好,情緒穩定,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愛自信且有自知之明。2、在自己的所處的環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維持正常的人際關系,受到別人的歡迎和信任3、對未來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腳踏實地,不斷進取,有理想和事業上的追求。(三)社會適應良好:指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當時復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被他人所接受。(四)道德健康: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別真偽、善惡、榮辱、美醜、是非的觀念和能力,能按照社會認可的道德行為和規范准則約束、支配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二、健康標准(一)WHO根據其健康的定義,提出軀體健康10條標准: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而不感到過於緊張。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6.體重適當,身材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7.眼睛明亮,反應明銳,眼瞼不易發炎。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感覺輕松。(二)WHO提出心理健康7條標准:1.智力正常。2.善於協調和控制情緒。3.具有較強的意志和品質。4.人際關系和諧。5.能動地適應並改善現實環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三)1999年WHO制定了新的健康標准,即「五快三良」:WHO將健康的標准具體化為「五快三良」。用「五快」來衡量機體各系統的健康狀況,用「三良」來衡量心理的健康狀況。五快:1. 食得快:食慾好,不挑食,但不是狼吞虎咽。2. 便得快:大小便輕松自如,感覺良好。3. 睡得快:入睡迅速,睡眠較深,醒後頭腦清,精神爽,4. 說得快:說話流利,表達正確,合乎邏輯。5. 走得快:步伐輕快,轉體敏捷,行動自如。三良1. 良好的個性:性格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盪。2. 良好的處事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適應復雜環境。3. 良好的人際關系:待人寬厚,珍惜友情,不吹毛求疵,不過分計較,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三、定期健康體檢的必要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身體不舒服了,有病了,才去看醫生,而此時疾病可能已經比較嚴重了。對此,我們建議應該定期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某些疾病早期雖然沒有症狀,但通過體檢就可以發現,並可及時進行干預、終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有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在健康體檢中也可以發現蛛絲馬跡,以便從萌芽狀態中祛除,使之不易發展為疾病。健康與否不能全憑自己的感覺,當今醫學已發展到分子基因研究時代,有很多先進的手段和緊密的檢測儀器,能夠早期發現及預測疾病。近20年來,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逐漸升高,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和吸煙又是引起冠心病及腦血管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被稱為無聲殺手。早期不進行體檢,是難以發現的。現在關注健康的但多是老年人。其實健康問題應該從青少年開始注意。像動脈硬化引起的一類疾病,通常被稱為「突發心肌梗死」、 「突發腦卒中」但這種提法不夠准確,因為心肌梗死、腦卒中並不是突發的,動脈硬化根植於青年,發展在中年,發病可能在中老年,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沒有病程積累發展,就不會有所謂的突發性心肌梗死或突發腦卒中。很多研究已經證明,有些20多歲的青年人已經開始動脈硬化,到30多歲血管已經堵塞一半以上,到50多歲就幾乎完全閉塞了。專家呼籲人們要轉變健康觀念,每個人都有為自己的健康狀況作一個 「定期的總結」。定期體檢,可以及時發現自身的健康是否正常,如果查出處於疾病狀態,能夠得到及時治療;如果是處於亞健康狀態,可以在專業的健康管理機構得到有效的健康提升計劃管理;如果是處於健康狀態,可以在專業的健康管理機構得到科學合理的健康維護計劃管理。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全面、系統、實時地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還可以為治療提供相關的數據,有利於維護和促進健康、治療疾病。四、亞健康狀態WHO認為,人的身體一般處於三種狀態,即:健康、亞健康和疾病狀態。健康是一種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良好的完美狀態,而不只是身體無病。根據這一定義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健康人群僅佔5~10%,患病人群佔20%,有70%左右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度狀態,WHO稱其為「第三狀態」,即國內常說的「亞健康狀態」。五、亞健康的成因(一)高度激烈的競爭、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使人思慮過度,不僅會引起睡眠不良,甚至會影響人體的神經、體液和內分泌調節,進而影響機體個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身體主要器官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二)現代人飲食往往熱量過高,營養物質攝入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劑過多、人工飼養動物的成熟期短、營養成分偏缺等,造成了人體缺乏很多重要的營養素,這樣會引起肥胖、機體代謝功能紊亂等病症。(三)環境污染的不良影響,高層建築林立,房間封閉,一年四季使用空調。人們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當中,由於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較低,使得血液中的氧濃度降低,組織細胞對氧的利用也隨之降低,影響了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住在高樓層的人們要經常到地面走走,在使用空調時,要及時開窗換氣。(四)人體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運動規律,即「生物鍾」,它維持著生命運動過程中氣血運行和新陳代謝的規律。逆時而作,就會破壞這種規律,影響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六)用葯不當,這不僅會對機體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而且還會破壞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使機體產生耐葯性:稍感疲勞,就大量服用補品,本想補充營養,但實際是在抱薪救火。(七)不良精神、心理因素的刺激,這也是造成心理亞健康和軀體亞健康的重要因素。六、亞健康的表現亞健康人群多為40歲以上的人,在這類人群中較普遍存在著發生疾病傾向的高負荷(體力和心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粘度、高血脂以及免疫功能偏低,其表現為「一多三減退」,即疲勞多,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對於亞健康人群來說,需要對影響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與不健康的行為進行糾正,建立良好的生活節奏和健康習慣,從而提高自身健康水平。七、科學認識亞健康(一)亞健康不同與亞臨床。盡管亞健康與上游的健康狀態和下游的疾病狀態有部分重疊,但區分也是明顯的。亞臨床是有主觀檢查證據而沒有臨床表現,如當前常見的中老年頸動脈硬化,頸動脈超聲檢查發現有明顯的頸動脈內中膜增厚,甚至有斑塊形成,但無臨床表現;而亞健康狀態者具有頭痛、頭暈和胸悶等不適症狀,但血管心臟超聲及心電圖檢查都未發現異常。(二)亞健康不等於慢性疲勞綜合症(CFS)。首先,CFS具有國際統一標准,亞健康至今沒有;其次,CFS在18歲以上成人發生率僅為0.004%,而亞健康則為70%,兩者懸殊甚大;再者,國內描述的亞健康狀態多數通過積極干預可以恢復健康,CFS則僅有30%可以恢復健康狀態。(三)界定亞健康還應注意同臨床功能性疾病、精神心理障礙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早期診斷相區別。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亞健康還沒有建立統一的判斷標准,中外學者及中西醫對亞健康的理解和界定范圍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和爭議,這些均是今後有待研究解決的問題。你必知的健康常識: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每天吃一個雞蛋,對身體是有益的。)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反正茶類的不要喝就對了,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番茄、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適當服用催眠葯有利健康。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失眠可適當服用催眠葯。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葯;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乾乾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引發口腔癌。
34、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於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拚酒,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穀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❹ 真正的健康指什麼
這應該是我見過對健康最好的總結:
真正健康的人,身體是非常自由的!
什麼意思?
越健康的人,身體的自由度越大,免疫力更強,適應能力更好,自我修復能力更完善。
你是否經常看到一些奇怪的問題:
豆漿可以與雞蛋一起吃嗎?
高血脂的人,能吃雞蛋嗎?
喝了中葯,能不能喝牛奶?
親戚得了一場感冒,後來眼睛失明了...
以上這類禁忌,對於健康的人來說,沒什麼太大作用。越不健康的人,身體的自由度越小,免疫力很弱,適應能力差,自我修復能力低下,最輕微的禁忌,也可觸發身體的不適,甚至加重病情。
1、飲食上,可以多吃而不飽,也可以少吃而不餓,甚至可以長期不吃,對飲食能量的依賴非常小。
2、睡眠上,可以多睡而不怠,也可以少睡而不困,甚至可以長期不睡覺,對睡眠修復的依賴非常小。
3、運動上,既可以更高、更快、更強,也可以更輕、更慢、更靜,身體永遠是平衡的。
4、感覺上,既可以敏感,也可以無感。敏感到,最小的變化,也能很快發現,無感到,再大的變化,也能視而不見,無動於衷。
相反,不健康的人,身體非常的謹慎,喪失了自由,對什麼東西,都會有較大的反應。
1、飲食上,吃多了不消化,吃少了很快就餓,餓了不吃,可能會暈倒。這個味道好,可惜不能吃,那個營養高,可惜也不能吃。
2、睡眠上,睡早了睡不著,睡晚了也睡不著,稍微有點動靜就會醒。心裡不能有事,也不能有氣,稍微有一點,睡眠就壞了。睡著了,就打呼嚕,睡醒了,躺著就不舒服。睡少了,頭暈。睡多了,也頭暈。對睡眠的依賴性很大。
飲食上不得自由,睡眠也不得自由。各方面都不得自由。任何一個小小的因素,都可引起身體不適。
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首先,必須嚴格執行這些制約條件,那些對身體不好的事,堅決不做!
其次,在此基礎上,應該多讓身體休養,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及時調整治療。
如何及時發現身體異常?
建議家庭使用智能尿檢馬桶蓋,在家上個廁所就能完成尿常規檢測,實時掌握健康數據。
2分鍾後手機即可查看尿檢報告,更有1對1健康解讀報告。
藉助這種便捷的方式,可更方便的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掌控健康自由!
上述的調整,一要信,二要實踐,三要堅持。只要時間長一點,身體就會慢慢恢復。
❺ 健康是什麼
健康分心裡健康和身體健康,這兩種健康對社會都非常重要,現在的生活壓力大出現了更很多的心裡健康問題,身體健康是牽動家人關心和社會的負擔,所以這兩種健康都非常重要,我們要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加強鍛煉身體給自己建造個良好的生活態度。
❻ 中醫對健康是如何下定義的
對於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且還要完善生理、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體對健康的認識不再停留在傳統意義上,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現代社會認為,必須把人作為整體來認識,人是生物、心理和社會的統一體,軀體、心理和社會三方面的任何障礙都屬於不健康的范圍。
中醫對健康的定義:吃飯快、走路快、上廁所快、入睡快、煩惱忘記得快。
❼ 健康是指哪三個方面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避免失眠:失眠者可適當服用催眠葯以利健康,避免失眠對生命健康的嚴重危害。還可同時採取其他方法解決失眠問題。
性格塑造疾病: 我們的健康於外部環境有關,與生活習慣又關,但鮮有人知的是性格也是造成疾病的一個因素,能夠影響人的大腦的一切東西都可以影響到人的身體.不滿.委屈.氣憤.自責.有過錯感----這些負面情感會把我們帶到病 李床上.要想避免這些,必須立刻終止那些讓我們痛苦和不安的東西.人體的每個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與我們的意識和心理有存在著嚴格的特定聯系.
當我們心理失調時,特定的器官也會不正常,從而導致某種疾病.要想痊癒,除了遵醫囑治療外,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緒.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健康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
1.心臟疾病:大多數是因為缺少愛和安全感的結果,以及感情的自我封閉.認為自己不值得愛,不相信愛情的可能性,或者不讓自己表現對他人的愛情的人一定會出現心血管疾病.學會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傾聽自己的真正聲音,可以再很打程度上減輕心臟疾病.
2.關節炎:學會經常光顧那些不會說"不"和指責別人利用他們的人.對於這些人來說,重要的是學會說"不",如果這是必須的.
3.肥胖:是身體保護某種東西的意圖.內心的空虛容易刺激人的食慾,爾堇菜的舉動能給很多人"充實"的感受,但是心靈的匱乏不是飲食能夠填的蠻的.
4.腎病問題:是因為指責.傷心.生活種的不幸.挑剔的生活態度.這些人經常覺得,人們欺騙和欺負他們.類似的感情和情緒會導致人體內不正常的化學過程,免疫系統失調.我們常見的感冒是身體給我們的警告:"停一下吧!主人!喘口氣兒,每什麼大不了!"
5.氣喘病:通常因為不會或不想獨立生活.
6.胃部問題:潰瘍性結腸炎.便秘,再心理專家看來,是因為眷念過去,不詳打破舊觀念,為現在負起責.胃會對困擾我們的問題作出敏感的反應,如果你壓抑這些感覺,不願意承認,試圖用理性,意識忽視和"忘記"它們,各種胃功能失調就找上門來.長期的氣憤.緊張會誘發胃炎.胃痛(燒心).胃液過多意味著你長期被壓抑的性格挑釁
7.便秘:時因為人們積累太多的情感.觀念和體驗,不能或不願意割捨,長期不能釋懷,感受不到新的情感和體驗.
8.眼睛疾病:是不想看到什麼,不接受周圍世界的表現.近視的人想要恢復被毀的視力,需要有自信心並且完善自己的個人和職業素質,提高個人威信.遠視的人的潛意識里會覺得周圍充滿了困難和不快,讓人無處躲藏.問題還是在於不自信,不能解決累積的問題,也可能是習慣性的大題小作.建議你訓練下自我的控制力,再顯示生活種一定會找到好的方面,或許應該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9.耳朵疾病:耳背,耳聾與我們試圖忽略那些聽覺信息,希望把周圍的人,外部世界抽象化有關.他們不想聽到他人的不滿,指責,謾罵,只希望留給自己安寧.考慮一下是什麼讓你有這種願望.如果是與親人的關系,試圖找出她話力讓你厭惡的實質.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或許是你自己的問題.
10.失眠:人們要重視失眠.適當服用安眠葯有利於健康,但也可同時採取多種手段解決失眠問題.
11.高血壓:常出現再這樣的人身上:他們充滿豪情的把自己力所能及的負擔全攬上身,馬不停蹄地勞作,害怕辜負周圍人的希望,希望自己再別人眼裡是重要和被尊重的,因此排擠自己內心的情感和需求.紅梅冉冉健康文摘
女性健康專題:痛經程度在線自測打分評價http://zice.zytj.com
失眠者可適當服用催眠葯以利健康,避免失眠對生命健康的嚴重危害。
你必知的健康常識: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每天吃一個雞蛋,對身體是有益的。)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反正茶類的不要喝就對了,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番茄、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適當服用催眠葯有利健康。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失眠可適當服用催眠葯。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葯;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乾乾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引發口腔癌。
34、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於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拚酒,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穀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❽ 健康包括什麼
健康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
現代健康的含義並不僅是傳統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這就是現代關於健康的較為完整的科學概念。
現代健康的含義是多元的、廣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3個方面,其中社會適應性歸根結底取決於生理和心理的橡螞山素質狀況。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而引起疾病。身體狀況的改梁中變可能帶來相應的心理問題,生理上的缺陷物尺、疾病,特別是痼疾,往往會使人產生煩惱、焦躁、憂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導致各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作為身心統一體的人,身體和心理是緊密依存的兩個方面。
❾ 真正的健康是指什麼
真正的健康是指什麼
真正的健康是指什麼,我們總能聽到家裡的長輩說:一家人健健康康、不生病就是很好的,絕大多數人也知道健康是極好的,所以真正的健康是指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變化;
5、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體重適當,體態均勻,身體各部位比例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潔白,無缺損,無疼痛感,牙齦正常,無蛀牙;
9、頭發光潔,無頭屑;
10、肌膚有光澤,有彈性,走路輕松,有活力。
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也就是說健康的人要有強壯的體魄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並能與其所處的社會及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那麼怎樣才能更加健康呢?
一是軀體健康,指軀體的結構完好、功能正常,軀體與環境之間保持相對的平衡;
二是心理健康,又稱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處於完好狀態,包括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環境、及時適應環境;
三是社會適應能力良好,指個人的能力在社會系統內得到充分的發揮,個體能夠有效地扮演與其身份相適應的角色;
四是道德健康,指個人的行為與社會公認的.道德和社會規范一致。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方面都處於良好狀態,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公認的健康的身體的幾項標准都有:正常的身高和體重,正常的體溫脈搏呼吸,食慾旺盛,正常大小便,淡紅色舌頭,光滑的皮膚和有光澤頭發等等。
事實上對健康作出明確的定義很難,因為即使沒有明顯的疾病人對健康或不健康感覺也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所以身體健康不等於身體沒有疾病。
而我們傳統意義上講的健康主要是身體健康,就是器官沒有疾病,發育良好,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勞動能力。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一項重要的標准,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社會認知,那麼他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健康。
健康的心理主要是指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正確的價值觀,性格開朗,充滿活力,生機勃勃會有進取心。因為人的心理是不斷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變的。所以說心理健康是指一段時期內而非長期健康。
專家們對健康和疾病有制定了一個簡單的公式。健康公式就是:健康等於情緒穩定加上運動適量加上飲食合理加上科學的休息。疾病等於懶惰加上嗜煙加上嗜酒。維護我們健康的四個方面:平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健康。
所以說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重新下了一個定義: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完好狀態,這就是現代關於健康較為完整的,科學概念。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
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