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的定義與健康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健康的標準是指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力和道德的一種完好狀態。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健康標準是軀體狀況有「五快」,即走得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還有心理的三種良好狀態,即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要同時具備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健康管理是從自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這樣才會少生病、遲生病、不生病、活得好、活得長。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有十條標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② 衡量身體是否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這里提供了檢驗身體狀況的6個指標,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身體狀況如何。
指標一:血壓。
高血壓本身是一種疾病,也是諸多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建議日常生活中要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比如限鹽、減重、戒煙、運動等,以預防高血壓;35歲以上的人要定期測量血壓,一旦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要去正規醫院就醫,尤其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更應注意;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堅持治療和監測血壓,將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切忌盲目自行停葯或減量。
指標二:體溫。
體溫反映新陳代謝的強弱。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一天中略有波動,早晨略低,下午略高,一般相差不超過1℃。體溫還與年齡有關,一般兒童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較低。運動、進食後,女性月經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等對體溫也有影響。建議,每個家庭都要有一個體溫表,及時監測體溫,一旦出現發熱要及時就醫。老年人對體溫變化的敏感性大不如前,很多時候感覺不到自己發燒了。因此,當精神不濟、沒有食慾、反應能力變差時,最好先量量體溫。
指標三:呼吸速率。
相對來說,呼吸越快、越短促,說明心肺功能越差;呼吸越慢、越深長,則心肺功能越好。一個人每天大約呼吸1.7萬次,每分鍾進入肺部的空氣約為0.946升,但真正進入肺部的空氣遠低於這個數字。人的壽命與心肺功能關系密切。深呼吸時吸入氧氣更多,器官利用率更高,甚至能讓人多活幾年。要想減緩呼吸速率,一方面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可以練習深呼吸。可採取「吸-停(屏氣10~20秒鍾)-呼」的方式,吸氣時盡量用鼻子均勻緩慢地深吸,呼氣時要用力往外吐,最大限度排出廢氣。每次深呼吸練習3~10分鍾,每天2~3次。
指標四:心率。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鍾60~100次。多項研究發現,心率越快預期壽命越短,心率每分鍾小於90次的人不易得心臟病。冠心病患者心率越快,出現心血管事件的幾率越大,死亡風險也越高,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鍾60~74次,生命最安全。生活中應加強運動,改掉抽煙、酗酒、熬夜等壞習慣,同時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好心態、避免發怒,有助於穩定心率。運動對心臟的益處是長期且效果最好的,堅持運動能讓心率慢慢降下來。冠心病患者更要將心率減慢,除了適當運動,還可藉助葯物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人,心率容易因活動量的增加而變快,最好選擇中等強度的緩和運動。
指標五:疼痛感。
疼痛是身體不適時發出的最直接信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在醫學界,疼痛被認為是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很多人對疼痛見怪不怪,主要應對手段以「忍」為主,殊不知疼痛不僅是一些疾病表現出的症狀,本身也是一種病。嚴重慢性疼痛會導致各系統功能失調,甚至危及生命。建議一旦出現疼痛要立即去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葯物,不要亂吃止痛葯,以免掩蓋原有疾病症狀。
指標六:走路速度。
走路速度是提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算得上檢測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情況的一盞「指示燈」,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於0.6米/秒的人死亡風險增加,超過1米/秒的人壽命較長。生活中應注意觀察家中老人的走路速度,如果突然減緩,應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如果老人的常規步速小於0.8米/秒,也就是5秒內走不到4米,說明肌肉力量萎縮較嚴重,有可能發生了肌肉減少症。要想保證走路速度,增加日常鍛煉必不可少,快步走就是不錯的選擇。建議快步走每次持續40~60分鍾,剛開始鍛煉的人可以從快走半小時起,然後逐漸延長時間。快走時,一般應使心率維持在每分鍾120~140次,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③ 如何衡量自身健康
對人類來說,健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作為當代人,健康更是第一期望。德國叔本華曾說過:「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其實甚過其他幸福,我們可以說一個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纏身的國王幸福得多。」在現實生活中,人除了擁有自己的身體、生命之外,金錢、地位、權力……全都是身外之物,然而,當一個人擁有了健康,他其實便擁有了人世間一切的財富。
健康,同時又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有人說生命如同一朵花,花開總有花落時,人的生命本如花開花落。又有人說:「珍惜生命吧,人生只在呼吸間。」保持健康!健康是人生幸福中最重要的成分,只有保持健康,生命才會光彩奪目。
健康乃是生命力的主要源泉,如果沒了健康,則興趣索然,效率銳減。生命也因而暗淡。因此,一個人有了健康的思想和健康的身體,本身便是一種大幸福。無論從事何種職業,我們都不應為了金錢去犧牲我們生命中最高貴、最美麗的東西。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有知識也有才能,只可惜,因為身體的原因,雖抱有遠大的志向卻終不能使之實現,無數人因身體的贏弱過著憂悶的生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縱有滿腹經綸。雄韜偉略,卻因身體的原因不能發揮出來。許多人之所以做了身體的奴隸,並由此而壯志難酬受著失望的痛苦。主要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知道保養身心使之健全,所以,每個人都要懂得使自己身體和精神獲得健康的方法。
許多人對健康的看法是:只要身體上無疾病就是健康。但是經科學認定:人是一個身體與心理完整的統一體。健康就是指人身體上和心理上都無疾病和異常。
對於「健康」,1946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下過這樣的定義:「所謂健康,不是單純的指身體無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地把肉體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各方面都包含在內。亦即是指一個完整的狀態。」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又。將健康定義為:「健康應是在精神上、身體上以及社會上保持健全的狀態。」在這三個健全的狀態中,兩個是心理和行為方面,因此,健康的內涵和外延更擴大了。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適應能力良好三個方面。
如何衡量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又具體地提出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衡量標准。即用「五快」來衡量機體健康狀態,用「三良」來衡量心理健康狀況。所謂「五快」,包括食得快、說得快、走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食得快:進食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迅速吃完一餐飯。說明內臟功能正常。
說得快:語言表達正確,說話流利,說明頭腦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動靈敏,說明精力充沛,身體狀態良好。
睡得快:一旦有睡意,上床後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後精神飽滿,頭腦清醒。說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抑制功能協調。且內臟無病理信息干擾。
便得快:一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且感覺良好,說明胃腸腎功能良好。
所謂「三良」,包括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世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個性:情緒穩定,性格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盪,豁達樂觀。
良好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應付復雜環境。對事物的變遷保持良好的情緒。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際關系:待人寬厚,珍視友情,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與他人的關系良好。不吹毛求疵,不過分計較。
「五快」、「三良」衡量法使我們能夠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對不良的行為可適當地作出調整,讓健康永遠伴隨你我左右。
由此我們便可對健康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健康實際上就是快樂的生活。快樂地面對每一天的日子,快樂地面對每一個人,你給自己創造快樂,也給這個世界創造快樂,你就是一個健康的人。相反,如果你給自己的生活製造痛苦,也給別人製造痛苦,你就是一個有病的人,即使你四肢健全,但你的心理是病態的。而另一種人,比如像海倫,雖然她天生是盲人,但是她用她的生命突破了她的局限,實現了人類的最大潛能,為每一位身有殘疾的人作出,榜樣,誰能說她是不健康的人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健康主要是從心理上來判斷,而不是從肉體上來判斷的。
追求健康就是首先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使人面對生活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也才能使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快樂。
許多人都是年輕的時候用健康去換金錢,年老的時候用金錢去換健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從事何種職業,我們都不應為了金錢去犧牲我們的健康。一個人腦力的充足。全賴於身體的健康。而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其才幹與效能,要超過十個體弱者的才幹與效能。眾所周知,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曾創造了當時兩項驚人的記錄,一是他賺到了當時全世界為數最多的財富:另外則是他活到了98歲。可見,健康是成功的前提,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我們才能用最大的力量來應付工作,才能取得我們達到的成就。
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我們生活在世上的第一個奮斗目標就是獲得一個健康能乾的身體,世上一切物質財富都是外在於你的存在,只有健康是你自己的,這是你真正的財富。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多彩的世界讓自己更快樂》
④ 衡量健康的標准,你認為是什麼
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主要器官無病,體型發育良好,體形勻稱,人體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工作能力,這是健康最基本的要求。整體健康診斷包括疾病診斷、生理功能檢測、體質檢測,健康行為診斷包括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不利因素。身體健康監測是對身體健康狀況的動態檢測、分析和判斷,從而掌握身體健康的發展情況。身體健康監測可以為制定健身計劃和促進健康活動提供依據。一般來說,健康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診斷和監測。
(3)道德健康是健康的升華。道德是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健康的最高標準是「無私的利他主義」;基本標準是「為自己利他」;低標準是「純利己」;不健康的表現是「為私利害人」,「純粹害人」。道德健康建立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礎之上,高於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發展。(4)社會適應性健康是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為基礎的高級健康水平。社會適應主要指社會角色的適應,包括職業、婚姻和家庭角色,以及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
⑤ 衡量健康的三大指標
衡量健康的三大指標
衡量健康的三大指標, 要想保持最佳健康狀態,您需要的遠不止每年一次預約醫療保健專業人士進行體檢。 這意味著經常在家監測重要的健康指標。那麼衡量健康的三大指標是哪些呢?
第一,具備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覺是良好的。情緒是穩定的,積極情緒多於消級情緒,有
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愛、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適應環境,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能很好地處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能受到別
人的歡迎和信任。
第三,對未來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
活。能切合實際地、不斷地進取,有理想和事業追求。
社會適應良好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復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
一、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的十條標准: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二、健康方式標准
(1)每日保持7-8小時睡眠。
(2)有規律的早餐。
(3)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不吸煙。
(5)不飲或飲少量低度酒。
(6)控制體重(不低於標准體重10%,不高於20%)。
(7)規律的鍛煉(運動量適合本人的身體情況)。
1、血壓:低了供血不足,高了損傷血管器官
血壓過低:會導致身體各部分的血液、氧氣供應不足,產生眩暈、無力、眼前一黑,甚至暈厥,同時也會增加卒中風險。
血壓過高:過高的壓力會傷害各個器官組織,包括血管、心臟腎臟等,也會增加卒中風險。
但是人的血壓不是一直穩定不變,在一天之內會有所變化,在一生之內也有所變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壓也會有所區別。
另外,血壓測值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情緒激動、緊張、運動、氣溫等,一次測量不能盲目作為診斷結果。
2、血糖:低了傷害大腦,高了傷害器官
血糖過低: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輕者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血糖過高:還會引起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是指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基底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等動脈粥樣硬化。約70%~80%糖尿病患者死於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
3、血脂:低了營養不良,高了危害健康
血脂過低:很多人以為血脂越低越好,其實血脂過低和高血脂一樣危害健康。
研究顯示,低膽固醇攝入水平(每天150~200毫克)人群的心臟病死亡人數,是高膽固醇攝入水平(大於300毫克)的2 倍。
血脂過高: 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沉積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小「斑塊」,並日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還會中斷血流。
4、尿酸: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風
臨床上,當血尿酸超過390微摩爾/升,才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症。大多數的痛風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過420微摩爾/升。
⑥ 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處於完好狀態。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相關內容。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鬱、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
2、充分了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超負荷的工作,會力不從心,給健康帶來麻煩。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如果個人目標定得太高,必然會產生挫折感,不利於身心健康。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層次的,與外界接觸,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
5、保持個性的完整和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種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很快,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就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應手,少走彎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中,有正向積極的關系,也有負向消極的關系,而人際關系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8、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情緒體驗。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於身心健康無益。
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人的才能和興趣愛好應該充分發揮出來,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不能損害團體利益。
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以上標准,你可對照執行,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常言道:知足常樂,忌諱不切實際的追求。
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標准
1、感覺、知覺良好。判斷事物不發生錯覺。
2、記憶良好。能夠輕松地記住一讀而過的ƍ位數字電話號碼。
3、邏輯思維健全。考慮問題和回答問題時,條理清晰明確。
4、想像力豐富。善於聯想和類比,但不是胡思亂想。
5、情感反應適度。遇到突發事件時處理恰當,情緒穩定。
6、意志堅強。辦事有始有終,不輕舉妄動,不壓抑悲傷,並能經得起悲痛和歡樂。
7、態度和藹,情緒樂觀,能自得其樂,能自我消除怒氣,注重自我修養。
8、人際關系良好。樂意助人,也受他人歡迎。
9、學習興趣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關心各方面的信息,善於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10、保持某種業余愛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嚮往的生活方式。
11、與大多數人的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倫理觀念。
12、保持正常的行為。生活自理能力強,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禦一般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走路輕快有力。
中醫學認為,健康是人與自然環境及社會之間的一種動態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雙方對立制約,互根互用,相互轉化,消長平衡,處在永恆的運動之中。整個人體只有處於這種運動的平衡之中才是健康的,一旦平衡被打破,哪怕是小小的打破,也會打亂陰陽的平衡,人體將處於陰陽失衡的紊亂之中,出現疾病或亞健康狀態。
那麼為推動亞健康產業和中醫工程建設,實現中醫現代化發展,解決大健康產業背景下功能狀態檢測技術與設備的研究、生產和推廣的難題,提升健康機構具體建設與運營能力,推出完善盈利模式。現特邀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領導就創新醫療器械的申評與管理做系統講解;邀請行業大咖解析當下產業動態和未來發展趨勢,分享連鎖葯店、養老、地產、美業、服裝、中醫治未病等健康+商業跨界創新模式成功實戰經驗。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
很多人對健康的認識還停留在書本上,在生活中卻忘了。有的將健康定義為高消費、高保健、高享受等,這些都是謬誤的體會。健康應當是一個人的良好生活狀態,需要自己去經營、保持與正能量地輸入!對於一個人來說,健康不等於看病吃葯,也不等於吃保健品和滋補品。至於健康的含義是什麼,其實,健康更多的人生含義是需要樂觀、愉悅、學習、運動等。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
健康的含義,並不是指身體沒病而已,根據專家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無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這就是關於健康的概念。
健康的含義是廣泛的,其中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社會適應性取決於生理和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是精神支柱,身體健康是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引起疾病。身體狀況的改變可能帶來心理問題,生理上的缺陷,特別是痼疾,往往會使人產生煩惱、抑鬱等不良情緒,導致不正常的心理狀態。作為人,身體和心理是緊密依存的兩個方面。
維護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飲食、 適量運動、 戒煙限酒、 心理健康。
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項標准:
1、精力充沛,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適應各種環境變化;
5、對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體重適當,體態均勻,身體比例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潔白,無疼痛感,無蛀牙;
9、頭發光潔,無頭屑;
10、肌膚有光澤,有彈性,走路輕松,有活力。
影響我們健康的有哪些方面呢?
(一)激烈的競爭+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僅引起睡眠不良,甚至影響人體的神經、內分泌調節,進而影響各系統的生理功能,使身體器官處於超負荷狀態。
(二)飲食熱量過高+營養攝入不全,食品中人工添加劑過多、營養成分偏缺等,造成人體缺乏營養素,引起肥胖、代謝功能紊亂等病症。
(三)環境污染+房間封閉,一年四季用空調。長期處於此環境,負氧離子濃度低,影響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住高層的人們要常到地面上走走,使用空調時,要及時開窗換氣。
(四)生命在於運動,每個人在不同時期,身體的客觀情況在變化中,如鍛煉不當,也會損害人體的健康。
(五)用葯不當,對機體產生不良反應,且破壞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稍感疲勞,大量服用補品,本想補充營養,但實際是在抱薪救火。
(六)不良精神,也是造成心理亞健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