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把好優生優育的第一關,應當如何做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會講究科學健康的原則,對於生育來說,也是需要講究科學的原則才能做到優生優育,那麼把好優生優育的第一關,究竟應當如何做呢?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把好優生優育的第一關。
大家都知道,對於懷孕期間的女性而言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懷孕期間不僅女性自身會消耗掉很大一部分的能量,胎兒也會通過臍帶源源不斷的吸收營養物質,所以說要想做到優生優育,首先就要為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胎兒更加健康,更加茁壯的成長和發育。
❷ 健康第一的經典語錄有哪些
1、如果時間能倒流,我一定會好好愛惜自己身體,健康最重要。
2、老的小的壯年的,平安健康最重要。
3、健康就是一切,沒有健康,你就一無所有。
4、一輩子不長,把心放寬,健康第一。
5、人過一輩子,什麼最重要?不是房,不是車,而是自己的健康!
6、人生在世,快樂是目的,健康才是第一。
7、沒有人會因為養生而傾家盪產,卻有人因為失去了健康而傾家盪產!
8、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平安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9、「健康」二字值千金,人活一輩子,健康最重要。
❸ 人生感悟|健康第一
經常會看到,人生什麼是最重要的問題,答案幾乎也都是健康。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又常常被忽視。
人啊,都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淡忘。每當去過一次殯儀館,都會感嘆生命的可貴,什麼榮華富貴、什麼功名利祿啊,什麼你爭我奪、什麼恩恩怨怨啊,和生命比起來都微不足道。每當去過一次醫院,看到危重的病人,都會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都會暗暗告誡自己珍重身體。可一轉身,離開了,似乎一切都已忘得一干二凈!
放下好多先不談,只說健康。人從出生開始,幾乎就在與疾病在做斗爭。因先天的遺傳、人的體質、生存環境不同,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身體健康,而有的人則疾病纏身。
誰都希望自己健健康康,無病無災,可誰也無法預料到自己的身體什麼時候就會出問題,疾病什麼時候會與己有關。
基本的規律還是有的,人體也好比一台汽車,運行久了,自然要出問題,也需要按時的保養和檢修。
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身強力壯,一般都是到了45歲至50歲之間,會開始感覺到身體的某些部位的不舒服。就我們六十年代中期前後這一代人而言,從小雖然在艱苦的環境中長大,但小時候的天是藍的水是凈的,環境是無污染的,生活還是規律的,吃的還都是綠色的,可以說身體還是有個好底子的。45歲之前幾乎在頭腦里就沒有過養生保健的意識,無論在工作還是日常應酬中,都是來者不拒,什麼加班加點、晝夜兼程,無畏應酬、胡吃海喝等等,都是在肆意揮霍著自己的身體。
45歲以後,一般都是工作20幾年了,來自家庭的、工作的、社會的方方面面的壓力劇增,人的生理機能也開始下降,身體自然而然的就會報警,亮起黃燈或紅燈。輕的還不至於達到疾病的程度,而重的、更有不幸的則重病加身。50歲左右,不知不覺中,小學的到大學的同學中就會有幾位離我們而去。
古語雲:五十而知天命。以百歲計,五十歲真的就是人生拋物線的峰值。過了五十這個人生大轉彎,從生理機能上講,就都開始呈下降的趨勢了。表現為免疫力的降低,與各種疾病抗爭的能力日趨減弱,疾病就會逐漸佔了上峰。
經驗證明,50到60歲,可是人生最為脆弱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保養至關重要。過了60歲,人體機能又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期。60歲以後能有個健康的身體,真的是福分了,到70、80乃至90就會一帆風順的。
所以,我們談健康的話題,還是要趁早,且越早越好。年輕少惡習、多保養,老來少疾病、多健康。
作為一個過來人,雖然不為過去無數個的埋頭苦乾和數不清的各種應酬而後悔,但確實對於因此而失去的健康而懊惱,值得慶幸的是自己尚擁有健康的身體。
因此,奉勸現在的年輕人,一定珍視健康!不要去做犧牲健康的努力和拼搏,無論換來了什麼,都是虧本的事,因為健康比什麼都珍貴!切記!切記!切莫悔之晚矣!
❹ 關於健康的句子大全
1、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樂,人生最大的幸運是平安!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健商是健康的保證。
2、觀念比能力重要,策劃比實施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看法重要!必須明白是自己創造了自己身體每一個「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給身體提供了足夠的能量就會徹底改變自己生活。
3、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治病花錢不要細,別跟自己過不去。病來身上心放寬,戰勝疾病須樂觀。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笑口開,病不來,心煩惱,病來了。
4、生氣四害:血壓變高,血脂變稠,血色變紫,血管變細。引發腦塞,心肌梗死!長壽六戒六要:一戒縱欲,二戒名利,三戒吸煙,四戒暴食,五戒懶惰,六戒抑鬱。一要限酒多茶,二要勤勞鍛煉,三要心胸開闊,四要細嚼慢咽,五要淡泊寧靜,六要清心寡慾。
5、江山好改,本性難易。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容易,改變一個人的稟性----困難。為了養生,為了保健,改變稟性再難,也要改變。健康不是一切,沒有健康沒有一切。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鑽石比較,黃金和鑽石是無用的廢物。
❺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要具有抗打擊和康復的能力。 如果有煩惱我們要盡快地應對。 核心提示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具體而言,包括積極有效的心理狀態、健康的人格、社交的能力、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具有抗打擊和康復的能力。 ★生活中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壓力會引起人身體中應激水平的增加,影響身體健康。要採用正確的方法應對壓力,變害為利。 ★適當宣洩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要繼續保持身心健康,要從改變認知、參與社會交往、重視體育鍛煉、張弛有度、合理安排時間和資源入手。 心理健康 是一種好的精神狀態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心理健康的核心內涵,就是人的自尊,一個沒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健康有四個主要的標准。第一,要有正常的智力活動。第二,要具有情緒的協調能力。第三,具有與社會良好適應的能力。第四,具有對自己進行准確判斷的能力。 具體而言,心理健康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積極有效的心理狀態。能夠對當前發展中的社會和自然環境做出良好的適應,不同層次的人當然反映也不一樣。心理健康一定要有好的智力條件。 另外需要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就是要有好的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屬於什麼樣的狀態,跟周圍是什麼樣的關系,這樣就能做出比較准確的判斷和選擇。 要有社交的能力,如果不會處理人際關系,再聰明的人也不會成功。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則。第一是平等原則,不管貴賤高低,我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受人尊敬,而且要尊敬人;第二是相容性原則,人跟人肯定不一樣,只能求大同存小異。每個人生活的過程不一樣、習慣不同,所以大家都要互相容忍一些,同事之間更是如此;第三是互惠互利原則。根據英國心理學家的一項調查,平均有三個朋友的人比沒有三個朋友的人要多活三到五年。朋友很重要,但要有好的朋友,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要互惠;第四是守信原則。守信從心理過程來講就是保持一致性,使我們對將要發生的事情能有一個預測,有了好的預測,才能有好的行為。 要保持情緒的穩定性。人遇到高興的事或者不高興的事,都不能夠情緒表現過激。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我們要學會自我控制,該忍耐就要忍耐,吸取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 要具有抗打擊和康復的能力。有些人遇到打擊一下子就垮了,有些人能夠在刺激中承受。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從來不受任何打擊,大概很快就會面臨滅頂之災。 要學會自我減壓 事物有兩個方面,在變化時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比如說有些激素的分泌對我們的身體有抑製作用,對生長系統、免疫系統、抵抗炎症的系統都會有消極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女人比男人活的時間長,到底怎麼回事?有一種說法是男人容易激動,一激動身體里激素就會升高,而女人不容易激動,所以女性身體自我保健比較好,活的長。 激動完了之後要更快地恢復平靜。內部的改變集中在各個方面,比如說身體的各個系統,肌肉系統、心血管系統、胃腸系統,乃至於免疫系統,都會向不利的方向變化,這些不利的變化,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將會導致身體極大的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倫敦的居民胃出血普遍增加,醫生很奇怪,飲食並沒有改變,後來發現因為納粹德國飛機的空襲,造成人高度的應激狀態(生活拮據、工作緊張、精神刺激等)導致胃出血。應激就是人對外界的特殊因素進行反映的過程。現在我們認識到,人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胃會出血,這是應激性的潰瘍。在諾曼底登陸時,盟軍有很多士兵失去戰斗能力,送到前線包紮所,後來發現有一半人都是好的,就是因為太緊張了失去了戰斗能力。人張羅事情太多,消化系統會出現問題,不僅僅是消化系統出現問題,甚至是呼吸系統、免疫系統,都可能由應激而導致一系列難以克服的問題,這些毛病都是醫生開葯治不好的,必須從應激源入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很嚴重的癌症和艾滋病,也都和應激水平有關系。 現在發達國家的西醫正在向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醫學模式轉變。中醫一開始就是多維的模式,按照中醫學的觀點,任何情緒雖然是內部的情緒狀態,但是都可能會導致身體上的變化,所以中醫學非常強調心病心醫,不能大喜大悲。孔夫子提出人有三戒。少年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色,因為年輕人的青春期就會有色,但這個時候對人生的把握不全面,如果陷進去就完了。到壯年的時候,戒之在斗。有統計表明,一個地區25歲到35歲的光棍漢多了一定不穩定,因為沒有家庭沒有事業,他的情緒也是抑鬱狀態,不穩定,很多鬧事的都是在這個階段。到了老了,戒之在得。老了,就是秋天了,是收獲的季節,作為一個人,他也很自然地想我這輩子怎樣?得了多少了?看周圍的誰發財了?這一比,總有不平衡,心動了,就有行動。「五九現象」,本來還有一年就可以安享退休的,最後被抓去坐牢了。戒之在得啊!黃帝內經的論述,強調人要做到陰陽平和,凡事不要煩燥不安,處之泰然,沒有什麼可怕的。 生活中時時刻刻存在著的各種各樣的壓力,壓力不僅僅是純粹來自我們的工作,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處處都有。有了壓力帶來的這些應激水平的增加,怎麼辦?人的認知可以改變,而且是可以很好地改變。人看外部的事物有時候不能分的很清楚,而且腦子有一個定式,因為這個定式,很多東西都看不準了。一旦從一個嶄新的視角來看待事物,就另有一番天地。我們的腦子是可以改變的,我們要向有利的方向轉變。 有人一生氣就猛吃,還有男士猛抽煙喝酒,這是不好的方式。有人根本不管,我躲著繞著走,比如說我不願意看見誰,我每次看見都躲,但是實際上相當於我每次躲就是碰見了一次,躲本身就是已經知道了。還有躺在床上不起來的,猛買東西,濫用葯物等。對待壓力我們要有正確的方法,要很好地應對。 「只想當將軍的士兵 不可能是好士兵」 在受到挫折的時候要進行自我調整,調整的第一條非常簡單,就是要知道這個挫折是一定會有的。 要主動迎接挑戰。巴爾扎克說過,世界上的事情不是永遠絕對的,任何事的結果完全是因人而異。苦難對於有才能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墊腳石,就是一筆財富,但對弱者來說可能就是萬丈深淵。心理學研究也證明了拿破崙的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只想當將軍的士兵也不可能是好的士兵。人要主動地調整自己的目標,我們要設立一個遠大目標,自己設立就可以了,任何事情都會有目標。很多事情不是主觀決定的,主觀努力確實重要,但是也有客觀的因素。我們要積極地培養個性的品質,培養自尊、自信,個性品質的核心就決定你對待一切事物包括你自己的最本質的態度。 如果有煩惱我們要盡快地應對。應對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不需要搞得很清楚,有的事情含糊一點就完了。鄭板橋在山東濰坊當官,看到老百姓受苦了,他就讓大戶援助老百姓,最後大戶到朝廷告狀將他罷官,他雖然生氣,但發發牢騷說難得糊塗。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辯證統一,好或者不好都要考慮。 該哭的時候也要哭。哭很重要,從心理學來說,哭就是宣洩。我們心理上有問題,或者說我們受到壓抑,該哭的時候就要大膽地哭出來,男士不好意思當眾哭,可以躲在家裡哭,家裡不好意思哭,也可以躲在廁所里哭,廁所里不好意思哭,也可以去找一部感人的電影看,借機會哭。 不要看得太認真。經常有人在背後說你不好的話,怎麼辦?你可能說他也不怎麼樣,互相說壞話,結果是狗咬狗一嘴毛。我們要變害為利。凡事都要從兩面來看。你可能覺得有吃有喝好,不下崗,有保障,但是可能失去了一輩子奮斗的機會,本來這個人可能有更大的機會,但是喪失了。下崗是壞事,遇到壞事我們要轉化,平常每天要上班,現在不需要上班了,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就看怎麼支配了。還有,要加強對人生事件的心理預期,如果我們對人生要發生的那些事情有一個思想准備,到時候就會從容應對。 保持心理健康的四大途徑 第一個途徑是認知。根據心理學的一些觀點,人有自創的能力也有自毀的能力,將自創自保的能力發揮到極致,關鍵靠改變認知。科學實驗告訴我們,改變了認知確實有巨大的幫助。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有一個說法,說劉和珍被害已經一年了,「忘卻的救主」降臨了。我對這個「忘卻的救主」不懂。後來我到美國學心理學才知道,西方把對我們天然有利的思維方式都稱為「救主」。人有一個本能,就是「忘卻的救主」,這在西方就發展出一套醫治理論,如果我們將不好的東西主動排除,就會促使我們的自主神經系統往好的方向發展。 認知的第二個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就是我們自尊的問題。自尊是個體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人的基本需求,它是一種深層次的生命感受。自尊有正面的和負面的態度,包括了認知成分,也包括了感情的成分,是一個結合體,高自尊會使我們能夠有較強的主動性和良好的自我感覺。自尊心高的人在同樣的條件下自我感覺比較好,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高自尊的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懈繼續努力,生活的滿意度相對也比較高。自尊和身心健康關系比較明確,比如說相關系數,是正的相關,自尊心越高,身心也健康,自尊心越低身心也不健康,這是正相關。相反來看,自尊心和羞怯的程度是不相關的。自尊心高的人,他也會失敗,但是失敗之後產生的抑鬱和焦慮要比低自尊心的人緩沖很多,而且高自尊心的人他可以傾向於用提高自我的辦法來應對困難,比如說我做生意這次失敗了,那沒有關系,說明這個生意還是低水平的,以後我做高水平的生意,可能還是會成功的。用自尊心測量問卷,將自尊心最高二十個和最低的二十個人都請來,做一件同樣的事情都受到失敗,我們發現高自尊心比低自尊心的人受到的壓抑低。我們告訴他們這只是一個測驗,失敗了不是你們的原因,而是別的原因,結果發現兩組情緒都有改善,高自尊心的人改善要更為明顯。 要改變性格特點。我們有很多人具有A型性格的傾向,A型是不是血型?不是的,是性格。最早提出「A型性格」這一概念的是一位美國學者弗瑞德門。他在觀察研究了大量的冠心病人之後發現,可用4個單詞來概括其特性:易惱火(Aggration)、激動(Irritation)、發怒(Angger)和急躁(Impatience)。這4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分別為AIAI,其中有2個A字,弗氏便稱其為「A型性格」。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好生氣。前不久有研究表明,老是對別人有意見的人容易得心臟病。A型性格是不是就不能改變,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認知就怕你不知道,一旦知道改變很容易,比如說下棋輸了又怎樣,大家玩一玩,玩的過程中我努力贏,但是輸了也沒有關系。 毛主席說過要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不要以為退下來很容易,退讓是非常聰明的、具有崇高哲學的水平運動。人都會有錯的。認識這一點很重要,要時時防著你可能錯,可能失敗。因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萬一的,萬一失手了,有1%還有回手的餘地。我們生活中也是一樣,任何一件事情,不要以為百分之百,一定要留有餘地,如果事情壞了還有迴旋的餘地。我們生活中經常是該躲的不躲,所以搞得惡性循環。 保持心理健康的第二個途徑是從社會交往入手。人是社會的人,只有在社會的交往過程中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態。 保持心理健康的第三個途徑是重視適度的體育鍛煉,特別是那些有助於我們心理平靜的體育鍛煉。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單純使我們血液循環增快、代謝改變、耗氧,而且對心靈也是巨大的安撫。 保持心理健康還要從業余活動入手。古人雲,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我們見識廣了,愛好廣泛,自然而然什麼問題都看得清楚。要學會放鬆,盡管我們很忙碌,十分鍾的時間可以留出來,在這十分鍾里有一個舒適的坐姿,從上到下放鬆,如果不會放鬆,你就可以把肩膀綳緊,綳久了你肯定受不了,慢慢就會放鬆了。還有面部,放鬆和緊張要相對應。 對於壓力,我們首先要承認我們都是有壓力的,而且壓力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分析一下,這個壓力處在什麼環境,是什麼因素造成的,我們能否脫離這個壓力的環境。可以有一系列的方法來應對壓力。第一,做事不要超出可操控的范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開汽車什麼時候感覺安全,感覺要飄起來,有點不可控制了,肯定不安全,感覺應付自如肯定是安全的。第二,感覺有壓力發生,不要當作沒有,要趕緊應對。第三,人生在世要學會孔夫子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靈活機動才能夠更好地生存,該逃的時候要逃,逃並不是怕死而是為了更好地進攻。第四,不要太後悔,所有人都會犯錯,歌德說,人只要奮斗就會犯錯。什麼都不幹肯定不會錯,只要幹事肯定會有錯,有錯沒有關系,下次少一點錯就可以了。第五,要有自信心,現在廣告說「我能」,能是第一條,然後看能到什麼程度。第六,不要張羅太多事,有的事要學會拒絕,做不了的事要用婉轉的辦法來拒絕。第七,生活要有變化,但是不要變得太多。第八,人生在每一個階段一定會有事情發生,對這個事情都要有思想准備。第九,要善於宣洩,不要老是心裡壓抑,對身體不好。 保持心理健康的第四個途徑是學會安排時間和資源,避免發生沖突。首先要找准目標和重點,根據事件的輕重緩急來組織我們的時間,重要的事情先做,要學會將復雜的事情搞簡單。心理學有很多實驗證明,同時做兩件事情永遠做不好。要面對現實,哪怕你再忙也要安排時間放鬆,這是可以做到的。想一想放鬆可以讓你活很多年,何不拿點時間放鬆?也要學會放棄,前途有一些不確定性,因此張羅的事太多,搞得身心疲憊,統統不放棄結果什麼都得不到,捨得捨得,有舍才能得。要調動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厭倦。當領導幹部的年初做計劃,然後實施、報告、評比,第二年又來做計劃等等,年年這么搞肯定會煩,因此要有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方法。現在有一種職業倦怠,凡是付出多的人,比如說護士、中小學老師、警察,如果不進行心理調整就會倦怠,表現為不願意幹事、情緒惡劣。要關注你的健康,要睡到自然醒,如果不能睡到自然醒,要胸中有數,已經虧了自己了,要想辦法彌補。不要暴飲暴食。千萬不要亂吃葯,一定要看正規的醫生而且是負責任的醫生。要避免不良的行為和習慣,比如說半夜不睡覺,煙抽得多喝酒也多。要幫助別人發展友誼,同時也要接受自己。只要我們重視了心理健康,並懂得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了解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身心健康、精神愉快、工作順利。 專家: 張侃:中國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