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健康教育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幼兒園健康教育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 熱愛國家,熱愛生活
2 講究衛生,科學飲食
3 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4 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B.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特徵有哪些
一、3~4歲幼兒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
幼兒3歲以後,在生活和活動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進入了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這對於多數幼兒來講是個重大的變化,3歲是他們生活上的一個轉折年齡。正是從3歲起,幼兒才開始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過起了集體生活。對幼兒來講,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如何使幼兒更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其中最關鍵因素是師生之間建立感情。因為這一時期幼兒突出的特點是情緒性強。
1、 行為受情緒支配
在幼兒期,情緒對幼兒的作用比較大。對3~4歲的幼兒作用更大。他們的行動常常受情緒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樣受理智支配。
3歲幼兒情緒性強的特點表現在多方面。例如,高興時聽話,不高興時說什麼也不聽;常常為了一件小事哭個不停。不喜歡大灰狼等動物,就把圖書上有關狼給破壞掉;喜歡那位老師,那位老師組織的活動就特別愛參加等。
3歲幼兒的情緒很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感染,看見別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來,這時,如果用新的或他喜歡的玩具來哄他,他會馬上又破天涕而笑了。
家長在了解這段孩子的年齡特點後,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幫助的。如每年開學初,小班的孩子都面臨一個上幼兒園哭鬧的問題。尤其是大多數初次離開媽媽的幼兒,剛入園的幾天甚至更長的時會發生哭鬧現象。所以,送幼兒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要在開學的前幾天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交代接孩子的時間,千萬不要騙孩子。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一定要馬上離開幼兒園,千萬不要一會兒不放心,偷看孩子活動,只要這樣才能使幼兒能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接孩子要按時按點來接孩子千萬不要提前來接孩子,如果你提前來接孩子,別的孩子就會受影響而哭鬧。
2、 愛模仿
3歲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就玩什麼,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就要什麼。家長不要因孩子想要什麼就滿足他的要求。要因勢利導,還可以教育孩子和別的孩子交換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歡的玩具,也能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維帶有直覺行動性
依靠動作和視覺進行思維,是3歲前孩子的典型特點。3歲幼兒仍保留著這個特點。例如讓他們說穿手中小汽車的個數,他們只會用手指點著小汽車才能數,而不能心理默數。
由於3歲幼兒思維還要依靠動作和視覺,因此他們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只能先做後想,或者邊做邊想。例如,在畫畫之前往往說不出自己要畫什麼,而常常是在畫出某種形象後,才突然有所發現說:「我畫的是太陽」等。
由於3歲幼兒思維很具體,很直接,他們只能從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對3歲幼兒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而不能講反話。此外,對3歲幼兒提出要求也要具體,因為他們不容易接受一般性的抽象性的要求。
二、4~5歲幼兒發展的特點
4、5歲幼兒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顯得非常活躍好動。
1、 愛玩、會玩
幼兒都喜歡游戲。但3歲幼兒雖然愛玩卻不大會玩,5、6歲幼兒雖然愛玩,但由於學習興趣日益濃厚,游戲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4、5歲孩子屬於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已經能計劃游戲內容和情節,會自己安排角色。怎麼玩,有什麼規律,不遵守規則應怎麼處理,基本都能商量,但游戲過程中產生的矛盾還需要家長幫助和解決。
2、 活潑好動
正常的幼兒都是活潑好動的,他們總是手腳不停地變化姿勢和活動方式。如果要求他們安靜地坐一會,很快就會有倦意的表現,如果此時讓他們自由活動,一個個立即又生龍活虎一般。
活潑好動的特點在4、5歲幼兒身上表現的特別突出,甚至表現為頑皮、淘氣。不少家長都抱怨孩子很不聽話,很淘氣。3歲幼兒還不大熟悉和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有些還「怯生生的」,加上動作、語言的速度相對慢些,頭腦里的注意也不多,所以比較「乖」;而5-6歲幼兒懂得道理比較多,興趣比較穩定,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強,對自己喜歡的事能比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因此顯得比較懂事。4、5歲的兒童介於兩者之間,既不像3歲孩子那樣乖巧聽話,又不像5、6歲那樣懂事,但他們的可愛之處恰恰在於他們的「活潑好動」。因為活波好動鍛煉了他們的身體,增強了他們的活動能力,擴展了他們的視野。不少研究發現,4、5歲是幼兒許多心理品質發展最快的時期。
3、 思維具體形象
4、5歲兒童的思維可以說是典型的幼兒思維。他們在解決簡單問題時,可以不再依賴實際的嘗試性動作,但卻必須藉助於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響他們的思考和對問題的理解。比如,在他們的頭腦中,「兒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輕人,而長鬍子並滿臉皺紋的人是「爺爺」的特點,因此,當聽人說某個符合爺爺特點的人是某某的兒子時,常常感到不解。他們理解,「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帶苦味的東西」;而孔融「讓梨」,是因為「他人小,大的吃不了」。
三、 5~6歲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
1、 好學、好問、好探究
好奇是幼兒共同的特點,幼兒的好奇心較多表現在對事物表面的興趣上,看見什麼都想去摸摸,去擺擺弄弄。他們經常向成人提問題,但問題多半停留在「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上。5、6歲兒童就不同了,他們不光問「是什麼」,還要問「為什麼」。問題的范圍也很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鳥魚蟲,無所不有。他們不僅希望得到成人幫助解答,同時通過自己實際地嘗試、實驗、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加提高。
好學、好問是求知慾的表現。甚至一些淘氣行為也反映兒童的求知慾,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喜歡拆拆卸卸,他們把玩具汽車拆開,是為了看看它裡面有些什麼,它為什麼會動,為什麼會發音;想拆收音機是要找裡面說話的阿姨。所以家長應該保護幼兒的求知慾。不要因嫌麻煩而拒絕孩子的提問。對類似拆壞玩具的行為也不要簡單訓斥了事,而應該加以正面引導:為幼兒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擺弄的材料,支持他們的探究行為,對探究過程中的失誤應採取寬容的態度,並適時地交給他們一些科學的探究方法。
2、 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
5、6歲幼兒的思維仍然是具體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們已經開始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白菜、西紅柿、茄子都是蔬菜;蘋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關系(針是鐵做的,所以沉到水低下去了,火柴是木頭做的,所以能浮上水面上來)。由於大班幼兒的抽象概括能力開始萌芽,所以可以、也應該進行簡單的科學教育,引導他們去發現事物間的各種內在聯系,促進智力發展。
3、 個性初步開始形成
5、6歲兒童初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他們開始能夠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隨波逐流」。顯得比較有「主見」。對人、對己、對事物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有的熱情大方,有的膽小害羞,有的活潑,有的文靜,有的自尊心很強,有的有強烈的責任感,有的愛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現出繪畫才能……
對於幼兒最初的個性特徵,成人應當給予充分的注意。家長應及時配合老師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教育,使幼兒全面地得到健康的發展。
C. 幼兒身體健康的標志有
幼兒健康標志是幼兒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發育正常的具體特徵。身體健康的主要標志: 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達到當地兒童生長發育正常值;形態端正無異常(如無駝背、斜視等異常);器官、系統生理功能正常(各器官、系統生理活動和生化成分在正常范圍);身體無病(如無齲齒、貧血等)。
D. 嬰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有哪些
兒童的身心正處於迅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心理健康的特徵是與他們的身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下面談到的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是「理想」的標志,每個兒童都可能有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之所以提出心理健康的標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養兒童應努力達到的目標。 (一)智力發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兒童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的基本心理條件。 為大家所公認的是,把智力看做是以思維力為核心,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等各種認識能力的總和。 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情緒穩定,情緒反應適度 情緒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內心體驗。它既是一種心理過程,又是心理活動賴以進行的背景。 良好的情緒,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活動的協調性,表示人的身心處於積極的平衡狀態。 心理健康的兒童「身在福中知福」,愉快、樂觀。當心裡有了委屈、痛苦、挫折時,能合理地宣洩不良的情緒。 (三)樂於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 兒童的人際關系雖然比較簡單,人際交往的技能也比較差,但是,心理健康的兒童樂於與人 交往,也希望通過交往而獲得別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 (四)行為統一和協調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思維變得有了條理,主動注意時間逐漸延長,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 行為,表達情感的方式日趨合理和成熟。 (五)性格特徵良好 性格是個性的最核心、最本質的表現,它反映在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之中。心理健康的兒童,一般具有熱情、勇敢、自信、主動、誠實等性格特徵。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兒童應該表現出:有充沛的精力;心情開朗、愉快,樂觀;態度積極主動;能與小朋友和睦相處,在集體中受到歡迎和信任;能較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沒有不良行為、不良習慣;注意力能集中;睡眠好。
E. 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的5個特徵
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的5個特徵
兒童的心理健康是每個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兒童的心理是否健康關鍵看以下五個方面。
一、智力發育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孩子參與正常活動和學習最基本的心理條件,心理健康的兒童必須具備健全的智力能力。
二、心理特點與年齡相符合
心理特點是指人在心理發展的各個階段所表現出的特徵,每個年齡階段都具有其典型的'特徵表現。心理健康的兒童所反應出來的心理特點必然與其年齡相稱。
三、行為協調、反應適度
這一點即指心理活動與個體的行為方式的和諧統一,對任何事情的反應積極、恰到好處,既不過分,也不冷漠。
四、人際關系適應
心理健康的兒童能夠愉快地接納他人,並與他人和睦相處,在父母、兄弟姐妹、老師和同學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五、情緒良好
情緒一般可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類。積極情緒包括愛、歡樂、幸福感、幽默感等,消極情緒包括恐懼、憤怒、內疚、焦慮等。積極的情緒可使人獲得最大的快樂和工作效率,心理健康的孩子應以積極的情緒為主,情緒反應是愉快的。
;F. 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1、幼兒園健康教育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改善幼兒的健康態度,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是保持和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系統教育活動。 2、習慣的培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休息習慣(特別是睡眠習慣)運動習慣,智能開發不一定要認識多少字,背誦多少詩,但要開發學習的能力、思維的能力、想像能力。 3、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4、人體認識與保護知識教育、體育鍛煉與健康、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教育、環境教育、營養教育、疾病與意外傷害的預防教育、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教育。幼兒科學教育的這一特性是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幼兒理解科學的實際意義,獲得終身學習的動力機制的根本保證,也是幼兒獲得真正內化的科學知識經驗的根本保證。
G. 幼兒身體健康的標準是什麼求解
比如說,剛入學的小學生對學校有一種新鮮感,表現為情緒激勵,興奮不已;但到一個月左右,對學校的環境、老師和同學都熟悉了,逐漸感覺到學習的辛苦和體力的倦怠,特別是經受過多責難的兒童開始對學校感到厭倦,』表現出貪睡、貪玩,情緒煩躁不安,作業潦草、不守紀律、有的甚至逃學、不寫作業等情況。了解這些情況,有助於教師和家長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使兒童平穩地渡過適應期。 咨詢百題衛生保健 1.幼兒身體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兒童身體健康是每個父母的最大心願。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兒童是否健康呢?也就是說如何區分兒童正常的生理現象和不健康的現象呢?這就需要弄清幼兒身體健康的標准。一般認為,幼兒身體健康的主要標準是: (1)生理遺傳正常,沒有先天性缺陷。 (2)發育符合規律。幼兒的形態(身高、體重等)發育、動作(走、跑、跳等)發育和智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等)發育都符合年齡標准。 (3)食慾旺盛,不挑食、偏食。如果發現兒童食慾不振,應帶他去醫院檢查是否生了病,因為很多疾病都全表現出食慾不振;。 (4)對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抵抗力強,不易生病。 (5)白天精神愉快,夜晚睡得香甜。健康的兒童應是白天精力充沛、活潑可愛,夜晚睡得安穩、香甜。如果兒童白天無精打采、鬱郁寡歡,夜晚又總是睡不安穩,這很可能是一種病態,家長要及時找醫生診治。 這里需要強調說明的是:因遺傳、環境和教育的不同,兒童與兒童之間是存在著個別差異的。家長對於自己兒童的身體是否健康應有個全面的、科學的認識,別把屬於正常范圍之內的個別差異當作不健康而憂慮緊張;同時,家長平時也要密切注意兒童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兒童生病,就要及時找醫生診治,不能延誤。
H. 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現有哪些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幼兒的心理狀況,是未來心理發育的基點,只有讓幼兒的心理健康了,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下面是我分享的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現
關於幼兒的心理健康,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衛生專家共同研究,他們對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特點,喜學愛問,情感豐富,情緒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樂群,能適應集體生活,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具體說來,心理健康的幼兒在生活、學習、勞動以及與人相處等方面,應有如下表現:
1、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
2、求知慾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
3、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贊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兒童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孩子性格、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健康的心理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心理疾患,就要及時治療。
幼兒心理表現
1.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慾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
3.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贊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幼兒心理的影響因素
家庭因素
有研究發現兒童的心理理論的發展和兄弟姐妹的數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間關系的型別相關。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員內,特別是父母與子女間的言語交流與兒童的心理理論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此外還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職業階層都可能引起兒童心理理論發展水平的差異。
李燕燕,桑標的研究發現母親教養方式中的「嚴厲懲罰」和「情感溫暖理解」與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有正相關。現有研究幾乎都認為更多談論情感的權威型教養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專制型教養方式更能促進心理理論的發展。
假裝游戲
假裝游戲是影響兒童的認知能力、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於兒童理解心理和現實的區別。Leslie指出,假裝是心理理論的一個部分,從此假裝游戲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裝游戲中,更多參加角色扮演的兒童,或者在幻想測驗上得分更高的兒童,對心理狀態的理解比其他兒童要好。
語言技能
許多研究都表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與語言技能密切相關,語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結構、語義特徵等能力的發展,影響著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水平。 Jenkins和Astington對兒童的語言表達和接受能力進行了測量,也發現一般語言能力與錯誤信念的成績有很強的正相關。我國的吳南,張麗錦的研究發現心理理論的發展和語言的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張旭的研究發現在3歲和4歲兩個年齡組中,語言能力超常的幼兒在錯誤信念上的表現均好於語言能力一般的幼兒。
I. 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的特點是什麼
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的特點是:(1)基礎性;(2)趣味性;(3)生活性。